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易錯題系列生物部分第五講 激素對生命活動的調節易錯知識點呆小癥和侏儒癥呆小癥是由于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具體表現為反應遲鈍,智力低下,身體短小;侏儒癥是由于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具體癥狀表現為發育遲緩,身體異常矮小,但智力正常。內分泌和外分泌腺內分泌腺也叫無管腺,它們沒有導管,腺細胞產生的分泌物直接進入鄰近的血管或淋巴,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調節整個人體的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重要的生理活動。外分泌腺是有管腺,它們的分泌物經導管輸送到體表或某些管腔里,如消化腺、汗腺。生長素和生長激素。生長素是植物激素的一種,而生長激素是動物激素,由垂體分泌。中考規律盤點及預測本講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植物的向光性實驗,激素對生命活動的調節等知識點是中考的必考內容,需重視探究題中控制變量法的應用和對表格中數據的處理能力。易錯題訓練1、如圖是縮手反射的神經結構,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該神經結構被稱為反射弧B.圖中的③是神經中樞C.完成反射活動的路徑是①→②→③→④→⑤D.效應器是指傳出神經的神經末梢2、某生育期婦女患地方性甲狀腺腫,有關該婦女患病期間生育孩子健康情況的推斷,可以借鑒的是( )A.患侏儒癥的可能性最大B.患呆小癥的可能性最大C.患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可能性最大D.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最大3、臨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沒有其他生命體征的病人。該類患者腦部一般沒有受到損傷的部位是 ( )A.大腦 B.小腦 C.腦干 D.大腦皮層 4、 如圖是反射弧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 是效應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應B.c 是神經中樞,不受其他結構的調控C.d 能將來自c 的神經沖動傳至e,引起反射D.e 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5、如圖是某人在飯前、飯后血糖含量變化曲線.引起圖中d~e段血糖濃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A.胰島素 B.甲狀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雄性激素6、科學家做了如下實驗:(1)將20只生理狀況相同的糖尿病大鼠隨機均分成甲、乙兩組.(2)甲組大鼠每天喂2毫升桑葉提取液,乙組大鼠每天喂等量蒸餾水,期間各組大鼠均喂相同的食物,(3)30天后,甲組大鼠血糖濃度明顯下降,乙組大鼠血糖濃度沒有明顯變化.下列關于此實驗的說法的錯誤的是( )A.此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桑葉提取液能否治療糖尿病B.乙組大鼠所起的作用是作為對照C.桑葉提取液的作用類似于甲狀腺激素D.每組用10只大鼠而不是1只,目的是減少實驗的偶然性7、冬泳運動被譽為是“勇敢者的運動”. 冬泳時運動員生理上可能出現的變化是( )A.機體耗氧量下降 B.骨骼肌戰栗C.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 D.皮膚血管舒張8、下列有關激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內的激素含量豐富,對各項生命活動都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B.醫院主要通過尿液直接檢測人體內胰島素的含量C.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都能促進少年兒童的生長D.幼年時期,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不足則會患呆小癥 9、兩人在空腹狀態下,同時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克,然后每隔l小時測定一次血糖舍量,將結果繪成下圖曲線。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曲線a代表糖尿病患者 B.曲線a在l~2小時下降主要是血糖含成糖元所致 C.曲線b代表正常人 D.曲線b在2小時后下降主要是血糖加速分解所致 10、2011年5月1日起,我國將醉酒駕駛納入刑法.對“醉酒駕駛會提高交通事故的發生率”的解釋,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醉酒會( ) A.使有的駕駛員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B.使有的駕駛員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C.影響駕駛員的反應靈敏度和操作準確性D.提高駕駛員的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 11、從黑暗環境進入光亮處,瞳孔會變小,這是瞳孔反射,與膝跳反射屬于同一類反射.有關瞳孔反射的表述,錯誤的是( ) A.該反射屬于激素調節B.該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C.該反射不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D.該反射是人體對環境變化的反應 12、如果支配左腿的傳入神經及中樞完整,而傳出神經受損,那么該左腿( ) A.能運動,針刺有感覺B.不能運動,針刺有感覺C.能運動,針刺無感覺D.不能運動,針刺無感覺 13、將培養在瓊脂培養基內的蠶豆幼苗,分別放入4個暗箱中,如下圖所示。其中第2和第4個暗箱分別在頂部和右側開孔,使光線射入,請分析回答: (1)用______兩個裝置進行實驗,可了解蠶豆的生長與光線的方向之間的關系。(2)用______兩個裝置進行實驗,可了解蠶豆莖和根的生長與重力之間的關系。(3)裝置4中的蠶豆幼苗,其莖的生長情況是________,根的生長方向是________。 14、材料一:1880年,達爾文在研究光照對植物胚芽生長影響時,進行了向光性實驗,并認為在單側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會產生某種物質,對胚芽生長會產生影響.材料二:1928年,溫特完成了圖甲實驗.證實了尖端確實產生了某種物質,能控制胚芽生長.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從一些植物中分離出了生長素.(1)材料一中劃線句既是達爾文的實驗結論,也可以作為材料二的溫特實驗探究中的______環節.(2)圖甲的實驗中,B組的作用是______.(3)為證明“胚芽彎曲是尖端下部生長不均勻引起的”猜想,小敏設計了如圖乙實驗,在胚芽尖端下部標上等距橫線,用單側光照射.當橫線左側間隔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橫線右側間隔,說明猜想成立.(4)進一步研究發現:在低濃度范圍.隨著生長素濃度增大,促進作用增強;在高濃度范圍,隨濃度增大,促進作用減弱;超過一定濃度,表現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靜置一段時間,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側,如圖丙.圖丁中,曲線能正確表示胚芽彎曲程度與生長素濃度關系的是______. 15、生活在沙漠中的駱駝對缺水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如圖呈現的是駱駝在兩種不同情況下的體溫晝夜變化,通過兩種情況比較可知,駱駝是通過___________的方式來適應缺水環境的;這種對體溫的調節是通過___________(填“大腦”或“腦干”)中的神經中樞實現的;按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駱駝的這一適應特征的形成是長期____________的結果。 16、小白鼠是恒溫動物,為了探究小白鼠調節體溫的中樞是否為下丘腦,某科研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取兩只健康的、性別與生理狀況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標記為甲、乙;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壞甲鼠的下丘腦,乙鼠不做處理;③把甲、乙兩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溫室中,室內溫度調為0℃,在相對安靜的條件下觀察24小時,每隔4小時分別測量一次體溫,并做好記錄.(1)若甲鼠體溫______,乙鼠體溫保持相對恒定,則下丘腦與體溫調節有關;若甲、乙兩鼠體溫均保持相對恒定,則下丘腦與體溫調節無關.(2)以上實驗步驟中還存在兩點缺陷,這兩點缺陷是______. 17、某興趣小組同學探究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促進植物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實驗材料為生長狀況相同的楊樹枝條,等量分別插入到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和清水中培養,實驗分四次并在同一實驗室內完成。每次實驗直到枝條不再產生根為止,計算每枝枝條生出根的平均數量,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分析回答: 2×10-1g/L2×10-2g/L2×10-3g/L2×10-4g/L2×10-5g/L清水5月26日0001605月31日00021106月5日01151316月10日0256161⑴本實驗中設置清水組的目的是 ;⑵表中數據顯示,用濃度為 的生長素處理后,枝條生根最多;⑶分析可知,生長素濃度過大時 (選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條的生根;⑷有同學分析上表的數據后,得出一個結論“生長素濃度越低,促進生根的作用越明顯”,你認為這個結論正確嗎? ,理由是 。 18、下面是人體完成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圖所示神經結構叫 ,圖中⑤表示感受器,⑤的功能是 。(2)小明在生病進行肌肉注射時,肌肉出現不自主地戰栗。“戰栗”是一種反射活動,此反射活動完成的途徑是 (用圖中的序號和箭頭表示)。而后感覺到疼痛,小明的痛覺是在 產生的,先戰栗后疼痛這說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還具 。有 功能。(3)若②損傷了,在進行肌肉注射時是否會發生“戰栗”? ;是否會產生疼? 。(填“是”或“否”)中考易錯題系列生物部分第五講 激素對生命活動的調節答案DBCCACBCD、DAB(1)3、4(2)1、3(3)向光彎曲生長 向下生長(或不變)(1)提出猜想;(2)對照;(3)小于;(4)B.增加體溫的變化幅度 腦干 自然選擇(1)明顯減少(或不恒定);(2)實驗前要先測定甲、乙鼠的體溫;要有重復實驗,僅用兩只小白鼠進行實驗有一定的偶然性.(1)起對照作用 (2)2×10-5g/L (3)不利于 (4)不正確 因為還沒有用更低濃度的生長素進行實驗(1)反射弧;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2)⑤→④→③→②→①;大腦皮層的身體感覺中樞(或大腦皮層);傳導 (3)否;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易錯題系列生物部分第五講 激素對生命活動的調節.docx 中考易錯題系列生物部分第五講 激素對生命活動的調節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