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冶市2023年秋素質教育期中目標檢測八年級歷史試卷學校: 姓名: 考號: 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滿分60分。2.考生在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卷中的“注意事項”,然后按要求答題。3.所有答案均須做在答題卷相應區域,做在其他區域無效。三、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8.鴉片俗稱大煙,又叫福壽膏,是一種麻醉毒品,每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八年級某班準備出版一期禁毒黑板報,在收集清朝禁煙運動的課程資源時,點擊率最高的歷史人物是A. 魏源 B. 林則徐 C. 嚴復 D. 關天培19.這是一段電影解說詞:“火,把恥辱烙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臉上,同時也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火,燒毀的是皇帝的逍遙宮,卻喚醒了千千萬萬渾渾噩噩的夢中人。火,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擁有億萬雙有力的手和億萬雙淚汪汪的眼睛,卻只能握著空拳,眼睜睜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這“火”燃燒在A. 鴉片戰爭期間 B.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C. 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20.小明同學在觀察地圖時,發現中國的版圖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像一個“大葡萄葉”,后來由于東北、西北大片領土的割讓,變成了一只“大公雞”。這種版圖的變化主要與哪國有關A. 英國 B. 法國 C. 俄國 D. 美國21.“時代的局限是真正的局限。……從金田到天京,用鮮血和生命的代價激烈抗爭,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產方式出現之前,他們不可能單憑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條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 太平天國運動 B. 洋務運動C. 義和團運動 D. 五四運動22.李軍同學喜歡用順口溜方式記憶中國近代史上不平等條約的內容。例如,他將某個不平等條約內容編成“割臺灣、賠兩億、增四口、設工廠”的順口溜。該不平等條約是A. 《南京條約》 B. 《望廈條約》C. 《天津條約》 D. 《馬關條約》23.以下內容是一位歷史人物的部分經歷,他是時間 1860年 1866年 1875年 1878年事件 在湖南招募5000人,組成“楚軍”,赴江西、安徽與太平軍作戰 在福州建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造船廠 被清政府任命為收復新疆的欽差大臣 成功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A. 曾國藩 B. 左宗棠 C. 鄧世昌 D. 康有為24.一位俄國記者記述了1900年6月2日夜間發生在天津火車站的一幕:“月光照耀著這些喪失理智的莽漢,照耀著他們的大刀和旗幟。一排子彈射過去,大旗倒下了,又舉了起來,接著又倒了下去”。這描寫的是A. 三元里民眾抗英斗爭 B. 太平軍抗擊洋槍隊C. 臺灣人民的抗日武裝斗爭 D. 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25.在課本劇《孫中山》的排練現場,扮演孫中山的同學可以說的臺詞是A. “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B.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C.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D. “兼容并包,學術自由”26.1920年春,北京大學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學旁聽,開創了中國國立大學男女同校的先例。如果用民國紀年法,這一事件發生在A. 民國七年 B. 民國八年 C. 民國九年 D. 民國十年27.“國父孫中山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斗爭中愈挫愈勇,直到臨終前還在遺囑中告誡革命黨人‘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繼續努力’。”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A. 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 B. 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C. 沒有推翻袁世凱的統治 D. 清朝封建統治勢力依然強大28.“北洋政府統治中國的短短16年時間里,頻繁更換了14名國家元首。內閣變更37次,改組24次,有26人擔任過總理,任期最長的17個月,最短的僅兩天。”其原因是A. 軍閥混戰 B. 袁世凱稱帝 C. 宋教仁遇刺 D. 二次革命29.“20世紀初,上海的女學生已經開始覺悟,抵制學校開設的修身課《女誠》或《烈女傳》等女生教材。她們常常聚在一起,為包辦婚姻爭得面紅耳赤,后來有爭論變成抗婚、逃婚,以實際行動反抗舊禮教。”由此可見A. 變法圖強思想得到廣泛傳播 B.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 新文化運動解放人們思想 D. 男尊女卑的現象得到了根除30.我們一般將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后者是指后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下列史料可以作為研究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 電視劇《覺醒年代》 B. 中共一大通過的黨綱C. 電影《建黨大業》 D. 書籍《中國共產黨簡史》31.下圖刊物所宣傳的主要思想是 A. 自強與求富 B. 變法圖強C. 民主與科學 D. 馬克思主義32.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提到:“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那么,五四精神的核心是A. 愛國主義 B. 開拓創新 C. 艱苦奮斗 D. 樂觀主義四、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30分)3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材料一英國割取香港,意味著獲得了經營中國的基地;而五口開放則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內地的孔道。……無疑,這種由戰爭而造成的變化意味著中國主權的喪失。……從香港和五口輸入的外國商品,開始沖擊中國的自然經濟,幾千年來的社會經濟結構被侵蝕而逐步改組。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因為自然經濟頑強抵抗,不愿退卻。——摘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1)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一中“五口”的分布特征是什么?鴉片戰爭后中國失了哪些主權?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怎樣的變化?(3分)材料二(2)指出材料二形勢圖中A、B兩處發生的戰役。(2分)材料三自道光后期以來,滿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幟下領導過多次民族戰爭。這是一個對抗和失敗交錯的過程。多次失敗導致了屈服;多次對抗又表現了逼來之勢面前的不甘屈服。兩者交錯,反映出晚清當局者在19世紀后60年民族沖突里的矛盾心態。庚子與辛丑之交是一個轉折點,在她(西太后)身上,民族戰爭的失敗同時又意味著民族抵抗意識的全部喪失。——摘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3)材料三中所說的庚子年是哪一年?在這個“轉折點”,列強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哪一個不平等條約?該條約的哪項規定“意味著民族抵抗意識的全部喪失”?(3分)3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材料一鴻章嘗往英法提督兵船,見其大炮之精純,子藥之細巧,器械之鮮明,隊伍之雄整,實非中國所能及。……深以中國軍器遠遜于外洋為恥,且戒諭將士虛心忍辱,覺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若駐上海久而不能資取洋人長技,咎悔多矣。——摘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此時我國學習西方主要停留在什么層面?為此,洋務派做了哪些努力(說出一點即可)?他們的努力產生了什么積極的影響?(3分)材料二假使我們是甲午到戊戌那個時代的人,眼看見我們的國家被小小的日本打敗了,打敗了以后又要割地賠款,我們還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國嗎……光緒也受了時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國。——摘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刺激光緒帝救國的“時局”是什么?光緒帝進行了怎樣的救國努力?(2分)材料三這個國家的政府已腐敗透頂,只有革命才能提供救世良方……在1911年10月10日,漢口一家炸彈制造廠的意外爆炸,導致了附近帝國軍隊的兵變。盡管缺乏配合,革命運動仍迅速席卷全國。——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3)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材料三中的“兵變”是什么事件?這一事件的指導思想是什么?“革命運動仍迅速席卷全國”最后推翻的舊政權是什么?(3分)3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材料一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鼓吹在國民生活的哲學基礎方面,進行一場激烈變革。他們號召用現代西方的標準,重新評價中國的文化遺產,樂意地與引致中國衰弱的那些因素決裂,并且決定接受西方的科學、民主和文化作為新秩序的基礎。同時,他們發動一場以白話文代替古文的新文學運動。這場知識風暴給儒家,包括傳統倫理、風俗、人際關系和社會習俗,以粉碎性的一擊;同時,還對中國過去引入了一種全面否定的新態度。——摘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的代表(列舉2位)及這場知識風暴最為重要的陣地。(3分)材料二這以前,中國人民也發生過多次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政治行動,可是它們或者是單純的軍事行動,或者是只有較少人參加的愛國活動。五四運動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牽動的社會面如此之廣,表現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意志,使反動勢力張皇失措。在嚴重民族危機的強烈刺激下,許多人義憤填膺。他們聚在一起便暢談國家面對的危局,一旦經歷過五四這次大風暴的洗禮,在他們眼前便打開一個新天地,帶來從來沒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道路。——摘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2)根據材料二,指出五四運動前后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打開了一個新天地?(2分)材料三一大的十二個代表,年齡最長的四十五歲,最輕的十九歲,平均二十八歲,作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澤東還沒有滿二十八歲……參加會議的這些代表都是社會上還不知名的“小人物”。這些年輕人以改天換地的豪邁氣概,一心要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國土上創立一個嶄新的合理的社會。——摘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會議的地點,說說這些年輕人想創立一個怎樣的嶄新的合理的社會?(2分)36.根據下面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問題。(7分)時間 事件1839年 虎門銷煙1851-1864年 太平天國運動1894年 鄧世昌率致遠艦官兵殺敵殉國1894年 興中會成立1900年 聶士成在天津保衛戰中壯烈殉國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1911年 武昌起義爆發1912年 中華民國成立1915年 新文化運動開始1917年 《文學改良芻議》發表1918年 《狂人日記》發表1919年 五四運動(1)從上述材料中指出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名稱。(1分)(2)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6分)大冶市2023年秋季期中考試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分)題號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答案 B B C A D B D C C B A C B D A二、非選擇題(共30分)33.(共8分)⑴(3分)①特征:分布于東南沿海;②主權:領土主權,關稅主權,貿易主權等;③變化;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⑵(2分)A. 黃海海戰; B. 威海衛戰役⑶(3分)①1900年;②《辛丑條約》;③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34. (共8分)⑴(3分)①學習技術(器物)層面;②創辦近代軍事工業、民用企業,興辦教育,編練軍隊,籌設海防等。③它使得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人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答出一點,即可給1分)⑵(2分)①“時局”: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訂了《馬關條約》被迫割地賠款。②救國努力:支持戊戌變法。⑶(3分)①事件:武昌起義(辛亥革命)②指導思想:三民主義③舊政權:清政府35.(共7分)⑴(3分)①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列舉2位)(1分,列舉一位得0.5分)②北京大學和《新青年》(各1分,共2分)⑵(2分)①變化:由單純的軍事行動或少數人參與變為參與的社會面廣、態度堅決、意志頑強。②原因: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⑶(2分)①上海和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1分,答出一個地點得0.5分)②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1分)36.(共7分)⑴中國同盟會( 1分)⑵【示例】(只是參考示例,不拘泥于此答案;評分分值參照后面的評分標準)觀點:近代中國人民為了救亡圖存不斷進行抗爭。選擇的史事:虎門銷煙、鄧世昌率致遠艦官兵殺敵殉國、聶士成天津保衛戰壯烈殉國、中華民國成立。論述:面對英國的侵略,1839年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面對日本的侵略,鄧世昌在黃海大戰中壯烈犧牲,面對八國聯軍侵華,聶士成在天津保衛戰中壯烈珣國。為了“醫國”,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綜上所述,近代中國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無數的英雄為了國家戰斗,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救國壯烈犧牲,近代中國人民為了救亡圖存不斷進行抗爭。【評分標準】等級 分值 擬定的觀點 材料運用與論述 結論四等 (5-6分) 觀點明確,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2分) 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運用材料中兩個以上的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3分) 圍繞觀點和論述進行提升(1分)三等 (3-4分) 觀點明確。(1分) 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材料中的史實,但不夠充分或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2分)二等 (1-2分) 觀點不夠明確。(0.5分) 有論述或說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論結合不充分。(1分) 沒有結論;或有結論,但只是重復觀點沒有提升(0-0.5分)一等 (0-1分) 沒有凝練出觀點。(0分) 觀點、論述與材料無關,或僅僅重復材料中的史實。(0-0.5分)2023年秋大冶市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法期中試卷參考答案1—5 DCCBA 6--10 CDBBB 11--14DAAD(1)網絡豐富日常生活:①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②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③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推動社會進步:①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③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了新的平臺。(任意四點四分)①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學會“信息節食”③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每點兩分)16.(1)海報一中人物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海報二中人物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每點兩分)(2)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等。(每點兩分)17.(1)社會生活中,一部分人的規則意識不強。(兩分)(2)①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②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③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每點兩分)①及時了解車輛限行規定這一規則。②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③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④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每點兩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大冶市2023年秋素質教育期中目標檢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學校: 姓名: 考號: 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60分2.考生在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卷中的“注意事項”,然后按要求答題。3.所有答案均須做在答題卷相應區域,做在其他區域無效。一、單項選擇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1.社會關系從建立的基礎可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系。下列關于社會關系分類對應正確的有全國道德模范張桂梅校長和她女子高中的學生們 血緣關系感動中國人物江夢南和她的父母 血緣關系“大山的女兒”黃文秀書記和她的老鄉 業緣關系國家榮譽稱號“人民英雄”獲得者張定宇院長和他的同事們 地緣關系A. 4個 B. 3個 C. 2個 D. 1個2.“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明代大學者顧憲成的一句名言。它給我們的啟示是A. 要參加社會實踐,熱心為公眾服務B. 要事必躬親,大小事都要親力親為C. 要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D. 告訴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3.《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第二條規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嘩吵鬧,排隊遵守秩序,不并行擋道,不在公眾場所高聲交談。之所以要求公民維護公共秩序,是因為①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 ②社會生活需要秩序③維護秩序靠規則 ④維護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個人修養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4.有警察時遵守交通規則,一旦路口無人值守就闖紅燈;在自己熟悉的團體內謙恭有禮,一旦置身于陌生環境就不再遵守公德,這些現象告訴我們①他律比自律作用大 ②應該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③規則限制了我們的自由 ④應增強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5.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是A. 文明有禮 B. 尊重他人 C. 遵守規則 D. 誠實守信6.凌晨三時許,小李在自助銀行取款后遭遇搶劫,歹徒跑后,小李立即報警,“110”接警后未出警。基于以上事實,下列推斷正確的是①如果小李以公安機關未依法履職為由提起訴訟,那么他應向檢察院起訴②如果小李以公安機關為被告提起訴訟,那么本案是一起行政訴訟案件③基于歹徒的犯罪行為,他有可能被依法判處拘留,不可能被判處拘役④基于歹徒的犯罪行為,他有可能被依法判處罰金,不可能被判處罰款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下列四個選項中,能體現尊重他人的是A. 事雖小,不為不成 B. 木受繩則直,人學法則慎C.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一支由“居委會+中學生”構成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小組走進社區,向居民宣傳反詐騙知識,推廣安裝國家反詐中心軟件,提高居民的防詐騙能力,以減少不必要的財產損失。中學生參與社區反詐騙宣傳活動①有利于增強自我防范意識,保護好個人信息②能夠影響他人,共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③能夠杜絕社區居民遭遇電信網絡詐騙④有助于服務奉獻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下列屬于民事違法行為的是①王某將陳某毆打成重傷 ②徐某酒后駕駛機動車③李某欠錢不還 ④小張被公司無故辭退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0.“君子養心莫善于誠。”這句話告訴我們A. 誠信是一項民法原則B. 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C. 個人誠信決定國家興旺D. 誠信和隱私,有時不可兼顧11.近期,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針對網絡短視頻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依法依規處理了一批違法違規網絡短視頻平臺及其賬號,同時,大力推動網絡短視頻優質精品內容生產,開展了一系列正能量傳播活動,得到了許多網絡短視頻平臺的積極響應和熱烈參與。傳播網絡正能量需要我們做到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媒介素養②學會“信息節食”,少發不良信息,做負責的網絡參與者③傳播積極健康文化,少接觸網絡虛擬空間④高揚主旋律,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2.網上可上傳信息、查詢資料、學習求教;可辦事購物,娛樂交友;可了解政府的施政綱領,利民措施……好一個網絡時代!這一現實反映了①網絡生活充滿誘惑,網絡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②網絡擴大了我們交往的領域、對象,改變了以往的交往方式③網絡世界是一個虛擬的世界④網絡向我們展示了嶄新的世界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13.陳某因違法受到法律懲處。根據下圖判斷他的行為應該是A. 討薪不成,阻礙交通B. 撿到手機,拒絕歸還C. 聚眾斗毆,致人傷殘D. 上學遲到,冒名登記14.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絡閱讀。這是一種有別于傳統紙張閱讀的新型閱讀方式,無紙張限制,無攜帶保存障礙,圖書保存于網絡,一點即可閱讀,不用案頭堆積如山,耗費巨大木材資源。可見A. 網絡為科技創新搭建了平臺B. 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和信息交流C. 網絡豐富了我們的物質生活D. 網絡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32分)15.(10分)材料一工信部加大網絡強國戰略實施力度,以此振興實體經濟,并確保“中國制造2025”、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等國家戰略的順利推進。據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介紹,加大網絡強國戰略實施力度,將有針對性地出臺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推進網絡設施建設、5G研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等相關領域的重點任務和項目。材料二近些年來,互聯網迅猛發展,已經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為人們精神生活健康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可喜的變化,同時也出現一些令人憂慮的問題。有關調查顯示,我國中學生上網人數將近2億。我國青少年上網較為突出的是:在網上瀏覽不良信息,熱衷于網上聊天兒,沉溺于網絡游戲,網上交友缺乏自我保護意識。(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我國實施網絡強國戰略的必要性?(4分)(2)請結合材料二以及所學知識,就如何合理利用網絡談談你的看法。(6分)16.某班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相關任務。(10分)分享一小區安全宣傳欄中的兩張海報海報一 海報二(1)從觸犯的法律看,海報一、海報二中人物的行為分別屬于什么違法行為?(4分)分享二一個未成年人的“成長道路”。12歲的小華認識了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違反校規校紀,在學校和同學打架。13歲的小華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時常曠課到網吧玩游戲。14歲的小華為籌集上網的費用,入室盜竊他人財物,被公安機關抓獲。(2)小華從認識不三不四的朋友到染上各種不良行為,最后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過程對我們有哪些警示?(6分)17.遵守規則,捍衛規則。(12分)材料一小易同學搜集了一組漫畫,準備撰寫調查報告,請你幫忙。過馬路 霸座 “啟蒙”材料二近年來,我國部分城市實行城區機動車尾號限行政策,工作日每天限行兩個號。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后,加強個人防護,一些城市暫緩機動車限行政策,大氣污染日益嚴重,在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后,實行單號單日、雙號雙日行駛。同時指出,限行期間遇有重度以上污染天氣,另行通告。(1)材料一中的三幅漫畫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2分)(2)請你告訴同學們,我們為什么需要遵守規則?(4分)(3)結合材料二,從對待規則角度,你想對有車家長、親友說些什么?(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研室提供】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docx 【教研室提供】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答案.docx 【教研室提供】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docx 【教研室提供】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