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教學目標1.知道長度的國際單位及單位換算;2.會正確使用手表或停表測量時間。教學重點會正確記錄測量所得的數據,知道測量存在誤差。教學難點理解誤差和錯誤的區(qū)別,理解一些特殊的長度的測量方法。教學過程一、測量測量實際上就是將待測量與一個 公認的測量標準進行 的過程。這個用來比較的標準量叫做 。為了方便國際間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國際上規(guī)定了一套統(tǒng)一的單位,叫 ,簡稱SI制。二、嘗試練習1.完成下列長度單位的換算。(1)18km= m (2)2cm= μm (3)25m= cm (4)56m= km(5)36mm= m (6)15 mm= cm(7)一張紙的厚度約為60μm= m2.完成下列時間單位的換算。(1)60min= s (2)2h= s(3)15 min= h三、目標檢測1、請給下列長度填上合適的單位。(1)某同學的身高是165 _____;(2)一支鉛筆的長度是1.8_____;(3)一枚一角硬幣的厚度約為2.4_____;(4)某教學樓每層樓高為3200_____。2、請換算下列單位:1.2h= min= s;12cm= m= mm= nm。3、請用刻度尺測量你走兩步的距離約為多少,請你以此為長度標準,估計一下你們教室的長和寬。4、小明按照圖2-22所示方法測量一金屬條的長度,該金屬條的長度為 。5、設計一種方法,用刻度尺測出物理課本一張紙的厚度。6、如圖所示的是小明佩戴的電子表,其顯示的時刻是____________。四、基礎演練1.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_____ ___,符號是_____ ___;時間的基本單位是____ __,符號是 。2.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 __,使用前首先要觀察它的____ ____、____ ____和________;測量時,要使零刻度線對準_____ ___的一端;使它的刻度線__ ______被測量的物體;讀數時,視線要 ;測量值應估讀到 的下一位,記錄時,既要記錄___ _____,又要記錄_____ ___。3.完成下列單位換算:(1)0.05 m= cm (2)5 mm= m(3)0.007 μm= nm (4)45 min= h4.填上合適的單位:(1)教室每層樓高約33 _;(2)一張紙的厚度約78___ _;(3)課桌高度約70 ;(4)一位中學生的身高約16.5___ _;5.下列單位換算的寫法中正確的是 ( )A.2 cm=2 cm/100=0.02 mB.2 cm=2×1/100 m=0.02 mC.60 μm=60 μm/1000 μm=0.06 mmD.60 μm=60/1000=0.06 mm6.以下哪個長度接近5cm ( )A.課本的寬度 B.文具盒的厚度C.墨水瓶的高度 D.新鉛筆的長度7.一個物體的長度是180.0 mm,若選用cm做單位,應是 ( )A.18 cm B.18.0 cmC.18.00 cm D.180 cm8.關于誤差,正確的說法是 ( )A.兩次測量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B.只要正確做實驗,就不會產生誤差C.選用精密儀器,就可以避免誤差D.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少誤差9.甲、乙兩人用兩個刻度尺,分別測同一物體的長度,甲測得的結果是6.50 dm,乙測得的結果是0.648 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