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高頻綜合易錯匯編五知識點梳理1、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1)在一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2)在一個算式里,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3)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中括號外面的。2、整數的運算律或運算性質對于分數同樣適用。恰當地運用運算律或運算性質可以使計算簡便。3、已知總量及一個部分量占總量的幾分之幾,求另一個部分量時,可以列出形如a-a×或a×(1一)的算式解題(b≠0)。4、解決實際問題時,借助線段圖理解題意,可以從條件出發思考問題,也可以從問題出發思考問題。5、已知一個量以及另一個量比它多(或少)幾分之幾,求另一個量時,可以列出形如a±a×或a×(1±)的算式解題(b≠0)。6、分析問題時,先找準單位“1”的量,再抓住關鍵詞語,弄清是哪兩個量作比較,比較的結果是什么,最后確定解題方法。能力百分練一、選擇題(共16分)1.一塊花布,用去還剩下9米,這塊花布全長( )。A.24米 B.米 C.米 D.42米2.曉軍和張敏都收集了一些郵票,曉軍把自己郵票枚數的送給張敏后,兩人的郵票就同樣多。已知曉軍原來的郵票比張敏多16枚,張敏原來有郵票( )枚。A.8 B.64 C.56 D.483.下面的問題能用1200÷(1+)來表示的選項是( )。A.果園里有蘋果樹1200棵,是梨樹的,梨樹有多少棵?B.果園里有梨樹1200棵,是蘋果樹的,蘋果樹有多少棵?C.果園里有蘋果樹1200棵,比梨樹的棵數多,梨樹有多少棵?D.果園里有蘋果樹1200棵,梨樹比它多,梨樹有多少棵?4.冰融化成水后,水的體積比冰的體積減少,現有一塊冰,融化成水后體積是36立方分米,這塊冰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列式正確的是( )。A.36×(1+) B.36×(1-) C.36÷(1-) D.36÷(1+)5.“某人讀書3天,讀了全書的,照這樣,讀完這本書共需多少天?”小胖看到這道題,寫出了四種做法:①3÷;②3÷-3;③1÷(÷3);④3×(1÷),其中正確的做法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如圖,男生有多少人?正確的列式是( )。A.140×(1-) B.140×(1+)C.140÷(1-) D.140÷(1+)7.窗花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之一,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小雅剪了24朵窗花,比奶奶少剪,求奶奶剪了多少窗花,正確的列式是( )。A. B. C. D.8.比9升多是多少升?列式是( )。A. B. C. D.二、填空題(共16分)9.天平一端放著一塊巧克力,另一端放著塊巧克力和60克砝碼,這時天平正好平衡,這塊巧克力重( )克。10.甲、乙兩車從A、B兩城相向而行,相遇時甲車行了全程的少35千米,乙車行了全程的一半,全程長( )千米。11.李老師買了2支鋼筆和6支自動鉛筆,一共用去42元。如果自動鉛筆的單價是鋼筆的,鋼筆的單價是( )元/支,自動鉛筆的單價是( )元/支。12.2022年2月4日,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就要開幕了。有“冰絲帶”之稱的國家魂滑館采用了最先進,最環保、最高效的二氯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制冰。在制冰過程中,水結成冰,體積增加,那么冰化成水。體積會減少( )。13.水筆的單價是鋼筆的,李老師買了6支鋼筆和8支水筆,一共用去128元。128元可以買( )支水筆,鋼筆的單價是( )元/支。14.六年級學生報名參加數學興趣小組,參加的同學是六年級總人數的,后來又有40人參加,這時參加的同學與未參加的人數比是3∶4,六年級一共有( )人。15.一套課桌椅的價錢是180元,其中椅子的價錢是課桌的,一張課桌的價錢是( )元。16.比25米少是( )米,25米比( )米多。三、判斷題(共8分)17.王佳走的路程比王鑫多,王鑫走的時間比王佳多,王佳和王鑫的速度比是3∶2。( )18.1米增加它的就是米,3千克增加它的,是千克。( )19.。( )20.兩箱蘋果共56千克,如果從第一筐取放入第二筐,則兩筐就一樣重,說明原來它們的重量相差16千克。( )四、計算題(共6分)21.(6分)計算下面各題,能簡便計算的要簡便計算。 五、解答題(共54分)22.(6分)公園有兩塊草坪,面積一共是4.8公頃,已知甲草坪的與乙草坪的一共是1.72公頃。這兩塊草坪的面積各是多少公頃?23.(6分)一桶油,第一次用去千克,第二次用去千克,第三次用去前兩次總質量的。第三次用去多少千克?24.(6分)甲、乙兩筐蘋果,甲筐中已賣出,乙筐中已賣出,兩筐剩下的蘋果數量正好相等,已知甲筐中原有蘋果45個,乙筐中原有蘋果多少個?25.(6分)非洲野狗主要生活在非洲的干燥草原和半荒漠地帶,活躍于草原、稀樹草原和開闊的干燥灌木叢,甚至包括撒哈拉沙漠南部一些多山的地帶。非洲野狗的時速大約是千米/時,但鴕鳥的時速比非洲野狗還快,鴕鳥每小時大約能跑多少千米?26.(6分)小紅要打印一本360頁的書稿,第一天打印了這本書稿頁數的,第二天打印了這本書稿頁數的。兩天后還剩多少頁書稿沒有打印?27.(6分)某服裝廠接到一批加工睡衣的訂單,第一周生產了這批訂單的,第二周生產了這批訂單的,剩下的152套睡衣第三周加工完畢,這批訂單共需加工多少套睡衣?28.(6分) 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爸爸單位組織核酸檢測,已經有60人完成了檢測,比沒有檢測人數的少15人。沒有檢測的有多少人?29.(6分)六年級三個班的學生共同植樹,一班植樹80棵,二班植樹的棵樹是一班的,三班植樹的棵樹比二班多,三班比二班多植樹多少棵?30.(6分)學校閱覽室里有很多同學在看書,其中女生占閱覽室總人數的,進來8名女生后,這時女生占閱覽室總人數的,閱覽室里原來有女生多少人?參考答案1.A【分析】把這塊花布的全長看作單位“1”,用去全長的,還剩下全長的(1-),已知還剩下9米,根據量÷對應的分率=單位“1”的量,代入數據即可求出這塊花布的全長。【詳解】9÷(1-)=9÷=9×=24(米)即這塊花布全長24米。故答案為:A【點睛】本題考查分數除法的應用,找出量和對應的分率是解答題目的關鍵。2.D【分析】根據題意知:以曉軍的郵票枚數為單位“1”,曉軍把自己郵票枚數的送給張敏后,曉軍還有自己總數的1-=,張敏得到曉軍送的后,此時的枚數也是相當于曉軍原有的,也就是說張敏在沒收到曉軍送的前,張敏原有的郵票枚數只相當于曉軍原有的1--=,張敏原有的郵票比曉軍原有的郵票少+=,對應著16枚,用16除以對應的分率,可得曉軍郵票的總枚數,再乘,即是張敏的郵票數。【詳解】===64(枚)==48(枚)張敏原來有郵票48枚。故答案為:D【點睛】本題考查了分數乘、除法的應用。理解張敏的郵票枚數相當于曉軍的(1--)是解答本題的關鍵。3.C【分析】A.蘋果樹是梨樹的,把梨樹看作單位“1”,它的是蘋果樹,對應的是1200棵,求單位“1”,用蘋果樹的棵數÷,即1200÷解答;B.梨樹是蘋果樹的,把蘋果樹看作單位“1”,它的是梨樹,對應的是1200棵,求單位“1”,用梨樹的棵數÷,即1200÷解答;C.蘋果樹比梨樹多,是把梨樹看作單位“1”,它的(1+)是蘋果樹的棵數,對應的是1200棵,求單位“1”,用1200÷(1+)解答;D.梨樹比蘋果樹多,是把蘋果樹看作單位“1”,它的(1+)是梨樹,用蘋果數的棵數×(1+),求出梨樹的棵數,即1200×(1+)解答。【詳解】根據分析可知,下面的問題能用1200÷(1+)來表示的選項是果園里有蘋果樹1200棵,比梨樹的棵數多,梨樹有多少棵?故答案為:C【點睛】本題的關鍵是找出單位“1”,再找出要求的數量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用乘法,已知單位“1”的幾分之幾,求單位“1”,用除法。4.C【分析】將冰的體積看作單位“1”,水的體積比冰的體積減少,即水的體積占的分率為(1-),已知融化成水后的體積的具體數值和其對應的分率,求單位“1”用除法。【詳解】由分析可得:36÷(1-)=36÷=36×=40(立方分米)故答案為:C【點睛】本題是分數除法應用題,解題的關鍵是找準單位“1”,已知一個數的具體數值和其對應分率用除法解答。5.C【分析】①把讀完這本書需要的總天數看作單位“1”,3天占總時間的,根據量÷對應的分率=單位“1”求出讀完這本書需要的總天數;②把讀完這本書需要的總天數看作單位“1”,3÷表示讀完這本書需要的總天數,則3÷-3表示讀完剩下的頁數需要的天數;③把這本書的總頁數看作單位“1”,先表示出每天讀的頁數占總頁數的分率,再用1除以每天讀的頁數占總頁數的分率求出讀完這本書需要的總天數;④把這本書的總頁數看作單位“1”,先用除法表示出1里面有多少個,就表示總天數里面有多少個3天,最后乘3求出讀完這本書需要的總天數,據此解答。【詳解】①3÷=3×=20(天)所以,讀完這本書共需20天。②3÷-3=3×-3=20-3=17(天)所以,讀完剩下的頁數需要17天。③1÷(÷3)=1÷(×)=1÷=1×20=20(天)所以,讀完這本書共需20天。④3×(1÷)=3×(1×)=3×=20(天)所以,讀完這本書共需20天。由上可知,計算方法正確的有①③④。故答案為:C【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分數除法的應用,確定題目中的單位“1”并找出量和對應的分率是解答題目的關鍵。6.C【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女生有140人,比男生少。把男生人數看作單位“1”,則女生人數是男生的(1-),用女生人數除以(1-)即可求出男生有多少人。【詳解】通過觀察、分析,求男生有多少人,正確的列式是:140÷(1-)。故答案為:C【點睛】已知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先求出已知數占未知數的幾分之幾,再用除法計算。7.C【分析】把奶奶剪的窗花的數量看作單位“1”,則小雅剪的窗花的數量是奶奶的(1-),根據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計算即可。【詳解】24÷(1-)=24÷=24×=64(朵)則奶奶剪了64朵窗花。故答案為:C【點睛】根據已知比一個數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明確用除法是解題的關鍵。8.C【分析】根據題意,把9千克看作單位“1”,則未知數量是9千克的(1+),用9乘(1+)即可求出未知數量。或先用9乘求出未知數量比9升多多少升,再加上9即可。【詳解】A.9+表示:比9升多升是多少升,不符合題意;B.9×表示:9升的是多少升,不符合題意;C.9+9×表示:比9升多是多少升?符合題意;D.9×(1-)表示:比9升少是多少升,不符合題意。比9升多是多少升?列式是9+9×。故答案為:C【點睛】數量掌握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計算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9.80【分析】根據題意可知:一塊巧克力的質量與塊巧克力加60克的砝碼的質量相等,把一塊巧克力的質量看成單位“1”,它的(1-)就是60克,由此用除法求出整塊巧克力的質量。【詳解】60÷(1-)=60÷=60×=80(克)整塊巧克力的重量是80克。【點睛】本題先找出單位“1”,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求解。10.700【分析】甲車與乙車相遇,甲車行了全程的少35千米,乙車行了全程的一半,即,如果相遇,甲車也應是行駛全程的,用-=,對應的實際距離是35千米,用具體長度÷對應占全程的分率即可求出全程。【詳解】35÷(-)=35÷=700(千米)全程長700千米。【點睛】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路程中相遇問題的理解與應用。11. 12 3【分析】根據題意,自動鉛筆的單價是鋼筆的,設鋼筆的單價為x元,則自動鉛筆的單價為x元,2支鋼筆價錢為2x元,6支自動鉛筆的價錢是x×6元,一共用去42元,列方程:2x+x×6=42,解方程,即可求出鋼筆的單價,進而求出自動鉛筆的單價。【詳解】解:設鋼筆的單價為x元,則自動鉛筆的單價為x元2x+x×6=422x+x=42x=42x=42÷x=42×x=12自動鉛筆單價:12×=3(元)【點睛】本題考查方程的實際應用,關鍵明確,自動鉛筆的單價是鋼筆的單價的,確定未知數,找出先關的量,列方程,解方程。12.【分析】水結成冰,體積增加,把水的體積看作單位“1”,冰的體積是(1+),冰化成水,用水和冰的體積之差除以冰的體積即可。【詳解】÷(1+)=÷=體積會減少。【點睛】此題考查了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的問題,用兩數之差除以另一個數即可。13. 32 16【分析】根據題意,設鋼筆的單價為x元,水筆的單價是鋼筆的,則水筆的單價為x元,6支鋼筆的價錢是6x元;8支水筆的價錢是x×8元,一共用去128元,列方程:6x+x×8=128,解方程,求出鋼筆單價,水筆單價;再用128÷水筆單價,即可求出128元可以買多少支水筆。【詳解】解:設鋼筆的單價為x元,則水筆的單價為x元。6x+x×8=1286x+2x=1288x=128x=128÷8x=16水筆單價:16×=4(元)128÷4=32(支)【點睛】本題考查方程的實際應用,關鍵是利用鋼筆與水筆的關系,設出未知數,找出它們之間的等量關系,列方程,解方程。14.420【分析】把六年級同學的總人數看作單位“1”,參加的同學是六年級總人數的,后來又有40人參加,現在的人數是六年級總人數的;現在的人數比原來增加了(-),對應的是40人,求單位“1”,用40÷(-),即可求出六年級的總人數。【詳解】40÷(-)=40÷(-)=40÷(-)=40÷=40×=420(人)六年級一共有420人。【點睛】根據六年級總人數不變,找出后來又參加人數對應的分率是解答題目的關鍵。15.100【分析】設課桌的價錢是x元,椅子的價錢是課桌的,則椅子的價錢是x元,一套課桌椅數的價錢是180元,即課桌的價錢+椅子的價錢=180元,列方程:x+x=180,解方程,即可解答。【詳解】解:設課桌的價錢是x元,則椅子的價錢是x元。x+x=180x=180x=180÷x=180×x=100一套課桌椅的價錢是180元,其中椅子的價錢是課桌的,一張課桌的價錢是100元。【點睛】本題考查方程的實際應用,利用課桌與椅子的價錢之間的關系,設出未知數,找出相關的量,列方程,解方程。16. 20 20【分析】求比25米少是多少米,把25米看作單位“1”,求它的(1-)是多少,用25×(1-)解答;把要求的數看作單位“1”,它的(1+)對應的是25米,求單位“1”,用25÷(1+)解答。【詳解】25×(1-)=25×=20(米)25÷(1+)=25÷=25×=20(米)【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分清兩個單位“1”的區別,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用乘法,已知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單位“1”,用除法。17.√【分析】根據速度=路程÷時間,分別表示出王佳和王鑫所走的路程和時間,進而求出速度,求出它們的比即可。【詳解】把王鑫走的路程看作單位“1”,則王佳走的路程是王鑫的(1+);把王佳走的時間看作單位“1”。則王鑫是王佳的(1+);王佳的速度:(1+)÷1= ;王鑫的速度:1÷(1+)=所以王佳和王鑫的速度比是∶,化簡得3∶2。故答案為:√【點睛】此題考查了比的意義,找準單位“1”,根據行程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分別表示出兩人的速度是解題關鍵。18.×【分析】1米增加它的,就是求1米的(1+),3千克增加它的,就是求3千克的(1+)都是用乘法解答。【詳解】1×(1+)=1×=(米);3×(1+)=3×=3 (千克)1米增加它的就是米,3千克增加它的,是3千克,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此題主要考查了比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是多少,用這個數×(1±幾分之幾)即可。19.×【分析】要想知道此題的對錯,應計算出結果,再作判斷。【詳解】+×=+=+=故答案為:×【點睛】在計算時,應先算乘法,再算加法。20.√【分析】設第一框有蘋果x千克,則第二筐有(56-x)千克蘋果,如果從第一筐取放入第二筐,則兩筐就一樣重,即第一筐取出x千克蘋果,第一筐還剩(x-x)千克蘋果,第二筐有(56-x+x)千克蘋果,第一框剩下的蘋果重量=第二筐現有的蘋果重量,列方程:x-x=56-x+x,解方程,求出第一框蘋果的重量和第二筐蘋果的重量,進而求出它們相差的重量,再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詳解】解:設第一筐蘋果有x千克,則第二筐蘋果有(56-x)千克。x-x=56-x+xx+x-x=56x-x=56x=56x=56÷x=56×x=36第二筐:56-36=20(千克)36-20=16(千克)兩箱蘋果共56千克,如果從第一筐取放入第二筐,則兩筐就一樣重,說明原來它們的重量相差16千克。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睛】本題考查列方程解題,利用第一框蘋果的重量和第二筐蘋果的重量與總重量之間的關系,設出未知數,找出相關的量,列方程,解方程。21.4529;;6200;2;【分析】208×23-255,先計算乘法,再計算減法;×+÷6,把除法換算成乘法,原式化為:×+×,再根據乘法分配律,原式化為:×(+),再進行計算;(+)×12+,根據乘法分配律,原式化為:×12+×12+,再根據加法結合律,原式化為:×12+(×12+),再進行計算;1.25×64×2.5,把64化為8×8,原式化為:1.25×8×8×2.5,再根據乘法結合律,原式化為:(1.25×8)×(8×2.5),再進行計算;-(1-),根據減法性質,原式化為:-1+,再根據加法交換律,原式化為:+-1,再進行計算;÷[(-)×],先計算小括號里的減法,再計算中括號里的乘法,最后計算括號外的除法。【詳解】208×23-255=4784-255=4529×+÷6=×+×=×(+)=×1=(+)×12+=×12+×12+=5++=5+(+)=5+1=61.25×64×2.5=1.25×8×8×2.5=(1.25×8)×(8×2.5)=10×20=200-(1-)=-1+=+-1=3-1=2÷[(-)×]=÷[(-)×]=÷[×]=÷=×=22.甲草坪3公頃,乙草坪1.8公頃【分析】兩塊草坪面積一共是4.8公頃,可設乙草坪面積是x,則甲草坪面積是4.8-x,又因為甲草坪的與乙草坪的一共是1.72公頃,據此列出方程并求解。【詳解】解:設乙草坪面積是x,則甲草坪面積是4.8-xx+×(4.8-x)=1.72x-x+1.6=1.72x=0.12x=1.8甲草坪面積:4.8-x=4.8-1.8=3(公頃)答:甲草坪面積是3公頃,乙草坪面積是1.8公頃。【點睛】本題考查用方程解決問題,關鍵是理清題目中的等量關系。23.千克【分析】先求出前兩次用去的質量,即+,再乘,就是第三次用去的質量。【詳解】(+)×=×==(千克)答:第三次用去千克。【點睛】本題考查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解決。24.42個【分析】根據題意,把甲筐中原有的蘋果個數看作單位“1”,賣出,還剩1-,用45×(1-),求出甲筐中還剩蘋果個數;這時甲筐剩下的蘋果個數等于乙筐賣出剩下的蘋果個數;把乙筐中原有蘋果個數看作單位“1”,賣出,還剩1-,對應的是甲筐剩下的蘋果個數,再用甲筐剩下的蘋果個數÷(1-),求出乙筐中原來有蘋果個數。【詳解】45×(1-)÷(1-)=45×÷=36÷=36×=42(個)答:乙筐中原有蘋果42個。【點睛】本題考查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25.72千米【分析】根據題意,把非洲野狗的時速看作單位“1”,則鴕鳥的時速是非洲野狗時速的(1+),用非洲野狗的時速乘(1+)即可求出鴕鳥每小時大約能跑多少千米。【詳解】56×(1+)=56×=72(千米/時)答:鴕鳥每小時大約能跑72千米。【點睛】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先求出未知數占單位“1”的幾分之幾,再用乘法計算。26.210頁【分析】把這本書稿的總頁數看作單位“1”,則兩天后剩下總頁數的(1--)。已知總頁數是360頁,用360乘(1--)即可求出兩天后還剩多少頁書稿沒有打印【詳解】360×(1--)=360×=210(頁)答:兩天后還剩210頁書稿沒有打印。【點睛】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因此求出兩天后剩下總頁數的幾分之幾是解題的關鍵。27.1330套【分析】把這批睡衣的數量看作單位“1”,用第三周生產的套數除以對應的分率(1--),即可求出這批訂單共需加工多少套睡衣。【詳解】152÷(1--)=152÷(-)=152÷(-)=152÷=152×=1330(套)答:這批訂單共需加工1330套睡衣。【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分數四則復合應用題,解題的關鍵是明確: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計算。28.125人【分析】把沒有檢測的人數看作單位“1”,已經有60人完成了檢測,比沒有檢測人數的少15人。也就是沒有檢測人數的是(60+15)人,根據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解答。【詳解】(60+15)÷=75÷=75×=125(人)答:沒有檢測的有125人。【點睛】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解答。根據題意,明確“沒有檢測人數的是(60+15)人”是解題的關鍵。29.15棵【分析】首先把一班植樹的棵數看作單位“1”,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用一班植樹的棵數乘就是二班植樹的棵數;再用二班植樹的棵數乘三班比二班多的即可。【詳解】80××=50×=15(棵)答:三班比二班多植樹15棵。【點睛】此題是考查分數乘法的意義及應用.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把這個數看作單位“1”,用這個數乘它所占的分率。30.16人【分析】根據題意可知,男生的人數是不變的,剛開始女生占男生人數的 ,后來女生占男生人數的 ,那么8名對應的分率就是(-),據此求出男生人數,男生人數×原來女生人數所占男生的分率即可。【詳解】8÷(-)=8÷=72(人)72×=16(人)答:閱覽室里原來有女生16人。【點睛】此題考查了分數除法的應用,找出不變量是解題關鍵。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