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章末復習第1章 地球第1章 科學入門知識網絡答案科學并不神秘科學入門科學在我們身邊科學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學習科學的方法: 和 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方法走進科學實驗室認識科學實驗室實驗室的安全實驗室安全守則常見的危險警告標志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常見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答案科學觀察科學入門觀察的意義觀察與實驗科學觀察方式用眼睛直接觀察借助儀器間接觀察:借助 ,擴大觀察的范圍、進行數據的測量觀察結果的記錄與整理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圖形記錄儀器和工具答案科學測量科學入門長度的測量測量的含義長度的單位及其換算:1千米= 米= 分米=厘米= 毫米刻度尺的使用方法:看、選、放、讀、記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累積法、滾輪法、替代法(或平移法)等體積的測量體積的含義體積的單位及其換算:1升= 分米3,1毫升= 厘米3量筒與量杯的用法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一般用 法10310410510611排水答案科學測量科學入門溫度:表示物體的_________溫度的單位:溫度的常用單位是 ,在標準大氣壓下,把 規定為0攝氏度,把_______________規定為100攝氏度溫度計的原理:根據液體 的性質制成溫度計的使用方法:選、放、讀、記體溫計:測量范圍為 ,最小刻度為_____,構造上有__________冷熱程度攝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水沸騰時的溫度熱脹冷縮35攝氏度~42攝氏度0.1攝氏度彎玻璃管科學探究科學入門科學探究的含義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1) ;(2)________;(3) ;(4) ;(5) ;(6)_________________發現和提出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制訂探究計劃獲取事實或證據得出結論表達、討論與交流答案返回重點回顧要點一 測量要點掃描 這部分主要考查長度、體積、溫度的測量、讀數和記錄,題型多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為主。典例1 如圖所示的刻度尺,它的測量范圍為________厘米;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記錄結果為5.170厘米,此記錄結果是_______(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的。答案解析0~10.00不正確解析 觀察可知,該刻度尺的測量范圍為0~10.00厘米。該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1毫米,用該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應該精確到1毫米,而記錄值5.170厘米卻精確到毫米的下一位“7”上,所以該記錄結果是不正確的。[思路點撥] 精確值對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即測量所能達到的精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決定的,記錄的測量結果應能正確反映刻度尺的分度值。變式訓練1 小明和小華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別測量同一張課桌的長度。小明測量的結果為122.9 cm,小華測量的結果是 1.228 m,下列幾種說法正確的是( )A.小華的讀數比小明的準確B.兩人只要認真測量就會避免誤差C.小明的讀數誤差小D.兩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D答案典例2 如圖,用量筒測量小石塊體積的實驗步驟是:(1)測出____的體積;(2)測出___________的體積;(3)計算得小石塊體積為_______。因為細線的原因,測量結果比實際值偏____(選填“大”或“小”)。水答案水和小石塊10毫升大[易錯警示] 用排水法測量小石塊的體積時,因為考慮到細線的體積,且細線也浸沒到水中,這會導致被測體積變大。變式訓練2 如圖所示的量筒是以_____為單位標度的,最小刻度是______;讀數時如果視線如圖所示,則讀出的液體體積與真實值相比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毫升答案2毫升偏大典例3 如圖是兩支水平放置的溫度計,且這兩支溫度計的兩端都沒有畫全。甲的示數為___℃,乙的示數為_____℃。-16答案18[方法突破] 讀取溫度計的示數時,一要認清溫度計的最小刻度,二要認清溫度計中液面對應的刻度是在0攝氏度以上,還是0攝氏度以下,從而確定溫度計顯示的溫度大小。變式訓練3 為了探究常用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小明取來一只墨水瓶并裝滿染成紅色的煤油,用橡皮塞塞緊瓶口,再將兩端開口的空圓珠筆芯穿過橡皮塞插入煤油中,這樣就制成了一個簡易溫度計。他選定早晨、中午和傍晚三個時刻,觀察細管中液柱的高度,并在管上畫出記號,如圖所示。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中午所對應的刻線是___。此溫度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你認為這個自制溫度計在哪些地方需要進行改進?(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體的熱脹冷縮答案A換用更細、更長的玻璃管改用容積大一點的瓶子(或將管子向上拔一些)要點二 實驗基本儀器操作要點掃描 這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儀器作用的認識是否正確,放置、讀數、使用是否規范,同時考查實驗室的安全守則及意外事故的處理辦法,固體、液體藥品的取用,酒精燈和滴管的使用是否正確。題型多以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為主。典例4 下列圖示的“錯誤操作”,與相對應選項可能產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C答案[方法突破] 這類試題主要從以下方面命題:取藥品時的操作、聞氣味的方式、點燃酒精燈的方式、膠頭滴管的使用、量筒讀數時的視線問題等。變式訓練4 學習科學過程中需要經常做實驗,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答案B解析解析 聞氣味時不能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應用手輕輕扇動使氣體進入鼻孔,A錯誤;用試劑瓶向試管內傾倒液體時有以下注意事項: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標簽向著手心,試管要傾斜,試劑瓶口與試管口緊挨著,B正確;取粉末藥品要用藥匙,不能用手抓,C錯誤;不能用點燃的酒精燈引燃另一個酒精燈,D錯誤。要點三 科學探究要點掃描 這部分從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或側重其中某一個程序,考查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一般過程;主要考查學生提出問題、建立猜想與假設、設立對照組、分析事實證據得出結論、對實驗過程進行交流評價的能力。題型多以實驗探究題為主,有時也會以選擇題、填空題等題型進行考查。典例5 植物種子的萌發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研究人員在人工氣候培養室(溫度、濕度等可調控)的適宜條件下進行了某品種玉米種子的萌發研究。各組種子7天后的萌發率數據如下表:土壤含水量(%)萌發率(%) 溫度( ℃) 20 15 1025 100 96 7420 92 84 6615 44 36 1010 4 0 05 0 0 0(1)根據表中數據你能得出哪些結論?(寫出2條結論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除了土壤含水量與溫度之外,影響玉米種子萌發的環境因素還有_____________。答案土壤含水量為20%時,在5 ℃~25 ℃之間,溫度越高,該品種玉米種子的萌發率越高;土壤含水量為10%~20%之間,溫度為25 ℃,土壤含水量越高,該品種玉米種子的萌發率越高;當溫度為5 ℃時,土壤含水量在10%~20%之間,該品種玉米種子的萌發率是0;當溫度為25 ℃時,土壤含水量為20%時,該品種玉米種子的萌發率最高 充足的空氣(3)設計實驗探究:土壤含水量為15%時,該玉米種子在25 ℃~30 ℃溫度區間內種子的萌發率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寫出簡要的實驗思路)答案答案 選取形狀、大小、飽滿度相似的玉米種子若干粒。在25 ℃~30 ℃區間內均分為若干組(如26 ℃、27 ℃、28 ℃、29 ℃、30 ℃五組)。土壤含水量為15%,土壤疏松且疏松程度相同,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進行萌發,統計7天后的萌發率[思路點撥] 研究多因素影響的問題時,要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方案,做到有控有變,在單一變量的情況下進行研究,如選取形狀、大小、飽滿度相似的玉米種子若干,改變種子所處的溫度,研究種子的萌發率與溫度之間的關系。變式訓練5 據報道,高空墜物傷人事件時有發生。某專業研究小組對物體從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壞力進行如下實驗研究。實驗器材:1厘米厚的石膏板若干、質量為50克的雞蛋數枚實驗過程:無風環境下,將雞蛋從樓上靜止釋放,砸中鋪在草坪上的石膏板,記錄實驗現象實驗序號 樓層 實驗現象1 5 雞蛋破碎,石膏板凹陷且出現一圈圈螺旋狀的裂紋2 15 雞蛋破碎,石膏板被砸中的地方出現小坑且破裂3 25 雞蛋破碎,發出巨響,石膏板被擊穿(1)實驗中,雞蛋從高空墜落的破壞力可以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來。答案石膏板被破壞的程度解析 雞蛋從高空墜落的破壞力可以通過石膏板被破壞的程度反映出來,這種方法是轉換法;解析(2)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得出:同一物體從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壞力與_________有關。下落高度解析 同一雞蛋從不同高度下落,高度越高,石膏板被破壞越嚴重,可知同一物體從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壞力與下落高度有關。[方法總結] 控制變量法控制變量法就是把受多因素影響的問題,通過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不變,只讓其中一個因素改變,觀察該因素的變化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情況,從而使研究的問題得以簡化,進而找出規律的研究方法。典例6 一天飯后,小強同學幫媽媽收拾桌上的碗筷時不小心將一杯水碰倒。他立刻用干抹布去擦,卻很難將水擦干。媽媽見狀拿了另一塊干抹布擦,很快就將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于是進行了如下的探究。(1)提出的問題:抹布的吸水能力與什么因素有關?(2)猜想與假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所需的器材:三個形狀和大小相同的燒杯,大小、厚度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滌綸布各一塊,足夠的水。答案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與布料有關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與抹布的大小有關(4)主要步驟:向三個燒杯中倒入______的水,分別將三塊布放入各個燒杯中讓水浸透,然后將三塊布分別取出。從方便和準確的角度看,應觀察和比較______________,將實驗結果記入下表中。答案等量解析杯中所剩水量布料種類 滌綸布 麻布 棉布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較少 最少布塊所含水量 最少 較多 最多(5)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小、厚度相同的三種布料,棉布的吸水能力最強,滌綸布的吸水能力最弱(6)炎熱的夏天,如果人體皮膚被汗浸漬,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因此,從吸水多少這個角度看,應盡量采用______類的布料來制作夏裝。(7)如果要驗證另一個假設,實驗所需的器材應如何調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返回棉布三個形狀和大小相同的燒杯、三塊大小不等的棉布、足夠的水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