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數據的波動程度班級: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組號:_________1.自我回顧什么是平均數?什么是中位數、眾數?2.認真閱讀課本P124的問題:(1)什么是方差?(計算方差公式)(2)方差是怎樣影響數據的波動程度?(3)例如:一組數:2、3、1、4、5。(4)結合上面的計算歸納求方差的步驟:3.甲、乙兩臺機床生產同種零件,5天出的次品分別是甲:0、1、0、2、2乙:2、1、1、0、1分別計算出兩個樣本的平均數和方差,根據你的計算判斷哪臺機床的性能較好?★通過預習你還有什么困惑?一、課堂活動、記錄計算方差的步驟:二、精練反饋A組:1.已知一組數據為5、1、0、-5、-1,則這組數據的方差為 。2.甲、乙二人在相同情況下,各射靶10次,兩人命中環數的平均數甲=乙=7,方差,,則射擊成績較穩定的是( )A.甲 B.乙 C.一樣 D.不能確定3.甲、乙兩名學生在相同的條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環數如下:甲:7、8、6、8、6、5、9、10、7、4乙:9、5、7、8、7、6、8、6、7、7經過計算,兩人射擊環數的平均數相同,但S S,所以確定 去參加比賽。B組:4.某縣種雞場為研究不同種雞的產蛋量,各選十只產蛋母雞,它們十天的產蛋量如下表,試問這兩種雞哪個產蛋量比較穩定?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甲 9 9 7 9 8 9 9 10 9 7乙 9 8 10 7 8 8 9 8 8 8三、課堂小結1.衡量一組數據的波動程度的指標是什么?2.求方差的基本步驟。3.你的其他收獲。四、拓展延伸(選做題)1.已知A組數據如下:0,1,-2,-1,0,-1,3(1)求A組數據的平均數;(2)從A組數據中選取5個數據,記這5個數據為B組數據,要求B組數據滿足兩個條件:①它的平均數與A組數據的平均數相等;②它的方差比A組數據的方差大。你選取的B組數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說明理由。【答案】【學前準備】1.答:平均數是指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數據的個數。將所有數據按照由小到大(或者由大到?。┑捻樞蚺帕?,處于中間位置的數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稱為這組數據的眾數。2.(1)答:一組數據,各數據與它們的平均數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數,即用來衡量數組波動的大小,叫做這組數據的方差。(2)答:方差越大,數據的波動越大;方差越小,數據的波動越小(3)平均數=3方差=2(4)答:先求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再套用方差計算公式,算出方差。3.解:平均數:1 平均數:1方差:即方差:即顯然,乙的方差更小,波動較小,所以,乙機床的性能較好。【課堂探究】課堂活動、記錄略精練反饋1.10.42.B3.>;乙4.解:兩種雞平均每天產蛋的平均數:方差:即0.84即0.61顯然,乙的方差更小,波動較小,所以,乙種雞的產蛋量比較穩定。課堂小結略拓展延伸(選做題)1.(1)A組數據的平均數(2)1,-2,-1,-1,3答:要滿足條件①,刪掉的兩個數字必須互為相反數,0、0這兩個,或者1、-1這兩個數據。之所以選擇刪掉0、0數據,是因為,這些數據與平均數的差為零,方差會因之前的數據個數減小,值增大,滿足條件②。學前準備課堂探究6 /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