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神奇的眼鏡導學案編號: 上課時間: 主備人: 審核人: 班級: 姓名: 成績:(4.6 神奇的眼鏡學習目標: 1.了解眼球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清物體的。 2.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矯正方法。 自主學習:閱讀課本:1、眼睛中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它把來自物體的光在_______上,形成物體的像(填像的性質)。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號傳輸給大腦。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放松,晶狀體比較____(偏折能力比較,焦距比較)。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收縮,晶狀體比較(偏折能力比較,焦距比較)。2、近視眼的表現:能看清的物體,看不清的物體。3、遠視眼的表現:能看清的物體,看不清的物體。合作探究,落實目標:1.產生近視眼的原因產生近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遠處物體的像在。2.近視眼的矯正利用凹透鏡能使光的特點,在眼睛前面放一個,使遠處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上。1.產生遠視眼的原因產生遠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近處物體的像成在。2.遠視眼的矯正利用凸透鏡能使光的特點,在眼睛前面放一個使近處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上當堂達標:1.下列與近視眼不符合的是A.晶狀體曲度過大 B.物像落在視網膜前方C.眼球前后徑過短 D.可用凹透鏡糾正2.你觀察到光線逐漸增強時,瞳孔的變化過程是_____,結合瞳孔的位置,你認為瞳孔的變化,可能是由_____來調節的.3.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上的“E”落在被檢查者視網膜上的圖像是4.物像只有落在__________上,人才能夠清晰地看到這個物體.這就需要眼球內_________等結構具有靈敏的調節功能。5.眼睛通過睫狀體來設定________的形狀;當睫狀體放松時,晶狀體比較_______,遠處物體的像落在_______上,眼球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6.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太______,遠處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______(填“前”或“后”)。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7.遠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太______,近處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______(填“前”或“后”)。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8.小明的爺爺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爺爺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媽媽則是近視眼。他們用的三副眼鏡都放在報紙上,如圖所示,現在爸爸要看書,讓小明把眼鏡遞給他,小明應該拿圖__________中的那一副。.9。小亮同學將一眼鏡片正對著太陽光,在透鏡另一側距離透鏡中心25cm處形成一個亮點,該鏡片是 透鏡,它的焦距是 ,該眼鏡是 (選填近視、老花)鏡。用它看近處書上的字,看到的像是像,若用它看遠處的樹,適當移動鏡片直至看到清晰的像,則看到的像是像(選填虛、實)。4.7通過透鏡看世界學習目標: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結構和原理。 自主學習::1、顯微鏡: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是 ,靠近眼睛的是 ,物體通過物鏡成、的像(相當于的鏡頭);物鏡成的像經過目鏡再成的像(相當于)。經兩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極其微小的物體了。2、望遠鏡:望遠鏡是由 和 兩組透鏡組成。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用來把物鏡成的像。天文望遠鏡的物鏡口徑做的較大,是為了 。視角:物體的邊緣跟眼睛所夾的角。視角越大,成的像越,看物體越清楚。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近大遠小”【合作探究】 顯微鏡的原理:物鏡的作用相當于投影儀的__________,能成一個 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能成一個 像,經過兩次放大因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個 的像。1:生物課上常用的顯微鏡能對微小的物體進行高倍放大,它們用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則物鏡和目鏡對被觀察物所成的像是( ) A.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物鏡和目鏡都成實像C.物鏡和目鏡都成虛像 D.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望遠鏡的原理:物鏡的作用相當于照相機,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一個 的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因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個 的像。 2:下列關于顯微鏡和望遠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望遠鏡看到的是物體被兩次放大之后的實像B.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看到的是物體被兩次放大之后的虛像 C.所有望遠鏡的物鏡都相當于凸透鏡 D.以上說法都不對視角越大,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越,人對物體看的越清晰。 物體的大小和物體到眼睛的距離決定視角的大小。物體越,離眼越,視角越大。 3:小明站在平面鏡前,當他逐漸靠近鏡子時,由于像相對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視角逐漸 ,所以產生一種“像在變大”的錯覺,其實所成的像的大小 ,因為平面鏡成 的像。 4: 小明觀察遠近不同和高矮不同的兩根竹竿,眼睛感到最高的是( ) A.15m遠1.7m高的 B.15m遠1.5m高的 C.10m遠1.7m高的 D.10m遠1.5m高的當堂達標: 1、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 叫做目鏡, 叫做物鏡。物鏡所成的像是 、 的實像,它離目鏡的距離在 。 2、望遠鏡中被觀察物體到物鏡的距離遠大于 ,成的像到目鏡的距離 。 3、做透鏡成像實驗時,燭焰的像在屏幕的下邊緣處,如果不改變燭焰及屏幕的位置,而打算移動透鏡使像移到屏幕的中央,應將透鏡向 移。 4、顯微鏡最下端反光鏡的作用是( ) A.反射載物片上物體發出的光 B.反射由目鏡處射來的光 C.反射由物鏡中射來的光 D.反射光源發出的光使其會聚在被觀測物體上 5、同一個物體離眼睛越近,其視角( ) A.越小 B.越大 C.不變 D.無法確定六.課后提高 6、觀察細胞等微小物體要用__________,觀察遠處的物體和天體的運動要用________。 7、顯微鏡和望遠鏡在構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們大都是由______組_________組成,并且大都相當于一個_________鏡。 8、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體照片,可把天文望遠鏡安置在________外,以避免_______的干擾。 9、顯微鏡的反光鏡用的是( ) A.凹透鏡 B.平面鏡 C.凸透鏡 D.凹面鏡 10、關于顯微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鏡有發散作用,目鏡有會聚作用 B.物鏡有會聚作用,目鏡有發散作用 C.物鏡得到放大的像,目鏡再次成放大的像D.物鏡得不到像,目鏡得到物體放大的像 4.8光的色散學習目標: 1. 知道光的色散現象和原因2. 知道光的三原色是什么? 3. 知道物體顏色的成因自主學習:1、色散:牛頓用把太陽光分解成的現象叫做色散。換句話說,色散現象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陽光是(選填 單純光、復色光)2、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三種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產生各種顏色的光)3、物體的顏色: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決定的。通過什么色光,呈現什么顏色;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它決定的。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呈現什么顏色。4、顏料的三原色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小結:1、牛頓用三棱鏡把太陽光分解成的現象叫做色散。(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2、色光的三原色:。(三種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產生各種顏色的光)3、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決定的,通過什么色光,呈現什么顏色;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它決定的,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呈現什么顏色。當堂訓練:1、雨后的天空,有時會出現美麗的彩虹,關于“彩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是光的折射現象B、是光的色散現象C、是光的反射現象D、是由于空氣中懸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2、商場里的花布的圖案是有無數種的顏色拼排而成,各種顏色均是由三種原顏料調和而成,這三種原顏料的顏色是( )A、紅 橙 黃B、紅 綠 藍C、黃 紅 藍D、紅 白 藍3、太陽光通過一個三棱鏡后,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光帶上色光的排列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種顏色的光。4、顏料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5、“三基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個性筆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