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5年中考社會思品專題特訓系列(歷史與社會綜合)——考點1—40綜合檢測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每題2分,共40分)1.今年放寒假的時候,小明去了哈爾濱滑雪,小劉則去了海南島領略海島風情,你認為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www-2-1-cnjy-comA.地形影響 B.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 D.地勢影響2.車牌號為“渝A 01236”的汽車屬于哪個省級行政區( )A.海南 B.重慶 C.河南 D.湖南3.海峽是海洋運輸的重要通道。下列表示馬六甲海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4.馬來西亞盛產稻米,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有著稻作文化的印記。下列場景中符合這種印記的是( )A.農業生產推行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 B.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駿馬在奔跑C.密集的水網狀河渠環繞著農田村莊 D.人們居住得非常分散5.右表為“浙江省地形類型構成表”,分析該表可以概括出浙江地形的主要特點是( ) A.山地丘陵為主 B.地勢西高東低 C.地形類型單一 D.平原面積廣闊6.小華從新聞中得知最近烏克蘭危機,她很想知道烏克蘭的位置。你認為他可以選擇什么地圖,該地圖的比例尺是( ) 21*cnjy*comA.世界政區圖 小比例尺地圖 B.世界政區圖 大比例尺地圖C.中國政區圖 小比例尺地圖 D.中國政區圖 大比例尺地圖7.今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歷史人物為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是( )21教育網A.鑒真 B.張騫 C.玄奘 D.鄭和8.伴隨中國的和平崛起,全球興起了一股中國文化熱,如全球祭孔。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其思想核心是(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仁”的思想 B.兼愛 C.非攻 D.無為9.英、法兩國近代發展道路的相似之處主要表現在( )①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②都在18世紀60年代開始工業革命③都取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 ④都最終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歷史與社會課上,當老師介紹到詹天佑(1861—1919)“少年時代就赴美留學,學習鐵路專業”時,同學們立刻聯想到詹天佑受到這種教育得益于(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11.“中國共產黨人……從來就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繼承者。”下列史實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①南昌起義 ②黃埔軍校 ③北伐戰爭勝利進軍 ④南京國民政府成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說:“(1945年)這一次我們去的好,擊破了國民黨說共產黨不要和平,不要團結的謠言。”毛澤東談論的是( )A.三大戰役 B.西安事變 C.抗戰勝利 D.重慶談判13.如果請你撰寫文章,批駁日本歷史教科書中否認侵略中國。下列哪些事例,可以作為證據( )①發動西安事變 ②制造南京大屠殺③在中國東北進行細菌戰 ④對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4.下列四位歐洲航海家到達過東方(亞洲)的有( )①迪亞士 ②達·伽馬 ③哥倫布 ④麥哲倫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5.為了推動開放向深度拓展……我國將打造21世紀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古代體現“對外開放”政策的歷史事件有( )①鄭和下西洋 ②張騫出使西域 ③新航路的開辟 ④設置行省制度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16.1895年,日本人終于拿到了想要的《馬關條約》,各國政要議論紛紛。下面各國政要的議論符合史實的是( )①德國:“中國,你的孩子臺灣離開了你的懷抱!”②英國:“香港島終于歸屬我們了,女王萬歲!”③日本:“伙計,我們可以到中國開設工廠去了!” ④美國:“東交民巷等使館區,中國人再也不能進入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紀錄片《影象中國》收錄了新中國各個時期的典型畫面。其中能反映1958年時代特點的畫面有( )2-1-c-n-j-yA.茅盾等人正在積極參加大煉鋼鐵運動B.大家在慶祝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C.人們在慶祝公私合營取得重大成果D.紅衛兵小將對彭德懷等老同志進行批斗18.有人曾這樣寫道:如我們追溯新中國融入世界的歷史,那打開的第一扇“窗”則需我們永遠銘記。他所說的第一扇“窗”是指( )2·1·c·n·j·yA.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B.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設立深圳經濟特區 D.APEC會議在上海舉行19.采用現代工業技術將垃圾高溫焚燒,產生熱能與電力,是對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的有效途徑,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角度看,用垃圾發電的意義有( )①促進科技的發展 ②減少污染,改善環境③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經濟發展 ④滿足人們對資源的需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習近平主席在海牙核安全峰會上提出以理性、協調、并進為主線的“核安全觀”,從戰略、全面、持久的角度闡明了國際核安全事業的基本方向。這說明我國( )①是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 ②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③在國際事務中占主導地位 ④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6小題,共60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從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至今的400多天里,習近平12次離京,進行了共計39天的國內考察調研,足跡遍及廣東、河北、甘肅、海南、天津、四川、湖北、遼寧、湖南、山東、內蒙古等全國1/3省區。21*cnjy*com(1)下列省區對應的地理區域正確的是( )(2分)A.湖北——北方地區 B.內蒙古——青藏地區C.遼寧——西北地區 D.湖南——南方地區材料二:平民作風,親民姿態,這是習大大給公眾的最深刻印象。11省市的調研,處處體現“親民”風范:海南戴斗笠、廣東自助餐、湖南摘柚子、湖北打雨傘、河北坐炕頭、內蒙共祈福……(2)請簡單分析“海南戴斗笠”、“河北坐炕頭”的現象與我們學過的哪些地理知識有關。(4分)(3)在內蒙古調研時,習主席最有可能看到的環境問題是什么?請你從自然和人為因素分析該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哪些?(4分)22.2014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中亞四國時,首次正式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形成跨區域大合作格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中國政區圖(見下圖)(1)古代絲綢之路曾經過右圖中的A處,此處為我國的 省級行政區(填行政中心),位于我國地勢的第 級階梯,氣候特征為 。(3分)材料二:坐擁豐富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土地資源和寶貴的旅游資源的中亞地區,其最大掣肘在于“對外聯系網絡不完善”;而中國在技術、資金方面的優勢,能夠助力中亞鐵路、公路、航空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中方同中亞四國簽署了一批能源領域等新的大型合作項目,開創絲綢之路共同發展新紀元。(2)結合材料二,從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角度,分析我國與中亞四國共同構筑“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決策的正確性。(3分)(3)結合材料二,運用九年級《歷史與社會》的有關知識,闡述中國同中亞四國加強區域合作,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意義。(4分)23.秦始皇、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們為鞏固秦、漢大一統局面采取了許多措施,對我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1分)【制度創新】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置諸侯不便。”——《史記·秦始皇本紀》(1)根據材料,指出秦統一后在朝議如何管轄地方的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分歧是什么?秦始皇最終采取了哪一方案?(3分)21·cn·jy·com【邊疆治理】秦漢時期,我國的民族關系呈現明顯的區域特征,即南方地區的開發和融合加強,西部的貿易和交流頻繁,北方邊境戰爭不斷。(2)秦漢時期威脅北方邊疆的是哪個少數民族?面對其侵擾,秦與漢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邊疆安寧?(3分)【出處:21教育名師】【思想文化】秦始皇、漢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但他們在處理儒家思想問題時態度截然相反。(3)對待儒學方面,秦始皇和漢武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本目的是什么?(3分)【以史為鑒】(4)秦漢時期大一統局面的形成和發展對今天我們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有何借鑒意義?(2分)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圖說歷史——中國的近代化過程材料二: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為“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上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又經歷了一個從“走俄國人的路”發展到“走自己的路”的過程。【版權所有:21教育】(1)材料一中的四幅圖片反映了近代中國仁人志士為拯救中華進行的哪些重大探索活動?從中折射出中國近代化的哪些特點?(4分)(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辛亥革命“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國共產黨“走自己的路”是一條怎樣的路?(4分)(3)總結以上材料,你從“走什么路”探索中得到哪些認識?(2分)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閱讀右圖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均糧食產量變化圖。材料二:2014年6月5日召開的國際農科院院長高層研討會上,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席爾瓦表示,中國糧食9年累計增產1.6億噸。全世界饑餓人口從10億降低到870萬,這其中有3億饑餓人口的減少都得益于中國的貢獻。在世界范圍內,中國都是糧食生產和供應的最好榜樣。(1)請從社會政策角度分析導致1957年人均糧食產量提高和1962年人均糧食產量下降的原因。(4分)(2)請回答1980—1997年人均糧食產量提高和材料二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國哪項經濟體制改革?(2分)21·世紀*教育網(3)你認為我國作出糧食生產和供應最好榜樣的最根本一條是什么嗎?結合材料一、二談談今后它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啟示?(4分)26.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0分)【人口和諧】浙江省從2014年1月17日起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下表是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人口數量性別構成年齡構成第六次普查年平均增長率男性女性14歲以下15—64歲65歲以上5442.69萬人1.53%51.38%48.62%13.21%72.90%13.89%(1)依據表中說明我省施行“單獨二胎”政策的合理性。(4分)【人水和諧】2014年,浙江省計劃完成投資164億元,大力實施“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全面推進美麗浙江水鄉建設。嚴格落實“河長制”(具體河道由專人負責的制度),發動各方力量以各種形式參與“五水共治”,共圓 “水鄉夢”,共筑一片碧水藍天。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結合材料,浙江在“五水共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符合建設和諧社會哪一要求?(3分)【共建和諧】治好五水、人人受益,五水共治、人人有責。浙江省各校學生都積極開展奉獻愛心,積極捐款等行動。21cnjy.com(3)從履行法律的角度談談開展奉獻愛心,積極捐款行動的必要性。五水共治,人人有責,啟示我們應怎樣共建和諧社會?(3分)www.21-cn-jy.com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345678910CBDCAACAAA11121314151617181920BDCDCBACDC二、非選擇題:21.(1)D。(2)海南屬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北是北方地區,冬季氣溫在O度以下,較寒冷。(3)草場退化。自然因素:氣候干旱,降水稀少;人為因素:人類過度放牧、開墾等導致植被破壞。23.(1)分封制和郡縣制,哪一個更有利于國家的長久穩定。 郡縣制。(2)匈奴。秦朝:北擊匈奴:修筑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漢朝:和親政策;派衛青、霍去病武力反擊匈奴。(3)秦:“焚書坑儒”;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推行儒學教育。目的:加強思想控制,鞏固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4)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積極改革創新;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的統一等。24.(1)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特點:都是向西方學習:是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層面的深入。【來源:21·世紀·教育·網】(2)辛亥革命舉“三民主義”旗幟,走“民主共和”道路:走自己的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來源:21cnj*y.co*m】(3)認識:中國不管走什么路,要借鑒學習外因的先進經驗;要立足于中國國情,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25.(1)土地改革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堅持改革,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