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屆高三第一次聯考理科綜合能力測試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在答題卡上將自己的姓名、座位號和考籍號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填寫清楚,考生考試條形碼由監考老師粘貼在答題卡上的“貼條形碼區”。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的對應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答題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上、試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由監考老師將答題卡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016Na23C135.5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共7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生物體內的無機物主要包括水和無機鹽,水和許多無機鹽對于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水和無機鹽在生命活動中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代謝的強弱由自由水的含量決定B,自由水既是良好的溶劑也能參與化學反應C.缺Mg的植物葉片變黃、長勢較差D.缺P的植物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均會受影響2.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由膜和物質本身的屬性來決定。如圖所示為主動運輸的類型模式圖,包括ATP驅動泵(利用ATP水解供能)、協同轉運(利用離子梯度動力)、光驅動泵(利用光能)三種,光驅動泵主要在細菌細胞中發現。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光能項w8ab注:圖中三種物質(▲■O)數量代表濃度A.方式是協同轉運,利用離子(▲)的梯度動力運輸物質(■)B.方式b中的載體蛋白是ATP驅動泵,該驅動泵可能具有催化功能C.方式℃中的載體蛋白是光驅動泵,該驅動泵分布在類囊體薄膜上D.葡萄糖通過方式b進入哺乳動物紅細胞以及小腸絨毛上皮細胞3.多細胞生物體的生長既要靠細胞生長增大細胞的體積,還要靠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其中細胞的有絲分裂具有周期性,下列有關細胞的生長及增殖周期性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細胞太大時細胞核的負擔就會過重B,隨著細胞的生長,細胞的相對表面積和物質運輸速率均會變小C.連續分裂的細胞具有周期性,細胞周期的大部分時間處于分裂期D.分裂期時間長的細胞更適合用于觀察細胞周期不同階段的特征4.許多科學家在遺傳學的發展過程中做出了杰出貢獻,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孟德爾利用具有相對性狀的豌豆進行實驗發現了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B.摩爾根利用果蠅進行雜交實驗證明了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C.格里菲思利用兩種肺炎雙球菌證明了DNA是S型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D.DNA衍射圖譜為沃森和克里克構建DNA雙螺旋結構物理模型提供了依據5.某種百合花有紫花和白花兩種顏色,受一對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白花是顯性性狀,紫花是隱性性狀。一株雜合的白花植株自交,結果發現子代開紫花的數量遠遠多于開白花的數量,有同學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這株百合產生了大量異常的配子,下列變異不會導致這些異常配子出現的是A.染色體結構變異B.染色體數量變異C.基因突變D.基因重組6.玉米為雌雄同株植物,可自花傳粉也可異花傳粉,玉米的果穗有長有短,長H)對短(h)為顯性。某研究員不小心將100粒結長果穗的雜合種子和50粒結短果穗的純合種子混合種植在一起,隨機交配(種子均能正常生長且繁殖能力相同),收獲了F1,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F,中,h的基因頻率約為49B.F1中,結長果穗的概率約為8/9C.若讓F,自由交配,則理論上F2中H與h的基因頻率與F,的相同D.若讓F1自由交配,則理論上F2中的三個基因型頻率與F的不同7.“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為:可吸入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B.燃煤脫硫不僅能減少酸雨,也有利于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C.過度使用化肥,可能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出現水華、赤潮等現象D.回收利用廢舊電池,不僅能變廢為寶,還能防止重金屬污染8.用N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7.8gNa202與水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為0.2NAB.標準狀況下,22.4L氯仿含有的共價鍵數目為4NAC.常溫下,1LpH=1的疏酸溶液中,氫原子數目為0.1NAD.30g冰醋酸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總數為4N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