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5節 科學探究第1章 科學入門教學目標1.解釋提出問題對科學探究的意義及猜想和假設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2.區分科學探究需要收集、處理信息和相關的技術;識別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3.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解決生活生產中的一些簡單的問題。新課導入某日,你課間操結束回到教室,發現找不到橡皮了。你會怎么做?發現橡皮不見了,第一感覺是提出問題:橡皮怎么不見了?其次是猜想,可能掉地上了,可能上次用完放書包或衣兜里了,可能是周圍同學借去用了,也可能是……。接著,地上找一找,衣兜里找一找,或問一下周圍的同學……結果,發現是前面同學借去用而忘了及時歸還。你所進行“查找橡皮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新知梳理1.什么是科學探究?科學探究是獲得科學知識的一種基本方式。它是一個不斷地發現問題,通過各種途徑尋求證據,并通過創造性思維評價與交流達成共識的過程。一、生活中的探究2.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探究。如,小明將雞蛋放入白醋中,觀察到雞蛋不停地發生沉浮現象;小王做作業時,電燈突然熄滅了,他馬上 “查找電燈熄滅的原因”;小林頭昏去醫院,醫生詢問“是否著涼了?” 等;這都是在進行探究。合作探究探究:你家的電燈突然不亮了的原因(1)提出問題:①可能只有自家停電了;②可能是我們這個單元停電了;③可能是我們這幢樓停電了;④可能整個小區停電了;……(2)建立假設:①觀察附近居民樓的燈是否還亮?②觀察自己家對門的燈亮嗎?……(3)檢驗假設是什么原因導致家里電燈突然不亮了?(4)得出結論①若附近居民樓的燈亮則可能是自己這幢樓停電了;進一步探究自己家對門的燈是否亮:若對門的燈亮,說明自己家停電了,檢查自己家的電路故障;若對門的燈不亮,說明真是本幢樓停電了,查找本樓停電的原因。②若附近居民樓的燈不亮可能小區或全村停電了,打電話詢問原因,繼續……說明:在探究問題時,我們一般會先假設幾種可能的原因,再對每一種原因可能產生的結果進一步探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合作探究二、科學家的探究1.天花和牛痘的故事:17和18世紀,天花是西方最嚴重的傳染病,受害者以兒童為主。每4名病人當中便有一人死亡,而剩余的3人卻要留下丑陋的痘痕天花。還有很多人甚至失去聽覺,雙目失明。”18世紀,歐洲蔓延天花,死亡人數曾高達1億5千萬人以上,甚至更多。《天花和牛痘的故事》介紹了醫生琴納發明種牛痘根治天花的過程。科學家們為探究科學真諦作出了艱辛的努力。新知梳理天花和牛痘的故事(教材P28-29)視頻導學(1)提出問題:得過天花的人也不會再次感染。這是為什么呢?(2)猜想與假設:或許人得過一次天花以后就會產生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的入侵。(3)設計研究方案:從牛身上采集牛痘膿漿,接種到人的身上,使他們也像擠奶女工那樣得輕微的天花,以產生對天花的免疫力。(4)獲取分析證據:琴納從一位擠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膿漿,接種到一個8歲男孩的手臂上。不久,種痘的地方長出痘皰,接著痘皰結痂脫落。科學家琴納的探究過程新知梳理(5)檢驗假設:一個多月后,琴納在這個男孩手臂上再接種人類的天花痘漿,竟沒有出現任何天花病癥。(6)交流、評估得出結論:這個男孩已經具有天花的免疫力,琴納的假設被證實了。人類從此獲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辦法——種牛痘。新知梳理2.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1)發現和提出問題(2)建立猜想與假設(3)制訂計劃和設計實驗(4)收集證據(觀察、實驗獲取事實或證據)(5)分析與認證(檢驗猜想或假設)(6)評價與交流新知梳理三、我們一起來探究探究1:根據人腳印的長度判斷人的身高(1)提出問題:人腳印的長度與身高有什么關系?警察常根據腳印的長度來推斷罪犯的身高。考古學家也會根據古代人腳印的長度來確定古代人的身高。(2)建立假設:人的身高越高,腳印越長;人的身高與腳印可能存在一定的倍數關系。合作探究(3)設計方案:①選擇同學、家人等高矮不同的人群進行實驗,用刻度尺分別測出人的身高對應的腳印長度。②用測出的身高除以腳印長度,算出身高與腳印的關系。家庭成員 身 高(厘米) 腳印長(厘米) 身高是腳印長的倍數自己媽媽舅舅爸爸合作探究家庭成員 身 高(厘米) 腳印長(厘米) 身高是腳印長的倍數自己媽媽舅舅爸爸(4)收集證據:測量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體重人的腳印的長度與身高,多測幾組數據。收集證據需要記錄,表格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通過實際測量,將獲得的數據填在下表中。合作探究156.416518517823242726.3(5)檢驗假設并得出結論家庭成員 身 高(厘米) 腳印長(厘米) 身高是腳印長的倍數自己 156.4 23媽媽 165 24舅舅 185 27爸爸 178 26.36.8176.8756.8756.768結論:腳印的長度與身高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倍數關系,他們的倍數關系在6.8倍到7倍之間。合作探究(6)交流與評估:與同學交流,看自己的結論與其他人的結論是否相同。若不同,要找出原因。注意:進行科學探究實驗要有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一些誤差,要認真科學地減少誤差。同時探究過程中可能出現結論與假設不一致,則可以重新假設,再收集證據,得出新的結論。合作探究探究2:盒子里面有什么給你一個密封的盒子,在不打開盒子的前提下,想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你會用什么辦法呢? 試一試按照科學探究的步驟進行探究。(1)提出問題:在不打開盒子的前提下,怎么知道盒子里面有什么?(2)建立猜想和假設:可能是鐵制品、也可能是其他材質的……合作探究(3)制定探究計劃,收集獲取事實與證據:合作探究初步判斷,盒子里可能裝的是一塊橡皮(或……)。(4)初步得出結論說明:科學探究過程中,六個環節不一定全部經歷,但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實驗探究和結論必須具有;有時六個步驟也不一定完全獨立,有些過程可以合并在一起。合作探究很多問題就像一個不能打開的盒子,我們必須通過盒子可能傳出的信息來判斷盒子里的物體可能是什么。用這種方法來判斷事物有時也會失誤的。我們能得到和使用的信息越多,對信息的綜合分析越細致,得出的結論就越可靠。科學探究中,有時會出現實驗結論與假設不符的情況。當科學探究與原來的假設不相符合時,首先認真分析實驗過程和數據,重復實驗,如仍不相符應大膽地修正原有的知識,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重新作出假設,重新實驗。新知梳理科學探究:獲得科學知識的一種基本方式。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提出問題 猜想與假設 設計研究方案課堂小結檢驗假設評價與交流收集證據(觀察、實驗)1.目前全球的氣候均在變暖,近15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1℃,這個數字在氣象學上是個不可忽視的數字。對全球的氣候為什么會變暖,有些科學家猜測: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溫室效應。科學家提出這種觀點是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C.收集證據,檢驗假設 D.作出解釋B達標檢測2.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的發明人弗萊明在培養細菌的器具中發現一種青霉菌,在這種青霉菌的周圍沒有其他的細菌生存。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實驗:在液體中培養青霉菌之后,實驗考察這種培養液對細菌增殖的影響結果:培養液使細菌增殖停止。最適合作為這個實驗猜想的是( )A.青霉菌與細菌間可能是互利關系B.可能青霉菌污染了細菌生存的環境C.可能青霉菌產生了對人類有益的物質D.可能青霉菌產生了可以抑制細菌增殖的物質D達標檢測3.以下是某同學開展探究活動的幾個步驟,請閱讀并回答下列問題。①某同學發現池水中有小白點在浮動,仔細看了很久; ②他想這是什么生物呢?③于是取出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標本,用顯微鏡觀察。④原來是草履蟲。以上敘述中,屬于提出問題的是________,屬于進行實驗的是________。②③達標檢測4.為了探究影響大棚作物產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組在三個大棚內,按下表要求進行了種植實驗:(其他條件均相同)對該種植實驗分析錯誤的是( )A.甲乙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二氧化碳濃度B.乙丙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溫度C.甲丙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D.可以構成兩組對照實驗,變量分別是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C達標檢測5.有研究表明,雞的產蛋率與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及光照時間有關。某科技活動小組對此產生興趣并開展了相關實驗,請根據圖表回答問題: (1)實驗設置如表所示,那么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2)甲、乙兩組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 組。(3)為使實驗結果更加科學準確,根據題中影響產蛋率的因素,該實驗還必須保證在 相同的情況下進行。雞的產蛋率與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有關嗎甲光照時間達標檢測本節內容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