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名師導航2024】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專題5 物態變化(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名師導航2024】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專題5 物態變化(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五講:物態變化
1. 定義:物體的 冷熱程度 稱為溫度。
2. 單位:溫度的常用單位是 攝氏度 ,用符號表示。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 0 ℃,水的沸點定為 100
3. 測量工具:溫度計。
(1)溫度計原理:利用液體 熱脹冷縮 的性質。
(2)實驗室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①實驗前要觀察溫度計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
②估計被測液體的溫度,選擇合適的溫度計;
③測量時應將溫度計的測溫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壁和 容器底 ;
④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測溫泡 不能 離開被測液體,同時
視線必須與溫度計中液柱上表面 相平 。
(3)體溫計:體溫計是測量人體溫度的溫度計。它的測量范圍是 35-42 ℃,分度值為 0.1 ℃。
【典例1】(2023·北京)小強在小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這就做了一個簡易溫度計,如圖甲所示。小強將簡易溫度計分別放入溫度不同的水中,觀察到細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圖乙、丙所示,則圖   所反映的是放入溫度較低的水中的情況。
【答案】丙
【知識點】液體溫度計的構造與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在小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這就做了一個簡易溫度計,將簡易溫度計分別放入溫度不同的水中,觀察到細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圖乙、丙所示,則圖丙所反映的是放入溫度較低的水中的情況。
【分析】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可以反應溫度的高低。
【對點訓練1】(2023·包頭)同學們利用紙杯、蠟燭、火柴、鐵絲等器材把水燒開,如圖所示。
(1)紙杯不會被點燃的原因是:開水的溫度   紙的著火點;
(2)燒水過程中通過觀察   來判斷水是否燒開;
(3)要想知道水燒開時溫度的變化情況,還需要補充的器材是   ;
(4)為了節約能源又讓水盡快燒開,可采用的辦法有   (寫出一種即可)。
【答案】(1)低于
(2)氣泡變化
(3)溫度計
(4)減少水的質量(或提高水的初溫、給紙杯加蓋子等)
【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解答】(1)紙杯是可燃物,且與空氣接觸,之所以不會燃燒是因為溫度不能達到著火點,即開水的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
(2)燒水過程中通過觀察氣泡變化來判斷水是否燒開;
(3)要想知道水燒開時溫度的變化情況,還需要補充的器材是溫度計;
(4)為了節約能源又讓水盡快燒開,可采用的辦法有:減少水的質量(或提高水的初溫、給紙杯加蓋子等)。
【分析】(1)燃燒的條件:有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和溫度達到著火點;
(2)在沸騰前,上面的水溫度較低,則氣泡上升時體積逐漸減小;在沸騰時,上下水溫一致,則氣泡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
(3)根據所測的物理量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4)根據Q=cm△t可知,水吸收的熱量與升高的溫度、水的質量成正比。如果在加熱過程加一個蓋子,可以減小熱量散失,從而縮短加熱時間,據此分析解答。
在一定溫度下,物質的三態之間可以發生改變。物質由一種狀態變成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叫做物態變化。物態變化的條件:溫度 的變化。
1.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質從固態 變成液態 的現象叫做熔化,
物質熔化時的溫度叫做這種固體的熔點。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0 ℃。
物質熔化的必要條件:溫度到達熔點 ,繼續吸熱 。
(2)凝固:物質從液態 變成固態 的現象叫做凝固。
物質在凝固時的溫度叫做這種物質的凝固點 。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凝
固點是0 ℃。
凝固的必要條件:溫度到達(晶體)凝固點 ,繼續放熱 。
(3)晶體和非晶體。晶體有確定 的熔化溫度,即有確定 的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確定 的熔化溫度,即沒有確定 的熔點。
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曲線如圖
常見的晶體:海波、冰、水晶、金、食鹽;
常見的非晶體:蜂蠟、松香、瀝青、玻璃、橡膠、塑料。
比較晶體和非晶體的異同
固體 相同點 不同點 熔化條件 凝固條件
晶體 熔化過程 都是由固態變 為液態,都要吸熱,凝固過程都是由液態變為固態,都要放熱 有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熔化過程吸熱,溫度不變;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 吸熱,達到熔點 放熱,達到凝固點
非晶體 沒有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熔化過程吸熱,溫度不斷升高;外形無規則 吸熱 放熱
【典例2.1】(2023·自貢)下列現象屬于熔化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匯流成溪 B.盛夏,冰棒周圍出現“白氣”
C.金秋,陽光照射迷霧散去 D.寒冬,雙溪水庫水面結冰
【答案】A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吸熱特點
【解析】【解答】A.冰雪消融,即冰從固態變成液態發生熔化現象,故A符合題意;
B.“白氣”是水蒸氣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不合題意;
C.迷霧散去,即小水珠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故C不合題意;
D.水面結冰,即水從液態變成固態發生凝固現象,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對點訓練2.1】(2023·荊州)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某物質的熔化規律。
(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   (選填“A”、“B”或“C”);
(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質受熱均勻的是____;
A.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
B.通過水給試管加熱
C.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物質中
(3)加熱到某一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其溫度為   ℃;
(4)根據實驗數據繪出該物質的溫度—時間圖像如圖丙所示,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5)另一小組同學用相同物質進行實驗,繪制出的溫度—時間圖像中沒有出現明顯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即可)
【答案】(1)C
(2)C
(3)38
(4)晶體
(5)物質受熱不均勻,導致溫度測量不準確
【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探究某物質的熔化規律時,
(1)組裝器材時要從下向上,應先固定C;
(2)加熱過程中攪拌,受熱均勻,水浴法加熱,受熱均勻,AB不符合題意;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物質中,受熱不均勻,C符合題意;
(3)如圖乙所示,根據溫度計液柱位置,測量其溫度為38℃;
(4)根據實驗數據繪出該物質的溫度—時間圖像如圖丙,該物質在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物質是晶體;
(5)另一小組同學用相同物質進行實驗,繪制出的溫度—時間圖像中沒有出現明顯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物質受熱不均勻,導致溫度測量不準確。
【分析】(1)組裝加熱實驗時,從下向上;
(2)進行攪拌、水浴法加熱,受熱均勻;
(3)根據溫度計液柱位置,測量溫度;
(4)晶體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5)若受熱不均勻,溫度變化的規律不明顯。
2.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質由液態 變成氣態 的現象叫汽化。物質的汽化有蒸發 和沸騰 兩種方式。
(1)蒸發
①蒸發:在液體表面 進行的汽化現象。蒸發可以在任何 溫度下進行。
②影響水蒸發快慢的因素:
a.夏天晾衣服比冬天干得快。(夏天溫度高)
b.把衣服攤開比堆放在一起晾干得快。(攤開的衣服表面積大)
c.衣服在有風時比無風時晾干得快。(有風時衣服表面空氣流動速度快)
(2)沸騰
沸騰是在特定 溫度下持續加熱,在液體內部 和表面 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
①沸騰是在液體內部 和表面 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②水在沸騰時吸熱 ,但溫度保持不變 ,這個溫度叫做沸點

③水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 、不斷吸收 熱量。(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3)比較蒸發與沸騰的異同
內容方式 蒸發 沸騰
不同點 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 一定溫度(沸點)
發生部位 液體表面 液體表面和內部
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
液體溫度的變化 溫度降低 溫度不變
相同點 都是吸熱的汽化現象
關于沸騰前后的現象
【典例2.2a】(2023·涼山)如圖所示,燒杯里裝著水,試管中裝著酒精,標準大氣壓下酒精的沸點為78℃,給燒杯加熱使水沸騰,繼續加熱,則試管中的酒精(  )
A.能沸騰 B.溫度達不到沸點,不能沸騰
C.溫度能達到沸點,但不能沸騰 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發生
【答案】A
【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
【解析】【解答】 因為酒精的沸點低于水的沸點,當燒杯中的水沸騰后,溫度達到沸點,試管中的酒精可以繼續吸熱,故試管中的酒精溫度能達到沸點,所以試管中的酒精能沸騰,故A正確。
故選:A。
【分析】液體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對點訓練2.2a】(2023·重慶)小帥在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安裝燒杯和溫度計時應先確定兩者中   的位置;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為   ℃;圖乙是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
【答案】燒杯;94;不變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計的使用與讀數;沸騰及沸騰條件
【解析】【解答】在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實驗中,安裝燒杯和溫度計時應先確定燒杯的位置;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液柱位置在90上面4格,為94℃;圖乙是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不變。
【分析】組裝加熱實驗時,從下向上組裝;根據溫度計的液柱位置,串聯溫度;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2)液化:物質由氣態 變成液態 的現象叫做液化。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就是液化。液化過程放熱 ,是汽化的相反過程。
例如: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100℃的水燙傷更嚴重,原因是100℃的水蒸氣液化成100℃的水時會放出大量的熱。
【典例2.2b】(2023·龍東)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
A. 壺口“白氣” B. 濃霧消散
C. 冰雕變小 D. 冰雪消融
【答案】A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放熱
【解析】【解答】A.“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A符合題意;
B.濃霧消散是汽化現象,B不符合題意;
C.冰雕變小,是升華現象,C不符合題意;
D.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氣體變為液體是液化現象。
【對點訓練2.2b】(2023·宜昌)如圖所示,夏天從冰箱中拿出的雞蛋放置一段時間后表面會出現許多小水珠,下列關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
A.冰箱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B.雞蛋內部冒出的“寒氣”液化形成的
C.雞蛋內部的水滲出殼外
D.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答案】D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放熱
【解析】【解答】從冰箱中拿出的雞蛋放置一段時間后表面會出現許多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D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冰箱中的水蒸氣汽化形成的,A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水蒸氣遇冷變為液體,是液化現象。
3. 升華和凝華
升華:物質由固態 直接變成氣態 的現象叫做升華。固態物質在升華時要吸收 熱量。
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升華現象。
(1)冬天結冰的衣服在室外會變干。
(2)衣柜中的樟腦球,經過一段時間的升華,逐漸變小、消失,整個衣柜內卻充滿香味。
(3)空氣清新劑:通過其中固體物質的升華,散發香味來掩蓋異味。
(4)人工降雨: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等,利用干冰升華吸熱致冷作
用,使云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凝華:物質由氣態 直接變成固態 的現象叫做凝華。氣態物質凝華時放熱 。
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凝華現象。
(1)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
(2)窗玻璃上的冰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
(3)用久的白熾燈變黑:白熾燈中的鎢絲高溫下升華,鎢蒸氣遇到相對溫度較低的玻璃泡又凝華成鎢粉末,附著在玻璃內壁上。
【典例2.3】(2022·山東臨沂·中考真題)北京冬奧會以“二十四節氣”作為開幕式的倒計時,彰顯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下列與節氣有關的物態變化,屬于凝華的是(  )
A.雨水,冰雪消融 B.立夏,霧繞山巒
C.霜降,霜滿枝頭 D.大寒,滴水成冰
【答案】C
【解析】冰雪消融,固態變成液態,是熔化過程;
霧是水蒸氣變成液態的水,是液化過程;
霜是水蒸氣變成小冰晶的過程,是凝華過程;
滴水成冰是液態水變成冰的過程,是凝固過程。故選C
【典例2.3】(2022·四川·中考真題)下列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升華的是(  )
A.雪的形成 B.露珠的形成
C.冬天結冰的衣服直接變干D.鐵塊變成鐵水
【答案】C
雪的形成是凝華過程,露珠是水蒸氣液化而成;冬天的冰變干了,是冰塊的升華過程;鐵塊變成鐵水,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過程。故選C
云:升入高空的水蒸氣遇冷后,會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形成云;
雨、雪: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大到不能被上升氣流托住時,就會降落而形成雨或雪;
霧: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懸浮在空中形成霧;
露: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地面或植物上形成露;
霜:水蒸氣凝華在地面或植物上形成霜。
【典例3】(2023·河南)大好河南,風光無限.關于我省自然風景中涉及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云臺山霧氣環繞——霧的形成需要吸熱
B.王屋山冰雪消融——雪的熔化需要放熱
C.老君山霜打枝頭——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D.雞公山朝露晶瑩——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答案】D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吸熱特點;液化及液化放熱;升華及升華吸熱
【解析】【解答】AD.霧和露,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由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形成的,故A錯誤,D正確;
B.雪從固態變成液態發生熔化現象,需要吸熱,故B錯誤;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形成的,屬于凝華現象,故C錯誤。
故選D。
【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對點訓練3】(2023·武威)詩詞是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下列詩句中所指的物態變化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B.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雪”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C.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霧”的形成是蒸發現象
D.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現象
【答案】A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放熱;凝華及凝華放熱
【解析】【解答】 A、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故A正確;
B、雪是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不是液化現象,故B不正確;
C、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蒸發現象,故C不正確;
D、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熔化現象,故D不正確。
故選:A。
【分析】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
真題演練
1.(2023·重慶)如圖所示,國畫描繪的美景中蘊含了豐富的物態變化知識。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圖甲,湖面上厚厚的冰層是升華形成的
B.圖乙,荷葉上晶瑩的露珠是凝固形成的
C.圖丙,山林間的縷縷薄霧是液化形成的
D.圖丁,枝頭上的奇景霧凇是熔化形成的
【答案】C
【知識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液化及液化放熱;凝華及凝華放熱
【解析】【解答】A.湖面上厚厚的冰層是凝固形成的,A不符合題意;
B.荷葉上晶瑩的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不符合題意;
C.山林間的縷縷薄霧是液化形成的,C符合題意;
D.枝頭上的奇景霧凇是凝華形成的,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冰是凝固形成的;露、霧是液化形成的;霧凇是凝華形成的。
2. (2022·湖南婁底·中考真題)圖甲是觀察物質熔化和凝固現象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安裝圖甲所示的器材時,應按ABC 的先后順序進行安裝
B.實驗中,需要觀察試管內物質的狀態,并記錄溫度和加熱時間
C.由圖乙可知,該物質的熔點為90℃
D.該物質屬于非晶體
【答案】B
【知識點】連接裝置的原則;熔化的圖像;沸騰及沸騰條件
【解析】【解答】連接裝置應該遵循自下而上,從左往右的原則;試驗記錄要觀察溫度計的示數和加熱的時間;由圖像可知,溫度不變時的溫度是熔點,故熔點為80℃;因為有固定的熔點,所以該物質是晶體。故B正確。
故選:B。
3.(2023·廣安)寒冷的冬天,蒸氣氤氳,一把米粉下鍋,燙煮一分鐘有余,再加入酸菜、辣椒油,一把香菜末撒上去,一碗香氣四溢的岳池米粉就上桌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燙煮米粉時,鍋內沸騰的水溫度不斷升高
B.剛出鍋的米粉冒出的“白氣”是汽化現象
C.米粉燙嘴,是因為米粉溫度高,含有的熱量多
D.米粉香氣四溢,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答案】D
【知識點】沸騰及沸騰條件;液化及液化放熱;熱量的概念;分子熱運動
【解析】【解答】 A:燙煮米粉時,鍋內沸騰的水溫度不變。A錯誤 不符合題意
B:剛出鍋的米粉冒出的“白氣”是液化現象 B錯誤 不符合題意
C:米粉燙嘴,是因為米粉溫度高,這是指米粉的溫度比嘴的溫度高。C錯誤 不符合題意
D:米粉香氣四溢,是分子在不停的無規則運動。D正確 符合題意
故選D
【分析】A:水沸騰的特點是,繼續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B:”白氣“是小水球,是液化現象
C: 米粉燙指的是溫度較高。
D:香氣四溢是分子的熱運動。
4.(2023·成都)水的物態變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霧、霜、雪等千姿百態的奇觀。關于圖中水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B.圖乙中,樹葉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C.圖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圖丁中,群山間霧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答案】A
【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
【解析】【解答】A.圖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水蒸氣從氣態變成液態形成的,發生液化現象,故A正確;
B. 圖乙中,樹葉上霜的形成是水蒸氣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發生凝華現象,故B錯誤;
C. 圖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水從液態變成固態發生凝固現象,故C錯誤;
D. 圖丁中,群山間霧的形成是水蒸氣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故D錯誤。
故選A。
【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5.(2023·宜賓)中華古詩詞博大精深,“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其中的“湯沸”過程是屬于(  )
A.汽化現象 B.液化現象 C.升華現象 D.凝華現象
【答案】A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放熱;凝華及凝華放熱
【解析】【解答】“沸”指沸騰,是汽化的一種現象,A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液體變為氣體是汽化現象。
6.(2023·涼山)下列的俗語、詩詞等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界的一定認識,其中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說法正確的是(  )
A.“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B.“缸穿裙,大雨淋”:是空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水缸表面形成的
C.“人面桃花相映紅”中桃花看起來是紅色的原因是吸收了紅光
D.“春江水暖鴨先知”是由于水溫升高,鴨子在水中由熱傳遞的方式先感覺到
【答案】D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凝華及凝華放熱;物體的顏色;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
【解析】【解答】 A.霜是由水蒸氣凝華固體小冰晶形成的,故A錯誤;
B.雨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故B錯誤;
C.桃花看起來是紅色的原因是桃花反射了紅光,吸收了其它顏色的光,故C錯誤;
D.春江水暖鴨先知是由于水溫升高,鴨子與水之間存在溫度差,在水中由熱傳遞的方式先感覺到,故D正確。
故選:D。
7.(2023·達州)如圖所示是熱管的工作原理圖,當熱管的熱端受熱時,吸液芯里的液體吸收熱量變成蒸氣,這一過程叫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蒸氣在管子里跑到冷端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變成液態,液體通過吸液芯又回到熱端。這一過程循環進行,不斷地將熱量從熱端帶到冷端。若50g的該液體吸收2400J的熱量后,溫度升高了40℃,則該液體的比熱容為   J/(kg·℃)。
【答案】汽化;放出;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熱量的計算
【解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液體吸熱后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蒸汽跑到冷端后放熱,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
(2)根據Q=cm△t得到:2400J=c×0.05kg×40℃;
解得:c=1.2×103J/(kg·℃)。
【分析】(1)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弄清吸熱還是放熱;
(2)根據Q=cm△t計算液體的比熱容。
8.(2023·重慶)小帥在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安裝燒杯和溫度計時應先確定兩者中   的位置;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為   ℃;圖乙是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
【答案】燒杯;94;不變
【知識點】溫度及溫度計的使用與讀數;沸騰及沸騰條件
【解析】【解答】在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實驗中,安裝燒杯和溫度計時應先確定燒杯的位置;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液柱位置在90上面4格,為94℃;圖乙是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不變。
【分析】組裝加熱實驗時,從下向上組裝;根據溫度計的液柱位置,串聯溫度;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9.(2023·臨沂)a、b兩個實驗小組用相同的酒精燈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1)實驗過程中,燒杯口出現的“白氣”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的結果;
(2)由圖像可知,水沸騰前溫度不斷升高,沸騰后溫度   ;
(3)進一步分析可知,   組所用水的質量較小;
(4)a、b兩組所測水的沸點均不是100℃,這是由于   (選填“實驗誤差”或“當地氣壓”)引起的;
(5)對實驗進行評估可知,b組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過長,你給他們的合理化建議是:   (填寫一條即可)。
【答案】(1)液化
(2)不變
(3)a
(4)當地氣壓
(5)提高水的初溫或給燒杯加上蓋子
【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解答】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時,
(1)實驗過程中,燒杯口出現的“白氣”是水蒸氣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的結果;
(2)由圖像乙可知,水沸騰前溫度不斷升高,沸騰后溫度不變;
(3)進一步分析可知,a組溫度變化快,所用水的質量較小;
(4)a、b兩組所測水的沸點均不是100℃,這是由當地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引起的;
(5)對實驗進行評估可知,b組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過長,若縮短加熱時間,可以提高水的初溫或給燒杯加上蓋子。
【分析】(1)“白氣”是液化形成的;
(2)水沸騰前溫度不斷升高,沸騰后溫度不變;
(3)探究沸騰規律時,質量較小,溫度變化明顯;
(4)大氣壓對液體的沸點有影響;
(5)若縮短加熱時間,可以提高水的初溫或給燒杯加上蓋子。
10.(2022·陜西·中考真題)物理學習小組在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時,裝置如圖-1所示。
(1)安裝實驗器材應按照___________(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
(2)在水溫升高到85℃后,每隔1 min讀取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并持續一段時間。將所得數據記錄在如下表格中。由實驗可知:水沸騰時需要___________,但溫度___________;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溫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3)在本次實驗中,水的沸點是___________℃,由此可知當地大氣壓___________(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
(4)初步得出結論后,等水溫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學繼續利用該裝置再次進行實驗,并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所示,從兩次實驗的圖像中可看出,水從85℃加熱至剛沸騰時,所用___________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__不同。
【答案】
自下而上 吸熱 不變 98 低于 時間 質量
【知識點】沸騰的條件與特征;氣壓與沸點的關系
【解析】連接實驗裝置是應該遵循自下而上,從左往右的原則。
沸騰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持續吸熱,沸騰時溫度不變,由表格知溫度為98℃。
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當地沸點只有98℃,而氣壓越低沸點越低,說明當地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
由圖可知加熱時間不同,因為最終溫度相同,加熱裝置也相同,影響加熱時間的因素可能是水的質量
知識梳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五講:物態變化
1. 定義:物體的 稱為溫度。
2. 單位:溫度的常用單位是 ,用符號表示。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 ℃,水的沸點定為
3. 測量工具:溫度計。
(1)溫度計原理:利用液體 的性質。
(2)實驗室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①實驗前要觀察溫度計的 和 ;
②估計被測液體的溫度,選擇合適的溫度計;
③測量時應將溫度計的測溫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壁和 ;
④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測溫泡 離開被測液體,同時
視線必須與溫度計中液柱上表面 。
(3)體溫計:體溫計是測量人體溫度的溫度計。它的測量范圍是 ℃,分度值為 ℃。
【典例1】(2023·北京)小強在小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這就做了一個簡易溫度計,如圖甲所示。小強將簡易溫度計分別放入溫度不同的水中,觀察到細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圖乙、丙所示,則圖   所反映的是放入溫度較低的水中的情況。
【對點訓練1】(2023·包頭)同學們利用紙杯、蠟燭、火柴、鐵絲等器材把水燒開,如圖所示。
(1)紙杯不會被點燃的原因是:開水的溫度   紙的著火點;
(2)燒水過程中通過觀察   來判斷水是否燒開;
(3)要想知道水燒開時溫度的變化情況,還需要補充的器材是   ;
(4)為了節約能源又讓水盡快燒開,可采用的辦法有   (寫出一種即可)。
在一定溫度下,物質的三態之間可以發生改變。物質由一種狀態變成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叫做物態變化。物態變化的條件: 的變化。
1.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質從 變成 的現象叫做熔化,
物質熔化時的溫度叫做這種固體的熔點。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 ℃。
物質熔化的必要條件:溫度到達 ,繼續 。
(2)凝固:物質從 變成 的現象叫做凝固。
物質在凝固時的溫度叫做這種物質的 。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凝
固點是 ℃。
凝固的必要條件:溫度到達(晶體) ,繼續 。
(3)晶體和非晶體。晶體有 的熔化溫度,即有 的熔點,而非晶體沒有 的熔化溫度,即沒有 的熔點。
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曲線如圖
常見的晶體:海波、冰、水晶、金、食鹽;
常見的非晶體:蜂蠟、松香、瀝青、玻璃、橡膠、塑料。
比較晶體和非晶體的異同
固體 相同點 不同點 熔化條件 凝固條件
晶體 熔化過程 都是由固態變 為液態,都要吸熱,凝固過程都是由液態變為固態,都要放熱 有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熔化過程吸熱,溫度不變;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 吸熱,達到熔點 放熱,達到凝固點
非晶體 沒有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熔化過程吸熱,溫度不斷升高;外形無規則 吸熱 放熱
【典例2.1】(2023·自貢)下列現象屬于熔化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匯流成溪 B.盛夏,冰棒周圍出現“白氣”
C.金秋,陽光照射迷霧散去 D.寒冬,雙溪水庫水面結冰
【對點訓練2.1】(2023·荊州)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某物質的熔化規律。
(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   (選填“A”、“B”或“C”);
(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質受熱均勻的是____;
A.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
B.通過水給試管加熱
C.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物質中
(3)加熱到某一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其溫度為   ℃;
(4)根據實驗數據繪出該物質的溫度—時間圖像如圖丙所示,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5)另一小組同學用相同物質進行實驗,繪制出的溫度—時間圖像中沒有出現明顯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即可)
2.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質由 變成 的現象叫汽化。物質的汽化有 和 兩種方式。
(1)蒸發
①蒸發:在 進行的汽化現象。蒸發可以在 溫度下進行。
②影響水蒸發快慢的因素:
a.夏天晾衣服比冬天干得快。(夏天溫度高)
b.把衣服攤開比堆放在一起晾干得快。(攤開的衣服表面積大)
c.衣服在有風時比無風時晾干得快。(有風時衣服表面空氣流動速度快)
(2)沸騰
沸騰是在 溫度下持續加熱,在液體 和 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
①沸騰是在液體 和 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②水在沸騰時 ,但溫度 ,這個溫度叫做

③水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 、不斷 熱量。(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3)比較蒸發與沸騰的異同
內容方式 蒸發 沸騰
不同點 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 一定溫度(沸點)
發生部位 液體表面 液體表面和內部
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
液體溫度的變化 溫度降低 溫度不變
相同點 都是吸熱的汽化現象
關于沸騰前后的現象
【典例2.2a】(2023·涼山)如圖所示,燒杯里裝著水,試管中裝著酒精,標準大氣壓下酒精的沸點為78℃,給燒杯加熱使水沸騰,繼續加熱,則試管中的酒精(  )
A.能沸騰 B.溫度達不到沸點,不能沸騰
C.溫度能達到沸點,但不能沸騰 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發生
【對點訓練2.2a】(2023·重慶)小帥在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安裝燒杯和溫度計時應先確定兩者中   的位置;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為   ℃;圖乙是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
(2)液化:物質由 變成 的現象叫做液化。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就是液化。液化過程 ,是汽化的相反過程。
例如: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100℃的水燙傷更嚴重,原因是100℃的水蒸氣液化成100℃的水時會放出大量的熱。
【典例2.2b】(2023·龍東)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
A. 壺口“白氣” B. 濃霧消散
C. 冰雕變小 D. 冰雪消融
【對點訓練2.2b】(2023·宜昌)如圖所示,夏天從冰箱中拿出的雞蛋放置一段時間后表面會出現許多小水珠,下列關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
A.冰箱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B.雞蛋內部冒出的“寒氣”液化形成的
C.雞蛋內部的水滲出殼外
D.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3. 升華和凝華
升華:物質由 直接變成 的現象叫做升華。固態物質在升華時要 熱量。
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升華現象。
(1)冬天結冰的衣服在室外會變干。
(2)衣柜中的樟腦球,經過一段時間的升華,逐漸變小、消失,整個衣柜內卻充滿香味。
(3)空氣清新劑:通過其中固體物質的升華,散發香味來掩蓋異味。
(4)人工降雨: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等,利用干冰升華吸熱致冷作
用,使云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凝華:物質由 直接變成 的現象叫做凝華。氣態物質凝華時 。
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凝華現象。
(1)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
(2)窗玻璃上的冰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
(3)用久的白熾燈變黑:白熾燈中的鎢絲高溫下升華,鎢蒸氣遇到相對溫度較低的玻璃泡又
凝華成鎢粉末,附著在玻璃內壁上。
【典例2.3】(2022·山東臨沂·中考真題)北京冬奧會以“二十四節氣”作為開幕式的倒計時,彰顯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下列與節氣有關的物態變化,屬于凝華的是(  )
A.雨水,冰雪消融 B.立夏,霧繞山巒
C.霜降,霜滿枝頭 D.大寒,滴水成冰
【典例2.3】(2022·四川·中考真題)下列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升華的是(  )
A.雪的形成 B.露珠的形成
C.冬天結冰的衣服直接變干D.鐵塊變成鐵水
云:升入高空的水蒸氣遇冷后,會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形成云;
雨、雪: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大到不能被上升氣流托住時,就會降落而形成雨或雪;
霧: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懸浮在空中形成霧;
露: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地面或植物上形成露;
霜:水蒸氣凝華在地面或植物上形成霜。
【典例3】(2023·河南)大好河南,風光無限.關于我省自然風景中涉及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云臺山霧氣環繞——霧的形成需要吸熱
B.王屋山冰雪消融——雪的熔化需要放熱
C.老君山霜打枝頭——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D.雞公山朝露晶瑩——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對點訓練3】(2023·武威)詩詞是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下列詩句中所指的物態變化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B.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雪”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C.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霧”的形成是蒸發現象
D.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現象
真題演練
1.(2023·重慶)如圖所示,國畫描繪的美景中蘊含了豐富的物態變化知識。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圖甲,湖面上厚厚的冰層是升華形成的
B.圖乙,荷葉上晶瑩的露珠是凝固形成的
C.圖丙,山林間的縷縷薄霧是液化形成的
D.圖丁,枝頭上的奇景霧凇是熔化形成的
2. (2022·湖南婁底·中考真題)圖甲是觀察物質熔化和凝固現象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安裝圖甲所示的器材時,應按ABC 的先后順序進行安裝
B.實驗中,需要觀察試管內物質的狀態,并記錄溫度和加熱時間
C.由圖乙可知,該物質的熔點為90℃
D.該物質屬于非晶體
3.(2023·廣安)寒冷的冬天,蒸氣氤氳,一把米粉下鍋,燙煮一分鐘有余,再加入酸菜、辣椒油,一把香菜末撒上去,一碗香氣四溢的岳池米粉就上桌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燙煮米粉時,鍋內沸騰的水溫度不斷升高
B.剛出鍋的米粉冒出的“白氣”是汽化現象
C.米粉燙嘴,是因為米粉溫度高,含有的熱量多
D.米粉香氣四溢,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4.(2023·成都)水的物態變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霧、霜、雪等千姿百態的奇觀。關于圖中水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B.圖乙中,樹葉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C.圖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圖丁中,群山間霧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5.(2023·宜賓)中華古詩詞博大精深,“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其中的“湯沸”過程是屬于(  )
A.汽化現象 B.液化現象 C.升華現象 D.凝華現象
6.(2023·涼山)下列的俗語、詩詞等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界的一定認識,其中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說法正確的是(  )
A.“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B.“缸穿裙,大雨淋”:是空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水缸表面形成的
C.“人面桃花相映紅”中桃花看起來是紅色的原因是吸收了紅光
D.“春江水暖鴨先知”是由于水溫升高,鴨子在水中由熱傳遞的方式先感覺到
7.(2023·達州)如圖所示是熱管的工作原理圖,當熱管的熱端受熱時,吸液芯里的液體吸收熱量變成蒸氣,這一過程叫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蒸氣在管子里跑到冷端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變成液態,液體通過吸液芯又回到熱端。這一過程循環進行,不斷地將熱量從熱端帶到冷端。若50g的該液體吸收2400J的熱量后,溫度升高了40℃,則該液體的比熱容為   J/(kg·℃)。
8.(2023·重慶)小帥在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安裝燒杯和溫度計時應先確定兩者中   的位置;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為   ℃;圖乙是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
9.(2023·臨沂)a、b兩個實驗小組用相同的酒精燈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1)實驗過程中,燒杯口出現的“白氣”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的結果;
(2)由圖像可知,水沸騰前溫度不斷升高,沸騰后溫度   ;
(3)進一步分析可知,   組所用水的質量較小;
(4)a、b兩組所測水的沸點均不是100℃,這是由于   (選填“實驗誤差”或“當地氣壓”)引起的;
(5)對實驗進行評估可知,b組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過長,你給他們的合理化建議是:   (填寫一條即可)。
10.(2022·陜西·中考真題)物理學習小組在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時,裝置如圖-1所示。
(1)安裝實驗器材應按照___________(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
(2)在水溫升高到85℃后,每隔1 min讀取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并持續一段時間。將所得數據記錄在如下表格中。由實驗可知:水沸騰時需要___________,但溫度
___________;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溫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3)在本次實驗中,水的沸點是___________℃,由此可知當地大氣壓___________(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
(4)初步得出結論后,等水溫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學繼續利用該裝置再次進行實驗,并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所示,從兩次實驗的圖像中可看出,水從85℃加熱至剛沸騰時,所用___________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__不同。
知識梳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家居| 永安市| 深圳市| 岳西县| 桐柏县| 云梦县| 景德镇市| 民乐县| 文昌市| 烟台市| 专栏| 万载县| 泾阳县| 章丘市| 本溪市| 吐鲁番市| 普格县| 彩票| 郴州市| 海伦市| 合肥市| 琼结县| 前郭尔| 诸暨市| 三门县| 六安市| 巨鹿县| 兰西县| 聂荣县| 淅川县| 达尔| 崇阳县| 定州市| 越西县| 松桃| 海原县| 贵州省| 荔浦县| 宁明县|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