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七課時《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觀念: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統一標準的測量工具,統一標準是非常有意義的。2.尺子與測量紙帶是兩種測量工具,有許多相同和不同之處。科學思維:用比較的方法,感知尺子在測量中的優點。探究實踐:1.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用語言或圖畫初步描述尺子與測量紙帶的特征,并與同伴討論和交流。2.細致觀察并比較尺子與測量紙帶的異同。態度責任:1.逐步適應使用多種測量工具和測量單位。2.體會到統一測量工具和單位給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測量的概念,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比較能力。三、評價任務(根據需要設計評價量規)1.根據預習的內容,達到不同的評價標準。小組評價量表目標 評價標準 星等1.尺子都可以做什么? 學生舉手回答尺子的用途,每回答出一個,獎勵一顆星。 ( )★2.尺子和測量紙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小組討論,舉手回答,對每個組的不同回答給予不同數量星的獎勵。 ( )★3.尺子與測量紙帶有什么不同? 小組討論,舉手回答,對每個組的不同回答給予不同數量星的獎勵,同時對能舉出事例的組給予表揚。 ( )★4.尺子和測量紙帶相比,哪個更好? 學生舉手回答,說出自己結論的同時,能說出理由的,給予2到3顆星的獎勵。 ( )★2.基于所學知識,學會通過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的長度,進一步理解測量的概念和方法。四、教學過程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一)導入新課 謎語導入 師:“百變測量,我來探究”,大家還記得我們的主題班會嗎?怎么樣,通過這幾節課的學習,你對測量都探尋到了什么? 生舉手回答 師小結:我們認識了一種新的測量工具,測量紙帶,我們學習了通過紙帶可以測量出很多物體的長度、高度,如桌子,講臺,還有小桶一圈的長度。其實在我們的鉛筆盒里也有一種常用的測量工具,你知道是誰嗎?先讓我們通過一個謎語認識一下吧。 課件出示謎語: 橫著拿它問長短,豎著用它看高低, 能打格子和畫線,橫平豎直很整齊。 (打一文具) 生舉手回答:尺子 師:尺子是不是幾乎每個同學的鉛筆盒里都有呀。那你知道尺子都可以做什么嗎? 生討論,舉手回答 課件出示 師問: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區的人們采用統一標準制作成的測量工具,可以測量很多物體,我們前面的學到的測量紙帶也可以測量物體,那尺子和測量紙帶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 揭示主題: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 通過老師的提問和小結,學生回顧本單元所學的主要內容。 通過謎語,讓大家了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與尺子有關。 通過圖示了解尺子的用途。 通過問題的引入,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教師觀察學生的活動參與程度及回答情況,給予學生及時的鼓勵,調動大家興趣。 猜謎語,感受這節課要學的內容與尺子有關。 知道尺子的用途。(二)探究活動 評價活動一:認識尺子 課件出示尺子圖片 師:打開你的鉛筆盒看看里面有尺子嗎?你和同桌的尺子一樣嗎? 課件出示 師:尺子是我們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具,我們可以利用它畫直線,量東西等。其實我們鉛筆盒里的尺子不止這一種。 課件出示 師:這是我們認識的文具尺子,在生活中還有一些其他的尺子,我們也來認識一下吧。 課件出示幾種生活中的尺子,讓大家認識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制造出不同材料、不同長度的尸子嗎 播放視頻《常見的尺子》 小結:1.尺子都有一條筆直的邊,筆直的邊上有間隔相等的刻度﹔ 2.為了適應不同的場合和物體,人們專門制造了不同材料、不同長度的尺子。 3.不同材料、不同長度的尺子,能讓我們在不同情況下,更方便、更快捷、更準確地測出物體的長度。 評價活動二:觀察比較尺子和測量紙帶 課件出示 師問:尺子和測量紙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課件出示討論要求 1、把紙帶和尺子放在桌子中間,小組四人一起觀察。 2、與同伴輕聲討論。 3、測量紙帶和尺子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至少說出2點(長度、刻度、單位、使用方法等)。 生1:都有刻度 生2:都有數字 生3:都是從0開始 …… 師根據學生回答和圖示展示,進行總結 課件出示 師:尺子和紙帶都有格子,一格一格的;格子上都標有數字;而且數字都是從0開始的;尺子上0到1和1到2的表現的距離是等長的,紙帶也是這樣,相當于同一標準物的長度。 師問:那不相同的地方呢?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生1:紙帶是紙做的,尺子有塑料的,也有鋼的。 生2:尺子的刻度中間還有小刻度。 生3:數字標記的不同 …… 師根據學生回答和圖示展示,進行總結 課件出示 師小結:出示尺子與紙帶的相同與不同總結表 活動三:用尺子測一測 師過渡:通過我們的觀察和研究,我們了解了尺子和測量紙帶的異同,那請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要測量一下橡皮的長度,你會選擇尺子呢,還是測量紙帶呢? 課件出示尺子的圖片,讓大家決定用哪個測量工具 生齊答尺子 師問:那我們要怎樣用尺子來測量呢?先來了解一下測量活動的注意事項吧。 課件出示:1、測量前,尺子緊貼物體的邊緣; 2、測量中,注意起點和終點位置; 3、測量后,正確讀數和及時記錄。 師:好,那就讓我們以小組的形式來用尺子測量一下橡皮的長度吧。 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課件出示測量橡皮擦的圖片: 師結合圖示講解要點: 1、把尺子的0刻度線和物體的一端對齊; 2、讀出尺子上與物體另一端對應的刻度; 3、當物體末端對應的刻度不是整數時,可以讀為“幾厘米多”。 師: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用塑料尺子測量出橡皮的長度是5厘米,那如果我們換成卷尺呢?結果又如何。 小組測量,匯報結果 生齊答:一樣 師小結:用塑料尺和卷尺測得的橡皮長度相同。 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測量結果填表,感受測量紙帶和尺子測量不同物體的區別。 課件出示 活動四:尺子的好處 師過渡:通過我們的測量,你發現了什么?測量紙帶和尺子比較,哪個更標準,更準確呢? 生齊答:尺子 師問:那請各小組討論一下, 課件出示 小組討論,組內交流 課件出示 尺子有標準單位,如厘米。 尺子不容易壞; 3、用尺子測量起來更加方便。 師解釋:尺子有塑料的,也有鋼的,所以尺子不容易壞,而測量紙帶是用紙做的,很容易撕壞。 師問:同學們還記得前面我們學過的測量課桌的高度嗎?當時,我們選擇的測量工具是測量紙帶,那如果現在再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呢?說說你的理由。 課件出示紙帶、尺子和卷尺的圖片 師問:你為什么會選擇卷尺呢? 生舉手回答:因為紙帶和尺子太短了,卷尺長。 師小結:所以我們今天學習了尺子之后,發現有些物體用尺子更方便。看來同一個物體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測量工具,用不同的解決辦法。 師問:那請大家總結一下,尺子和測量紙帶相比,有什么好處?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組1:更準確 組2:不容易壞 組3:測量方便 …… 課件出示 尺子使用的是標準單位,有米、厘米,還有毫米;刻度更細,測量更準確;尺子的材質不容易壞;測量起來比較方便。 活動一: 通過文具尺子的引用,讓學生了解尺子在我們身邊,知道尺子作為文具的常用功能。 感受文具尺子的不同的樣子。 其實對于生活中的測量工具,很多學生早就知道了尺子,還認識一些其他的尺子,前面的課以測量紙帶為切入點,從學生學習使用的載體出發,用問題驅動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的興趣。 活動二: 通過尺子和測量紙帶的出示,讓學生觀察它們的異同,并能匯報出來。 活動三: 通過學生身邊熟悉的材料——橡皮入手,讓學生在觀察前先明確自己的觀察任務及交流形式,使學生能帶著任務開展活動。 活動中,老師創設寬松的研討氛圍,對學生的表達有促進作用。整個活動利用小組討論,小組合作,口頭交流,測量記錄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掌握正確使用尺子的方法,為后續的測量活動打下基礎。 通過測量活動,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統一標準的重要性。 活動四: 在觀察中比較,在實踐中檢測,體會到統一測量工具和單位給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生活中的測量工具。 活動一: 學生根據老師的提示,打開自己的鉛筆盒查看尺子,并說出自己的尺子,與同桌或前后桌進行比較。 通過圖片了解生活中的尺子,感受尺子的種類。 活動二: 觀察尺子和測量紙帶,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匯報自己的結論。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做點評,并進行補充。 活動三: 通過課件出示的注意事項,學生了解測量活動之前應該注意的地方。 小組合作,匯報交流自己用尺子測量橡皮長度的過程。老師巡視指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糾正問題。 活動四: 小組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感受用尺子測量的好處。 思考如何測量課桌高度,和前面學習的測量紙帶測量形成對比,從而感受卷尺的優點。(三)拓展延伸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塑料尺、卷尺、鋼尺外,還有很多種尺子,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幾種吧。 課件出示 (1)游標卡尺:是一種測量長度、內外徑、深度的量具。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精度中等和測量尺寸范圍大等特點。可以用來測量零件的內徑、外徑、長度、寬度、厚度、深度和孔距等,應用范圍廣,屬于萬能量具。 (2)千分尺:又叫螺旋測微器,是比游標卡尺更精密的測量長度的工具,用它測長度可以準確到0.01mm,測量范圍為幾個厘米。 (3)激光測距儀:是利用調制激光的某個參數實現對目標的距離測量的儀器。激光測距儀測量范圍為3.5~5000米。廣泛用于地形測量,戰場測量,坦克,飛機,艦艇和火炮對目標的測距,測量云層、飛機、導彈以及人造衛星的高度等。 通過尺子的拓展,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尺子是多種多樣的,從而理解尺子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讓學生感覺工具的先進,激發他們日后去研究更先進的測量工具而努力。 了解多種尺子,認識到尺子的廣泛應用。(四)知識總結 尺子和測量紙帶是兩種測量工具,有許多相同與不同之處。 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統一標準的測量工具,統一標準是非常有意義的。尺子上刻度線的距離長度是國際統一標準的,所以我們用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得出的結果有可比性和通用性。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教師考查學生本節課的收獲,及時給予評價。四、成果集成學生通過對尺子和測量紙帶的觀察和比較,發現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從而感受到尺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五、作業設計【知識技能類作業】一、選擇題1.關于測量紙帶和尺子,下列說法不正確( )A.都有刻度 B.都很方便 C.測量紙帶比尺子驚鵲2.下面的( )活動用不到尺子。A.測量身高 B.測量體重 C.測量腰圍利用( )測量身高更好。A. B. C.二、填空題1.生活中常見的尺子有( )、( )等。2.用尺子測量物體時,要把尺子的( )刻度線與物體的一端對齊。3. 橡皮的長度是( )厘米。判斷題1.尺子可以測量長度和重量。( )2.尺子上的刻度是隨意畫的。( )3.尺子的長度單位有米、厘米和毫米等。( )四、請你指出下圖測量不正確的地方。【綜合實踐類作業】利用家中的適當的尺子測量家具,并用表格的形式記錄下來。例如:衣柜、電飯鍋、魚缸等。注意:(1)先預測,再測量。選擇適當的尺子進行測量。記錄單名稱 預測 實際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答案:【知識技能類作業】一、選擇題1.C 2.B 3.A二、填空題1.軟尺 卷尺2.零或03.4三、判斷題1.× 2.× 3.√四、1.未把尺子的0刻度和物體的一端對齊。2.鉛筆長度超出了刻度尺的范圍,需要選擇更長的刻度尺。【綜合實踐類作業】答:鉛筆的起點沒對準尺子的0刻度。答案不唯一。板書設計7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 認識尺子 比較尺子和測量紙帶 用尺子測一測:對齊→緊靠→讀數→記錄七、教學反思一年級的學生對尺子并不陌生,平時在學習過程中已經在使用,但是尺子的測量單位以及單位之間的進制,對一部分學生來說可能比較陌生,理解也是有難度的。可能他們不太熟悉使用尺子進行準確測量的步驟,也需要進一步培養觀察力和比較能力。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比較與測量》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單元(或主題)名稱 《比較與測量》單元主題 “測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我們常常會比較一些物體,所以學校為了讓大家掌握多種測量方法去準確地比較物體,要求每班組織一次以“百變測量 我來探究”為主題的班會活動。科科所在的一年級(1)班也組織了一次這樣的活動,讓我們一起跟著科科去參觀一下吧!課標要求 核心概念:技術、工程與社會 學習內容: 12.1技術與工程創造了人造物,技術的核心是發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1-2年級):應用身邊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簡單的手工作品。 12.2技術與工程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1-2年級):舉例說出周圍簡單科技產品的結構和功能,知道科技產品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快捷和舒適。 12.3科學、技術、工程相互影響與促進(1-2年級):初步體驗利用工具可以更好地進行觀察與測量。 學業要求: (1)能描述常見簡單科技產品的結構和功能,知道科技產品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 (2)能應用身邊常見的材料和簡單工具制作簡單的作品。 (3)能借助工具進行科學觀察并進行交流。 (4)具有動手操作的興趣。教材分析 比較與測量是科學研究的基礎,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技能。當科學家觀察和實驗時,他們離不開比較和測量。通過使用數字和標準的測量單位,他們可以確定和描述物體諸如長度、體積、重量和溫度等屬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學生們自然地進行著比較,也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測量。事實上,比較和測量是學生們理解周圍事物的重要途徑。在本單元中,他們將觀察事物間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重演標準尺的產生過程,體會比較和測量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比較與測量》單元是讓孩子們經歷一把尺子的產生過程。單元的定位是這樣的:一是認識常見工具,了解其功能;二是使用工具對材料進行簡單加工;三是描述肉眼觀察和簡單儀器觀察的不同。第一課《在觀察中比較》是單元起始課。第二課《起點和終點》,引導學生明白確定起點和終點是測量的基本要素。第三課《用手來測量》讓學生明白人體也可以作為一種測量工具。第四課《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將選用回形針、小棒等固定長度的物體作為測量工具,為第5課奠定基礎。第五課《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體驗統一使用標準物測量帶來的公平與方便。第六課《做一個測量紙帶》是制作一種便攜式、可以彎曲的、能測量更大物體、方便計數的測量工具——測量紙帶。第七課《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是單元的最后一課,將引發學生對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討論和交流。 本單元中,各課雖然有側重,但是都圍繞“比較和測量”這個概念展開的,體現了單元學習的連貫性、綜合性,以及方法與探究協調發展的特點。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集中注意時間短,合作意識和紀律意識較弱。他們表象性的生活經驗是豐富的,對未知科學探索也是好奇的,通過第一單元對植物的觀察,也具備了一些基本的科學觀察方法和能力,但在精準比較和描述結果時有一定的困難。教師應該通過有結構的活動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活動幫助學生梳理出正確比較與測量的步驟,習得正確的比較、測量的方法。通過對《比較與測量》單元的學習,學生動手動腦學習科學的興趣有所提升,但是知識的系統性,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還需提升,漸進提升簡單的語言表達與歸納能力。單元目標 1.科學觀念: 通過對兩種物體觀察和比較,知道它們在長度、高度方面的不同。認識到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也是不同的。 通過紙蛙跳遠比賽,認識到紙蛙跳遠的距離可以用起跳點和落地點來標識,其中確定起點和終點是測量的基本要素。 知道測量是可以用來量化比較結果的,把人體的一些器官作為一種測量工具,便捷快速;知道“拃”是張開的拇指到中指的長度;知道用“拃”可以量化測量、比較結果。 2.科學思維: 能運用比較的方法觀察物體的長度、高度等特征。對探究過程與方法進行反思。 在實踐體驗中能意識到觀察、比較和測量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 通過用手測量的活動,將科學觀念與事實建立聯系,意識到用拃測量時首尾相連可以使測量結果更準確。 學習標記起點和終點的方法。 認識到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解決問題。 3.探究實踐: 能用做標記的方法記錄物體長、寬、高等特征;并能基于自己的記錄用排序的方法描述和記錄觀察的結果。 能用多種感官和簡單的方法觀察和描述物體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能根據高度和長度給物體排序。 能以討論、畫畫、書寫等形式進行描述和交流。 嘗試以圖表的形式記錄和組織信息。 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進行總結反思,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態度責任: 在探究活動中激發對常見物體的特征研究興趣;如實記錄觀察到的信息的態度;通過合作建立起善于表達、傾聽的習慣。 發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測量的認同感。 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樂于講述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測量數據和探究依據。 認同客觀地記錄紙蛙跳遠距離比獲得比賽勝利更重要。 認識到人們總是在解決問題中不斷完善和改進工具,從而拓展和增強人的能力。單元結構化活動 本單元的主題是比較與測量,共有7個課題,共7課時。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 2.作業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對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的評價。 圍繞單元和主題目標 1.分層設置單元測試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比較和測量,如何使用測量工具。單元課時課型規劃 課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或問題) (一般1-2個)達成評價1觀察課在觀察中比較通過對兩種物體觀察和比較,知道物體的特征。認識到由于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也是不同的。 用做標記的方法記錄物體的特征。用做標記的方法記錄觀察結果。 把自己的觀察結果善于表達出來,并傾聽別人的。1操作課起點和終點1.認識到起點和終點的確定是測量距離的基本要素。 2.知道用紙帶測量可以精準地比較距離。1.青蛙跳遠的距離可以用什么來確定? 2.如何用紙帶測量跳遠的距離。1.在兩兩比較、組間比較中分析青蛙跳遠的遠近。 2.掌握在紙帶上畫出跳遠距離的方法。1操作課用手來測量知道把人體的一些器官作為測量工具,便捷快速。 意識到用拃測量時要首尾相連。知道“拃”是張開的拇指到中指的長度。 知道拃可以量化測量、比較結果。體驗用拃來量化比較結果,并能標記測量過程。1實驗課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通過用不同的物體測量其他物體的活動,知道固定長度的物體可以作為標準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在測量物體時,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標準單位作為測量標準。能用標準單位物體首尾相連測量物體長度。并用數字記錄測量結果。1實驗課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通過測量實驗,知道使用標準單位比非標準單位測量得到的數據更準確。在測量活動中選擇標準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會使用小立方體組合成的工具測量物體。 對測量過程提出簡單的改進方法并加以實施。1操作課做一個測量紙帶能依照步驟制作完成一條測量紙帶,并能利用測量紙帶測量一些物體。知道測量紙帶具有方便攜帶和測量等特點。 2.如何用測量紙帶進行測量。1.用比較的方法,理解科學標記能增加測量的準確性。 2.用測量紙帶進行物體周長的測量。1觀察課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通過觀察測量紙帶和尺子,能區分兩者的異同,認識到統一標準對結果很重要。用比較的方法,感知尺子在測量中的優點。 正確使用尺子測量、記錄物體的長度。能在實踐對比操作中,用語言或文字來描述、記錄測量紙帶和尺子的異同。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8張PPT)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教科版一年級上冊內容總覽目錄單元主題01教學目標02新知導入03新知講解04生活應用05課堂練習06課堂總結07板書設計08作業布置09單元主題“測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我們常常會比較一些物體,所以學校為了讓大家掌握多種測量方法去準確地比較物體,要求每班組織一次以“百變測量 我來探究”為主題的班會活動。科科所在的一年級(1)班也組織了一次這樣的活動,讓我們一起跟著科科去參觀一下吧!教學目標科學觀念: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統一標準的測量工具,統一標準是非常有意義的。2.尺子與測量紙帶是兩種測量工具,有許多相同和不同之處。科學思維:用比較的方法,感知尺子在測量中的優點。探究實踐:1.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用語言或圖畫初步描述尺子與測量紙帶的特征,并與同伴討論和交流。2.細致觀察并比較尺子與測量紙帶的異同。態度責任:1.逐步適應使用多種測量工具和測量單位。2.體會到統一測量工具和單位給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新知導入橫著拿它問長短,豎著用它看高低,能打格子和畫線,橫平豎直很整齊。(打一文具)新知導入尺子都可以做什么?新知導入尺子和測量紙帶有什么不同?新知講解活動一:認識尺子新知講解活動一:認識尺子塑料尺軟尺新知講解活動一:認識尺子折疊尺卷尺新知講解活動一:認識尺子鋼尺卡尺新知講解活動一:認識尺子新知講解活動一:認識尺子1.尺子都有一條筆直的邊,筆直的邊上有間隔相等的刻度﹔2.為了適應不同的場合和物體,人們專門制造了不同材料、不同長度的尺子。3.不同材料、不同長度的尺子,能讓我們在不同情況下,更方便、更快捷、更準確地測出物體的長度。新知講解活動二:觀察比較尺子和測量紙帶尺子和測量紙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新知講解活動二:觀察比較尺子和測量紙帶1、把紙帶和尺子放在桌子中間,小組四人一起觀察。3、測量紙帶和尺子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至少說出2點(長度、刻度、單位、使用方法等)。2、與同伴輕聲討論。討論要求新知講解活動二:觀察比較尺子和測量紙帶相同點:都有格子都有數字起點都是數字“0”標志線的間距等長新知講解活動二:觀察比較尺子和測量紙帶不同點:一格的距離不同材質不同尺子有更細的標準線數字標記方法不同新知講解活動二:觀察比較尺子和測量紙帶尺子與紙帶的相同與不同 尺子 紙帶不同點 材質 塑料、木頭、金屬 紙軟硬 有軟有硬 軟標記線 標記線比較多,間距密,有長有短 標記線比較少,間距寬單位 有cm單位標志 沒有單位標志相同點 ①都有0刻度(測量起點) ②標記線的間距等長; ③標記線重復出現; ④用數字標記。 新知講解活動三:用尺子測一測你能用尺子測量出橡皮的長度嗎?新知講解活動三:用尺子測一測1、測量前,尺子緊貼物體的邊緣;2、測量中,注意起點和終點位置;3、測量后,正確讀數和及時記錄。注意事項:新知講解活動三:用尺子測一測起點對齊“0”終點讀刻度1、把尺子的0刻度線和物體的一端對齊;2、讀出尺子上與物體另一端對應的刻度;3、當物體末端對應的刻度不是整數時,可以讀為“幾厘米多”。新知講解活動三:用尺子測一測用卷尺測量,橡皮的長度是多少?用塑料尺和卷尺測得的橡皮長度相同。新知講解活動三:用尺子測一測用測量紙帶和尺子來測量 日期: 用測量紙帶測量 用尺子測量橡皮的長度科學課本的長度我的發現 和測量紙帶相比,用尺子測量物體有什么好處? □更標準 □更準確 新知講解活動四:尺子的好處尺子和測量紙帶相比,有什么好處?新知講解活動四:尺子的好處1、尺子有標準單位,如厘米。2、尺子不容易壞;3、用尺子測量起來更加方便。新知講解活動四:尺子的好處同一個物體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測量工具,用不同的解決辦法。新知講解活動四:尺子的好處尺子使用的是標準單位,有米、厘米,還有毫米;刻度更細,測量更準確;尺子的材質不容易壞;測量起來比較方便。拓展延伸是一種測量長度、內外徑、深度的量具。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精度中等和測量尺寸范圍大等特點。可以用來測量零件的內徑、外徑、長度、寬度、厚度、深度和孔距等,應用范圍廣,屬于萬能量具。游標卡尺生活中的尺子拓展延伸又叫螺旋測微器,是比游標卡尺更精密的測量長度的工具,用它測長度可以準確到0.01mm,測量范圍為幾個厘米。千分尺生活中的尺子拓展延伸是利用調制激光的某個參數實現對目標的距離測量的儀器。激光測距儀測量范圍為3.5~5000米。廣泛用于地形測量,戰場測量,坦克,飛機,艦艇和火炮對目標的測距,測量云層、飛機、導彈以及人造衛星的高度等。激光測距儀生活中的尺子一、選擇題1.關于測量紙帶和尺子,下列說法不正確( )A.都有刻度 B.都很方便 C.測量紙帶比尺子驚鵲2.下面的( )活動用不到尺子。A.測量身高 B.測量體重 C.測量腰圍3.利用( )測量身高更好。A. B. C.課堂練習CAB課堂練習二、填空題1.生活中常見的尺子有( )、( )等。2.用尺子測量物體時,要把尺子的( )刻度線與物體的一端對齊。3. 橡皮的長度是( )厘米。軟尺零4卷尺課堂練習三、判斷題1.尺子可以測量長度和重量。( )2.尺子上的刻度是隨意畫的。( )3.尺子的長度單位有米、厘米和毫米等。( )四、請你指出下圖測量不正確的地方。××√2.鉛筆長度超出了刻度尺的范圍,需要選擇更長的刻度尺。1.未把尺子的0刻度和物體的一端對齊。課堂總結尺子和測量紙帶是兩種測量工具,有許多相同與不同之處。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統一標準的測量工具,統一標準是非常有意義的。尺子上刻度線的距離長度是國際統一標準的,所以我們用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得出的結果有可比性和通用性。板書設計比測量紙帶和尺子認識尺子比較尺子和測量紙帶用尺子測一測:對齊→緊靠→讀數→記錄作業布置我們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的測量工具,請你用拍照或是畫圖的方式記錄三種。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整體教學】教科版科學一上第二單元《比較與測量》7.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 課件.pptx 【大單元整體教學】教科版科學一上第二單元《比較與測量》7.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 課時教案.docx 【大單元整體教學】教科版科學一上第二單元《比較與測量》單元教學規劃.docx 常見的尺子.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