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月考理科綜合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月考理科綜合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綿陽市涪城區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月考
理科綜合試題
注意事項:
1.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 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 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Li 7 C 12 O 16 Mg 24 Cu 64
一、選擇題:
1.“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是生物學的基本觀點之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人體成熟的紅細胞無線粒體等細胞器,就一定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B.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其合成場所是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
C.線粒體是細胞的動力車間,根據細胞代謝需要,線粒體可在細胞質基質中移動和增殖
D.幾乎不含細胞質的精子壽命很短,這體現了“核質互依”的關系
2.生命系統中存在著各種類型的信息傳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酶、神經遞質等在細胞間傳遞信息,從而調節生命活動
B.細胞間的信息傳遞都要依賴細胞膜上的受體
C.生態系統中的信息是沿食物鏈單向傳遞的
D.根尖分生區細胞,遺傳信息的傳遞途徑是DNA←DNA→RNA→蛋白質
3. 圖A為兩個滲透裝置,溶液a、b為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且a溶液濃度>b溶液濃度,c為清水。圖B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A中的②相當于圖B中的④、⑤、⑥
B. 圖A滲透平衡后,裝置2的液面會高于裝置1的液面
C. 圖B中的⑦與圖A中的②控制物質進出的原理不同
D. 若圖B表示正在吸水的根毛細胞,則④處溶液濃度大于⑧
4.在某細胞的細胞呼吸過程中,有CO2產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一定有水產生 B.不一定發生無氧呼吸
C.一定不在生物膜上進行 D.不一定在線粒體中進行
5.科研人員將某油料作物種子置于條件適宜的環境中培養,定期檢測種子萌發過程中(含幼苗)脂肪的相對含量和干重,結果如圖所示。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中AB段種子干重增加說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B. 圖中B、C兩點的凈光合速率為0
C. 導致AB段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
D. 在種子萌發初期,脂肪轉化為糖類可導致有機物的總重量增加
6.在某兔子種群中,毛色受一組復等位基因(D、d1、d2)控制,D決定棕色、d1決定灰色、d2決定白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其中基因D純合時會導致兔子在胚胎時期死亡,且基因D對基因d1、d2為顯性,d1對d2為顯性。現用Dd1和Dd2兩種棕毛兔雜交得F1,F1個體自由交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兔子種群中毛色的基因型有6種
B.F1的表現型和比例為棕色:灰色=3:1
C.F1雄兔產生的配子比例為D:d1:d2=2:1:1
D.子二代中棕色兔的比例為1/2
7.化學和生活、科技、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華為新上市的mate60 pro手機引發關注,其CPU基礎材料是SiO2
B.三星堆黃金面具出土時光亮且薄如紙,說明金不活潑和有很好的延展性
C.火星全球影像彩圖顯示了火星表土顏色,表土中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O
D.醫用外科口罩使用的材料聚丙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8.對羥基肉桂酸甲酯M具有高光敏性和強效導電性等優良特性,是一種優良的觸摸屏和高端光纖材料,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M的分子式為
B.M能發生取代、加成、氧化等反應
C.1 mol M一定條件下能被5 mol H2還原
D.M所含所有碳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內
9.實驗室模擬侯氏制堿法的裝置如圖所示,其中正確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A.制備CO2 B.制備NaHCO3 C.加熱NaHCO3固體 D.檢測產品中是否含有NaHCO3
10.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2,其中X的常見單質可用作糧食的保護氣,X2W4中含有18個電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X>Y>Z>W B.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X>Z
C.Y3X2中含非極性鍵 D.Z的氧化物為兩性氧化物
11.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2LCH4與11.2LCl2在光照下充分反應后,氣體分子數為NA
B.46g乙醇中含有的C-H鍵的數目為5NA
C.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的ClO-數目小于NA
D.1molAl3+完全轉化為轉移電子數為4NA
12.由我國科學家設計的Mg-Li雙鹽具有較高的電池效率,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放電時,正極電極反應式為FeS+2e-+2Li+=Fe+Li2S
B.充電時,Mg電極發生了還原反應
C.充電時,每生成1molMg,電解質溶液質量減少24g
D.電解液含離子遷移速率更快的Li+提高了電流效率
13.H3A為三元弱酸,室溫下用0.100mol·L-1NaOH溶液與20.00mL0.100mol·L-1H3A溶液反應,反應過程中H3A、H2A-、HA2-、A3-的分布分數(物質的量分數)δ隨溶液pH變化關系如圖所示。[比如:A3-的分布分數δ(A3-)=]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加入20.00mLNaOH溶液時,溶液呈堿性
B.曲線1代表H3A,曲線3代表HA2-
C.由圖可知,H3A的pKa2=7.2(已知pKa=-lgKa)
D.a點對應的溶液中c(Na+)+c(H+)=c(OH-)+5c(A3-)
二、選擇題:第14~18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9~21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
14、吳老師在物理課堂上手托《漢語詞典》,并將一張薄面紙夾在下層兩個頁面之間,學生抽面紙,面紙總被拉斷。如圖所示,吳老師讓《漢語詞典》做某種運動時,學生能完好無損地抽出面紙,則該運動可能是(  ?。?br/>A.水平向右加速運動 B.水平向左勻速運動
C.豎直向上加速運動 D.豎直向下加速運動
15、某同學應用航拍飛機進行實驗并得到如圖所示的位移—時間圖像,時,飛機由靜止向上運動,當時,飛機上升到高度并立即關閉發動機,讓其自由上升,時,飛機達到最高點,整個過程中飛機在豎直方向做直線運動,圖中的,,兩段曲線均為拋物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飛機在時間內處于失重狀態
B.飛機的最大速度為
C.圖像中的兩段曲線在時刻相切
D.飛機在時間內的加速度大小等于時間內的加速度大小
16、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已經正式交付海軍,成為國防重器。假設“山東艦”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P,最大航行速度為v,其航行時所受的阻力與速度成正比,某次直線航行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山東艦”勻加速啟動,則在勻加速階段,發動機提供的牽引力大小恒定
B.若“山東艦”以恒定功率P啟動,經時間t后速度達到v,則有
C.若“山東艦”以v勻速航行,則所受的阻力大小為P/v
D.若“山東艦”以v/2勻速航行,則發動機的輸出功率為P/2
17、光滑絕緣水平面上有一個正六邊形區域,A點固定有一個正點電荷,D點和F點分別固定一個電荷量大小為、的點電荷甲和乙,將一個試探電荷置于B點,該試探電荷保持靜止狀態。則關于甲、乙兩個點電荷的電性和電荷量大小、的比值、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甲為正電荷,乙為負電荷, B.甲為正電荷,乙為負電荷,
C.甲為負電荷,乙為正電荷, D.甲為負電荷,乙為正電荷,
18、如圖,固定在地面的斜面體上開有凹槽,槽內緊挨放置六個半徑均為r的相同小球,各小球編號如圖。斜面與水平軌道OA平滑連接,OA長度為6r。現將六個小球由靜止同時釋放,小球離開A點后均做平拋運動,不計摩擦和空氣阻力。則在各小球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球1做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最小
B.球6做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最小
C.六個小球將落在地面上同一點
D.六個小球將落在地面上六個不同的點
19、如圖甲所示,Q1、Q2是兩個固定的點電荷,其中Q1帶正電。在它們連線的延長線上有a、b兩點,一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僅在庫侖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a從a點沿直線ab向右運動,其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Q2帶正電
B.Q1帶電荷量大于Q2
C.b點處電場強度為零
D.ab連線上a點左側電場強度
向左,a點右側電場強度向右
20、電影中的太空電梯非常吸引人?,F假設已經建成了如圖所示的太空電梯,其通過超級纜繩將地球赤道上的固定基地、同步空間站和配重空間站連接在一起,它們隨地球同步旋轉。P是纜繩上的一個平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太空電梯上各點線速度與該點離地球球心的距離成正比
B.宇航員在配重空間站時處于完全失重狀態
C.若從P平臺向外自由釋放一個小物塊,則小物塊會一邊朝P點轉動的方向向前運動一邊落向地球
D.若兩空間站間纜繩斷裂,配重空間站將繞地球做橢圓運動,且斷裂處為橢圓的遠地點
21、如圖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放著一輛質量為2m的小車,小車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在最低點B與水平軌道相切,圓弧軌道表面光滑,半徑為R,水平軌道表面粗糙。在小車的右端固定一個輕彈簧,彈簧的原長小于水平軌道的長度。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圓弧軌道與圓心等高的A點開始自由滑下,經B到達水平軌道,壓縮彈簧后被彈回并恰好相對于小車靜止在B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小球和小車速度相同且向右
B.從開始到彈簧具有最大彈性勢能時,摩擦生熱
C.彈簧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為
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小車運動的位移大小為
三、非填空題:
(一)必做題
22、(8分)為測量電梯運行的加速度,某實驗小組制作了一個“豎直加速度測量儀”,其構造如圖甲所示。把一根輕彈簧上端固定在支架橫梁上,當下端懸吊的重物,靜止時彈簧下端的指針指在刻度為C的位置,當懸吊的重物,靜止時彈簧下端的指針指在刻度為0的位置。現將的小球固定在彈簧下端,和小木板上的刻度構成了一個“豎直加速度測量儀”。當地重力加速度取9.8。
(1)若刻度尺未標出刻度,能否求出彈簧的勁度系數的具體值 (填“能”或“否”)
(2)利用該裝置測量電梯運行的加速度。當指針指在刻度板上A點時電梯處于 (填“超重”或“失重”)狀態,加速度大小為 。(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以0點為坐標原點,向上為加速度為正方向,則B點應該標 。
23、(8分)某興趣小組在完成“探究物體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的關系”的實驗后,還想根據所學知識測出實驗中所使用的小車質量M。裝置圖如圖甲所示,其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①進行阻力補償后,在繩上只掛一個鉤碼,其質量為 m0:
②接通電源,釋放小車,打出紙帶,計算出其加速度;
③保持繩子下端懸掛的鉤碼不變,在小車上放置不同數量的鉤碼,小車上鉤碼的個數記為n,重復實驗操作②。
已知小車的質量沒有遠大于鉤碼的質量,實驗中所有鉤碼的質量均相等。

(1)圖乙所示為一次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每隔四個點取一個計數點,打點B時紙帶的速度為 vB= m/s,整個運動過程中紙帶的加速度為a= m/s (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2)圖丙為加速度a的倒數和鉤碼個數n的 圖像,已知圖像中直線斜率為k,縱軸截距為b,利用題中信息可得出重力加速度g= ,小車的質量M= (用k,b,m0表示)。
24、(13分)如圖所示,一傾角α=37°、長度為9m的固定斜面,其底端與長木板B上表面等高,原來B靜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左端與斜面接觸但不粘連,斜面底端與木板B的上表面接觸處圓滑,一可視為質點的小滑塊A從斜面頂端處由靜止開始下滑,最終A剛好未從木板B上滑下,已知A、B的質量相等,木板B的長度L=3m,A與斜面、B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1=0.5,B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為μ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出小滑塊A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小為v0;
(2)通過計算分析當A滑上B的上表面后,B是否仍保持靜止。若B仍然靜止,求出μ2的最小值;若B滑動,求出μ2的值。
25、(18分)如圖,一豎直固定、兩端開口的長直圓管內有一質量為的薄圓盤,圓盤恰好靜止在距離管上端處,圓管長度為。一質量為的小球從管的上端口由靜止下落,并撞在圓盤中心,圓盤向下滑動,所受滑動摩擦力與其所受重力大小相等。小球在管內運動時與管壁不接觸,圓盤始終水平,小球與圓盤發生的碰撞均為彈性碰撞,碰撞時間極短,管所處的位置足夠高,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求:
(1)第一次碰撞后瞬間小球和圓盤的速度大??;
(2)在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之間,小球與圓盤間的最遠距離;
(3)通過計算判斷小球能否在圓盤離開管之前第二次與圓盤發生碰撞。
26.由軟錳礦(主要成分是MnO2,還含有Al2O3、MgO、SiO2等雜質)制備高純碳酸錳、硫酸錳的一種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①25℃時,Ksp(MnCO3)=1.810-11,Ksp(CaF2)=1.510-10,Ksp(MgF2)=7.410-11。
②一定條件下,一些金屬氫氧化物沉淀時的pH如表所示。
金屬氫氧化物 Fe(OH)2 Fe(OH)3 Mn(OH)2 Al(OH)3
開始沉淀的pH 6.8 2.3 8.1 3.4
完全沉淀的pH 8.3 3.2 10 4.7
回答下列問題:
(1)除去鐵屑表面油污,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溶浸”時,Fe不能還原MnO2,但Fe2+能還原MnO2得到Mn2+。Fe2+還原MnO2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時,過氧化氫的實際消耗量遠大于理論消耗量,其原因可能是 。
(4)用CaCO3 “調pH”雖然成本較低,但會引入Ca2+等雜質,若使用 (填化學式) “調pH”可避免此問題;調節pH步驟中,應控制的pH范圍是 。
(5)濾渣3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
(6)“沉錳”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7)硫酸錳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和該溫度范圍析出晶體的組成如圖?!敖Y晶”是從“除雜”后過濾的濾液中獲得MnSO4·H2O。其操作是 , ,洗滌,真空干燥。
27.堿式氯化銅是重要的無機殺菌劑,是一種墨綠色結晶性粉末,難溶于水,溶于稀酸和氨水,在空氣中十分穩定。
Ⅰ.模擬制備堿式氯化銅。
向CuCl2溶液中通入NH3和HCl,調節pH至5.0~5.5,控制反應溫度于70~80℃,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部分夾持裝置已省略)。
(1)儀器X的主要作用有導氣、 。
(2)實驗室利用裝置A制NH3,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過程中,在三頸燒瓶內除觀察到溶液藍綠色褪去,還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無水堿式氯化銅組成的測定。稱取產品4.29g,加硝酸溶解,并加水定容至200mL,得到待測液。
(4)銅的測定:取20.00 mL待測液,經測定Cu2+ 濃度為0.2 mol·L-1,則稱取的樣品中n(Cu2+)= mol。
(5)采用沉淀滴定法測定氯:用NH4SCN標準溶液滴定過量的AgNO3 (已知AgSCN是一種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實驗如圖:
①滴定時,應選用什么物質作為指示劑 。
A.FeSO4 B.Fe(NO3)3 C.FeCl2
②重復實驗操作三次,消耗NH4SCN溶液平均體積為10.00 mL。則稱取的樣品中n(Cl-)等于 mol。
(6)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可推知無水堿式氯化銅的化學式為 。
28.探究CH3OH合成反應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有利于提高CH3OH的產率。以CO2、H2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應如下:
Ⅰ.CO2(g)+3H2(g) CH3OH(g)+H2O(g) ΔH1=-49.5 kJ·mol-1
Ⅱ.CO(g)+2H2(g)CH3OH(g) ΔH2=-90.4 kJ·mol-1
Ⅲ.CO2(g)+H2(g)CO(g)+H2O(g) ΔH3
回答下列問題:
(1)ΔH3= 。
(2)在密閉容器中充有2 mol CO和4mol H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反應II,改變條件,測得CO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T)、壓強(p)的關系如圖所示。若達到平衡狀態A時,容器的體積為2L,則在平衡狀態B時容器的體積 (填“大于”、“=”或“小于”)2L。若反應進行1min達到平衡狀態C,用CO的分壓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p(CO)= kPa min-1,此時的化學平衡常數Kp= [Kp是用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某氣體的分壓=氣體總壓強×該氣體的體積分數(或物質的量分數)]。
(3)不同壓強下,按照n(CO2):n(H2)=1:3投料,實驗測定CO2的平衡轉化率和CH3OH的平衡產率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
已知:CO2的平衡轉化率=×100%
CH3OH的平衡產率=×100%
其中縱坐標表示CO2平衡轉化率的是圖 (填“甲”或“乙”);壓強p1、p2、p3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圖乙中T1溫度時,三條曲線幾乎交于一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業上可采用CH3OHCO+2H2的原理來制取高純度的CO和H2。我國學者通過計算機模擬,研究了在鈀基催化劑表面上利用甲醇制氫的反應歷程,其中吸附在鈀催化劑表面上的物種用*標注。甲醇(CH3OH)脫氫反應的第一步歷程,有兩種可能方式,主要經歷的方式是 (填字母)。
方式A: CH3OH* →CH3O* + H* Ea=+103.1 kJ·mol-1
方式B: CH3OH* →CH3* + OH* Eb=+249.3 kJ·mol-1
29.(10分)研究人員利用密閉玻璃容器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下面兩個圖是在溫度適宜、CO2濃度恒定為0.03%的條件下測得的某一植物的相關曲線。認真分析兩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葉綠體中產生O2的結構上,發生的能量轉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甲中,若將CO2濃度為0.03%突然改變為1%,則曲線與X軸的交點b向 ________移動;若原來的光照強度為8klx,將CO2濃度改變為1%后,O2的產生速率_______(不變或變大或變小)。
(3)得到圖乙曲線的實驗中,給植株光照時間共有_____________h。
(4)在圖甲實驗的環境條件下,若每天光照8小時,則平均光照強度至少要大于______ klx時,植株才能夠正常生長。
30. (9分)以下是基因型為AaBb的高等雌性動物細胞分裂圖像及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圖甲對應圖丁的________段。
(2)若圖乙細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為AaB的子細胞,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
(3)圖丙所示細胞內有________個染色體組,有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
(4)若圖丙中一條染色體上的B基因變為b基因,則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1. (10分)普通小麥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種雜交和染色體加倍過程,如圖所示(其中A、B、D分別代表不同物種的一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均含7條染色體)。在此基礎上,人們又通過雜交育種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種。回答下列問題:
(1)在普通小麥的形成過程中,雜種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普通小麥體細胞中有________條染色體。
(2)一般來說,與二倍體相比,多倍體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即可)。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細胞染色體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答出2點)。
(3)現有甲、乙兩個普通小麥品種(純合子),甲的表現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現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為實驗材料雜交育種獲得抗病抗倒伏且穩定遺傳的新品種,請簡要寫出操作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請回答下列有關遺傳規律的問題:
(1)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F2表現型比例為9:3:3:1,需要滿足的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
(2)某雌雄同株植物,A/a、B/b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50%致死,若雙雜合個體自交,則后代四種表現型中雙隱性個體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
(4)若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進行測交實驗,結果為Aabb:AaBb:aabb:aaBb=21:4:4:21,則A/a和B/b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讓基因型分別為BbxDxd、BbxDY的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后代分離比是6:3:2:1,分析其出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
(二)選做題
33、(1)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在“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的實驗中,油酸分子的直徑(也就是單層油酸分子組成的油膜的厚度)等于一小滴溶液中純油酸的體積與它在水面上攤開的面積之比
B.兩個鄰近的分子之間同時存在著引力和斥力,它們都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當兩個分子的距離為r0時,引力與斥力大小相等,分子勢能最小
C.同種物質要么是晶體,要么是非晶體,不可能以晶體和非晶體兩種不同的形態出現
D.如果用Q表示物體吸收的能量,用W表示物體對外界所做的功,ΔU表示物體內能的增加,那么熱力學第一定律可以表達為Q=ΔU+W
E.如果沒有漏氣沒有摩擦,也沒有機體熱量的損失,這樣的熱機的效率可以達到100%
(2)某興趣小組設計了一溫度報警裝置,原理圖如圖。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被一上表面涂有導電物質的活塞密封在導熱汽缸內,活塞厚度不計,質量m=100g,橫截面積S=10cm2,開始時活塞距汽缸底部的高度為h=6cm,缸內溫度為T1=360K。當環境溫度上升,活塞緩慢上移△h=4cm,活塞上表面與a、b兩觸點接觸,報警器報警。不計一切摩擦,大氣壓強恒為p0=1.0×105Pa,g=10m/s2,試求:
①該報警裝置的報警溫度T2;
②若上述過程氣體的內能增加15.96J,則氣體吸收的熱量Q為多少。
34、(1)如圖所示,在同一種介質中兩列簡諧橫波甲、乙沿x軸方向相向傳播。甲向左傳播,乙向右傳播。t=0時刻,甲、乙兩列波的波形前端剛好分別傳到x=-1cm和x=-2cm處的兩點,已知乙波的波速v乙=4m/s。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br/>A.t=0時,x=-6cm處的質點Q沿x軸正方向運動
B.t=0時,x=3cm處的質點P沿y軸正方向運動
C.甲波波源的振動頻率為100Hz
D.P、Q兩質點振動方向始終相反
E.x=0處的質點在t=0.05s時的位移為10cm
(2)如圖所示,邊長為a 的正方形ABCD 為一棱鏡的橫截面,M 為 AB 邊的中點。截面所在的平面內有一束光線自 M 點射入棱鏡,入射角為經折射后在 BC邊的N 點恰好發生全反射,反射光線從CD 邊的 P 點射出棱鏡,光在真空傳播的速度為c。求:①棱鏡的折射率n;②光從 M 點傳播到P 點經歷的時間t。
35.【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
硫代硫酸鹽是一類具有應用前景的浸金試劑。硫代硫酸根可看作是中的一個O原子被S原子取代的產物。
(1)基態S原子價層電子排布式是 。
(2)比較S原子和O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大小,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說明理由: 。
(3)的空間結構是 。
(4)同位素示蹤實驗可證實中兩個原子的化學環境不同,實驗過程為。過程ⅱ中,斷裂的只有硫硫鍵,若過程ⅰ所用試劑是和,過程ⅱ含硫產物是 。
(5)的晶胞形狀為長方體,邊長分別為、,結構如圖所示。晶胞中的個數為 。已知的摩爾質量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為,該晶體的密度為 。
(6)浸金時,作為配體可提供孤電子對與形成。分別判斷中的中心原子和端基原子能否做配位原子并說明理由: 。
36.【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
化合物G是一種藥物合成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C中官能團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①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
(3)D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④所需的條件為__________________。
(5)寫出由B生成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與B互為同分異構體,且具有六元環結構、并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有 種(不考慮立體異構),其中有6種不同化學環境氫原子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參照上述合成路線,設計用苯甲醛()和丙酮()合成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的途徑如下:→中間體1→中間體2→。則中間體1和中間體2的結構簡式分別為 (1分)、 (1分)37.(15分)如圖表示利用“果膠酶—酵母菌聯合固定凝膠珠”生產紅葡萄酒的部分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海藻酸鈉作為固定載體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在聯合固定果膠酶和酵母菌之前,對海藻酸鈉所做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果膠酶和酵母菌固定在一起生產紅葡萄酒的優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點)。
(3)果膠酶通常先與戊二醛交聯,然后與活化的酵母菌一起用海藻酸鈉包埋固定,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果酒發酵時一般溫度控制在________,在發酵過程中,尤其要隨時監控和調整發酵罐中的溫度和pH,使其保持在適宜合理的范圍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酶在食品工業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酶應該在____________(寫出溫度和pH條件)條件下保存。
生物試題-答案
1.B
【解答】A、人體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不能進行有氧呼吸,這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原理,A正確;
B、蛋白質合成場所一定是核糖體,B錯誤;
C、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根據細胞代謝需要,線粒體可在細胞質基質中移動和增殖,例如胰島B細胞要合成分泌胰島素需要消耗能量,這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C正確;
D、精子幾乎不含細胞質,其壽命很短,這一事實體現了細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也體現了“核質互依”的關系,是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例子,D正確。
2.D
【解答】A、激素、神經遞質和淋巴因子均可在細胞間傳遞信息,但是酶是生物催化劑,只有催化作用,不能傳遞信息,A錯誤;
B、高等植物之間可以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的傳遞,而且不是所有的受體都位于細胞膜上(如性激素的受體位于細胞內),B錯誤。
C、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往往是雙向的,而食物鏈之間的方向是單向的,C錯誤;
D、根尖分生區細胞分裂,有蛋白質的合成,故遺傳信息的傳遞途徑是DNA←DNA→RNA→蛋白質,D正確;
3.C
【解析】A、圖B細胞中含有大液泡,因此可以構成滲透系統,其中原生質層相當于圖A中的②半透膜,圖B中⑥為細胞膜,⑦為液泡膜,以及兩者之間的⑧細胞質共同構成原生質層,故圖A中的②相當于圖B中的⑥、⑦、⑧,A錯誤
B、根據題干“a溶液濃度>b溶液濃度,c為清水”,所以一段時間后裝置2的液面低于裝置1的液面,B錯誤;
C、圖B中的⑦液泡膜具有選擇透過性,而圖A中的②則沒有選擇透過性,只要顆粒大小小于膜上的孔均可以通過,控制物質進出的原理不同,C正確;
D、若圖B所示為某農作物根毛細胞,若正在吸水,則④處外界溶液濃度小于⑧,D錯誤。
故選C。
A
【解答】A、無氧呼吸酒精發酵過程中有CO2產生,卻沒有水產生,A錯誤;
B、有氧呼吸也可產生二氧化碳,B正確;
C、細胞有氧呼吸過程中,CO2產生于第二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無氧呼吸過程中,CO2產生于細胞質基質,均不是在生物膜上進行,C正確;
D、無氧呼吸酒精發酵過程中有CO2產生,場所卻是細胞質基質,D正確。
5.D
【解答】油料作物種子含有較多的脂肪,種子萌發初期脂肪轉變為糖類,糖類與脂肪相比,含有較多的氧原子,導致有機物的總量增加,因此導致AB段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此時種子并沒有進行光合作用,不可能表現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糖類經過呼吸作用的氧化分解,釋放能量,導致種子干重減少。從C點開始種子干重再次增加,說明此時有機物開始積累,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而不是幼苗剛開始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開始應在C點之前。綜上所述,D正確。
6.D
【解答】A、兔子毛色受三個復等位基因(D、d1、d2)控制,該兔子種群中毛色的基因型有5種(d1d1、d2d2、d1d2、Dd1、Dd2),A錯誤;
B、現用Dd1和Dd2兩種棕毛兔雜交得F1,即DD(死亡):Dd1:Dd2:d1d2=1:1:1:1,表現型比例為棕色:灰色=2:1,B錯誤;
C、F1的雄兔基因型及比例是:Dd1:Dd2:d1d2=1:1:1,因此產生的配子及比例為:D:d1:d2=1:1:1,C錯誤;
D、由于F1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D:d1:d2=1:1:1,自由交配之后的自二代中,DD死亡,棕色兔Dd1,Dd2,占,灰色兔d1d1、d1d2,占,白色兔d2d2占,因此子二代中棕色兔的比例為,D正確。
29.(10分,每空2分)
(1) 光能轉變成活躍的(ATP中)化學能
(2)左 變大 (3)14 (4) 6
30.(9分,除標注外每空2分)
(1)ab(1分)  (2)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1號與2號)沒有分開 (3)2 0 
(4)基因突變或同源染色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間交叉互換
31.(10分,每空2分)
(1)無同源染色體,不能進行正常的減數分裂  42
(2)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秋水仙素處理、低溫處理
(3)甲、乙兩個品種雜交,F1自交,選取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的個體連續自交、選育,直至不發生性狀分離
32.(10分,除標注外,每空2分)
(1)①F1形成4種比例相同的配子 ② 完全顯性 ③ F2不同基因型個體沒有致死
④觀察的子代樣本足夠多 (任答2點)
(2)1/14 (3)A和b連鎖, a和B連鎖
(4) BB致死或XDXD致死(答出2點)(4分)
37.(共15分,除標注外每空2分)
(1)不溶于水、多孔性 (用小火或間斷加熱的方法溶化海藻酸鈉,然后)冷卻至室溫
(2)果膠酶能提高果汁的產量和澄清度。固定化可以使酶和酵母菌重復使用降低成本,并且易于和產品分離提高產品品質(3分)
(3)果膠酶分子太小,直接包埋容易從包埋材料中漏出
(4)18~25 ℃ 防止溫度和pH的變化影響果膠酶的活性
(5)低溫、最適pH
化學參考答
7.B
【詳解】A.華為新上市的mate60 pro手機引發關注,其CPU基礎材料是晶體Si,而不是SiO2,A錯誤;
B.三星堆黃金面具是文物,歷經年代久遠,但出土時光亮且薄如紙,說明金不活潑和有很好的延展性,B正確;
C.火星全球影像彩圖顯示了火星表土顏色,表土中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C 錯誤;
D.醫用外科口罩使用的材料聚丙烯,聚丙烯分子中無不飽和的碳碳雙鍵,因此不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因此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B。
8.C
【詳解】A.由結構簡式可知,M的分子式為,故A正確;
B.由結構簡式可知,M分子的官能團為酚羥基、碳碳雙鍵、酯基,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取代、加成、氧化等反應,故B正確;
C.由結構簡式可知,M分子含有的苯環、碳碳雙鍵一定條件下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則1 mol M一定條件下能被4 mol 氫氣還原,故C錯誤;
D.由結構簡式可知,M分子中的苯環、碳碳雙鍵和酯基為平面結構,則由單鍵可以旋轉可知,M所含所有碳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內,故D正確;
故選C。
9.B
【詳解】A.由于CaCO3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CaSO4是微溶物,覆蓋在CaCO3表面阻止反應繼續進行,故實驗室制備CO2用CaCO3和稀鹽酸,不用稀硫酸,A不合題意;
B.向冷的氨化飽和食鹽水中通入CO2,發生反應NaCl+H2O+NH3+CO2=NaHCO3↓+NH4Cl,故可獲得NaHCO3固體,B符合題意;
C.加熱固體不能用蒸發皿,應該用坩堝,C不合題意;
D.加熱固體時試管口需向下傾斜,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0.B
【分析】X的常見單質可用作糧食的保護氣,則X為N元素,X2W4中含有18個電子,則W為H元素,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2且位于不同主族,則Y、Z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2-1-5=6,則Y為Mg、Z為Si。
【詳解】A.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數相同時,原子序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因此原子半徑Mg>Si>N>H,即Y>Z>X>W,故A錯誤;
B.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氣態氫化物越穩定,非金屬性:N>Si,則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X>Z,故B正確;
C.Y3X2為Mg3N2,Mg3N2中的化學鍵為離子鍵,不含非極性鍵,故C錯誤;
D. Z的氧化物為SiO2,SiO2為酸性氧化物,不是兩性氧化物,故D錯誤;
答案選B。
11.B
【詳解】A.CH4與Cl2在光照下充分反應后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氯化氫的混合物,故氣體分子數不是NA,A項錯誤;
B.乙醇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g/mol,46g乙醇的物質的量為1mol,1mol乙醇分子中含有5molC-H鍵,故46g乙醇中含有C-H鍵數目為5NA,B項正確;
C.不知道溶液的體積,無法計算物質的量,C項錯誤;
D.Al3+完全轉化為,并沒有化合價變化,無電子轉移,D項錯誤;
答案選B。
12.C
【詳解】A.放電時Mg轉化為Mg2+,所以右側電極為負極,左側電極為正極,FeS得電子生成Fe和Li2S,電極反應為FeS+2e +2Li+=Fe+Li2S,選項A正確;
B.充電時Mg2+轉化Mg,被還原,Mg電極發生了還原反應,選項B正確;
C.充電時陽極反應為Fe+Li2S-2e-=FeS+2Li+,每生成1molMg,消耗1molMg2+,轉移2mol電子,同時生成2molLi+,所以電解質質量減少24g-2×7g=10g,選項C錯誤;
D.電解液中含離子遷移速率更快的Li+,增強了導電性,提高了電流效率,選項D正確;
答案選C。
13.A
【詳解】A.加入20.00mL時,溶液溶質為NaH2A,結合圖象可分析出此時溶液呈酸性,A錯誤;
B.結合以上分析可知,曲線1代表H3A,曲線2代表H2A ,曲線3代表HA2 ,曲線4代表A3 ,B正確;
C.由圖可知,當pH=7.2時,c(H2A )=c(HA2 ),故pKa2=pH=7.2,C正確;
D.由圖可知a點時,電荷守恒:c(Na+)+c(H+)=c(OH-)+3c(A3 )+2c(HA2 ),根據c(A3 )=c(HA2 ),得出c(Na+)+c(H+)=c(OH-)+5c(A3-),D正確;
故選A。
26.(1)熱的純堿溶液浸泡鐵屑
(2)2Fe2++MnO2+4H+=2Fe3++Mn2++2H2O
(3)Fe3+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使過氧化氫部分分解,所以過氧化氫的實際消耗量遠大于理論消耗量
(4) MnCO3或Mn(OH)2 4.7≤ pH<8.1
(5)CaF2、MgF2
(6)Mn2+++NH3·H2O=MnCO3++H2O
(7) 蒸發濃縮 趁熱過濾
【詳解】(1)除去鐵屑表面油污,可采用的方法是熱的純堿溶液浸泡鐵屑;
(2)“溶浸”時先發生反應,產生Fe2+,酸性環境下Fe2+把MnO2還原為Mn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Fe2++MnO2+4H+=2Fe3++Mn2++2H2O;
(3)過氧化氫把Fe2+氧化成Fe3+,Fe3+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使過氧化氫部分分解;
(4)欲使“調pH”時不引入新雜質,可使用能與H+反應的錳的化合物,如MnCO3或Mn(OH)2等;pH調節步驟中,應該除去鐵離子和鋁離子,并且不能讓錳離子沉淀,所以pH范圍為:<4.7≤ pH8.1;
(5)加MnF2會生成CaF2、MgF2沉淀,以便除去Ca2+、Mg2+;
(6)硫酸錳溶液加碳酸氫銨生成碳酸錳沉淀,同時會有氨水參與生成銨根離子,所以離子方程式為:Mn2+++NH3·H2O=MnCO3++H2O;
(7)由硫酸錳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和該溫度范圍內析出晶體的組成圖可知,欲獲取應在23.9~100℃范圍內進行實驗操作。該范圍內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故蒸發濃縮至溶液中析出大量晶體后,需趁熱過濾,并用熱水洗滌晶體,以減少損失、增大產率,所以答案為:蒸發濃縮;趁熱過濾。
27.(1)防倒吸
(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溶液中有大量墨綠色固體產生,三頸燒瓶中有白煙
(4)0.04
(5) b 0.02
(6)Cu2(OH)3Cl
【詳解】(1)根據裝置圖可知,儀器X為球形干燥管,其主要作用是導氣和防止倒吸現象的發生;
(2)實驗室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制備氨氣,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向CuCl2溶液中通入NH3和HCl,反應除了生成堿式氯化銅外,還有NH3與HCl反應生成NH4Cl,因此看到的實驗現象除溶液中有大量墨綠色固體產生,三頸燒瓶中還有白煙產生;
(4)4.29 g固體溶解配制成溶液體積為200 mL,取20.00 mL待測液,經測定Cu2+濃度為0.2 mol·L-1,則稱取的樣品中n(Cu2+)=0.2 mol·L-1×0.2 L=0.04 mol;
(5)①用NH4SCN標準溶液滴定過量的AgNO3溶液,當到達滴定終點時,可用Fe3+檢驗SCN-,可以使用Fe(NO3)3,而不能使用含有Cl-的FeCl3溶液,否則FeCl3會和AgNO3反應生成AgCl沉淀,影響滴定終點的判斷,故使用的指示劑是Fe(NO3)3溶液,答案選b;
②10.00 mL 0.1 mol/L的NH4SCN的物質的量n(NH4SCN)=0.1 mol/L×0.01 L=0.001 mol,由關系式NH4SCN~AgNO3可知:未反應的AgNO3的物質的量等于0.001 mol,由于共加入30.00 mL 0.1000 mol/L的AgNO3溶液,則與Cl-反應的硝酸銀的物質的量等于0.0300 L×0.1000 mol/L-0.001 mol=0.002 mol,根據關系式Cl-~Ag+,可知n(Cl-)=0.002 mol,則樣品配成的的200 mL溶液中含有的氯離子的物質的量是n(Cl-)=0.002 mol× =0.02 mol;
(6)測定無水堿式氯化銅組成時,稱取產品4.29 g,已知銅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4 mol,氯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2 mol,假設無水堿式氯化銅的化學式為Cu2(OH)xCl,可知無水堿式氯化銅的物質的量為0.02 mol,其摩爾質量M=,2×64 +17x +35.5 =214.5,解得x=3,故該無水堿式氯化銅的化學式為Cu2(OH)3Cl。
28.(1)+40.9 kJ·mol-1
(2) 小于
(3) 乙 P1>P2>P3 T1溫度時以反應Ⅲ為主,反應Ⅲ前后氣體體積分數相等,壓強變化對平衡沒有影響
(4)A
【解析】(1)
根據反應Ⅰ-Ⅱ=Ⅲ,則ΔH3=ΔH1-ΔH2=-49.5 kJ·mol-1-(-90.4 kJ·mol-1)=+40.9 kJ·mol-1。
(2)
狀態A與B溫度相同,體積與氣體的物質的量、壓強有關;狀態B中CO的轉化率比狀態A中的大,該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說明狀態B中氣體的物質的量較??;此外,在相同溫度下,狀態B中CO轉化率大說明平衡正向移動,說明P2>P1。狀態B中壓強大、氣體物質的量小,因此體積會小于2L。
在T2溫度下,達到平衡,利用狀態C來計算,CO的轉化率為0.5,列三段式:
總壓強為P2,開始時CO的分壓為,達到平衡時,CO的分壓為 ,則;KP= 。
(3)
反應Ⅰ和Ⅱ均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則CH3OH的平衡產率減少,所以圖甲表示CH3OH的平衡產率,圖乙中,開始時以Ⅰ、Ⅱ為主,由于反應Ⅰ、Ⅱ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CO2平衡轉化率降低,反應Ⅲ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反應正向移動,升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反應以反應Ⅲ為主,CO2轉化率又升高,所以圖乙為CO2的平衡轉化率;壓強增大,反應Ⅰ、Ⅱ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平衡正向移動,反應Ⅲ是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平衡不移動,故壓強增大,CH3OH的平衡產率增大,所以壓強關系:P1>P2>P3;溫度升高,反應Ⅰ和Ⅱ逆向移動,反應Ⅲ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所以T1溫度時,三條曲線交于一點的原因為T1溫度時以反應Ⅲ為主,反應Ⅲ前后氣體體積分數相等,壓強變化對平衡沒有影響。
(4)
一般來說,活化能越低,化學反應速率越快,在相同的時間里,可以得到更多的產物,因此甲醇裂解過程主要經歷的方式應為A。
35.(1)
(2),氧原子半徑小,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力大,不易失去一個電子
(3)四面體形
(4)和
(5) 4
(6)中的中心原子S的價層電子對數為4,無孤電子對,不能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含有孤電子對,能做配位原子
【詳解】(1)S是第三周期ⅥA族元素,基態S原子價層電子排布式為。答案為;
(2)S和O為同主族元素,O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S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O原子半徑小,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力大,不易失去1個電子,即O的第一電離能大于S的第一電離能。答案為I1(O)>I1(S),氧原子半徑小,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力大,不易失去一個電子;
(3)的中心原子S的價層電子對數為4,無孤電子對,空間構型為四面體形,可看作是中1個O原子被S原子取代,則的空間構型為四面體形。答案為四面體形;
(4)過程Ⅱ中斷裂的只有硫硫鍵,根據反應機理可知,整個過程中最終轉化為,S最終轉化為。若過程ⅰ所用的試劑為和,過程Ⅱ的含硫產物是和。答案為和;
(5)由晶胞結構可知,1個晶胞中含有個,含有4個;該晶體的密度。答案為4;;
(6)具有孤電子對的原子就可以給個中心原子提供電子配位。中的中心原子S的價層電子對數為4,無孤電子對,不能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含有孤電子對,能做配位原子。
36.(1)羰基、羥基
(2)氧化反應
(3)
(4)濃硫酸、加熱
(5)
(6) 5 、
(7)
【詳解】(1)由結構可知,C中官能團名稱是酮羰基、羥基;
(2)①為羥基被高錳酸鉀氧化為羰基,屬于氧化反應;
(3)由分析可知,D結構為;
(4)反應④發生酯化反應,所需的條件為濃硫酸、加熱;
(5)B和甲醛反應引入-CH2OH生成C反應為,;
(6)B除六元環外,還含有2個碳、1個氧、1個不飽和度;與B互為同分異構體,且具有六元環結構、并能發生銀鏡反應,則含有醛基;
若含有1個取代基-CH2CHO,則有1種情況;若含有2個取代基-CH3、-CHO,首先在環上確定甲基位置,則此外環上還有4種取代位則醛基有4種情況;故共有5種;其中有6種不同化學環境氫原子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
(7)苯甲醛和丙酮發生B生成C的反應原理生成羥基得到中間體1,則中間體1結構為;中羥基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碳碳雙鍵得到中間體2,則中間體2結構為;和HCl加成得到產物。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C C A B BC AC BD
參考答案
否 失重 0.8 2.2 23、 0.882 1.75
24、(1)設A物塊從斜面下滑過程中加速度大小為a0,到達底端時速度大小為v0,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得
聯立可得 (4分)
(2)假設A滑上B的上表面后,B仍保持靜止,則A在B上減速滑動至停止,有
(2分)
A會從B上滑下,假設不成立,故當A滑上B的上表面后,B與地面會發生相對滑動;
設A滑上B后,再經時間t兩者達到共同速度,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2分)
(2分)
(2分)
聯立解得 (1分)
25、(1)小球釋放后自由下落,下降10L,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小球以與靜止圓盤發生彈性碰撞,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分別有
解得 (8分)
(2)第一次碰后,小球做豎直上拋運動,圓盤摩擦力與重力平衡,勻速下滑,所以只要圓盤下降速度比小球快,二者間距就不斷增大,當二者速度相同時,間距最大,即
解得 (2分)
根據運動學公式得最大距離為 (3分)
(3)第一次碰撞后圓盤下落至管口時時間滿足 得 (2分)
此階段小球下落位移 此時還未發生第二次碰撞。 (3分)
33、(1)ABD
(2)①氣體發生是等壓變化,由氣體實驗定律
得 代入數據解得 T2=600K (4分)
②缸內氣體壓強 (2分)
氣體等壓膨脹對外做功 (2分)
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得 ΔU=W+Q
代入數據 Q= U-W=15.96J+4.04J=20J 則氣體吸熱20J (2分)
(1)BCE
(2)①光線在 M 點發生折射,有 (2分)
由題知,光線經折射后在 BC 邊的 N 點恰好發生全反射,則 (2分)
又C=90°-θ 聯立得 得 (2分)
②根據幾何關系有BN=MNcosθ,NC=NPcosθ (2分)
解得 BN+NC=a=cosθ(MN+NP)
再由 解得光在棱鏡中傳播的總時間 (2分)
試卷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河县| 和硕县| 玉林市| 双江| 三明市| 山丹县| 平凉市| 慈利县| 兴安盟| 云南省| 介休市| 通榆县| 府谷县| 高雄市| 临沭县| 香格里拉县| 延长县| 徐水县| 德州市| 荔波县| 峨眉山市| 勃利县| 晋中市| 油尖旺区| 盖州市| 长宁县| 潜江市| 砀山县| 赣榆县| 冕宁县| 汝州市| 宝山区| 大化| 郴州市| 巢湖市| 卢氏县| 潼关县| 永州市| 宁德市| 西乌| 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