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單元02 聲現象(原卷版+解析版)--2024年中考物理一輪單元復習學思講測全攻略學案(人教版全國通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單元02 聲現象(原卷版+解析版)--2024年中考物理一輪單元復習學思講測全攻略學案(人教版全國通用)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4年中考物理一輪單元復習學思講測全攻略學案(人教版全國通用)
單元02 聲現象
1. 通過實驗,認識聲的產生和傳播條件。
2. 了解聲音的特性。
3. 了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
4. 知道噪聲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通過完成填空的自主學習方式深化對考點知識的理解
考點1. 認識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就停止。(注意:是發聲停止,不是聲音停止——兩者有區別)。
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真空是不能傳播聲音的)。聲音在介質中以波的形式傳播,稱為聲波。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
3.聲速。是一個表示聲音傳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內聲音傳播的距離。
聲速與物質的溫度、種類有關。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氣。15℃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為340m/s。
注意:人耳能辨別原聲與回聲的時間間隔至少為0.1S 或人與障礙物的距離至少為17m.
考點2.了解聲音的三特性
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 影響音調的因素與發聲體的振動快慢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頻率:每秒內物體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頻率是表示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單位赫茲,符號HZ。
(1)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2)長而粗的弦,發聲的音調低;
(3)短而細的弦,發聲的音調高;
(4)繃緊的弦,發聲的音調高;
(5)一般來說,女士的音調高于男士的音調;小孩的音調高于成人的音調。
“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她是唱女高音的”、“脆如銀鈴”都是描述音調的。
注意:超聲波與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稱為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音稱為超聲波,人耳聽覺的頻率范圍20-20000Hz。大象可以用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臺風、海嘯等都伴有次聲波發生,一些機器在工作時也會產生次聲波;蝙蝠可以發出超聲波.
2.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 影響響度的因素有:(1)與發聲體的振動幅度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2)與聽者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距發聲體越遠,聲音越發散,人耳感覺到聲音的響度越小。
“震耳欲聾”、“低聲細語”、“聲如洪鐘”、“引吭高歌”、“不敢高聲語、都是描述響度的。
3.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 影響音色的因素有: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相同。
“聞其聲,知其人”、“悅耳動聽”描述的是音色。用音色可以辨別發聲的物體是什么,辨別物體是否損壞。
注意:聲音的三個特性是音色、響度和音調區別
名 稱 概 念 影 響 因 素 相 關 關 系
音調 聲音的高低 。 發聲體的頻率。 頻率大,則音調高 ;頻率小,則音調低 。
響度 聲音的 大小(強弱),常用分貝(dB)表示。 發聲體的振幅及距離發聲體的遠近。 振幅大,則響度大;振幅小,則響度小。
音色 聲音的品質。 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和發聲體的發聲方式決定。 不同的人,不同的樂器,發出的聲音一般音色 不同 。
考點3.能舉例說明聲音有哪些利用
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比如:回聲測距,B超,聽音樂。聲音傳遞信息的實例(了解并記住):
(1)遠處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
(2)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會從異常的聲音中發現松動的螺栓;
(3)醫生用聽診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狀況;
(4)醫生用B超為孕婦作常規檢查;
(5)古代霧中航行的水手通過回聲能夠判斷懸崖的距離;
(6)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現昆蟲;
(7)利用聲吶探測海底深度和魚群位置。
2.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比如:超聲波除結石,超聲波清潔牙齒。實例(了解并記住):
(1)聲波可以用來清洗鐘表等精細機械;
(2)外科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出去人體內的結石。
3.超聲波的應用。
(1)由于超聲波定向性好,傳播距離遠。聲吶就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
(2)由于超聲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B超就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
(3)由于超聲波易于獲得較為集中的聲能。超聲波測速器就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
考點4.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人們以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等級。0dB是指剛剛引起人的聽覺的聲音,不是指沒有聲音。為了保護聽力,聲音的響度不能超過90dB。人們以分貝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符號dB;
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
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
2.噪聲的控制
(1)從物理學角度來講,噪聲是指發聲體做雜亂無章的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工作和學習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3)控制噪聲的途徑有:
a.防止噪聲的產生:在聲源處控制.
b.阻斷噪聲的傳播:在傳播過程中控制.
c.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在人耳接收處控制.
控制噪聲的思維方法
可歸納為“隔、消、吸”,如下表所示:
考點1. 認識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例題1】(2023山西)在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家與中國音樂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帶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帶一路”的團結與繁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
B. 不同藝術家發出聲音的音色相同
C. 歌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 歌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答案】A
【解析】A.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
B.不同人發聲的音色一般不同,可據音色區別不同藝術家的發聲,故B錯誤;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歌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C錯誤;
D.歌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故D錯誤。
故選A。
【例題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正在傳聲的介質處于 (填“振動”或“靜止”)狀態;當聲音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時,聲速 (填“會”或“不會”)發生變化。
【答案】:振動;會。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源在振動,引起介質振動,從而形成聲波向遠處傳播;聲音在三種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傳播最慢;聲速還與溫度有關;當聲音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時,聲速會發生變化。
考點2.了解聲音的三特性
【例題3】(2023無錫)如圖是我國最早的樂器之一“塤”,吹奏時能發出宮、商、角、徵、羽五音,相當于現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聲音的(  )
A.響度 B. 音調 C. 音色 D. 速度
【答案】B
【解析】吹奏“塤”時,通過改變手按壓不同的孔,改變發出聲音的宮、商、角、徵、羽五音不同,所以是通過改變振動空氣中的長短,來改變聲音的頻率,即改變音調,故B符合題意,ACD不會符合題意。故選B。
【例題4】(2023甘肅金昌)公共場所標示的“請勿大聲喧嘩”的溫馨提示,是指控制聲音的(  )
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頻率
【答案】B
【解析】請勿大聲喧嘩,是為了防止響度較大的聲音對他人造成干擾,控制聲音的響度,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例題5】 (2023湖南永州市)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辨別出傳來的是鐘聲,是根據聲音的(  )
A. 音色 B. 響度
C. 音調 D. 頻率
【答案】A
【解析】音色是發聲體的聲音品質,由發聲體本身的特征決定,是區別聲音的重要標志,客船上的人能辨別出傳來的是鐘聲,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考點3.能舉例說明聲音有哪些利用
【例題6】 (2023湖南株洲)圖為094型核潛艇,它是我國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時是通過聲吶系統發出的超聲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超聲波不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B. 超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 感知附近海域情況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 D. 潛艇上的艦員能夠聽見超聲波
【答案】C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超聲波也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都需要介質,超聲波也是聲波,它的傳播也需要介質,故B錯誤;
C.感知附近海域情況是利用聲吶系統發出的超聲波在傳遞信息,故C正確;
D.超聲波是振動頻率大于20000Hz的聲音,超出了人的感知范圍,潛艇上的艦員不能夠聽見,故D錯誤。故選C。
【例題7】下列事例是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  )
A.醫生用聽診器診斷病情 B.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
C.漁民捕魚時利用聲吶探測魚群的位置 D.蝙蝠利用“回聲定位”確定目標的位置
【答案】B
【解析】A、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A不符合題意;B、醫生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病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故B符合題意;C、漁民捕魚時利用聲吶探測魚群的位置,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C不符合題意;D、蝙蝠的回聲定位確定目標的位置,是利用聲音來傳遞信息的,故D不符合題意;
考點4.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例題8】伴隨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噪聲已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聲措施的是( )
【答案】D
【解析】控制噪聲有三條途徑:
(1)在聲源處控制;(2)在傳播過程中控制;(3)在人耳處控制。
A.摩托車消聲器在聲源處控制;
B.道路的隔聲板在傳播過程中控制;
C.防噪聲耳罩在人耳處控制;
D.噪聲監測儀只是監測噪聲大小,不是直接控制噪聲措施。
《聲現象》單元綜合素養精準達標模擬檢測試卷
(答題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2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1. (2023湖南岳陽)二胡是具有中國特色樂器。下列關于二胡發出的聲音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弦振動產生的 B. 傳播不需要介質
C. 力越大,音調越高 D. 一定不是噪聲
【答案】A
【解析】A.一切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二胡發出的聲音是由弦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
B.聲音的傳播要靠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
C.力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C錯誤;
D.凡是妨礙人們工作、學習、休息,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的聲音都屬于噪聲,因此二胡發出的聲音也有可能是噪聲,故D錯誤。故選A。
2. 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鼓面發聲時,鼓面并不振動
B.戴耳塞在強噪聲環境中工作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聲吶是利用次聲波發現障礙物的
D.通過長管聽到遠處船只航行的聲音,說明水能傳聲
【答案】D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鼓面發聲時,鼓面振動,故A錯誤;
B.戴耳塞在強噪聲環境中工作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B錯誤;
C.聲吶是利用超聲波發現障礙物的,故C錯誤;
D.把一根長管的一頭插入水中,另一頭放在耳邊,就能聽到遠處船只航行的聲音,說明水能傳聲,故D正確。
3. (2023云南)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同窗三年的同學閉上眼睛也能知道說話的人是誰,是因為聲音的響度不同
B. 塑料尺在頭發上摩擦后能吸引小紙屑,是因為摩擦過的塑料尺帶了電荷
C. 戴眼鏡的人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鏡片“起霧”是因為水蒸氣液化
D. 用核桃鉗能輕松地夾開堅硬的核桃,說明核桃鉗是省力杠桿
【答案】A
【解析】A.同窗三年的同學閉上眼睛也能知道說話的人是誰,是因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A錯誤,符合題意;
B.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塑料尺在頭發上摩擦后能吸引小紙屑,是因為摩擦過的塑料尺帶了電荷,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戴眼鏡的人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鏡片的溫度低于室內,室內的水蒸氣在鏡片上液化,所以鏡片“起霧”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用核桃鉗能輕松地夾開堅硬的核桃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核桃鉗是省力杠桿,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
4.(2023廣西)在“三月三”歌圩里,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聲音,主要根據聲音的(  )
A. 音色 B. 響度 C. 音調 D. 聲速
【答案】A
【解析】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聲音,主要根據他們發出的聲音有不同的音色,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5.(2023福建省) 如圖所示,張繼的《楓橋夜泊》描繪了楓橋附近的夜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霜”是水蒸氣遇冷吸熱后形成
B. “月”和“漁火”都屬于光源
C. 以“寺”為參照物,“橋”是運動的
D. 敲鐘的力越大,“鐘聲”的響度越大
【答案】D
【解析】A.霜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凝華放熱,故A錯誤;
B.月亮不能自身發光,不是光源,漁火是光源,故B錯誤;
C.以“寺”為參照物,“橋”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橋”是靜止的,故C錯誤;
D.敲鐘的力越大,鐘振動的振幅越大,鐘聲的響度越大,故D正確。
故選D。
6. (2023廣東省廣州市)如圖,音叉M、N完全相同,M發出440Hz的聲音,原來靜止的N隨之振動,N也發出440Hz的聲音,則(  )
A. M發聲時每分鐘振動440次
B. M和N發出的聲音的頻率相同
C. M和N發聲時的振幅一定相同
D. M發出的聲音無需介質就能傳播
【答案】B
【解析】A.頻率表示每秒鐘內振動的次數。已知M發出聲音的頻率為440Hz,表示該音叉每秒鐘振動440次,故A不符合題意;
B.已知M和N發出聲音的頻率都為440Hz,所以M和N發出的聲音的頻率相同,故B符合題意;
C.引起N音叉振動的能量是由M音叉傳遞來的,傳遞過程中存在能量損耗,所以N音叉發聲振動的振幅應比M音叉小,故C不符合題意;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7. (2023黑龍江牡丹江)如圖所示,中國科技館中的展品“曾侯乙編鐘”,用青銅鑄成,17個大小不同的鐘懸掛在一個鐘架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不同的鐘,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這是指聲音具有不同的(  )
A. 響度 B. 音色 C. 音調 D. 傳播途徑
【答案】C
【解析】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不同的鐘,編鐘的質量不同(體積不同),振動的快慢不同,即振動頻率不同,所以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8. 小明和小華讀出a、b、c三個拼音字母,利用軟件采集到的數據如下表,分析可知(  )
字母 小明 小華
a 109.2Hz 261.2Hz
b 115.4Hz 279.0Hz
c 120.5Hz 282.8Hz
A. 小明聲音音調低
B. 小明聲音響度大
C. 小華聲音音調低
D. 小華聲音響度大
【答案】A
【解析】表中單位是Hz,所以測的是頻率,反映了音調,小華聲音頻率高,音調高,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9.下列事例是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  )
A. 醫生用聽診器診斷病情
B. 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
C. 漁民捕魚時利用聲吶探測魚群的位置
D. 蝙蝠利用“回聲定位”確定目標的位置
【答案】B
【解析】A、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A不符合題意;
B、醫生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病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聲音能夠傳遞能量,故B符合題意;
C、漁民捕魚時利用聲吶探測魚群的位置,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C不符合題意;
D、蝙蝠的回聲定位確定目標的位置,是利用聲音來傳遞信息的,故D不符合題意.
10.下列四幅圖反映的情況,與聲都能有聯系。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甲:曾侯乙編鐘 乙:聽診器 丙:簫 丁:情境圖
A.用鐘錘敲擊編鐘,輕敲或重敲編鐘同一位置所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B.醫生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聽診器運用了聲音傳遞信息的道理。
C.演奏簫時,簫的竹管參差不齊,目的是為了吹出響度不同的聲音。
D.把塑料桶底鉆個圓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圓孔正對幾米遠處疊放的紙杯,拍打塑料膜,在聽到拍打聲的同時,看到紙杯紛紛落下.紙杯被擊落的現象說明聲可以傳遞信息.
【答案】B
【解析】A.用鐘錘敲擊編鐘,輕敲或重敲編鐘同一位置所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B. 醫生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聽診器運用了聲音傳遞信息的道理。
C. 演奏簫時,簫的竹管參差不齊,目的是為了吹出音調不同的聲音。
D. 把塑料桶底鉆個圓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圓孔正對幾米遠處疊放的紙杯,拍打塑料膜,在聽到拍打聲的同時,看到紙杯紛紛落下.紙杯被擊落的現象說明聲可以傳遞能量.
11. (2023內蒙古赤峰)教師監考時不能穿硬底鞋,以減小噪聲對考生的干擾。這是( )
A. 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 阻斷噪聲傳播途徑
C. 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D. 減小噪聲傳播速度
【答案】A
【解析】減弱噪聲的途徑有: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中考考場很安靜,若監考的老師穿硬底鞋,則鞋底敲碰地面振動會產生較大的聲音,為避免影響考生答題,監考時規定老師不能穿硬底鞋,這是從聲源處控制噪聲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12. 高速公路通過村莊密集區時,安裝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分貝左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隔音板能降低噪聲的音調
B.分貝是表示聲音強弱等級的單位
C.利用隔音板是從“防止噪聲產生”方面控制噪聲
D.利用隔音板是從“防止噪聲進入耳朵”方面控制噪聲
【答案】B
【解析】A、隔音板不能降低噪聲的音調,故A錯誤;B、聲音的強弱等級用分貝為單位來劃分,故B正確;CD、利用隔音板能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不是在聲源處防止噪音產生,也不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CD錯誤。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3分)
1. (2023無錫)如圖所示、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在豎直方向靜止不動,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觸乒乓球,觀察到乒乓球被彈起,說明聲音是由物體_____產生的,音又發出的聲音通過_____傳入我們的耳中。
【答案】 振動 空氣
【解析】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觸靜止的乒乓球,觀察到乒乓球被彈起,是音叉的振動推動乒乓球彈起,此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我們聽到音叉振動的聲音是由空氣傳入人的耳朵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正在傳聲的介質處于 (填“振動”或“靜止”)狀態;當聲音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時,聲速 (填“會”或“不會”)發生變化。
【答案】:振動;會。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源在振動,引起介質振動,從而形成聲波向遠處傳播;聲音在三種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傳播最慢;聲速還與溫度有關;當聲音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時,聲速會發生變化。
3. (2023河南省)簫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樂器,如圖所示、演奏者吹簫時,發出的聲音是由于空氣柱的_______而產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______。
【答案】 振動 音調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簫發出的聲音是空氣柱振動產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則發聲的空氣柱長度不同,振動頻率不同,因此主要是改變聲音的音調。
4. (2023江蘇連云港)AI智能音箱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它讓用戶以語音對話的交互方式實現多項功能的操作。當對AI智能音箱發出調大聲音的指令時,音箱就自動改變聲音的_________,音箱內部揚聲器振動的幅度_________。
【答案】 響度 變大
【解析】響度指聲音的強弱,與振幅和發聲體的距離有關,當對AI智能音箱發出調大聲音的指令時,音箱內部揚聲器振動的幅度變大,聲音的響度變大。
5.我們敲擊琴鍵不同鍵時,發出的聲音不同,主要是因為   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鋼琴的同一個鍵時,聽起來聲音也不同,這主要是因為   不同.
【答案】音調;響度.
【解析】物理學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調高低與發聲體的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
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響度,響度與聲音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
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們敲擊琴鍵不同鍵時,彈的琴鍵不同,音調不同.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鋼琴的同一個鍵時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6.小夏在研究口琴的發聲原理時,拆掉了口琴外殼,發現在氣孔邊分布著長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銅片(如圖所示).吹口琴時,在氣流的沖擊下,銅片振動,發出聲音.對不同氣孔吹氣,改變了聲音的  ;在同一氣孔處用不同的力度吹氣,改變了聲音的  .
【答案】音調;響度.
【解析】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強弱稱為響度,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就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對不同氣孔吹氣,聲音的音調不同,在同一氣孔處用不同的力度吹氣,力度決定聲音的振動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響度不相同.
7.在我國古詩詞中有很多描述聲音的優美詩句,如“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中考期間的考場周圍設有禁止鳴笛的標志,這是從______處減弱噪聲;小轎車倒車雷達的探頭是利用______傳感器工作的(選填“電磁波”或“超聲波”)。
【答案】 聲源; 超聲波
【解析】中考期間考場周圍常常設有禁止鳴笛的標志,這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小轎車的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傳感器工作的。
8.如圖甲所示,超聲清洗機是利用聲能夠傳遞 工作的;如圖乙所示,蝙蝠回聲定位是利用聲能夠傳遞 。
【答案】能量;信息。
【解析】超聲波能清洗機清洗眼鏡等物件,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蝙蝠利用超聲波來探測昆蟲,利用的是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9. 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會設置噪聲監測設備。如圖甲是一款電子噪聲監測器,某一時刻該裝置的顯示屏顯示59.1的數字,這個數字表示的是當時環境聲音的 (音調/響度/音色),單位是 。當附近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字將 (增大/減少/不變)。因此為了有效的控制噪聲,市區路段設有如圖乙所示標志牌,這種做法是在 減弱噪聲的。
【答案】C響度;分貝(dB);增大; 聲源處。
【解析】據圖所示的噪聲監測器可讀出,此時的噪聲是59.1分貝;該裝置是用來監測噪聲強弱的儀器,故其測的時當時環境聲音的響度;若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其噪聲變強,所以噪聲監測器的數字將會變大。
設置禁鳴標志,這種做法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聲。
10. (2023遼寧撫順)2023年5月28日,如圖所示的國產大飛機C919首次執飛,此次航班從上海起飛,在首都機場平穩降落。中國大飛機飛出安全、更飛出志氣和希望。乘客聽到的轟鳴聲是發動機_____產生的,為了安靜地休息,乘客帶上了耳罩,這是在_____減弱噪聲。周圍觀看的人們聽到飛機的聲音是由______傳過來的。
【答案】 振動 人耳處 空氣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乘客聽到的轟鳴聲是發動機振動產生的。
減弱噪聲的途徑有: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所以為了安靜地休息,乘客帶上了耳罩,這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人們聽到飛機的聲音是由空氣傳過來的。
三、簡答題(3道小題,共14分)
1.(4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內娛樂活動時,應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噪聲污染。請你用所學的有關噪聲的物理知識解讀此條規定:
(1)“控制音量”是采用什么方法來控制噪聲污染?
(2)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來控制噪聲污染?(寫出兩條)
【答案】(1)采用在聲源處減弱(2)還可以采用在人耳處減弱、在傳播途徑中減弱
【解析】控制噪聲的途徑有(1)在聲源處控制;(2)在人耳處控制;(3)在傳播途徑中控制
2.(6分)城市噪聲來源有工業噪聲、交通噪聲和生活環境噪聲。控制措施有將噪聲嚴重的工廠遷出市區;對噪聲大的機器安裝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裝消音設備的機車不得駛入市區;在市內規劃安靜小區,不安裝高音喇叭,車輛盡量少鳴喇叭等;積極搞好城市綠化植樹,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強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統--上海市內環線上,采用質量輕、強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蝕的先進建材--聚碳酸酯板作為隔音材料,能盡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車輛行駛時產生的噪聲污染。此外,在市區有關地段如鬧市區等處設立噪聲監測及分貝數顯示裝置,以加強對噪聲的控制。同時加強每個公民控制噪聲的環保意識,不制造噪聲并增強自我健康保護。
請回答:(1)噪聲是指發聲體做 的振動時發出的聲音,用 作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
(2)由材料知減弱噪聲的方法是:在 處減弱, 過程中減弱;在 處減弱。
(3)在教室里上課,室外常有噪聲干擾,請你至少提出一種減小噪聲干擾的方法: 。
【答案】(1)無規則;分貝;(2)聲源;傳播;人耳;
(3)關上窗戶;在教室周圍植樹種草;在教室附近設置禁止喧嘩的標志。(合理即可)
【解析】(1)從物理學角度,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以分貝(dB)為單位表示聲音的等級。
(2)減弱噪聲的方法是:防止噪聲產生,在聲源處減弱;阻斷噪聲傳播,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防止噪聲進入耳,在人耳處減弱。
(3)在教室里上課,室外常有噪聲干擾,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關上窗戶,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教室周圍植樹種草,同樣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教室附近設置禁止喧嘩的標志,如果聲音來自馬路上,則可請交通部門設置禁鳴標志。
3.(4分)下表為人和一些動物的發聲頻率范圍和聽覺頻率范圍,閱讀表格數據,參照表格回答:
(1)從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寫出兩點)
(2)地震前夕,一些動物有異常反應,如老鼠出洞、雞鳴狗叫等,而人卻感覺不到,這是為
什么?
【答案】(1)人的最高聽覺頻率比其他的動物低;人和動物的發聲頻率都比聽覺頻率范圍小。(2)地震前會發出次聲波,人聽不到,但有一些動物能夠聽到。
【解析】(1)人的最高聽覺是20000 Hz,其他動物最高聽覺都大于這個數值,說明人最高聽
覺頻率比其他動物低。人的發聲頻率是85 Hz——1100 Hz,這個范圍比其他動物的都小。
(2)地震前夕,有次聲波產生,次聲波頻率小于20 Hz,人聽到聲必須聲的頻率大于20 Hz。
從表中可以看出狗就能聽到地震發出的次聲波。從中可知,平時狗無緣無故有強烈的反應,間
接可以判斷是否可能某地有地震。
四、實驗探究題(有3道小題,共14分)
1.(4分)如圖所示,將一只發聲的小鬧鐘放在接有抽氣機的玻璃罩內,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小鬧鐘的聲音逐漸 ;
(2)如果把空氣又逐漸地通人玻璃罩內,小鬧鐘的聲音逐漸 ;
(3)此實驗說明了 ;
(4)小明發現自己家的玻璃就是將兩層玻璃之間空氣做了抽真空處理,請你從聲學角度說說這樣做的好處 ;
【答案】(1)變小;(2)增大;(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4)阻斷聲音的傳播,創造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
【解析】(1)當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時,聲音傳播所靠的介質逐漸減少,所以聲音逐漸變小;
(2)如果把空氣又逐漸地通入玻璃罩內,則鬧鐘的聲音逐漸增大;
(3)此實驗說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進一步驗證了聲音不能再真空中傳播。
(4)住宅玻璃將兩層玻璃之間空氣做了抽真空處理,阻斷聲音的傳播,創造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
2.(6分)某興趣小組的甲、乙、丙三位同學合作估測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1)他們選擇了鼓(含鼓槌)做實驗,除了這種器材外,至少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卷尺和 ;
(2)如圖所示,甲負責敲鼓、乙負責計時、丙負責聽聲。實驗步驟如下,請你將實驗
操作步驟D補充完整:
A.量出200m的直線距離s并做記錄;
B.甲同學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學看到敲鼓的同時開始記時;
C.當負責聽聲的丙同學聽到鼓聲時立即喊“停”;
D.乙同學 ;
E.將測得的時間t記錄下來;
F.重復做上述實驗兩次,計算出三次測量聲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請寫出造成本實驗誤差的原因之一: 。
【答案】:(1)停表;(2)停止計時;(3)時間測量不準確。
【解析】:(1)因為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物體的運動快慢涉及兩個量,一個是運動的路程,一個是運動的時間,因此測量時間用停表(秒表、鐘表);測量路程用卷尺;
(2)當負責聽聲的丙同學聽到鼓聲立即喊“停”時,乙同學立刻停止計時,否則記錄的時間較長,從而影響到實驗效果,誤差會更大;因此乙同學立刻停止計時;
(3)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試驗次數最少為3次,由于誤差是客觀存在的,造成測量有誤差的原因一般來說主要是由于客觀和主觀的影響,如測量工具、測量方法、測量者不同,在測量時即使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眼睛也不可能估讀得非常正確;測量儀器不可能造得十分精確,環境的溫度、濕度對測量儀器都有影響,這些都是造成誤差的原因。
3. (4分)某興趣小組計劃探究“鋁棒的發聲”.同學們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實心鋁棒,一只手捏住鋁棒的中間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許松香粉,在鋁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聽見鋁棒發出聲音,而且發現在不同情況下鋁棒發聲的頻率是不同的,為了探究鋁棒發聲頻率的影響因素,該興趣小組找到不同規格的鋁棒、虛擬示波器等器材進行探究.實驗前同學們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鋁棒發聲的頻率可能和鋁棒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想B:鋁棒發聲的頻率可能和鋁棒的長度有關
猜想C:鋁棒發聲的頻率可能和手捏鋁棒的部位有關
為了驗證猜想A,同學們選擇4根鋁棒,每次均捏住鋁棒的中間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實驗所得的數據記錄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誤差允許范圍內(頻率相差在70Hz以內)的測量值可以認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數據,可知鋁棒的發聲頻率與橫截面積是   的.(選填“有關”或“無關”)
(2)為了驗證猜想B,同學們選擇橫截面積均為2.9×10﹣5m2的鋁棒,實驗所得的數據記錄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學們從表中前兩列數據很難得出頻率f與長度L之間的關系,他們利用圖象法處理數據,畫出了頻率f與長度的倒數1/L的關系如圖所示,分析可知發生頻率f與鋁棒的長度L的關系是   .
(3)同學們又通過實驗探究了鋁棒發聲的頻率和手捏鋁棒部位的關系,在實驗過程中,有同學們將發聲的鋁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   現象,有同學用手迅速握住正在發聲的鋁棒,可以聽見聲音很快衰減,原因是   .
【答案】(1)無關;(2)反比例;(3)水花四濺;振幅減小,響度減小.
【解析】根據表格中的長度、橫截面積、和頻率的大小分析;根據圖象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當鋁棒長度都為0.71m時,橫截面積不同,頻率為3500hHz和3530Hz,由于這兩個頻率在2%的誤差允許范圍內(頻率相差在70Hz以內),故頻率是相同的,故結論為:鋁棒的發聲頻率與橫截面積是無關的;(2)由圖象可知,頻率f與長度的倒數的關系是一條直線,即成正比,故發生頻率f與鋁棒的長度L的關系是成反比;(3)有同學們將發聲的鋁棒一端插入水中,鋁棒振動,故可以看到水花四濺;有同學用手迅速握住正在發聲的鋁棒,可以聽見聲音很快衰減,原因是鋁棒的振幅減小,響度減小.
五、綜合應用題(有3道小題,共25分)
1.(9分) 在常溫情況下,在長為884 m的金屬管A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個聲音,兩聲相隔2.43 s。請結合題意并根據下表中給出的數值,回答下面問題。
常溫時聲音在一些介質里的傳播速度(m·s-1)
介質 傳播速度 介質 傳播速度
空氣 340 花崗巖 3 800
水 1 500 鋼鐵 5 200
銅 3 750 鋁 5 000
(1)常溫時聲音在空氣里的傳播速度是    m/s。
(2)常溫時聲音在金屬管A中的傳播速度是  m/s。
(3)該金屬管A可能是由    制成的。
【答案】:(1)340 (2)5 200 (3)鋼鐵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聲速的掌握以及速度公式的應用。
(1)由表知:常溫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 m/s。
(2)由v=,得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是:
t1===2.6 s;
聲音在金屬管A內傳播的時間:
t2=t1-Δt=2.6 s-2.43 s=0.17 s;
聲音在金屬管內傳播的速度:
v2===5 200 m/s。
(3)查表知:金屬管A是由鋼鐵制成的。
2.(8分)如圖所示,一輛卡車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沿直線運動,它行駛至A處嗚笛,在A處正前方440m處有一峭壁,經過2.5s它行至B處,并聽到了反射回來的汽笛聲。若聲速為340m/s,求該卡車的速度。
【答案】12m/s
【解析】因為t車=t聲=2.5s,又因為v=,
所以s聲=v聲t聲=340m/s×2.5s=850m,
由圖可知,s車+s聲=880m,
所以s車=30m,
所以v車===12m/s。
3. (8分)(2023云南)我國自主研制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萬米級海試。潛水器配備了國際先進水平的聲學系統,聲學系統由母船部分和潛水器本體部分組成,為“奮斗者”號實現了水聲通信、精細探測和定位導航。
水聲通信是“奮斗者”號與母船之間唯一的溝通方式。由于可見光和電磁波在海水中傳播時衰減很快,也無法通過一根連接母船的線纜來進行通信。所以科學家為“奮斗者”號量身定制了一套數字水聲通信系統,如圖所示,它將語言和文字等信息編碼調制后,通過換能器進行發射和接收,實現數據交互,把所有的關鍵數據語潛水器準確、高效地與母船進行溝通。
精細探測為“奮斗者”號在水下航行和作業提供了安全保障。盡管馬里亞納海溝兩側都是非常陡峭的海山,但是“奮斗者”號安裝有前視成像聲吶設備,可對前方海山的距離和輪廓進行實時探測,幫助它精準避開障礙物。
定位導航使“奮斗者”號水下作業精準高效。由于水下沒有衛星定位,必須使用聲學定位。下潛之前,科學家通過設備的標定實驗,使聲學系統可以輸出精確的速度等關鍵數據,再將定位與多普勒測速儀、慣性導航設備組合后進行導航,就能實現萬米海底“大海撈針”,“奮斗者”號僅半小時就收回了之前在海底布放的一些目標物。
(1)由于可見光和電磁波在海水中傳播時衰減很快,因此____是“奮斗者”號與母船之間溝通的唯一方式;
(2)前視成像聲吶設備能發出______(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讓潛水器在漆黑的萬米深海中精準避障。這說明聲音能傳遞______(選填“信息”或“能量”);
(3)請寫出“奮斗者”號聲學系統的一個優點:_________。
【答案】(1)聲波 (2)超聲波 信息 (3)超聲波的傳播距離遠
【解析】(1)由文中可知,水聲通信是“奮斗者”號與母船之間唯一的溝通方式。
(2)聲能傳遞信息和能量,聲吶是利用超聲波能傳遞信息的特點。
(3)“奮斗者”號聲學系統“無線鏈路”靈活、方便;通信距離遠等。
馬大猷(念you二聲)
馬大猷(1915-2012年),廣東汕頭潮陽人,生于北京,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國際著名聲學家、中國現代聲學的重要開創者和奠基人、享譽世界的聲學泰斗。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和聲學研究所的創建者之一、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共產黨黨員、原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名譽副主席、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聲學學會名譽理事長、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美國聲學學會榮譽會士。
1959 年,北京興建十大建筑,人民大會堂音質問題交給馬大猷負責。他組織北京的大學和建筑、廣播系統中的聲學專家進行研究,提出設計要求,進行模型試驗、測量、鑒定工作。他提出分散聲源(每個座位前有小揚聲器)和聯結立體聲系統(臺口上大揚聲器按立體聲設計但聯到一起),以解決這個具有 9 萬立方米、最多容納 1 萬人的巨大廳堂的擴聲問題;頂上和墻面用穿孔板吸聲處理,以減少回聲并控制混響時間到 1.8 秒,適合音樂演出的需要。建成后做了測量,證明設計、處理完全成功。這是當時國際上最大的為正式活動而建的廳堂。至今,全國人大、政協每年開會傳聲滿意,大型文藝表演,音樂優美動聽,歌唱清晰宏亮。
1966 年,國家準備發射導彈,下達了研究吸聲系統的任務。導彈發射時所產生的噪聲十分強大,其功率足夠開動一輛卡車,還伴隨高溫、潮濕等。在國際上,當時吸收聲音主要靠多孔性材料(玻璃纖維、礦渣綿等),使聲音產生的空氣振動在微孔內摩擦、消耗。馬大猷決定不采取這種笨重的辦法,改為在不銹鋼板上穿小于 1 毫米的孔。這種微穿孔板的設計,在實際發射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后來又仔細地做了理論分析,完整完成研究任務。
1973 年,馬大猷響應周總理號召,在“文革”困難的環境中組織全國聲學學術會議;隨后又和幾位年輕同事自由組合,開始了氣流聲學的研究工作。粉碎“四人幫”后,他恢復了研究室主任的工作,兼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參加了鄧小平召集的科學、教育座談會和全國科學大會等。以后又開始室內有源噪聲控制和非線性駐波的研究工作。其間,他獨自或與他人合作發表論文近30 篇,寫書 6 冊,創立了氣流噪聲壓力規律,創造了小孔消聲器和擴散消聲器, 建立了相應理論。
直到 92 歲高齡,馬老仍堅持每周一、三、五到中科院聲學所上半天班,他對理想和事業的追求不愧是我國科學界的楷模,令人崇敬。
2012年7月17日,馬大猷教授逝世。對馬大猷教授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王剛、王岐山、劉延東、李源潮、汪洋、張高麗、張德江、朱镕基、吳官正、路甬祥、韓啟德、蔣樹聲、杜青林、張梅穎、丁石孫等。
課標要求
自學考點
思維方法
考點例題講析
A.摩托車消聲器 B.道路的隔聲板 C.防噪聲耳罩 D.噪聲監測儀
單元模擬檢測
中考加油站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4年中考物理一輪單元復習學思講測全攻略學案(人教版全國通用)
單元02 聲現象
1. 通過實驗,認識聲的產生和傳播條件。
2. 了解聲音的特性。
3. 了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
4. 知道噪聲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通過完成填空的自主學習方式深化對考點知識的理解
考點1. 認識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于物體的____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就停止。(注意:是發聲停止,不是聲音停止——兩者有區別)。
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真空是不能傳播聲音的)。聲音在介質中以波的形式傳播,稱為聲波。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
3.聲速。是一個表示聲音傳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內聲音傳播的距離。
聲速與物質的____、種類有關。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氣。15℃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為340m/s。
注意:人耳能辨別原聲與回聲的時間間隔至少為0.1S 或人與障礙物的距離至少為17m.
考點2.了解聲音的三特性
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 影響音調的因素有與發聲體的振動快慢 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頻率:每秒內物體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頻率是表示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單位______,符號HZ。
(1)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2)長而粗的弦,發聲的音調低;
(3)短而細的弦,發聲的音調高;
(4)繃緊的弦,發聲的音調高;
(5)一般來說,女士的音調高于男士的音調;小孩的音調高于成人的音調。
“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她是唱女高音的”、“脆如銀鈴”都是描述音調的。
注意:超聲波與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稱為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音稱為超聲波,人耳聽覺的頻率范圍20-20000Hz。大象可以用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臺風、海嘯等都伴有次聲波發生,一些機器在工作時也會產生次聲波;蝙蝠可以發出超聲波.
2.響度:是指聲音的______。 影響響度的因素有:(1)與發聲體的振動幅度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2)與聽者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距發聲體越遠,聲音越發散,人耳感覺到聲音的響度越小。
“震耳欲聾”、“低聲細語”、“聲如洪鐘”、“引吭高歌”、“不敢高聲語、都是描述響度的。
3.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 影響音色的因素有:與發聲體的_____、______有關。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相同。
“聞其聲,知其人”、“悅耳動聽”描述的是音色。用音色可以辨別發聲的物體是什么,辨別物體是否損壞。
注意:聲音的三個特性是音色、響度和音調區別
名 稱 概 念 影 響 因 素 相 關 關 系
音調 聲音的高低 。 發聲體的頻率。 頻率大,則音調高 ;頻率小,則音調低 。
響度 聲音的 大小(強弱),常用分貝(dB)表示。 發聲體的振幅及距離發聲體的遠近。 振幅大,則響度大;振幅小,則響度小。
音色 聲音的品質。 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和發聲體的發聲方式決定。 不同的人,不同的樂器,發出的聲音一般音色 不同 。
考點3.能舉例說明聲音有哪些利用
1.聲音可以傳遞_____。比如:回聲測距,B超,聽音樂。聲音傳遞信息的實例(了解并記住):
(1)遠處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
(2)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會從異常的聲音中發現松動的螺栓;
(3)醫生用聽診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狀況;
(4)醫生用B超為孕婦作常規檢查;
(5)古代霧中航行的水手通過回聲能夠判斷懸崖的距離;
(6)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現昆蟲;
(7)利用聲吶探測海底深度和魚群位置。
2.聲音可以傳遞______。比如:超聲波除結石,超聲波清潔牙齒。實例(了解并記住):
(1)聲波可以用來清洗鐘表等精細機械;
(2)外科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出去人體內的結石。
3.超聲波的應用。
(1)由于超聲波定向性好,傳播距離遠。____就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
(2)由于超聲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_____就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
(3)由于超聲波易于獲得較為集中的聲能。______就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
考點4.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人們以_____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等級。0dB是指剛剛引起人的聽覺的聲音,不是指沒有聲音。為了保護聽力,聲音的響度不能超過90dB。人們以分貝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符號dB;
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
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
2.噪聲的控制
(1)從物理學角度來講,噪聲是指發聲體做_______的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講,凡是妨礙_______、工作和學習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3)控制噪聲的途徑有:
a.防止噪聲的產生:在______處控制.
b.阻斷噪聲的傳播:在______中控制.
c.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在______接收處控制.
控制噪聲的思維方法
可歸納為“隔、消、吸”,如下表所示:
考點1. 認識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例題1】(2023山西)在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家與中國音樂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帶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帶一路”的團結與繁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
B. 不同藝術家發出聲音的音色相同
C. 歌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 歌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例題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正在傳聲的介質處于 (填“振動”或“靜止”)狀態;當聲音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時,聲速 (填“會”或“不會”)發生變化。
考點2.了解聲音的三特性
【例題3】(2023無錫)如圖是我國最早的樂器之一“塤”,吹奏時能發出宮、商、角、徵、羽五音,相當于現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聲音的(  )
A.響度 B. 音調 C. 音色 D. 速度
【例題4】(2023甘肅金昌)公共場所標示的“請勿大聲喧嘩”的溫馨提示,是指控制聲音的(  )
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頻率
【例題5】 (2023湖南永州市)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辨別出傳來的是鐘聲,是根據聲音的(  )
A. 音色 B. 響度
C. 音調 D. 頻率
考點3.能舉例說明聲音有哪些利用
【例題6】 (2023湖南株洲)圖為094型核潛艇,它是我國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時是通過聲吶系統發出的超聲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超聲波不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B. 超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 感知附近海域情況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 D. 潛艇上的艦員能夠聽見超聲波
【例題7】下列事例是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  )
A.醫生用聽診器診斷病情 B.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
C.漁民捕魚時利用聲吶探測魚群的位置 D.蝙蝠利用“回聲定位”確定目標的位置
考點4.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例題8】伴隨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噪聲已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聲措施的是( )
《聲現象》單元綜合素養精準達標模擬檢測試卷
(答題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2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1. (2023湖南岳陽)二胡是具有中國特色樂器。下列關于二胡發出的聲音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弦振動產生的 B. 傳播不需要介質
C. 力越大,音調越高 D. 一定不是噪聲
2. 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鼓面發聲時,鼓面并不振動
B.戴耳塞在強噪聲環境中工作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聲吶是利用次聲波發現障礙物的
D.通過長管聽到遠處船只航行的聲音,說明水能傳聲
3. (2023云南)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同窗三年的同學閉上眼睛也能知道說話的人是誰,是因為聲音的響度不同
B. 塑料尺在頭發上摩擦后能吸引小紙屑,是因為摩擦過的塑料尺帶了電荷
C. 戴眼鏡的人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鏡片“起霧”是因為水蒸氣液化
D. 用核桃鉗能輕松地夾開堅硬的核桃,說明核桃鉗是省力杠桿
4.(2023廣西)在“三月三”歌圩里,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聲音,主要根據聲音的(  )
A. 音色 B. 響度 C. 音調 D. 聲速
5.(2023福建省) 如圖所示,張繼的《楓橋夜泊》描繪了楓橋附近的夜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霜”是水蒸氣遇冷吸熱后形成
B. “月”和“漁火”都屬于光源
C. 以“寺”為參照物,“橋”是運動的
D. 敲鐘的力越大,“鐘聲”的響度越大
6. (2023廣東省廣州市)如圖,音叉M、N完全相同,M發出440Hz的聲音,原來靜止的N隨之振動,N也發出440Hz的聲音,則(  )
A. M發聲時每分鐘振動440次
B. M和N發出的聲音的頻率相同
C. M和N發聲時的振幅一定相同
D. M發出的聲音無需介質就能傳播
7. (2023黑龍江牡丹江)如圖所示,中國科技館中的展品“曾侯乙編鐘”,用青銅鑄成,17個大小不同的鐘懸掛在一個鐘架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不同的鐘,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這是指聲音具有不同的(  )
A. 響度 B. 音色 C. 音調 D. 傳播途徑
8. 小明和小華讀出a、b、c三個拼音字母,利用軟件采集到的數據如下表,分析可知(  )
字母 小明 小華
a 109.2Hz 261.2Hz
b 115.4Hz 279.0Hz
c 120.5Hz 282.8Hz
A. 小明聲音音調低
B. 小明聲音響度大
C. 小華聲音音調低
D. 小華聲音響度大
9.下列事例是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  )
A. 醫生用聽診器診斷病情
B. 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
C. 漁民捕魚時利用聲吶探測魚群的位置
D. 蝙蝠利用“回聲定位”確定目標的位置
10.下列四幅圖反映的情況,與聲都能有聯系。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甲:曾侯乙編鐘 乙:聽診器 丙:簫 丁:情境圖
A.用鐘錘敲擊編鐘,輕敲或重敲編鐘同一位置所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B.醫生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聽診器運用了聲音傳遞信息的道理。
C.演奏簫時,簫的竹管參差不齊,目的是為了吹出響度不同的聲音。
D.把塑料桶底鉆個圓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圓孔正對幾米遠處疊放的紙杯,拍打塑料膜,在聽到拍打聲的同時,看到紙杯紛紛落下.紙杯被擊落的現象說明聲可以傳遞信息.
11. (2023內蒙古赤峰)教師監考時不能穿硬底鞋,以減小噪聲對考生的干擾。這是( )
A. 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 阻斷噪聲傳播途徑
C. 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D. 減小噪聲傳播速度
12. 高速公路通過村莊密集區時,安裝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分貝左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隔音板能降低噪聲的音調
B.分貝是表示聲音強弱等級的單位
C.利用隔音板是從“防止噪聲產生”方面控制噪聲
D.利用隔音板是從“防止噪聲進入耳朵”方面控制噪聲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3分)
1. (2023無錫)如圖所示、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在豎直方向靜止不動,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觸乒乓球,觀察到乒乓球被彈起,說明聲音是由物體_____產生的,音又發出的聲音通過_____傳入我們的耳中。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正在傳聲的介質處于 (填“振動”或“靜止”)狀態;當聲音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時,聲速 (填“會”或“不會”)發生變化。
3. (2023河南省)簫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樂器,如圖所示、演奏者吹簫時,發出的聲音是由于空氣柱的_______而產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______。
4. (2023江蘇連云港)AI智能音箱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它讓用戶以語音對話的交互方式實現多項功能的操作。當對AI智能音箱發出調大聲音的指令時,音箱就自動改變聲音的_________,音箱內部揚聲器振動的幅度_________。
5.我們敲擊琴鍵不同鍵時,發出的聲音不同,主要是因為   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鋼琴的同一個鍵時,聽起來聲音也不同,這主要是因為   不同.
6.小夏在研究口琴的發聲原理時,拆掉了口琴外殼,發現在氣孔邊分布著長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銅片(如圖所示).吹口琴時,在氣流的沖擊下,銅片振動,發出聲音.對不同氣孔吹氣,改變了聲音的  ;在同一氣孔處用不同的力度吹氣,改變了聲音的  .
7.在我國古詩詞中有很多描述聲音的優美詩句,如“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中考期間的考場周圍設有禁止鳴笛的標志,這是從______處減弱噪聲;小轎車倒車雷達的探頭是利用______傳感器工作的(選填“電磁波”或“超聲波”)。
8.如圖甲所示,超聲清洗機是利用聲能夠傳遞 工作的;如圖乙所示,蝙蝠回聲定位是利用聲能夠傳遞 。
9. 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會設置噪聲監測設備。如圖甲是一款電子噪聲監測器,某一時刻該裝置的顯示屏顯示59.1的數字,這個數字表示的是當時環境聲音的 (音調/響度/音色),單位是 。當附近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字將 (增大/減少/不變)。因此為了有效的控制噪聲,市區路段設有如圖乙所示標志牌,這種做法是在 減弱噪聲的。
10. (2023遼寧撫順)2023年5月28日,如圖所示的國產大飛機C919首次執飛,此次航班從上海起飛,在首都機場平穩降落。中國大飛機飛出安全、更飛出志氣和希望。乘客聽到的轟鳴聲是發動機_____產生的,為了安靜地休息,乘客帶上了耳罩,這是在_____減弱噪聲。周圍觀看的人們聽到飛機的聲音是由______傳過來的。
三、簡答題(3道小題,共14分)
1.(4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內娛樂活動時,應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噪聲污染。請你用所學的有關噪聲的物理知識解讀此條規定:(1)“控制音量”是采用什么方法來控制噪聲污染?
(2)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來控制噪聲污染?(寫出兩條)2.(6分)城市噪聲來源有工業噪聲、交通噪聲和生活環境噪聲。控制措施有將噪聲嚴重的工廠遷出市區;對噪聲大的機器安裝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裝消音設備的機車不得駛入市區;在市內規劃安靜小區,不安裝高音喇叭,車輛盡量少鳴喇叭等;積極搞好城市綠化植樹,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強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統--上海市內環線上,采用質量輕、強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蝕的先進建材--聚碳酸酯板作為隔音材料,能盡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車輛行駛時產生的噪聲污染。此外,在市區有關地段如鬧市區等處設立噪聲監測及分貝數顯示裝置,以加強對噪聲的控制。同時加強每個公民控制噪聲的環保意識,不制造噪聲并增強自我健康保護。
請回答:(1)噪聲是指發聲體做 的振動時發出的聲音,用 作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
(2)由材料知減弱噪聲的方法是:在 處減弱, 過程中減弱;在 處減弱。
(3)在教室里上課,室外常有噪聲干擾,請你至少提出一種減小噪聲干擾的方法: 。
3.(4分)下表為人和一些動物的發聲頻率范圍和聽覺頻率范圍,閱讀表格數據,參照表格回答:
(1)從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寫出兩點)
(2)地震前夕,一些動物有異常反應,如老鼠出洞、雞鳴狗叫等,而人卻感覺不到,這是為
什么?
四、實驗探究題(有3道小題,共14分)1.(4分)如圖所示,將一只發聲的小鬧鐘放在接有抽氣機的玻璃罩內,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小鬧鐘的聲音逐漸 ;
(2)如果把空氣又逐漸地通人玻璃罩內,小鬧鐘的聲音逐漸 ;
(3)此實驗說明了 ;
(4)小明發現自己家的玻璃就是將兩層玻璃之間空氣做了抽真空處理,請你從聲學角度說說這樣做的好處 ;
2.(6分)某興趣小組的甲、乙、丙三位同學合作估測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1)他們選擇了鼓(含鼓槌)做實驗,除了這種器材外,至少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卷尺和 ;
(2)如圖所示,甲負責敲鼓、乙負責計時、丙負責聽聲。實驗步驟如下,請你將實驗
操作步驟D補充完整:
A.量出200m的直線距離s并做記錄;
B.甲同學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學看到敲鼓的同時開始記時;
C.當負責聽聲的丙同學聽到鼓聲時立即喊“停”;
D.乙同學 ;
E.將測得的時間t記錄下來;
F.重復做上述實驗兩次,計算出三次測量聲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請寫出造成本實驗誤差的原因之一: 。3. (4分)某興趣小組計劃探究“鋁棒的發聲”.同學們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實心鋁棒,一只手捏住鋁棒的中間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許松香粉,在鋁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聽見鋁棒發出聲音,而且發現在不同情況下鋁棒發聲的頻率是不同的,為了探究鋁棒發聲頻率的影響因素,該興趣小組找到不同規格的鋁棒、虛擬示波器等器材進行探究.實驗前同學們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鋁棒發聲的頻率可能和鋁棒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想B:鋁棒發聲的頻率可能和鋁棒的長度有關
猜想C:鋁棒發聲的頻率可能和手捏鋁棒的部位有關
為了驗證猜想A,同學們選擇4根鋁棒,每次均捏住鋁棒的中間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實驗所得的數據記錄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誤差允許范圍內(頻率相差在70Hz以內)的測量值可以認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數據,可知鋁棒的發聲頻率與橫截面積是   的.(選填“有關”或“無關”)
(2)為了驗證猜想B,同學們選擇橫截面積均為2.9×10﹣5m2的鋁棒,實驗所得的數據記錄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學們從表中前兩列數據很難得出頻率f與長度L之間的關系,他們利用圖象法處理數據,畫出了頻率f與長度的倒數1/L的關系如圖所示,分析可知發生頻率f與鋁棒的長度L的關系是   .
(3)同學們又通過實驗探究了鋁棒發聲的頻率和手捏鋁棒部位的關系,在實驗過程中,有同學們將發聲的鋁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   現象,有同學用手迅速握住正在發聲的鋁棒,可以聽見聲音很快衰減,原因是   .
五、綜合應用題(有3道小題,共25分)
1.(9分) 在常溫情況下,在長為884 m的金屬管A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個聲音,兩聲相隔2.43 s。請結合題意并根據下表中給出的數值,回答下面問題。
常溫時聲音在一些介質里的傳播速度(m·s-1)
介質 傳播速度 介質 傳播速度
空氣 340 花崗巖 3 800
水 1 500 鋼鐵 5 200
銅 3 750 鋁 5 000
(1)常溫時聲音在空氣里的傳播速度是    m/s。
(2)常溫時聲音在金屬管A中的傳播速度是  m/s。
(3)該金屬管A可能是由    制成的。
2.(8分)如圖所示,一輛卡車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沿直線運動,它行駛至A處嗚笛,在A處正前方440m處有一峭壁,經過2.5s它行至B處,并聽到了反射回來的汽笛聲。若聲速為340m/s,求該卡車的速度。
12m/s3. (8分)(2023云南)我國自主研制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萬米級海試。潛水器配備了國際先進水平的聲學系統,聲學系統由母船部分和潛水器本體部分組成,為“奮斗者”號實現了水聲通信、精細探測和定位導航。
水聲通信是“奮斗者”號與母船之間唯一的溝通方式。由于可見光和電磁波在海水中傳播時衰減很快,也無法通過一根連接母船的線纜來進行通信。所以科學家為“奮斗者”號量身定制了一套數字水聲通信系統,如圖所示,它將語言和文字等信息編碼調制后,通過換能器進行發射和接收,實現數據交互,把所有的關鍵數據語潛水器準確、高效地與母船進行溝通。
精細探測為“奮斗者”號在水下航行和作業提供了安全保障。盡管馬里亞納海溝兩側都是非常陡峭的海山,但是“奮斗者”號安裝有前視成像聲吶設備,可對前方海山的距離和輪廓進行實時探測,幫助它精準避開障礙物。
定位導航使“奮斗者”號水下作業精準高效。由于水下沒有衛星定位,必須使用聲學定位。下潛之前,科學家通過設備的標定實驗,使聲學系統可以輸出精確的速度等關鍵數據,再將定位與多普勒測速儀、慣性導航設備組合后進行導航,就能實現萬米海底“大海撈針”,“奮斗者”號僅半小時就收回了之前在海底布放的一些目標物。
(1)由于可見光和電磁波在海水中傳播時衰減很快,因此____是“奮斗者”號與母船之間溝通的唯一方式;
(2)前視成像聲吶設備能發出______(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讓潛水器在漆黑的萬米深海中精準避障。這說明聲音能傳遞______(選填“信息”或“能量”);
(3)請寫出“奮斗者”號聲學系統的一個優點:_________。
馬大猷(念you二聲)
馬大猷(1915-2012年),廣東汕頭潮陽人,生于北京,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國際著名聲學家、中國現代聲學的重要開創者和奠基人、享譽世界的聲學泰斗。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和聲學研究所的創建者之一、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共產黨黨員、原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名譽副主席、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聲學學會名譽理事長、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美國聲學學會榮譽會士。
1959 年,北京興建十大建筑,人民大會堂音質問題交給馬大猷負責。他組織北京的大學和建筑、廣播系統中的聲學專家進行研究,提出設計要求,進行模型試驗、測量、鑒定工作。他提出分散聲源(每個座位前有小揚聲器)和聯結立體聲系統(臺口上大揚聲器按立體聲設計但聯到一起),以解決這個具有 9 萬立方米、最多容納 1 萬人的巨大廳堂的擴聲問題;頂上和墻面用穿孔板吸聲處理,以減少回聲并控制混響時間到 1.8 秒,適合音樂演出的需要。建成后做了測量,證明設計、處理完全成功。這是當時國際上最大的為正式活動而建的廳堂。至今,全國人大、政協每年開會傳聲滿意,大型文藝表演,音樂優美動聽,歌唱清晰宏亮。
1966 年,國家準備發射導彈,下達了研究吸聲系統的任務。導彈發射時所產生的噪聲十分強大,其功率足夠開動一輛卡車,還伴隨高溫、潮濕等。在國際上,當時吸收聲音主要靠多孔性材料(玻璃纖維、礦渣綿等),使聲音產生的空氣振動在微孔內摩擦、消耗。馬大猷決定不采取這種笨重的辦法,改為在不銹鋼板上穿小于 1 毫米的孔。這種微穿孔板的設計,在實際發射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后來又仔細地做了理論分析,完整完成研究任務。
1973 年,馬大猷響應周總理號召,在“文革”困難的環境中組織全國聲學學術會議;隨后又和幾位年輕同事自由組合,開始了氣流聲學的研究工作。粉碎“四人幫”后,他恢復了研究室主任的工作,兼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參加了鄧小平召集的科學、教育座談會和全國科學大會等。以后又開始室內有源噪聲控制和非線性駐波的研究工作。其間,他獨自或與他人合作發表論文近30 篇,寫書 6 冊,創立了氣流噪聲壓力規律,創造了小孔消聲器和擴散消聲器, 建立了相應理論。
直到 92 歲高齡,馬老仍堅持每周一、三、五到中科院聲學所上半天班,他對理想和事業的追求不愧是我國科學界的楷模,令人崇敬。
2012年7月17日,馬大猷教授逝世。對馬大猷教授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王剛、王岐山、劉延東、李源潮、汪洋、張高麗、張德江、朱镕基、吳官正、路甬祥、韓啟德、蔣樹聲、杜青林、張梅穎、丁石孫等。
課標要求
自學考點
思維方法
考點例題講析
A.摩托車消聲器 B.道路的隔聲板 C.防噪聲耳罩 D.噪聲監測儀
單元模擬檢測
中考加油站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元氏县| 什邡市| 达拉特旗| 叶城县| 固阳县| 遂昌县| 信丰县| 屏南县| 翁牛特旗| 西乌珠穆沁旗| 会理县| 钟山县| 体育| 上蔡县| 宁蒗| 酉阳| 大港区| 霍邱县| 怀集县| 凯里市| 渝中区| 金沙县| 呈贡县| 全州县| 涞水县| 科尔| 郁南县| 阜阳市| 师宗县| 临沭县| 工布江达县| 中方县| 东城区| 武鸣县| 封开县| 梁山县| 射阳县| 淄博市| 肇源县| 工布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