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10年9考)【時空線索】【課程標準】1.歷史解釋:通過了解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2.時空觀念:通過了解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3.史料實證:通過了解第一國際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內容要點】兩條主線 第一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實踐。三大事件 英國憲章運動、馬克思主義誕生、巴黎公社。四大成就 珍妮機、改良蒸汽機、火車、鐵路。五大人物 瓦特、斯蒂芬森、馬克思、恩格斯、歐仁·鮑狄埃。知識點1:第一次工業革命1、第一次工業革命(1)時間與發展過程:18世紀60年代開始于英國。此后向歐洲和北美傳播(2)領先國家: 英國(3)最先開始的行業: 棉紡織業 相關發明如下:①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的速度。②1765年,英國人 哈格里夫斯 發明 珍妮機 ,提高紡紗效率(4)標志性發明: 瓦特 改良 蒸汽機蒸汽機的廣泛運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重大飛躍,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5)生產方式由此改變: 機器 代替 手工 , 現代工廠制度確立。(6)交通工具:①1825年 英國 (國家)的 斯蒂芬森 發明 火車②新交通工具的影響:提供更為快捷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7)工業革命的影響:極大地提高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8)工業革命的啟示: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②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知識點2: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 、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1)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越來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卻很差。資本主義社會矛盾日益暴露。(2)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工人運動興起,隨著工人運動發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3)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強調: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二、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動1.馬克思多次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普魯士政府禁錮出版自由。2.在巴黎,馬克思、恩格斯一起討論各種理論和歐洲工人運動。3.馬克思撰寫了《資本論》等著作。4.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5.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三、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背景: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貧富差距拉大,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矛盾激化,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正確的科學理論指導。2、創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1839年,馬克思在倫敦完成了《 資本論 》)3、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 、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4、誕生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5、意義:從此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發展起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知識點3:第一國際(成立160周年);巴黎公社一、第一國際1.成立: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的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2.目標: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3.發展:第一國際在各國建立支部,組織領導各國工人階級進行聯合斗爭。(1)列舉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工人運動:法國的里昂工人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的織工起義。(2)國際工人運動發展原因: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工人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3)工人運動的目的: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提高政治地位。(4)工人動動的影響: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二、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2、開始:1871年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武裝起義。3、建立政權的嘗試: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4、結果:1871年5月28日,資產階級反對政府勾結普軍聯合反撲,公社失敗。強調: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世界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時期,還不具備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條件。【易混易錯】1.“工場”是以手工勞動為基礎,“工廠”是以機器生產為基礎;工業革命正是以“工廠”取代“工場”,以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過程。2.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機”的發明;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是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3.雖然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名稱上沒有涉及恩格斯,但是它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4.巴黎公社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但法國不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5.英國首先爆發工業革命的條件: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也不斷擴大,刺激了生產方式的改變和新技術的發明6.工業革命的影響:①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東方從屬與西方③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個對立的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④促進城市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⑤帶來了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問題7.西方國家近代化的過程:思想變革——制度變革——技術變革中國近代化過程:技術變革——制度變革——思想變革(與西方相反)1. (2023.廣東) 1869年,美國建成第一 條橫亙大陸的鐵路,后來又修建了4條南北方向的鐵路,到19世紀末,鐵路長度比之前增加了9倍,促進了全國性市場形成。這些鐵路的修建( )A.促進經濟全球化 B.消除了種族歧視C.有利于關稅降低 D.加速了經濟發展[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答案] D[解析]根據題干材料“……到19世紀末,鐵路長度比之前增加了9倍,促進了全國性市場形成”可知,隨著美國鐵路的大量修建,提升了物流速度,加快了商品的集散,形成了全國性市場,促進了美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故D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紀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不合題意,排除A ;材料反映美國鐵路建設發展,沒有體現種族歧視,沒有涉及外貿關稅信息,排除BC ;所以, D項符合題意, 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是能力測試題,主要知識考是美國鐵路建設與經濟發展,考查學生的知識識記與材料分析解讀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歷史知識,結合材料分析解讀。2. (2022.深圳)瓦特在取得專利的說明書中,把他的蒸汽機說成是大工業普遍適用的發動機,與當時使用其他動力來源的機器相比,他的普遍適用性體現在( )A.突破地理條件的限制 B.機器簡單易于制造C.能源清潔更加環保 D.可用能源豐富多樣[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答案] A[解析] 根據題干“把他的蒸汽機說成是大工業普遍適用的發動機”結合所學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機作動力,蒸汽機使用煤為能量來源。突破了以往利用水能作為動力的地理條件的限制,推動工業革命向深層發展, A符合題意;改良蒸汽機比手工勞動相對復雜,排除B ;蒸汽機燃燒煤產生蒸汽會造成污染,排除C ;蒸汽機可用能源單一,排除D ;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工業革命的知識。難度適中,理解材料,掌握蒸汽機的特點,結合選項分析題干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3. (2021.廣東)蒸汽機不僅用于地下礦井抽水,而且還用于驅動地面車輛的設想于1825年變成現實,一條從礦井直達海岸的7英里鐵路問世了,這是人類第一條鐵路,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工業革命首先出現在煤炭業 B.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確立C.鐵路運輸率先實現了現代化 D.創新意識推動技術變革[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答案] D[解析]A、題干材料沒有涉及“工業革命是否首先出現在煤炭業”, 故排除;B、題干材料只是提及了蒸汽機與鐵路,沒有涉及英國世界工地位確立,故排除;C、題干材料沒有涉及鐵路運輸率先實現了現代化的知識,排除;從蒸汽機用于地下礦井抽水,到蒸汽機驅動地面車輛,到7英里鐵路問世,說明創新意識推動技術變革, D符合題意故答案選: 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英國工業革命相關知識,注意對史料的解讀能力的訓練。4. (2022.樂山)馬克思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 ,還要大。”他還說:“資本來到世間 ,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資本主義既有進步性又有局限性 B.資本原始積累具有殘酷性C. 資本主義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D. 工業革命創造巨大生產力[知識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意義,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答案] 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可知,資產階級推動歷史發展進程;由材料、"資本來到世間 ,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可知,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和壓迫,體現資本主義的局限性,最終要被工人階級推翻, A項正確;BC都是對資本主義的片面理解,排除BC項;材料沒涉及工業革命的作用,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5. (2019.廣東)列寧在1895年指出:“這本書篇幅不多 ,價值卻相當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還鼓舞著、推動著文明世界全體有組織的正在進行斗爭的無產階級。”這本書是( )A.《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B.《共產黨宣言》C.《物種起源》 D.《戰爭與和平》[知識點]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答案] 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共產黨宣言》強調的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暴力革命, B選項符合題意。《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牛頓的著作,屬于物理學領域的成就, A選項排除。《物種起源》屬于生物學領域的成就, C選項排除。《戰爭與和平》屬于文學領域的成就, 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側重對材料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解題關鍵在于對《共產黨宣言》的準確把握,《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6.(2022.廣州)1775年至1813年,茲國伯明翰有-個科學和工藝研究的學會。改良蒸汽機的瓦特是其會員之一,會員間相互合作,促進了科學的應用。該材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A.工業革命的興起 B .“光榮革命”的爆發C .明治維新的開始 D .“電氣時代”的來臨[知識點]瓦特改良蒸汽機[答案] 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85年, 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投入使用。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A項正確;“光榮革命”的爆發在1688年,排除B項;明治維新發生在日本,排除C項;“電氣時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排除D項。故選A項。7.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敗后,公社委員歐仁鮑狄埃寫了著名的戰斗詩篇《國際》。后來,作曲家為其譜曲, 定名為《國際歌》。以下是《國際歌》中的一段歌詞:其中“我們自己”是指( )A.無產階級 B .資產階級 C .地主階級 D .農民階級[知識點]巴黎公社[答案] A[詳解]根據材料“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敗后,公社委員歐仁鮑狄埃寫了著名的戰斗詩篇《國際》。后來,作曲家為其譜曲,定名為《國際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領導革命的偉大嘗試,因此,《國際歌》 反映的是無產階級的訴求,A項正確;資產階級、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與題干無關,排除BCD項。故選A項。1. (2023番禺-模)有同學設計了一幅19世紀的“英國一- -印度一 中國” 三國貿易路線圖(如圖)。此圖反映了( )A.英國主導三國貿易 B.世界經濟聯系加強C.洲際人口流動頻繁 D.印度完成工業革命[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答案] B[解析]根據圖片材料,可知三國貿易路線“印度的鴉片出口到中國,英國從中國進口茶葉,英國紡織品出口到印度。”結合所學可知,鴉片戰爭后,英國加緊了對中國的商品傾銷和原料掠奪,促使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逐漸淪為列強的商品傾銷地和原料產地,英國、印度和中國的三角貿易促進了世界經濟聯系的加強, B項正確;僅從圖片信息中看不出英國主導三國貿易,排除A ;材料主旨是關于世界貿易交流,與洲際人口流動無關,排除C ;材料信息體現不了印度完成工業革命,排除D ;2.(2023德慶模擬)某次學習中出現“汽船的出現”“清朝的衰落和鴉片戰爭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等短語,此學習研究的主題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徘徊與掙扎 B.工業文明下的世界C.社會主義由理想變成現實 D.東西方的隔絕與沖突[知識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意義知識點解讀第一 次工業革命知識點解讀第一 -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答案] B[解析] 根據材料中“汽船的出現”“清朝的衰落和鴉片戰爭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汽船出現”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全世界無產 者聯合起來”I業革命下,階級矛盾不斷尖銳,馬克思主義誕生,召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斗爭, I業革命促成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由此,這些短語都與工業文明發展有關,都出現在19世紀中期,所以B項正確;工業革命興起時代,清政府日益走向衰落,是I業浪潮下的局部信息,排隊A;社會主義由理想變成現實是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成功,排除C ;工業革命形勢下,東西方文明在碰撞沖突中交流融合,排除D ;所以,B項符合題意, 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題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側重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是探究式試題,要求考生能全面地分析材料主旨內容“汽船的出現”“清朝的衰落和鴉片戰爭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 推敲出他們的共同信息,以確定研究主題。3. (2023增城二模) 18世紀末當曼徹斯特的一名工人享用“跨越大陸的一杯茶”,這杯茶包括中國的茶、 荷蘭的代爾夫特瓷茶杯、非洲奴隸生產的南美糖,他從中能獲得四大洲的能量。這反映出( )A.英國成為世界廠 B.世界市場初步形成C.工人生活條件優越 D.東方文化影響深遠[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答案] B[解析]A. 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不符合題意;B.根據“ 當曼徹斯特的一名工人在享用‘跨越大陸的一杯茶’,這杯茶包括中國的茶、 荷蘭的代爾夫特瓷茶杯、非洲奴隸生產的南美糖,他從中能獲得四大洲的能量”可得出其反映出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聯系更加緊密,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故選項B符合題意;C.工人生活條件優越,不符合題意;D.東方文化影響深遠,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緊貼題干信息進行理解回答,這類題目 , 就是需要學生緊貼題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4.(2023:德慶模擬)“ 當革命的風暴橫掃整個法國的時候,英國正在進行著一場較平靜的但 是威力并不因此減弱的變革。”這場變革沒有你死我活的拼殺,而是通過和平的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這場革命是( )A.光榮革命 B.第一次工業革命C.英荷戰爭 D.第二次工業革命[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答案] B[解析] 據所學知,法國大革命爆發于1789年,而在同-時期,英國正在進行的“平靜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減弱的變革”是工業革命。1765年哈格里 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被廣泛運用,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故B符合題意, 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I業革命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工業革命產生了巨大生產力,人類從此進入“蒸汽時代”。5.(2023順德一模) 有學者指出,英國通過革命建立君主立憲制,為工業革命提供制度前提;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新興 工業資產階級要求獲取政治權利, 1832年起英國進行了議會改革, 工業資產階級進入議會。該學者認為,工業革命( )A.與社會法制化相互促進 B.與政治民主化相輔相成C.推動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D.阻礙工人獲得政治權利[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答案] B[解析] 題干意思是“英國革命建立君主立憲制度,為工業革命創造條件,工業革命促使新興工業資產階級推動議會改革,議會改革使工業階級爭得了民主政治權利”, 說明工業革命與民主政治相互影響,由此, 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與法制化的關系,排除A ;材料沒有資產階級革命的信息,排除C ;材料并沒體現工業革命阻礙工人爭取政治權利,相反工業革命促使工人運動發展,以爭取民主權利,排除D ;故答案為: B.[評論]本題考查英國革命與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解題需理清“英國革命”"工業革命”“議會改革” 三大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即英國革命為工業革命創造條件, 工業革命推動議會改革,議會改革促進政治民主化,問題即可迎刃而解。6. (2023-陽山一模) 18世紀末以后的英國,資本家將人作為一種時間資源幾乎開發到了極致。1810年英國紡織工人的周薪是42先令,1844年則已經降為12先令。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A.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B.英國憲章運動失敗的結果C.工業革命中機器的推廣 D.拿破侖戰爭對英國的影響[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答案] C[解析]根據題干材料“1810年英國紡織工人的周薪是42先令, 1844年則已經降為12先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工人周薪的下降,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工業革命中機器的推廣, 需要的工人減少,工資下降, C項正確;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是在1640年,排除A項;英國憲章運動失敗不是工人工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排除B項;拿破侖戰爭與材料內容沒有直接關系,排除D項。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點,解答本題需要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2023:雷州模擬)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說:“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與其說 是以其他任何一種手段或力量為基礎,不如說是以蒸汽機為基礎。”這段話說明( )A.蒸汽機發明后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B.工業革命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變革C.工業革命對歐洲資產階級確立對世界的統治起到重大作用D.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答案] 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工業革命的完成,使工業生產進入機器大生產時期,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極大地增強了工資資產階級的力量,從而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因此題干材料說明的是工業革命對歐洲資產階級確立對世界的統治起到重大作用。故C符合題意, 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8.(2023:龍崗一模)英國的責族和鄉紳屬于既得利益者,成功的中產階級以及那些志在效仿的人士感到心滿意足。但對勞苦者而言,工業革命摧毀了他們的傳統世界和生活方式,卻沒有自動帶來可以替代的東西。造成這種不同體驗是因為( )A.不同階級在工業革命中受益不同 B .歷史研究者的視角不同C.同一歷史事實會有不同歷史記載 D .分析問題階級立場不同[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答案] A[解析]根據”英國的貴族和鄉紳屬于既得利益者,成功的中產階級以及那些志在效仿的人士感到心滿意足,原因是工業革命提高了生產效率,為貴族、鄉紳、成功的中產階級等帶來豐厚收益。對勞苦者而言, 工業革命摧毀了他們的傳統世界和生活方式,卻沒有自動帶來可以替代的東西“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原因是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許多勞苦者失去了工作。因此造成不同體驗的原因是不同階級在工業革命中受益不同, A符合題意; BCD都與材料所表達的意思不符,排除BCD.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題關鍵是理解題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進行作答。9.(2023:東莞-模) 18世紀至20世紀初,英語中出現了如electron (電子) relativity (相對論) automobile (汽車) sparkplug (火花塞) gear-Shift (變速桿)等新的科學技術詞匯。促使新詞匯涌現的時代潮流是( )A.工業革命廣泛開展 B.資產階級革命此起彼伏C.殖民擴張加緊進行 D.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答案] 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工業革命廣泛開展,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人們生活,以內燃機為發動機的汽車開始成為家庭的交通工具,火花塞、變速桿這些零件的名稱出現,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原理是工業革命進一步廣泛開展的理論基礎,因此促使新詞匯涌現的時代潮流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廣泛開展, A項正確;題干反映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變化,資產階級革命此起彼伏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題干反映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變化,殖民擴張加緊進行與這些新詞匯涌現無關,排除C項;題干反映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變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與這些新詞匯涌現無關,排除D項。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遷移與運用能力。理解并識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發明。解題關鍵是理解題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進行作答。10. (2023德慶模擬)《共產黨宣言》 最初用德文出版,第一個英譯本于1850年在倫敦《紅色共和黨人》雜志上發表, 1871年至少又有三種不同的英譯本在美國出版,此外還有法文、波蘭文、俄文、丹麥文譯本相繼出版。這反映出( )A.共產主義已深入各國人民心中 B.《共產黨宣言》成為最暢銷書籍C.世界各國都出現革命高潮 D.國際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知識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意義,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答案] D[解析]題干信息是《共產黨宣言》發表的影響,據此結合所學知識排查;A項:根據材料中“《共產黨宣言》有德文版、英譯本,還有法文、波蘭文、俄文、丹麥文譯本相繼出版”,可知 《共產黨宣言》影響傳播擴大,但不足以說明共產主義已深入各國人民心中, A項言過其實,排除;僅從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共產黨宣言》成最暢銷書籍,排除B ;《共產黨宣言》影響傳播擴大,不能說明世界各國都出現革命高潮,排除C ;材料材料“《共產黨宣言》有德文版、英譯本,還有法文、波蘭文、俄文、丹麥文譯本相繼出版”可知,《共產黨宣言》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成為無產階級斗爭的思想理論,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 D項正確;所以, D項符合題意, 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共產黨宣言》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理解其基礎史實,解題關鍵要把握準材料信息和對歷史知識的精準分析。11. (2023德慶模擬)某次學習中出現“汽船的出現”“清朝的衰落和鴉片戰爭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等短語,此學習研究的主題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徘徊與掙扎 B.工業文明下的世界C.社會主義由理想變成現實 D.東西方的隔絕與沖突[知識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意義,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答案] B[解析]根據材料中“汽船的出現"“清朝的衰落和鴉片戰爭“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汽船出現” 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是工業革命下,階級矛盾不斷尖銳,馬克思主義誕生,召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斗爭, 工業革命促成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由此,這些短語都與工業文明發展有關,都出現在19世紀中期,所以B項正確;工業革命興起時代,清政府日益走向衰落,是工業浪潮下的局部信息,排隊A;社會主義由理想變成現實是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成功,排除C ;工業革命形勢下,東西方文明在碰撞沖突中交流融合,排除D ;所以, B項符合題意, 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題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側重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是探究式試題,要求考生能全面地分析材料主旨內容“汽船的出現”“清朝的衰落和鴉片戰爭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 推敲出他們的共同信息,以確定研究主題。12.(2023深圳模擬)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馬克思并未將自己限制在理論上和寫作上。在他的一生中,為組織和鼓勵工人們,他將知識活動同各種嘗試結合起來。”以下史實能體現材料觀點的是( )A.發表《人民憲章》,領導了憲章運動 B.吸取前人思想,創立共產主義者問盟C.發表《共產黨宣言》,指導工人運動 D.創作《國際歌》 ,領導巴黎公社運動[知識點]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答案] C[解析] 根據材料“馬克思并未將自己限制在理論上和寫作上,在他的一生中,為組織和鼓勵工人,他將知識同各種嘗試結合起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克思在“寫作上”的重大貢獻是《共產黨宣言》。1848年2月 ,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國際無產階級組織一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 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 C符合題意;人民憲章運動是在1837~ 1838年的經濟蕭條時期產生的第一次工人階級性質的全國規模的運動。洛維特的《人民憲章》提出了各類工人都能接受的綱領, A不符合題意;吸取前人思想,創立共產主義者問盟不能體現“馬克思并未將自己限制在理論上和寫作上“, B不符合題意;《國際歌》巴黎工人、巴黎公社運動領導者、無產階級革命家、詩人歐仁.鮑狄埃于1971年6月16日創作的詩歌,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史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難度一般,讓學生正確認識《共產黨宣言》, 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13. (2023:坪山模擬)某興趣小組準備進行一次專題探究,他們搜集到如下資料:《共產黨宣言》 讀本、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畫像、《國際歌》 歌詞等,由此推知他們探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A.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B.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C.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D .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知識點]第一國際[答案] C[解析]根據材料“《共產黨宣言》讀本”、“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畫像”、" 《國際歌》歌詞”可知探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C符合題意;其他三項與材料沒有直接聯系, 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難度一般,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14. (2023:德慶模擬)《正道滄桑一社會主義500年》 解說詞:它像一座燈塔指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被譽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歌中之歌”。“它”是(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共產黨宣言》[知識點]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答案] D[解析] 據題干關鍵信息"指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它” 是《共產黨宣言》。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國際無產階級組織一共產主 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故D符合題意;《權利法案》、《獨立宣言》 、《人權宣言》 與馬克思主義無關,故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共產黨宣言》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1848年 ,《共產黨宣言》 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5.(2023福田模擬) 1872年,德文版《共產黨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但是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這說明( )A.社會主義成為世界的主要潮流 B. 德國成為國際工人運動的中心C.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斷變化 D .革命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知識點]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答案] D[解析]據材料“但是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可知,馬克思主義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革命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 D項正確;材料提到時間是1872年,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階段,排除A項;材料內容是《共產黨宣言》的序言,并不是工人運動,而且無法證實當時德國是國際工人運動的中心,排除B項;材料強調原理的實際運用要與實際相結合,并不是基本原理不斷變化,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歷史,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16. (2023深圳模擬)巴黎公社主要是由普通工人組成……公社一舉把所有的公職、 軍事、行政、政治的職位變成真正工人的職務,使它們不再歸一個受過訓練的特殊階層所私有。這說明巴黎公社政權( )A.具有無產階級專政色彩 B.旨在建立工農聯合政府C.解決了人類不平等問題 D.受到了馬克思直接指導[知識點]第一國際[答案] A[解析] A.題干所給材料中“公社一舉把所有的公職、軍事、行政、政治的職位變成真正工人的職務,使它們不再歸一個受過訓練的特殊階層所私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公社具有無產階級專政的色彩。B .依據所學,巴黎公社運動失敗的原因之一是沒有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C.“解決了” 表述絕對化。D .依據所學,巴黎公社運動失敗的原因之一是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17.(2023深圳模擬)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的經驗時指出,巴黎公社在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方面“過于老實”,當凡爾賽大肆 屠殺革命人士的時候,公社由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對市內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堅決措施。說明當時巴黎公社( )A.未具備革命成功的條件 B.未與廣大人民群眾結盟C.通過暴力革命方式建立 D.受科學社會主義的指導[知識點]第一國際[答案] A[解析] 根據材料“巴黎公社在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方面過于老實’,當凡爾賽大肆屠殺革命 人士的時候,公社由于遷腐的仁慈而未對市內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堅決措施。”及所學知識可知, 1871年3月18日, 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 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一巴黎公社。 5月28日, 資產階級反動政府勾結普軍聯合反撲,公社失敗。因此,巴黎公社為具備革命成功的條件,因而失敗,故A選項正確;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巴黎公社的相關史實。需要理解材料并掌握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18. (2023深圳模擬)馬克思說巴黎公社的體制,是”把靠社會供養而又阻礙社會自由發展的國家這個寄生贅瘤迄今所奪去的一切力量,歸還給社會機體”。馬克思意在說明巴黎公社( )A.與當時的時勢相違背 B.力圖實現國家社會化C.體現主權在民的原則 D.是民主共和制的產物[知識點]第一國際[答案] B[解析]根據材料“把靠社會供養而又阻礙社會自由發展的國家這個寄生贅瘤迄今所奪去的一切力量,歸還給社會機體”可知,馬克思強調巴黎公社所建立的體制,降本屬于社會的東西以國家制度的形式返還給社會,體現了國家的社會化, B選項正確;材料無法提現巴黎公社與當時時代相違背, A選項錯誤;主權在民的原則在材料中未體現, C選項錯誤;材料與民主共和無關, D選項錯誤;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巴黎公社的相關史實。需要理解材料并掌握巴黎公社的相關知識。19.構建知識框架,尋找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是學好歷史的基本方法。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國較早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最早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十九世紀上半期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小華把近代英國崛起的線索整理如下:15世紀后半期始,通過殖民掠奪促進資本原始積累。17世紀40年代,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道路。18世紀中期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18世紀60年代一-19世紀上半期進行工業革命, 成為第一個工業國家。根據上述線索,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促使英國對外殖民掠奪在15世紀后半期開始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資產階級何時通過什么法律文件來鞏固自身的地位 它的頒布有何意義 (3)英國在印度設立了什么機構來開展殖民掠奪 血腥的殖民掠奪對英國經濟發展有什么影響 (4)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英國人瓦特最重要的發明是什么 這一發明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什么影響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英國的殖民擴張與 “三角貿易”,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答案] (1)新航路的開辟,,歐洲的主要商道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大西洋沿岸。(2)1689年《權利法案》; 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開始確立起來。(3)東印度公司;利用從殖民地掠奪的大量財富發展英國國內經濟;殖民地也為英國工業生產提供巨大的海外市場,進一步剌激工業發展。(4)改良蒸汽機;促進了大工生產的發展,把人類帶進了“蒸汽時代”。[解析] (1)促使英國對外殖民掠奪在15世紀后半期開始的重要原因是新航路的開辟,歐洲的主要商道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大西洋沿岸。(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資產階級在1689年通過頒布《權利法案》來鞏固自身的地位,它的頒布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開始確立起來。(3)英國在印度設立了東印度公司來開展殖民掠奪,血腥的殖民掠奪對英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利用從殖民地掠奪的大量財富發展英國國內經濟;殖民地也為英國工業生產提供巨大的海外市場,進-步刺激工 業發展。(4)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英國人瓦特最重要的發明是改良蒸汽機,這- -發明對當時的社會產生的影響: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把人類帶進了“蒸汽時代”[點評]關于近代英國的崛起的史實,學生還要掌握的內容包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時間是1640年一1688年 ,開始的標志是新議會的召開;革命領導者是克倫威爾; 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著革命的結束。英國在印度殖民統治的頭目是克萊武,英國也是三角貿易的參與之一。 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交通工具的發明有:斯蒂芬森發明火車,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工業革命完成的時間是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使機器生產代替了手紅勞動,促進了生產力的大飛躍。20.(2022九.上順德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重要史實(1)結合上述材料與所學知識,指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 2)從上述材料中選取兩個相關聯的史實,提煉一個主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答案](1)《共產黨宣言》 的發表。[答案](2)觀點: 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到科學。論述: 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發表了《烏托邦》一書,標志著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1848年,《共產黨宣言》 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的歷史性飛躍, 1871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知識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意義[解析](1 )據材料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受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委托,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產黨宣言》, 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 )根據表格內容可知,表格反映了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到科學的過程。論述: 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發表了《烏托邦》一書,標志著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1848年, 《共產黨宣言》 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的歷史性飛躍, 1871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 ,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故答案為:(1)《共產黨宣言》的發表。(2)觀點: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到科學。論述: 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發表了《烏托邦》 一書,標志著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的歷史性飛躍, 1871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 ,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點評]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的相關史實。需要理解材料并重點掌握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10年9考)【時空線索】【課程標準】1.歷史解釋:通過了解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2.時空觀念:通過了解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3.史料實證:通過了解第一國際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內容要點】兩條主線 第一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實踐。三大事件 英國憲章運動、馬克思主義誕生、巴黎公社。四大成就 珍妮機、改良蒸汽機、火車、鐵路。五大人物 瓦特、斯蒂芬森、馬克思、恩格斯、歐仁·鮑狄埃。知識點1:第一次工業革命1、第一次工業革命(1)時間與發展過程:18世紀60年代開始于英國。此后向歐洲和北美傳播(2)領先國家: 英國(3)最先開始的行業: 棉紡織業 相關發明如下:①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的速度。②1765年,英國人 哈格里夫斯 發明 珍妮機 ,提高紡紗效率(4)標志性發明: 瓦特 改良 蒸汽機蒸汽機的廣泛運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重大飛躍,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5)生產方式由此改變: 機器 代替 手工 , 現代工廠制度確立。(6)交通工具:①1825年 英國 (國家)的 斯蒂芬森 發明 火車②新交通工具的影響:提供更為快捷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7)工業革命的影響:極大地提高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8)工業革命的啟示: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②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知識點2: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 、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1)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越來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卻很差。資本主義社會矛盾日益暴露。(2)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工人運動興起,隨著工人運動發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3)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強調: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二、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動1.馬克思多次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普魯士政府禁錮出版自由。2.在巴黎,馬克思、恩格斯一起討論各種理論和歐洲工人運動。3.馬克思撰寫了《資本論》等著作。4.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5.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三、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背景: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貧富差距拉大,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矛盾激化,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正確的科學理論指導。2、創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1839年,馬克思在倫敦完成了《 資本論 》)3、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 、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4、誕生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5、意義:從此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發展起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知識點3:第一國際(成立160周年);巴黎公社一、第一國際1.成立: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的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2.目標: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3.發展:第一國際在各國建立支部,組織領導各國工人階級進行聯合斗爭。(1)列舉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工人運動:法國的里昂工人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的織工起義。(2)國際工人運動發展原因: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工人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3)工人運動的目的: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提高政治地位。(4)工人動動的影響: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二、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2、開始:1871年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武裝起義。3、建立政權的嘗試: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4、結果:1871年5月28日,資產階級反對政府勾結普軍聯合反撲,公社失敗。強調: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世界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時期,還不具備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條件。【易混易錯】1.“工場”是以手工勞動為基礎,“工廠”是以機器生產為基礎;工業革命正是以“工廠”取代“工場”,以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過程。2.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機”的發明;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是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3.雖然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名稱上沒有涉及恩格斯,但是它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4.巴黎公社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但法國不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5.英國首先爆發工業革命的條件: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也不斷擴大,刺激了生產方式的改變和新技術的發明6.工業革命的影響:①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東方從屬與西方③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個對立的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④促進城市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⑤帶來了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問題7.西方國家近代化的過程:思想變革——制度變革——技術變革中國近代化過程:技術變革——制度變革——思想變革(與西方相反)1. (2023.廣東) 1869年,美國建成第一 條橫亙大陸的鐵路,后來又修建了4條南北方向的鐵路,到19世紀末,鐵路長度比之前增加了9倍,促進了全國性市場形成。這些鐵路的修建( )A.促進經濟全球化 B.消除了種族歧視C.有利于關稅降低 D.加速了經濟發展2. (2022.深圳)瓦特在取得專利的說明書中,把他的蒸汽機說成是大工業普遍適用的發動機,與當時使用其他動力來源的機器相比,他的普遍適用性體現在( )A.突破地理條件的限制 B.機器簡單易于制造C.能源清潔更加環保 D.可用能源豐富多樣3. (2021.廣東)蒸汽機不僅用于地下礦井抽水,而且還用于驅動地面車輛的設想于1825年變成現實,一條從礦井直達海岸的7英里鐵路問世了,這是人類第一條鐵路,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工業革命首先出現在煤炭業 B.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確立C.鐵路運輸率先實現了現代化 D.創新意識推動技術變革4. (2022.樂山)馬克思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 ,還要大。”他還說:“資本來到世間 ,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資本主義既有進步性又有局限性 B.資本原始積累具有殘酷性C. 資本主義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D. 工業革命創造巨大生產力5. (2019.廣東)列寧在1895年指出:“這本書篇幅不多 ,價值卻相當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還鼓舞著、推動著文明世界全體有組織的正在進行斗爭的無產階級。”這本書是( )A.《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B.《共產黨宣言》C.《物種起源》 D.《戰爭與和平》6.(2022.廣州)1775年至1813年,茲國伯明翰有-個科學和工藝研究的學會。改良蒸汽機的瓦特是其會員之一,會員間相互合作,促進了科學的應用。該材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A.工業革命的興起 B .“光榮革命”的爆發C .明治維新的開始 D .“電氣時代”的來臨7.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敗后,公社委員歐仁鮑狄埃寫了著名的戰斗詩篇《國際》。后來,作曲家為其譜曲, 定名為《國際歌》。以下是《國際歌》中的一段歌詞:其中“我們自己”是指( )A.無產階級 B .資產階級 C .地主階級 D .農民階級1. (2023番禺-模)有同學設計了一幅19世紀的“英國一- -印度一 中國” 三國貿易路線圖(如圖)。此圖反映了( )A.英國主導三國貿易 B.世界經濟聯系加強C.洲際人口流動頻繁 D.印度完成工業革命2.(2023德慶模擬)某次學習中出現“汽船的出現”“清朝的衰落和鴉片戰爭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等短語,此學習研究的主題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徘徊與掙扎 B.工業文明下的世界C.社會主義由理想變成現實 D.東西方的隔絕與沖突3. (2023增城二模) 18世紀末當曼徹斯特的一名工人享用“跨越大陸的一杯茶”,這杯茶包括中國的茶、 荷蘭的代爾夫特瓷茶杯、非洲奴隸生產的南美糖,他從中能獲得四大洲的能量。這反映出( )A.英國成為世界廠 B.世界市場初步形成C.工人生活條件優越 D.東方文化影響深遠4.(2023:德慶模擬)“當革命的風暴橫掃整個法國的時候,英國正在進行著一場較平靜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減弱的變革。”這場變革沒有你死我活的拼殺,而是通過和平的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這場革命是( )A.光榮革命 B.第一次工業革命C.英荷戰爭 D.第二次工業革命5.(2023順德一模) 有學者指出,英國通過革命建立君主立憲制,為工業革命提供制度前提;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新興 工業資產階級要求獲取政治權利, 1832年起英國進行了議會改革, 工業資產階級進入議會。該學者認為,工業革命( )A.與社會法制化相互促進 B.與政治民主化相輔相成C.推動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D.阻礙工人獲得政治權利6. (2023-陽山一模) 18世紀末以后的英國,資本家將人作為一種時間資源幾乎開發到了極致。1810年英國紡織工人的周薪是42先令,1844年則已經降為12先令。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A.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B.英國憲章運動失敗的結果C.工業革命中機器的推廣 D.拿破侖戰爭對英國的影響(2023:雷州模擬)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說:“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與其說 是以其他任何一種手段或力量為基礎,不如說是以蒸汽機為基礎。”這段話說明( )A.蒸汽機發明后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B.工業革命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變革C.工業革命對歐洲資產階級確立對世界的統治起到重大作用D.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8.(2023:龍崗一模)英國的責族和鄉紳屬于既得利益者,成功的中產階級以及那些志在效仿的人士感到心滿意足。但對勞苦者而言,工業革命摧毀了他們的傳統世界和生活方式,卻沒有自動帶來可以替代的東西。造成這種不同體驗是因為( )A.不同階級在工業革命中受益不同 B .歷史研究者的視角不同C.同一歷史事實會有不同歷史記載 D .分析問題階級立場不同9.(2023:東莞-模) 18世紀至20世紀初,英語中出現了如electron (電子) relativity (相對論) automobile (汽車) sparkplug (火花塞) gear-Shift (變速桿)等新的科學技術詞匯。促使新詞匯涌現的時代潮流是( )A.工業革命廣泛開展 B.資產階級革命此起彼伏C.殖民擴張加緊進行 D.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10. (2023德慶模擬)《共產黨宣言》 最初用德文出版,第一個英譯本于1850年在倫敦《紅色共和黨人》雜志上發表, 1871年至少又有三種不同的英譯本在美國出版,此外還有法文、波蘭文、俄文、丹麥文譯本相繼出版。這反映出( )A.共產主義已深入各國人民心中 B.《共產黨宣言》成為最暢銷書籍C.世界各國都出現革命高潮 D.國際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11. (2023德慶模擬)某次學習中出現“汽船的出現”“清朝的衰落和鴉片戰爭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等短語,此學習研究的主題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徘徊與掙扎 B.工業文明下的世界C.社會主義由理想變成現實 D.東西方的隔絕與沖突12.(2023深圳模擬)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馬克思并未將自己限制在理論上和寫作上。在他的一生中,為組織和鼓勵工人們,他將知識活動同各種嘗試結合起來。”以下史實能體現材料觀點的是( )A.發表《人民憲章》,領導了憲章運動 B.吸取前人思想,創立共產主義者問盟C.發表《共產黨宣言》,指導工人運動 D.創作《國際歌》 ,領導巴黎公社運動13. (2023:坪山模擬)某興趣小組準備進行一次專題探究,他們搜集到如下資料:《共產黨宣言》 讀本、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畫像、《國際歌》 歌詞等,由此推知他們探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A.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B.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C.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D .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14. (2023:德慶模擬)《正道滄桑一社會主義500年》 解說詞:它像一座燈塔指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被譽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歌中之歌”。“它”是(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共產黨宣言》15.(2023福田模擬) 1872年,德文版《共產黨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但是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這說明( )A.社會主義成為世界的主要潮流 B. 德國成為國際工人運動的中心C.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斷變化 D .革命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16. (2023深圳模擬)巴黎公社主要是由普通工人組成……公社一舉把所有的公職、 軍事、行政、政治的職位變成真正工人的職務,使它們不再歸一個受過訓練的特殊階層所私有。這說明巴黎公社政權( )A.具有無產階級專政色彩 B.旨在建立工農聯合政府C.解決了人類不平等問題 D.受到了馬克思直接指導17.(2023深圳模擬)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的經驗時指出,巴黎公社在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方面“過于老實”,當凡爾賽大肆 屠殺革命人士的時候,公社由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對市內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堅決措施。說明當時巴黎公社( )A.未具備革命成功的條件 B.未與廣大人民群眾結盟C.通過暴力革命方式建立 D.受科學社會主義的指導18. (2023深圳模擬)馬克思說巴黎公社的體制,是”把靠社會供養而又阻礙社會自由發展的國家這個寄生贅瘤迄今所奪去的一切力量,歸還給社會機體”。馬克思意在說明巴黎公社( )A.與當時的時勢相違背 B.力圖實現國家社會化C.體現主權在民的原則 D.是民主共和制的產物19.構建知識框架,尋找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是學好歷史的基本方法。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國較早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最早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十九世紀上半期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小華把近代英國崛起的線索整理如下:15世紀后半期始,通過殖民掠奪促進資本原始積累。17世紀40年代,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道路。18世紀中期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18世紀60年代一19世紀上半期進行工業革命, 成為第一個工業國家。根據上述線索,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促使英國對外殖民掠奪在15世紀后半期開始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資產階級何時通過什么法律文件來鞏固自身的地位 它的頒布有何意義 (3)英國在印度設立了什么機構來開展殖民掠奪 血腥的殖民掠奪對英國經濟發展有什么影響 (4)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英國人瓦特最重要的發明是什么 這一發明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什么影響 20. (2022九.上順德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重要史實(1)結合上述材料與所學知識,指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2)從上述材料中選取兩個相關聯的史實,提煉一個主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專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學案 原卷版.docx 【廣東專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學案 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