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邊形全章復習【學情分析】:四邊形既是幾何中的基本圖形,也是“圖形與幾何”領域的主要研究對象之一。這章平行四邊形與各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概念之間重疊交錯,容易混淆。對于功底扎實的學生,有時也分清他不們之間的從屬關系。因此,本節課通過復習和習題,不僅使學生疏通了知識,也提高了思維能力,更進一步體現了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2.進一步運用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質和判定進行簡單的證明和計算;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邏輯表達能力,使學生掌握幾何證明中的分析、綜合、轉化、分類等數學思想;進一步滲透數學的形式美和內涵美、抽象美和邏輯美,提高學生數學美的鑒賞能力。【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性質和判定及與其它圖形之間的聯系。【教學難點】: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的的提高。【教學突破點】:用框架圖使本章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教法、學法設計】: 1.教法:引導復習法,指導歸納總結法,綜合練習法。2.學法:主動歸納總結復習法,反思學習法,主動練習法。【課前準備】:課件【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一、知識結構 梳理知識系統二、基礎過關 1. 有以下四個命題:(1)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2)兩條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3)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是正方形.(4)兩條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邊形是正方形,其中正確的個數為( )A.4 B.3 C.2 D.12.下面條件中,能判定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條件是( ) A.一組對角相等 B.對角線互相平分 C.一組對邊相等 D.對角線互相垂直3.在一個平面上有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則以這三點為頂點的平行四邊形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4. 如圖,□ABCD中,∠C=108°,BE平分∠ABC,則∠ABE等于( )A.18° B.36° C.72° D.108°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BA .等腰梯形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B .正方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C .矩形是軸對稱圖形且有四條對稱軸D.菱形的對角線相等6.已知:如圖,D是△ABC的BC邊上的中點,DE⊥AC,DF⊥AB,垂足分別是E、F,且BF=CE。求證:(1)△ABC是等腰三角形; (2)當∠A=90°時,試判斷四邊形AFDE是是怎樣的四邊形,證明你的判斷結論。7.如圖,梯形ABCD中,AD‖BC、∠B=70°、∠C=40°、AD=6cm、BC=15cm,求CD的長。 對知識點的再鞏固,再應用。三、自我挑戰 1.如圖,在菱形ABCD中,已知AB=10,AC=16,那么菱形ABCD的面積為 .2.如圖,把一個長方形紙片沿EF折疊后,點D,C分別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則∠AED′=______.3.如圖,若將四根木條釘成的矩形木框變形為平行四邊形ABCD的形狀,并使其面積為矩形面積的一半,則這個平行四邊形的一個最小內角的度數等于______.4.如圖,在梯形紙片ABCD中,AD//BC,AD>CD,將紙片沿過點D的直線折疊,使點C落在AD上的點C處,折痕DE交BC于點E,連結C′E.求證:四邊形CDC′E是菱形.5.如圖,正方形ABCD中,E為CD上一點,F是BC延長線上一點,CE=CF。(1) 求證△BCE≌△DCF;(2) 若∠BEC=60°,求∠EFD的度數。 對知識點的再鞏固,再應用。四、小結 讓學生作解題后的小結,回顧解題過程,總結解題經驗和體會,談談在本堂課中的體驗、收獲,不單是知識上的收獲,更重要的是能力上的提高,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過程的體驗與感受。五、作業 見后附課后練習 鞏固提高課后練習:1.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F∥BC,GH∥AB,EF、GH的交點P在BD上,圖中面積相等的四邊形共有( )A.2對; B.3對; C.4對; D.5對.2.已知△ABC中,AB=8,AC=6,AD是中線,則AD的取值范圍是( )A. B. C. D.3.等腰梯形各邊中點的連線組成的四邊形為(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等腰梯形4.已知菱形的周長為,面積為16,則這個菱形較短的對角線長為( )A.4 B.8 C. D.105.如圖,面積為16的平行邊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AC、BD交于點O,EF經過點O,且與AB、CD分別交于點E、點F,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___________6.如圖,已知圖中每個小正方形方格的邊長為1,則點C到AB所在直線的距離等于_______7.如圖,點P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AC上一動點,M、N分別為AB、BC的中點,則MP+NP的最小值為____________8.如圖,在梯形紙片ABCD中,AD∥BC,AD > CD,將紙片沿過點D的直線折疊,使點C落在AD上的點C′處,折痕DE交BC于點E,連結C’E(1)求證:四邊形CDC’E是菱形;(2)若BC = CD + AD,試判斷四邊形ABED的形狀,并加以證明.( http: / / www.1230.org )答案:1.D 2.B 3.B 4.A 5.4 6. 7.28.(1)證明:根據題意,可知:CD = C’D,∠C’DE =∠CDE,CE = C’E,∵ AD∥BC, ∴ ∠C’DE =∠CED. ∴ ∠CDE =∠CED. ∴ CD = CE.∴ CD = C’D = C’E = CE. ∴ 四邊形CDC’E為菱形.(2)答:當BC = CD + AD時,四邊形ABED是平行四邊形.證明:由(1)知CE = CD. ∵ BC = CD + AD, ∴ AD = BE.又∵ AD∥BE, ∴ 四邊形ABED為平行四邊形.26.(1)①S陰影=②連結PP′,證△PBP′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從而PC=6;(2)將△PAB繞點B順時針旋轉90°到△P′CB的位置,由勾股逆定理證出∠P′CP=90°,再證∠BPC+∠APB=180°,即點P在對角線AC上.ADBC第1題 第2題 第3題ADEBC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