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宜城中學八年級物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第一課時班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1.運載火箭搭載神舟十七號飛船騰空而起,它在地面攝像機中所成的像是( )A.實像,像變大 B.實像,像變小 C.虛像,像變大 D.虛像,像變小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及光屏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 B.圖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特點相同C.燃燒的蠟燭不斷變短,光屏上成的像會下移D.保持蠟燭與光屏不動,向左移動透鏡至合適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3.某興趣小組開展“創新服務生活,科技改變未來”的科技創新活動,模擬制作一款“智能”行駛玩具車。該玩具車利用車載傳感器(攝像頭、雷達)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數據,完成“自動”駕駛。作為傳感器之一的攝像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攝像頭的鏡頭是凹透鏡 B.遇障礙物時,要想生成更大的像,鏡頭應該向前伸C.攝像頭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 D.成像時障礙物位于鏡頭的兩倍焦距以內4.如圖所示,小明通過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觀察到郵票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凸透鏡觀察到的像是實像 B.郵票到凸透鏡的距離等于15cmC.郵票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15cm D.郵票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30cm5.如圖,放大鏡能使我們看清郵票的細微之處。下列能用來說明其成像原理的圖是( ?。? A. B. C. D. 6.如圖所示,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凸透鏡的位置保持不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 A.當蠟燭放在圖中A區域時,光屏應放在圖中D區域才可能呈現清晰的像B.蠟燭從圖中位置逐漸遠離透鏡時,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C.若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則蠟燭可能放在圖中B區域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個放大的像,則蠟燭應該放在圖中C區域7.如圖所示,小剛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機。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外殼的長度為,若將凸透鏡對準窗外景物,在外殼內前后移動內紙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 (選填“倒立”或“正立”)的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若將凸透鏡正對燃燒的蠟燭,當蠟燭距離凸透鏡至少 時,可以在外殼內移動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的燭焰的像。 8.如圖所示,凸透鏡的焦距是 cm,把一個物體放到距離該凸透鏡25cm處時,在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成一個倒立、 的實像。此成像原理與 工作原理相同。 9.如圖,是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無人駕駛小巴車,它可以通過車上的攝像機和激光雷達識別道路狀況。小巴車上的攝像機識別道路上的行人時,其鏡頭相當于一個 透鏡,行人在攝像機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縮小的 像。當小巴車靠近公交站牌時,站牌在攝像機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0.智能手機掃碼功能可快速獲取信息,手機攝像頭相當于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二維碼通過攝像頭在手機中所成的是 (選填“實”或“虛”)像。圖乙,蠟燭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光屏上可觀察到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生活中的應用是 (選填“投影儀”或“照相機”)。 11.小剛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高度如圖所示時,適當調節 的高度后便可開始實驗;當蠟燭距凸透鏡25cm時,移動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像,生活中的 就是根據該成像規律制成的;把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應將光屏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12.讓平行于主光軸的光分別射向凸透鏡A與B,情況如圖甲所示,則A與B中對光的會聚作用較強的是 。如圖乙所示,燭焰通過凸透鏡A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果保持蠟燭的位置不動,將凸透鏡A換成凸透鏡B,還想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應該向 移動光屏。13.從光源A點發出的一束光其傳播徑跡如圖所示,請再畫出從A點發出的另一束光的傳播徑跡,以此來確定A的像點并標為。 1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小新透過凸透鏡看到燭焰S的像點S ,畫出光路圖確定像點S 的位置,圖中O為光心,F為焦點(保留必要的作圖痕跡)。 15.在第一次天宮授課中,王亞平制作了一個懸在空中的水球,透過水球看到了她倒立、縮小的像,如圖甲所示。老師告訴小海這個水球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小海利用圖乙所示器材進行探究,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線處。 (1)當小海將蠟燭和光屏移至圖乙所示位置時,燭焰恰好在光屏的中心成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像,這個像是 (選填“實”或“虛”)像,此時物距u與焦距f的關系是 (選填“u>2f”“f(2)當小海將蠟燭移至35cm刻度線處時,應向 移動光屏,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像;(3)依據上述實驗規律,小海判定:透過水球看到王亞平倒立、縮小的像時,她到水球球心的距離u與水球透鏡焦距f的關系滿足 (選填“u>2f”“f(4)凸透鏡在生活中有許多應用,請列舉一例: 。16.某實驗小組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 操作如下:(1)實驗前,調整燭焰和光屏的中心與凸透鏡的光心在同一高度;(2)正確測出凸透鏡的焦距f, 當物距uf時,燭焰成 (填“正立實像”、“正立虛像”、“倒立實像”或“倒立虛像”)。同學們分析得出:像的虛實由 大小關系決定;(3)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處于圖甲所示位置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光屏上所成像的特點與 (填“照相機”、“放大鏡”或“投影儀”)原理相同;(4)若僅將圖甲中凸透鏡換成焦距相同直徑較小的凸透鏡,光屏上所成的像與原來相比 (填“變小”、“變暗”或“變不完整”)了;(5)若僅將圖甲中凸透鏡換成直徑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鏡,則需將光屏 (填“向左”或“向右”)移動才能成清晰的像;(6)如圖乙所示, 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保持光屏位置不變, 讓蠟燭和凸透鏡分別以4cm/s和2cm/s的速度,同時沿光具座勻速向左運動,經過2.5s,光屏上成清晰 (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像。參考答案:1.B2.D3.B4.C5.C6.B7. 倒立 縮小 208. 10.0 縮小 照相機9. 凸 實 變大10. 凸透鏡 實 放大 實 投影儀11. 蠟燭 照相機 遠離12. B 左13. 14. 15. 實 u>2f 右 放大 u>2f 見詳解16. 不能 倒立實像 物距 投影儀 變暗 向左 等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