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比(知識點梳理+能力百分練)四知識點梳理1、比的意義: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2、比的各部分的名稱:從左到右依次是比的前項、比號、比的后項。3、區分比和比值:比是一個式子,表示兩個數的關系,可以寫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比值是一個數,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整數或小數表示。4、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5、化簡比:根據比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6、按比例分配:把一個量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能力百分練一、選擇題(共16分)1.王明利用周末的時間看課外書,周六看了全書的,剩下的頁數與總頁數的比是( )。A.3∶5 B.3∶2 C.2∶5 D.5∶22.六(2)班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比是5∶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男生比女生多 B.女生的人數是男生的C.女生比男生少 D.女生占全班人數的3.一個等腰三角形的腰長是6厘米,其中兩條邊的比是1∶3,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 )厘米。A.30 B.14 C.24 D.30或144.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大小之比為,按角分這個三角形是( )。A.銳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鈍角三角形 D.以上都有可能5.用黃銅和黃金制成一種合金。現有黃金40g,黃銅125g,要使制成的合金中黃金和黃銅的比是2∶5,還應加入( )g的黃金。A.50 B.10 C.100 D.256.甲數的等于乙數的(甲、乙均不為0),甲數和乙數的比是( )。A. B.5∶3 C.3∶5 D.1∶157.一片樹葉長與寬的比為2∶1,該樹葉不可能是下面的( )。A. B. C. D.8.客車1.5時行駛了120千米;貨車2.5時行駛了150千米。根據這兩條信息小明寫了四個比,其中沒有實際意義的比是( )。A.120∶150 B.1.5∶2.5 C.120∶1.5 D.150∶1.5二、填空題(共16分)9.0.4千克∶300克的化簡比是( ),比值是( )。10.一瓶鹽水,鹽和水的質量比是,如果再加入75克水,這時鹽和水的質量比是,原來瓶內鹽水重( )克。11.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的比是1∶1∶2,那么這個三角形中最大的那個角是( )度,這個三角形按邊分是( )三角形。12.一塊長方形菜地的周長是72m,長與寬的比是5∶4,這塊長方形菜地的面積是( )m2。13.的比值是( ),如果前項乘6,要使比值不變,后項應該增加( )。14.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人數在40-50人之間,已知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在操場上活動的同學有( )人。15.一種石灰水中石灰與水的比是1∶7,配制這樣的石灰水480千克需要( )千克石灰。16.工程隊挖一條水渠,已經挖了1200m,已經挖的米數與未挖米數的比是3∶5,這條水渠全長( )m。三、判斷題(共8分)17.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 )18.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36厘米,長和寬的比是2∶1,它的面積是288平方厘米。( )19.5千克∶6千克的比值是千克。( )20.打同一篇稿件,小東用了20分鐘,小玲用了24分鐘,小東和小玲的打字速度之比是6∶5。( )四、計算題(共6分)21.(6分)化簡下面各比,并求比值。0.375∶ 4.8∶1.2 小時∶24分鐘五、作圖題(共6分)22.(6分)下面每個方格的邊長表示1厘米。(1)畫一個長方形,面積是18平方厘米,長與寬的比是9∶2。(2)畫一個三角形,面積是4平方厘米,底與高的比是2∶1。六、解答題(共48分)23.(6分)兩輛汽車同時從相距60千米的兩地相對開出,小時首次相遇。已知兩車的速度比是4∶5,快車的速度是多少?24.(6分)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生生活,某小學開展了“我勞動,我光榮”主題實踐活動,六年級舉辦采摘活動,采摘果蔬180千克,其中周一采摘這些果蔬的,周二與周三采摘的果疏質量的比是2∶3,且全部采摘完。周二采摘果疏是多少千克?25.(6分)甲、乙、丙三村準備合作修筑一條公路,根據各村情況,應該按3∶5∶2派工。后因丙村不出工,將其承擔的任務由甲、乙兩村分擔,丙村應該支出工資8000元補助給甲乙兩村,結果甲村共派出34人,乙村共派出46人,完成了修路任務。問甲、乙兩村各應分得丙村所付工資的多少元?26.(6分)甲車從A地開往B地,乙車同時從B地開往A地,當甲車行到全程的,乙車已行路程與剩下路程的比是2∶3,這時兩車相距105千米。A、B兩地的路長多少千米?(先完成示意圖,再解答)27.(6分)醫用消毒酒精是用酒精和水配制而成的,酒精和水的體積比是3∶1,現在要配制480毫升的醫用消毒酒精,需要酒精和水各多少毫升?28.(6分)東升小區的一個花圃有90平方米,里面栽了蘭花、月季花和繡球花,這三種花占地面積的比是2∶3∶4,繡球花占地面積多少平方米?29.(6分)一杯糖水,糖和水的質量比是1∶10。若再放2克糖,糖和水的質量比則是1∶8。杯中糖水里原有糖和水各多少克?30.(6分)淘氣與奇思兩人賽跑,淘氣跑到全程處時,奇思已跑路程與未跑路程的比是3∶1,這時兩人相距50米,問全程多少米?參考答案1.C【分析】把全書的頁數看做單位1,看了全書的,還剩下全書的,剩下的頁數與總頁數的比就是∶1,然后化簡即可。【詳解】∶=∶所以剩下的頁數與總頁數的比是∶故答案為:C【點睛】重點是知道全書的頁數是單位1,能夠求剩下的頁數是全書的幾分之幾。2.C【分析】由題意可知,六(2)班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比是5∶4,假設男生的人數為5,女生的人數為4,據此逐一分析各項即可。【詳解】假設男生的人數為5,女生的人數為4A.(5-4)÷4=1÷4=則男生比女生多,原題干說法正確;B.4÷5=則女生的人數是男生的,原題干說法正確;C.(5-4)÷5=1÷5=則女生比男生少,原題干說法錯誤;D.4÷(5+4)=4÷9=則女生占全班人數的,原題干說法正確。說法錯誤的是C。故答案為:C【點睛】本題考查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明確單位“1”是解題的關鍵。3.B【分析】由這個等腰三角形兩條邊的比是1∶3可知,這個等腰三角形三條邊的比是1∶3∶3或1∶1∶3。因為1+3>3,1+1<3,根據三角形3條邊的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可知:這個等腰三角形三條邊的比是1∶3∶3。據此先求出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底,即6÷3=2(厘米);再求出這個等腰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和,即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詳解】6÷3+6+6=2+6+6=14(厘米)所以,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14厘米。故答案為:B【點睛】此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及按比分配。4.B【分析】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最大角的度數,再判定三角形的形狀。【詳解】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為:B【點睛】解答本題需熟練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計算方法及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5.B【分析】黃銅質量÷對應份數,求出一份數,一份數×黃金對應份數=合金中的黃金質量,合金中的黃金質量-現有黃金質量=應加入的黃金質量,據此列式計算。【詳解】125÷5×2-40=50-40=10(g)還應加入10g的黃金。故答案為:B【點睛】關鍵是理解比的意義,兩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6.C【分析】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假設甲數的和乙數的都等于1,根據積÷因數=另一個因數,分別求出甲和乙,根據比的意義,寫出甲數和乙數的比即可。【詳解】1÷=31÷=5甲數和乙數的比是3∶5。故答案為:C【點睛】關鍵是理解分數乘法和比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7.C【分析】已知樹葉長與寬的比為2∶1,則長是寬的2倍,據此分析每片葉子即可。【詳解】、和可以看出長是寬的2倍,長明顯不止是寬的2倍。故答案為:C【點睛】本題考查了比的意義。8.D【分析】比的意義: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比表示兩個數之間的相除關系,據此解答。【詳解】A.120∶150表示客車和貨車的路程比;B.1.5∶2.5表示客車和貨車的時間比;C.120∶1.5表示客車的路程和時間的比;D.150∶1.5表示貨車的路程和客車的時間的比,兩者之間沒有什么關系,無實際意義。故答案為:D【點睛】本題考查了比的意義。9. 4∶3 /【分析】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比的前項和后項的單位不統一,先根據進率“1千克=1000克”換算單位,再利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比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根據求比值的方法,用最簡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即得比值。【詳解】0.4千克∶300克=(0.4×1000)克∶300克=400∶300=(400÷100)∶(300÷100)=4∶34∶3=4÷3=0.4千克∶300克的化簡比是4∶3,比值是。【點睛】掌握化簡比和求比值的方法是解題的關鍵。注意化簡比的結果是一個比,它的前項和后項都是整數,并且是互質數;求比值的結果是一個數值,可以是整數、小數或最簡分數。10.625【分析】根據題意可知,鹽的重量沒有變,根據加水前鹽與水的重量比得到水是鹽的24倍,加水后鹽與水的重量比得到水是鹽的27倍,加水后比加水前水的增加量是鹽的(27-24) =3倍,鹽的3倍是75克,75÷3就求出鹽有多少克,根據加水前鹽與水的重量比就可以求出原來瓶內鹽水的重量。【詳解】75÷(27-24)=75÷3=25(克)25÷=25÷=25×25=625(克)則原來瓶內鹽水重625克。【點睛】此題解答關鍵是:抓住不變量(鹽的重量)根據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先求出鹽的重量,再求出原來鹽水的重量。11. 90 等腰【分析】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將內角和除以三個內角的份數和,求出一份內角的度數,從而利用乘法求出最大的那個角,最終判斷出這是個什么三角形。【詳解】1+1+2=4最大的角:180°÷4×2=90°又因為另外兩個角相等,所以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點睛】本題考查了按比例分配問題,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和比的意義是解題關鍵。12.320【分析】根據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可知,長方形的長、寬之和=周長÷2;已知長與寬的比是5∶4,則長、寬分別占長、寬之和的、;根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分別求出長和寬;然后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求出這個長方形菜地的面積。【詳解】長、寬之和:72÷2=36(m)長:36×=20(m)寬:36×=16(m)面積:20×16=320(m2)這塊長方形菜地的面積是320m2。【點睛】本題考查按比分配問題,先根據長方形的周長公式求出長、寬之和,然后把長與寬的比轉化成分數,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求出長、寬,再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求解。13. 60【分析】(1)用比的前項除以后項即可求出比值。(2)根據比的基本性質,要使比值不變,前項乘6,后項也要乘6;再把后項乘6轉化為后項加幾。【詳解】=====72-12=60所以的比值是,如果前項乘6,要使比值不變,后項應該增加60。【點睛】此題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質及求比值的方法。解決此類問題的可先運用比的基本性質計算,再把“乘幾”轉化成“加幾”。14.45【分析】已知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5∶4,也就是說男生占5份,女生占4份,共9份,又知道人數在40-50之間,40-50之間要滿足是9的倍數,據此解答即可。【詳解】(5+4)×5=9×5=45(人)則在操場上活動的同學有45人。【點睛】本題考查比的應用,明確同學的人數是9的倍數是解題的關鍵。15.60【分析】已知石灰水中石灰與水的比是1∶7,把石灰看作1份,水看作7份,則用480÷(1+7)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也就是石灰的千克數。【詳解】480÷(1+7)=480÷8=60(千克)配制這樣的石灰水480千克需要60千克石灰。【點睛】本題考查了比的應用,關鍵是求出每份的量是多少。16.3200【分析】已經挖的米數與未挖米數的比是3∶5,說明已挖的長度是整條水渠長的,用已經挖的長度除以它占全長的分率,求出全長即可。【詳解】(m)所以這條水渠全長3200m。【點睛】本題考查按比分配,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按比分配解題的計算方法。17.√【詳解】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在兩個數的比中,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如:比的前項為3,比的后項為2,3∶2=3÷2=。故答案為:√18.×【分析】根據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已知長方形的周長是36厘米,則用36÷2即可求出長與寬的和,又已知長和寬的比是2∶1,把長看作2份,寬看作1份,用36÷2÷(2+1)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進而求出長和寬,最后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求解即可。【詳解】36÷2÷(2+1)=18÷3=6(厘米)6×2=12(厘米)6×1=6(厘米)12×6=72(平方厘米)即它的面積是72平方厘米。故答案為:×【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按比分配問題,熟記長方形周長公式和面積公式是解題的關鍵。19.×【分析】用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即可求出比值,比值不帶單位。【詳解】5千克∶6千克=5÷6=則5千克∶6千克的比值是。所以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本題考查求比值,明確比值不帶單位是解題的關鍵。20.√【分析】把一篇稿件的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求小東和小玲的打字速度之比,就是求兩人的工作效率之比;根據“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求出小東、小玲各自的工作效率,然后根據比的意義寫出小東和小玲的工作效率之比,再化簡比即可。【詳解】小東的速度:1÷20=小東的速度:1÷24=∶=(×120)∶(×120)=6∶5小東和小玲的打字速度之比是6∶5。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本題考查比的意義及化簡比,掌握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21.3∶2,;4∶1,4;5∶3,【分析】化簡比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求比值直接用比的前項÷后項,化簡比的結果還是一個比,求比值的結果是一個數,據此化簡比和求比值即可。【詳解】0.375∶=∶=(×8)∶(×8)=3∶2=4.8∶1.2=48∶12=(48÷12)∶(12÷12)=4∶1=4小時∶24分鐘=40分鐘∶24分鐘=(40÷8)∶(24÷8)=5∶3=22.見詳解【分析】(1)長方形面積=長×寬,兩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據此找到比是9∶2的長和寬,畫出長方形;(2)三角形面積×2=底×高,據此找到比是2∶1的一組底和高,畫出三角形。【詳解】(1)18=18×1=9×2=6×3,畫出的長方形長是9厘米,寬是2厘米,作圖如下。(2)4×2=8=8×1=4×2,4∶2=2∶1,畫出的三角形底4厘米,高2厘米即可,作圖如下。(三角形畫法不唯一)【點睛】關鍵是理解比的意義,掌握并靈活運用長方形和三角形面積公式。23.50千米/時【分析】根據速度和=路程和÷相遇時間,用60÷即可求出兩輛汽車的速度和,已知兩車的速度比是4∶5,則把慢車的速度看作4份,快車的速度看作5份,用兩輛汽車的速度和÷(4+5)即可求出每份的量,進而求出5份的量,也就是快車的速度。【詳解】60÷=60×=90(千米/時)90÷(4+5)×5=90÷9×5=50(千米/時)答:快車的速度是50千米/時。【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相遇問題以及按比分配問題,要熟練掌握相應的公式。24.40千克【分析】先把要采摘的果蔬的質量看作單位“1”,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用要采摘的質量乘()是第二周與第三周要采摘的質量,再把第二周與第三周要采摘的質量看作單位“1”,其中第二周采摘的質量占,再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即可解答。【詳解】180×()=180×=100(千克)100×=100×=40(千克)答:周二采摘果疏是40千克。【點睛】此題考查了比的應用。關鍵是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求出第二周、第三周應采摘的質量,再把比轉化成分數,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解答。25.甲村應分得5000元,乙村應分得3000元【分析】甲、乙兩村共派出(34+46)人,把這些人數平均分成(3+5+2)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人數,再用1份人數分別乘3、5求出甲、乙村應用應派出人數,進而求出多派出人數。再根據按比例分配問題,把8000元按甲、乙兩村多派出的人數分配。【詳解】(34+46)÷(3+5+2)=80÷10=8(人)甲村多派出:34-8×3=34-24=10(人)乙村多派出:46-8×5=46-40=6(人)8000÷(10+6)=8000÷16=500(元)500×10=5000(元)500×6=3000(元)答:甲村應分得5000元,乙村應分得3000元。【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求出甲、乙兩村多派出的人數,再根據多派出的人數按比例分配這8000元。26. 300千米【分析】把兩地的路長看作單位“1”,當甲車行到全程時,乙車已行路程與剩下路程的比是2:3,即乙車已行路程占全程的,則兩車相距105千米就占全程的(1),由此用除法可求得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詳解】如圖:105÷(1)=105=300(千米)答:A、B兩地的路長300千米。【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確定單位“1”及105千米對應的分率。27.需要酒精360毫升,需要水120毫升【分析】根據題意,醫用消毒酒精是根據酒精和水的3∶1混合配制而成,即酒精占醫用消毒酒精的,水占醫用消毒酒精的;再用醫用消毒酒精的體積480×,即可求出配制480毫升醫用消毒酒精需要的酒精的體積;再用醫用消毒酒精的體積480×,即可求出配制480毫升醫用消毒酒精需要的水的體積,據此解答。【詳解】480×=480×=360(毫升)480×=480×=120(毫升)答:需要酒精360毫升,需要水120毫升。【點睛】熟練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計算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28.40平方米【分析】蘭花、月季花和繡球花占地面積的比是2∶3∶4,把蘭花的占地面積看作2份,月季花的占地面積看作3份,繡球花的占地面積看作4份,用90÷(2+3+4)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進而求出4份,也就是繡球花占地面積。【詳解】90÷(2+3+4)=90÷9=10(平方米)10×4=40(平方米)答:繡球花占地面積40平方米。【點睛】本題考查了按比分配問題,關鍵是求出每份的量是多少。29.糖:8克;水:80克【分析】根據題意,水的重量始終沒變,把水的質量看作單位“1”,原來糖的質量占水的分率:1÷10=;放2克糖后,糖的質量占水的分率:1÷8=;將兩個分率相減得到2克糖對應的分率,再根據:單位“1”=對應量÷對應量的分率,求出原來水的重量,再乘即可求出原來糖的質量。【詳解】1÷10=1÷8=2÷(-)=2÷=80(克)80×=8(克)答:杯中糖水里原有糖8克和水80克。【點睛】此題考查了比與分數的應用,關鍵能夠將比轉化為分率再解答。30.400米【分析】把兩人賽跑的全程看作單位“1”,淘氣跑到全程處時,奇思已跑路程與未跑路程的比是3∶1,即奇思跑了全程的;此時兩人相距50米占全程的(-),單位“1”未知,用除法計算,求出全程。【詳解】50÷(-)=50÷(-)=50÷=50×8=400(米)答:全程400米。【點睛】本題考查分數除法的應用,先把比轉化成分數,找出單位“1”,單位“1”未知,分析出50米占全程的幾分之幾,然后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解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