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學期道德與法治、歷史第二次階段性檢測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56 分)(政治部分 1—14 題,歷史部分 15—28 題)在家里,“我”是爸媽的乖女兒;在學校“我”是老師的好學生;在社區“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鄰居……材料中“我”的身份確定依據分別是( )A.地緣關系、業緣關系、血緣關系 B.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C.地緣關系、血緣關系、業緣關系 D.血緣關系、業緣關系、地緣關系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有( )①助人行為 ②社會公益行為 ③電信詐騙行為 ④行人闖紅燈行為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從來沒有一個渠道,能夠匯集如此之多民間聲音;從沒有一個空間,可以同時容納如此之眾共商國是;也從來沒有一種力量,能夠把互不相識的大眾意見凝聚成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中國互聯網做到了,中國網民做到了這意味( )A.網絡成為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保障 B.網絡成為促進社會民主進步的重要平臺C.網絡反腐逐漸成為廉政建設的利器 D.網絡發展正深刻影響中國公民的政治參與微信朋友圈我們經常看到朋友轉發的鏈接,但有些并未被核實。據相關專家介紹,在微信朋友圈 ,未經核實轉發別人的信息,也屬于違法行為,對于復雜的網絡信息,我們應該( )①增強辨別是非能力 ②遠離網絡、遠離是非③增強抵制誘惑的能力 ④培養興趣愛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美國當代政治學家賽繆爾·享廷頓說:“人類可以無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無秩序而有自由。”這句話強調社會秩序的重要性。關于社會秩序,下列觀點你贊同的有( )①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 ②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③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 ④社會秩序包括社會管理秩序、公共場所秩序等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如果要勸導身邊不守規則的人,你應該( )A.語言文明、曉之以理、適可而止 B.態度強硬,維護規則的尊嚴C.不惜一切手段懲罰不守規則的人 D.調動身邊的人施壓不守規則的人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句話告誡我們( )A.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B.要自尊自愛C. 要 自 立 自 強 D. 要 遵 守 規 則常言道:“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下列有關“誠信”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的價值取向 ②是一項民法原則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④是一種道德規范和品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現實生活中最剛性的社會規則( )A. 道 德 B. 習 俗 C. 法 律 D. 法 治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種類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屬于附加刑的是( )A.管制 B.有期徒刑 C.無期徒刑 D.沒收財產八年級學生小李將自己積攢了半年的零花錢通過“輕松籌”平臺捐給身患疾病的陌生人。小李承擔了 責任,這一責任的來源于 。( )A.關愛社會 道德規范 B.維護國家利益 公民身份C.關心同學 法律規定 D.維護正義 老師的要求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關愛他人時,我們要( )①心懷善意,幫助他人 ②盡己所能,奉獻社會 ③講究策略,理智行動 ④不顧一切,付出所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的視野不斷拓展,知識不斷豐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不斷提升,道德境界不斷提高。這體現服務社會能夠( )A.促進我們全面發展 B.體現人生價值 C.主動承擔責任 D.自己長大關愛他人,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下面屬于關愛他人的事例有( )①潔穎同學的父母長期在國外打工,班長劉靜常幫她復習功課②某校教職工積極參加抗震救災的捐款活動③“世界無償獻血日”這天,許多市民走上采血車獻血④小紅下課后給剛講了整整一節課的老師遞上了一杯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某校歷史社團編演了四部課本劇,它們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第一部:林則徐-虎門銷煙顯意志第二部:陳化成-抗英斗爭展丹心第三部:鄧世昌-黃海海戰壯軍威第四部:馮子材-鎮南大捷震敵膽A.反抗外來侵略 B.推翻封建統治C.學習西方文化 D.維護民族團結(項目歷史史實歷史結論A林則徐虎門銷煙鴉片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導致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C《馬關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D《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工具)歷史結論是對歷史史實的理性認識基礎上形成的主觀認識,歷史結論的正確得出必須建立在對 歷史史實正確解讀基礎上,下列歷史結論與歷史史實正確對應的是( )A.A B.B C.C D.D((一)創辦報紙,設置不受眾官節制也不節制眾官的新聞官;(二)成立地方自治機構,管理地方財政、教育及社會救濟事業等;(三)興辦近代工礦交通等企業,準許私人投資,獎勵發明創造;(四)與外國通商,平等往來,歡迎外國人前來傳授工藝技術。)八年級某班同學根據課堂總結和查閱的資料編寫了下圖學習資料卡,從這張資料卡可以看出,《資政新篇》( )A.體現絕對平均主義思想 B.帶有資本主義色彩C.表達了農民階級的意愿 D.違背社會發展潮流列強在中國設廠總數從 1894 年的 80 家到 1900 年的 933 家,引發設廠總數變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簽訂了(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如圖為中國近代開放商埠平面示意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農民戰爭打擊外國侵略勢力 B.西方列強割占中國大片領土C.列強侵略勢力深入中國腹地 D.近代軍事民用企業迅速發展下面是清政府在對外交往中稱呼用語的變化,變化說明( )年代 “天朝”使用頻率 “中國”使用頻率道光最初 10 年 50 余次 不滿 10 次道光十六年(1836 年) 四月至十七年四月 6 次 5 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 6 次 14 次咸豐 《籌辦夷務始末》前五卷約 5 次 遷漸取代天朝光緒 幾乎不用A.體現國人天朝上國的優越心態 B.清政府對外交往開始掌握主動權C.近代中國外交取得豐碩成果 D.清政府逐漸形成對等的外交理念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邊疆、沿海地區受到列強的窺視,形勢嚴峻。清政府為此采取的措施有 ( )①派左宗棠收復新疆 ②1884 年在新疆地區建立行省③1885 年在臺灣建立行省 ④初步建成福建、廣東、南洋、北洋等新式海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根據論從史出原則,從表可以得出孫中山是( )表 孫中山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事件1894 年 成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 年 成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1906 年 正式提出三民主義,成為資產階級革命指導思想A.維新變法運動的倡導者 B.民主國家的締造者C.群眾路線的開拓者 D.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國有一座城市,它曾經是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無產階級在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臺,中國共產黨從這里開始踏上革命征程,這座城市是( )A.北平 B.上海 C.長沙 D.南京(出處觀點當事人回憶7月1日(張國燾和李達);7月10日左右(包惠僧)共產國際檔案大會預定6月20日召開,但各地的代表直到7月23日才全部到達上海大會才開幕《中國社會科學》刊載文章從代表行蹤、從可以借助的間接事件、從當時的文字記載三方面考證認為一大的開幕日期是7月23日)關于中共一大開幕日期史學界曾多次討論,下表列舉了部分觀點。可以得出( ),A.當事人回憶更接近史實 B.史學研究依賴原始檔案C.國家刊物最具有權威性 D.歷史研究需要多重考證25.1921 年,中共一大把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1922 年,中共二大主張消除內亂,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一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上述變化表明( )A.革命綱領逐步契合國情 B.中共成為革命領導核心C.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 D.理論創新成為首要工作這是中國繼辛亥革命之后的又一場大革命,在這場革命中,中國國民黨由一個缺乏群眾基礎的 在野黨,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執政黨;幼年的中國共產黨也充分嶄露頭角,由一個少數知識分子精英聚集的小團體迅速成長為中國政治舞臺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這場“大革命” ( )A.是中國第一次近代化運動 B.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C.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D.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朱德曾賦詩稱贊說:“南昌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朱德的詩句點出了南昌起義的( )A.時代背景 B.發生原因 C.失敗原因 D.歷史影響下圖所示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成分構成比例的變化。其主要原因是( )A.國民大革命的開展 B.中國工農紅軍的創建C.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發展 D.古田會議的召開二、非選擇題(64 分)(政治部分 29—32 題,歷史部分 33—35 題)【價值判斷題 6 分】放學回家的路上,你看到同學在被壞人圍追堵截。你 會 : 理由:你乘坐的公共汽車靠站后,上來一位老大爺。你會:理由:有人說,關愛他人是成年人的事情,與我們未成年人無關。這種說法是 的,因為:【材料分析題 7 分】有人說,責任是一種生命與生命傳承的情感;也有人說,責任是一種本能的保護與堅守;還有人說,責任是承擔與付出后獲得的一種快樂與幸福。 某校圍繞“責任”這一主題 ,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探究活動。請你為本次活動設計一個主題。(1 分)承擔責任,我們可能會付出哪些代價與回報 (2 分)在生活中,我們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人?(4 分)【材料分析題 9 分】近年來,無論是創文還是疫情防控期間,到處都可以看到義工活躍的身影。義工是平凡又普通的一群人,義工也是偉大又令人敬佩的一群人,他們的無私奉獻,讓我們的城市更有溫度。你參加過什么公益活動?(2 分)參加微公益活動和志愿者活動有什么意義 (4 分)我們該怎樣向義工學習,讓我們的城市更有溫度?(3 分)【材料分析題 10 分】王涵是某中學的“三好學生”,他最近結識了幾個“朋友”,他們經常去網吧通宵玩游戲。他無心學習,經常曠課,參與賭博,家長和老師對其進行多次教育,他都不聽。輟學后,為了償還賭債, 他經常向低年級的學生索要財物,稍有不從,就大打出手,還經常在學校周圍扒竊,曾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仍不悔改,后來竟發展到入室盜竊,攔路搶劫。在一次持刀搶劫過程中被公安機關抓獲,經人民法院審理,判處有期徒刑 5 年。王涵的哪些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2 分)王涵持刀搶劫屬于什么性質的行為?這種行為具有哪些特征?(4 分)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請你為預防青少年犯罪提幾條建議。(4 分)中國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和實踐的生動范本,中國的領航者不斷豐富著馬克思主義的內涵, 煥發出蓬勃活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 分)材料一: 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活動(摘錄)1918 年與陳獨秀等創辦《每周評論》,反對封建思想,介紹社會主義思想。1918 年 11 月在《新青年》發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1919 年 5 月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1919 年在《晨報》副刊開辟“馬克思研究”專欄,翻譯并發表《馬克思的唯物史觀》《馬氏資本論釋義》等譯文。1920 年初,組建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會員人數一度達 250 多人。1920 年 7 月,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在北京大學開設《社會主義史》《唯物史觀研究》等課程。自 1918 年到 1921 年 7 月,在各地發表《馬克思的經濟學說》等宣傳社會主義的演講十多次。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期間,增購大量馬克思主義書籍和外文刊物,引導青年學生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摘自舒悅《五四時期李大釗向青年學生群體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途徑研究》材料二:圖 一 圖 二 圖 三材料三: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農民斗爭發展的必然結果,并且無疑義地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有根據地的,有計劃地建設政權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擴大人民武裝的路線……的政策,無疑義地是正確的。——摘編自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根據材料一歸納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任寫兩點)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3 分)結合所學,回答材料二中圖一、圖二、圖三之間的邏輯聯系。(2 分)據材料三回答,半殖民地中國出現新的領導階級是什么?該階級的領導核心和指導思想分別是什么?(3 分)綜上所述,請你談一談馬克思主義能夠在中國不斷發展,煥發蓬勃生命的原因有哪些?( 任寫兩點)(2 分)某校八年級學生進行了一次歷史探究活動。(10 分)【自救失敗】材料一:19 世紀后期,少數有遠見的清朝官員倡導在中國實行“自強”運動。鼓勵西方投資修建鐵路,甚至在他們管轄的省份中建立工廠,并且使他們自己的軍隊現代化,但他們只想保持現存的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12 分)材料一:我中國欲獨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與世界列強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長存于二十世紀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為地球上名國、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摘編自鄒容 《革命軍》()(1)青年學生鄒容以滿腔熱血呼吁革命,是因為二十世紀初中國什么戰爭的失敗?該戰爭給中秩序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它。1895 年,清政府在與日本的戰爭中令人震驚的失敗了。國社會性質帶來了什么深重的影響?(2 分)——摘編自[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材料中的“自強”運動到了后期又提出了什么主張?“與日本的戰爭中令人震驚的失敗了”指的是什么戰爭?(2 分)【制度借鑒】材料二: 資產階級上層改良運動主要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倡導的……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終由于觸碰了封建統治階層核心利益和統治體制而夭折。……以孫中山為首的下層資產階級的暴力革命派……建立了政黨,奪取了國家的政權,卻以袁世凱稱帝斷送了建立共和國的偉大主張。——摘編自趙博宇、孫琰《淺論近代中國道路選擇的曲折性》材料反映了中國近代哪兩個事件?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雖然“暴力革命”的果實被“斷送”,但它對中國政治制度的變革產生了什么深遠影響?(3 分)【思想革命】材料三: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和人民……“德先生”和“賽先生”成為那個時代的口頭……舊道德、舊習俗、舊文學、舊的社會關系都受到貶義性的攻擊,這次思想革命有時被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中的“思想革命”指什么事件?吹響這場革命號角的人是誰?這場革命最重要的影響是什么?(3 分)綜上所述,請你給這個探究活動制定一個恰當的主題。并談談你的感悟。(2 分)材料二:“《新青年》……由陳獨秀主編。我在師范學校做學生的時候,就開始讀這一本雜志。我非常欽佩胡適、陳獨秀的文章。他們代替了已經被我拋棄的梁啟超和康有為,一時成了我的模范”。——摘編自毛澤東接受美國記者采訪片段材料說明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受到《新青年》主要宣傳的哪兩種思想的洗禮?(2 分)材料三:“覺悟”的聲浪,在二十世紀的新浪潮中,澎渤得很厲害。……有了這種“覺悟”,遂醞釀成這次全國的“學潮”,沖動了全國的學生界,人人全想向“覺悟”方面走。——摘編自周恩來《“覺悟”的宣言》材料中的“學潮”中青年學生吶喊出的最能體現其性質的口號是什么?該事件體現出青年學生具有什么精神?(2 分)材料四: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中共一大正式代表的平均年齡是 28 歲。這些代表大多數與各地的社會主義青年團關系密切,有的是創建人,有的是參與者。——摘編自胡獻忠《中國青年運動一百年(1919—2019)》中共一大的召開有什么重要意義?其體現出中國青年身上具有什么偉大精神?(2 分)材料五:李大釗深刻影響了年輕助手毛澤東的思維,1918 年,李大釗向毛澤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并且成功地以民粹派對農民在革命中的角色的民族主義觀點激發了他。1927 年 4 月 28 日李大釗遭軍閥張作霖迫害后,毛澤東堅持農民斗爭,將其導師的理念付諸實踐。——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毛澤東將其導師的理念付諸實踐”開辟出一條什么道路?該道路的開創體現出什么精神?(2 分)今天,中國的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請聯系自身實際,談談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青年學生應該怎樣肩負起歷史使命?(2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