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第3課時 綜合實踐活動 節約用水 學習任務單人教版 小學數學 六上 學校 班級 姓名課題 綜合實踐活動 節約用水(第3課時)學習任務 通過觀察、收集、整理數據,使學生經歷綜合運用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利用測量、計算等策略,通過一個小小的“滴水的水龍頭”,用數據反映出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用數據說話"的意識和能力。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通過平均數的計算及統計推斷,學會用數據說話。 【學習難點】綜合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1.學生課前搜集材料了解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想一想為什么要設立這個節日。2.自學課本103-104頁例題的內容,用多色筆勾畫出疑惑點;使用任務單獨立思考完成知識鏈接、新知探究部分的學習,完成學以致用部分習題檢測學習成果。3.針對自主學習中找出的疑惑點,收集整理課上小組討論交流,答疑解惑。學習筆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習任務一:通過觀察、收集、整理數據,使學生經歷綜合運用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17年,世界人均可再生淡水資源為5732m3,而我國人均可再生淡水資源僅為2029m3。我國還有很多地區缺水,每個人都應提高節約用水的意識。提問:(1)調查周圍是否有浪費水的現象。如果有,設法測出在一定時間內浪費的水量,并在課堂上匯報測量的結果。(2)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在報紙、圖書、互聯網上查找有關節約用水的資料。學生閱讀教材第103-104頁教材的主題圖容:1.交流問題。(1)看到展示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你有什么感想?(2)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2.分析所測水龍頭的漏水量。(1)根據測量所用容器的形狀及相關數據來計算水龍頭的漏水量。選擇的水龍頭的漏水情況不同,測量的數據也會不同。(2)每個水龍頭漏水的速度不一樣,用平均數來代表不同水龍頭漏水的一般水平比較合適。(一)活動1 一個滴水的水龍頭一天大概浪費多少水呢?活動要求:分組活動選擇學校或家里的漏水水龍頭,用容器接漏水的水龍頭在一定的時間內的漏水量,隨時做好記錄。學習任務二: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通過平均數的計算及統計推斷,學會用數據說話。1.閱讀教材P104頁內容,明確探究內容和要求。2.以小組為單位,測量不同水龍頭在一定時間內(可設置為每分鐘內)的漏水量,并制作出像P104頁第1題中那樣的條形統計圖。并解決下面各問題。(課件出示)不同水龍頭漏水量統計圖3.讓學生在整理數據的基礎上,繪制出條形統計圖。然后根據繪制出的條形統計圖中的數學信息,解決問題。學習任務三: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積累節約用水的方法,加強環保意識。1.提問:周圍還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你能大致算出一年浪費多少噸水嗎?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一下,并說說你的計算過程。學生分組探究和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2.結果匯報:現在,誰來說說你的想法?(指名學生匯報)課外活動:觀察一家三口的刷牙,怎樣的方式才能節水刷牙呢?先想一想,試著和同伴們一起探究一下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