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3 探索宇宙教學目標1.大致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結構的歷程2.認識到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將不斷深入教學重點通過展示人類對宇宙探究的歷程,培養追求科學、探索宇宙的態度教學難點了解加速火箭是如何擺脫地球引力的教學過程一、探索的歷程:1.展示圖片:東方紅一號、神州五號發射、“嫦娥奔月”、“鵲橋相會”。 從以上圖片中你能從以上的每一張圖片得到怎樣的信息?2、看課本P201—P202,進一步了解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歷程,并回答如下問題:圖10-21中國古代的星象圖說明了什么?3、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人們主要依靠肉眼觀察,簡單猜測來認識宇宙。他們對宇宙的認識很有限,并帶有很濃的神話色彩。其中,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有相關的神話。請你列舉一例。4、歐洲,在宗教的影響下,建立了“地心說”,請你說出“地心說”的含義是什么?5、世紀末期,歐洲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人的思想,人類進入了對宇宙進行科學探索的偉大時代。并提出了“日心說”。這個學說是 通過多年的觀察和分析提出的。6、1632年,科學家 首先制成了望遠鏡,把人類的視線引入了更寬廣的星空。7、飛向太空一直是人類不滅的夢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宇宙飛船使人類踏上了月球。我國的首位航天員 乘坐中國自己研制的神州5號飛船升空。二、達標檢測1.太陽系中,至今人們已發現有八大行星,其中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A.金星B.火星C.水星D.木星2.下列關于宇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我們生活的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員。B.譜線“紅移”說明別的星系在與我們逐漸靠近。C.太陽系屬于銀河系。D.銀河系屬于總星系。3.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認識正確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陽是靜止不動的C.質子帶有正電荷,電子帶負電荷D.在電子、質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質子4.在太陽系中,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是()A.太陽B.金星C.火星D.月球5.“雙星伴月”天文現象中的月球屬于()A.恒星B.行星C.衛星D.彗星三、檢測題1.“光年”是 單位。2. 最先用望遠鏡來探索宇宙.3.飛向太空是人類的夢想。1867年4月1日,人類第一次乘飛船進入太空,人類第一個太空人是 。1969年7月20日, 11號飛船首次使人類踏上月球。4.2003年10月15日,我國的“ ”載人飛船在甘肅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并順利返回,航天員 帶著中國人千年的企盼,夢圓浩瀚太空。2011年,我國“ ”與“ ”在外太空對接,這是我國航天史上的又一突破。5.下面關于宇宙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宇宙是由銀河系和太陽系組成的B.宇宙只是由銀河系組成,太陽是銀河系中的一員C.宇宙中有數十億個星系,銀河系是其中的一員D.太陽系中只有九大行星繞它運行6.在下列名詞中,由大到小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宇宙>太陽系>銀河系>地球B.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球C.銀河系>宇宙>太陽系>地球D.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地球7.關于浩瀚的宇宙,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顆行星B.在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恒星C.銀河系中有眾多像太陽這樣的恒星D.“海王星”是一顆衛星8.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用望遠鏡探索太空的是( )A.哥白尼B.布魯諾C.伽利略D.牛頓9.下列各星球中,屬于行星的是( )A.月球B.地球C.彗星D.太陽四、鞏固練習1、“光年”是 單位.2、 最先用望遠鏡來探索宇宙.3、飛向太空是人類的夢想.1867年4月1日,人類第一次乘飛船進入太空,人類第一個太空人是 .1969年7月20日, 11號飛船首次使人類踏上月球.4、2003年10月15日,我國的 載人飛船在甘肅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并順利返回,航天員 帶著中國人千年的企盼,夢圓浩瀚太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