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易錯題系列化學部分第九講 酸、堿、鹽、氧化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易錯題系列化學部分第九講 酸、堿、鹽、氧化物

資源簡介

中考易錯題系列化學部分第九講 酸、堿、鹽、氧化物
易錯知識點:
常見物質的溶解性即書寫后的附表要求盡量記住,否則對判斷一些復分解反應及推導物質和去雜質等題目的解答會有困難。
能產生鹽和水的反應不只是酸堿中和反應,另外還有酸性氧化物和堿的反應以及堿性氧化物和酸的反應,共有三類。“中和”與“中和反應”的概念不同,“中和反應”僅指酸與堿之間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而“中和”的概念范圍更廣,如中和某種物質的酸性,可以用NaOH,CaO、Na2CO3、Fe等多種物質,都可以達到中和的目的。
堿和堿性物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為很大強堿弱酸鹽的水溶液也是堿性的額,如:Na2CO3是一種鹽,但水溶液顯堿性,工業生產中常當作堿來使用。同理,酸和酸性物質也是如此,如NH4Cl是強酸若堿鹽,水溶液顯酸性。
pH=0時的溶液并不是酸性最強的,當酸性比這更強時(實質是H+濃度更高時),一般直接用H+濃度來表示,而不用pH來表示;同理當pH>14時,一般也直接用OH-濃度來表示。
中考規律盤點及預測
縱觀近幾年的全國各地的中考試卷,酸堿鹽這一知識是中考必考內容,而且分值不低,預測今年的中考也不會例外。酸堿鹽、氧化物間的相互轉化關系綜合性強,聯系性強,題型豐富,復習時要特別注意。
易錯題訓練
1、煤燃燒產生的廢氣中含有SO2 ,用NaOH、Na2SO3溶液可將90%以上的SO2 吸收。涉及的反應有:
① 2NaOH+SO2===Na2SO3+H2O
② Na2SO3+SO2+H2O===2NaHSO3
③ 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反應②發生的是化合反應
B.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6
D.反應①說明SO2與CO2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2、向燒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過量(圖1),生成沉淀或氣體的質量與加入x溶液的質量關系符合圖2的是
3、小明為了區別氫氧化鈉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其中能達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4、荔枝種植是廣東農業的“亮點”之一.某農民種植的荔枝因欠缺磷肥和氮肥而出現生長較慢,葉色泛黃, 且產量低的現象.下列肥料最適合他用的是(  ) A.尿素[CO(NH2)2] B.磷酸二氫銨(NH4H2PO4) C.磷酸二氫鈣[CA(H2PO4)2] D.氯化鉀(KCl) 5、下列關于化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銨鹽不能與堿性物質混放和混用
B.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產量具有重要作用,應盡量多施用
C.復合肥料能同時均勻地供給作物幾種養分,肥效高
D.長期施用硫酸銨、硫酸鉀會使土壤酸化、板結 6、要使右圖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則使用的固體和液體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鹽酸 ②鎂和稀硫酸 ③固體氫氧化鈉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7、向裝有50g稀硫酸的小燒杯中,不斷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過量。有關量的變化情況見 下圖(橫坐標表示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縱坐標表示小燒杯中量的變化)。其中肯定不正確的是( ) A、 B、 C、 D、8、某同學在實驗室測定了幾種溶液的pH,其結果如下表: 溶液鹽酸CuCl2溶液Na2SO4溶液水Na2CO3溶液NaOH溶液pH <7<7=7=7>7>7
該同學由此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鹽溶液可能顯酸性、堿性或中性 B. pH>7一定是堿溶液
C. pH=7一定是鹽溶液 D. pH<7一定是酸溶液 9、下列物質的溶液長期放置在空氣中,溶液質量因發生化學變化而增大的是( ) A.濃鹽酸B.稀硫酸C.濃硫酸D.氫氧化鈉溶液
10、為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小強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在每組的兩支試管中分別盛放稀鹽 酸和稀硫酸;向同組的兩支試管各滴加同種試劑.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
B.
C.
D.
11、科學實驗中,藥品和儀器的存放應符合一定的規范。下列物質存放在對應的容器中,符合規范的是( )
12、進行化學實驗必須注意安全,下列做法符合實際的是(  ) A.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稀氨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實驗使用時,最好戴上防護眼鏡C.在實驗室里可用品嘗的辦法區別食鹽和蔗糖晶體D.配制稀硫酸時,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濃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斷攪拌 13、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A.固體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與堿反應B.氮氣常用作保護氣----氮氣化學性質穩定C.氫氧化鈣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氫氧化鈣溶液呈堿性D.氧化鈣可做食品干燥劑----氧化鈣能與水反應 14、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中和反應生成單質和化合物,則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B.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C.單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D.活潑金屬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則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 15、某NaOH固體樣品,可能含有固體KOH和不溶于酸的雜質A,取5.6g該樣品與100g一定質量分數 的稀鹽酸反應,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mg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樣品不含任何雜質,則m<1.8B.若m=1.8,則樣品中一定含有雜質A,可能含有固體KOHC.若m=1.8,則樣品中至少含有雜質A或固體KOH的一種D.若樣品中不含A,則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不小于7.3% 16、某些金屬氫化物與水反應可生成堿和氫氣,如:NaH+H2O═NaOH+H2↑.CaH2與足量Na2CO3溶液 之間發生反應的產物有(  ) A.Ca(OH)2和H2 B.CaCO3、NaOH和H2 C.NaOH和Ca(OH)2 D.Ca(OH)2、CaCO3和H2 17、對于復分解反應,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X一定是CuCl2B.相對分子質量大小 X>YC.Y可能是H2OD.Y可能是Na2SO4
18、初中化學的很多反應可以表示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 化合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B.若甲、乙、丙分別是酸、堿、鹽,則丁一定是水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屬氧化物,則丙一定是二氧化碳D.若甲是鋅,丙是氫氣,則乙一定是稀硫酸 19、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質是( )
①鐵粉 ②四氧化三鐵 ③氧化鐵 ④氧化亞鐵 ⑤氫氧化亞鐵 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③
20、為了除去粗鹽中Ca2+ 、 Mg2+ 、SO42-及泥沙,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五項操作。 其中正確的操作順序 ①過濾 ②加過量的NaOH ③加適量鹽酸 ④加過量Na2CO3溶液 ⑤加過量 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21、化學小組的同學探究二氧化碳氫氧化鈉的反應,實驗方案如下:
(1)步驟①中氣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
(2)步驟②中的操作是 ,其目的是 。
(3)步驟④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本實驗的結論是 。 22、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 加入稀鹽酸一會后,發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 成分進行探究。
Ⅰ、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Ⅱ、探究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提出問題】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 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
實驗現象: 結論:猜想一不正確
實驗步驟:實驗步驟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實驗現象: 結論:猜想二不正確,猜想三正確
【反思與拓展】(1)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
(2)根據所學化學知識,驗證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質單獨 使用也能完成該實驗? (填序號) A.pH試紙B.銅C.紫色石蕊溶液D.硝酸銀溶液
(3)燒杯中的溶液未經處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寫一條)。要處理燒杯 內溶液,使其溶質只含有CaCl2,應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 。 23、“對比實驗”是化學學習中行之有效的思維方法。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完相關的化學知識 后,走進實驗室做了如下實驗,請你參與并回答下列問題。

A B C D A.燃燒的條件B.鐵釘生銹的條件C.證明CO2與NaOH反應D.分子運動的現象
(1)通過實驗A,可以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實驗中使用銅片,是利用了銅的 性 (填一條物理性質)
(2)對于實驗B,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試管①中的鐵釘明顯銹蝕,由此得出: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鐵與 直接接觸。欲除去鐵銹可用 洗的方法。
(3)實驗C是根據塑料瓶變癟的程度證明CO2與NaOH溶液中的溶質確實發生了反應,(瓶①) 的作用是 ,這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實驗D的燒杯②中呈現的現象能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當燒杯①中液體是濃鹽酸,燒杯② 中液體是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時,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的變化是 。其中鹽酸與NaOH反 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屬于 反應(填反應類型) 24、乙炔(C2H2)氣體和氧氣反應能產生高溫火焰,工人師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屬.乙炔由碳 化鈣(塊狀固體,化學式為CaC2)與水反應生成,同時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提出問題】白色固體是什么物質?
【做出猜想】小明經過思考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______;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據是______.
【交流反思】經過同學們交流討論,認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______.
【進行實驗】(一)取少量白色固體放入試管中,滴加稀鹽酸,沒有觀察到______
______,證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體加入到水中,取上層清液,______,有白色沉淀出現,證明猜想三成立.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結論:白色固體是Ca(OH)2.
【拓展應用】
(1)已知碳化鈣與水反應非常劇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氣略小.實驗室欲制取并收集純凈的乙炔, 要求做到節約、安全、隨時發生、隨時停止,你選擇的裝置是______(選填圖中裝置序號).
(2)寫出乙炔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5、過氧化鈉(Na2O2)為淡黃色固體,可作為潛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劑,人呼出氣體主要成分 有氨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和氧氣,
Na2O2能分別與CO2、H2O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了以下探究活動.
【實驗探究一】將呼出氣體通過下圖A 中的裝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氣體.在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 將兩支燃著的同種木條分別同時伸入呼出氣體和再生氣體中,如下圖B,比較分析呼出氣體和再生氣體 中氧氣含量的多少.
【分析討論】圖B的實驗是通過比較 來比較兩種氣體中氧 氣含量的多少.請說明呼吸面具或潛水艇用過氧化鈉作為供氧劑的最大優點是 .
實驗探究一結束后,同學們將圖A裝置中的殘留固體溶于水,得到了一杯無色溶液,他們對溶液的 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溶液是NaOH;猜想Ⅱ:溶質是 ; 猜想Ⅲ:溶質是 NaOH和Na2CO3
【實驗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產生 的現象,證明猜 想Ⅰ不成立.
同學們經過實驗探究證明猜想Ⅲ成立,請你寫出證明猜想Ⅲ成立的實驗步驟和現象. 實驗步驟和現象結論 猜想Ⅲ成立
中考易錯題系列化學部分第九講 酸、堿、鹽、氧化物答案
C
A
D
B
B
A
B
A
D
D
D
B
A
B
B
B
B
B
A
CD
(1)NaOH溶液吸收了CO2,導致瓶內壓強減小 (2)向外拉注射器3 證明步驟1中將瓶內的CO2全部吸收了 (3)Ca(OH)2+CO2==CaCO3↓+H2O (4)CO2能和NaOH發生反應
Ca(OH)2+2HCl=CaCl2+2H2O CaCl2和HCl 不變色 有氣泡產生 反應物是否過量
ac 腐蝕下水道 Ca(OH)2
(1)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或達到著火點) 導熱
(2)氧氣(或空氣)和水 稀鹽酸(或稀硫酸)
(3)對比,證明不是因為二氧化碳溶于水是瓶變癟;CO2 + 2NaOH =Na2CO3 + H2O
(4) 紅色逐漸變成無色 NaOH + HCl=NaCl + H2O 復分解反應
【做出猜想】
猜想一:CaO;猜想二CaCO3;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據是質量守恒定律;
【交流反思】
經過同學們交流討論,認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CaO能與水反應;
【進行實驗】
(一)取少量白色固體放入試管中,滴加稀鹽酸,沒有觀察到氣泡放出,證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體加入到水中,取上層清液,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有白色沉淀出現,證明猜想三成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拓展應用】
裝置C中的分液漏斗能使反應隨時發生、隨時停止,乙炔的密度比空氣略小,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只能夠用排水法收集;
故填:C、F;
25、【分析討論】木條燃燒的劇烈程度;吸收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同時生成氧氣
【提出猜想】Na2CO3;
【實驗探究二】Na2CO3;

取無色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再向濾液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中市| 周口市| 韩城市| 东莞市| 琼结县| 茂名市| 建湖县| 巢湖市| 太保市| 五大连池市| 繁峙县| 霍林郭勒市| 梁山县| 莱阳市| 蛟河市| 阜康市| 桂林市| 灌南县| 定边县| 武平县| 珲春市| 辽源市| 南郑县| 台南市| 广水市| 察隅县| 彰化县| 锦州市| 垦利县| 荆门市| 天全县| 陆丰市| 梁平县| 柳州市| 成武县| 卓资县| 钟祥市| 策勒县| 三台县| 安泽县| 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