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5年中考社會思品專題特訓系列(法律教育03)——考點10—24綜合A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每題2分,共40分)1.在我國《食品安全法》、 《環境保護法》等法律的制定過程中都特別寫明“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這表明( ) 21*cnjy*com①憲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礎 ②憲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規③一切普通法律法規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④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某中學每年定期在校園內開展消防安全演習、地震模擬演習,交警還進校給學生做交通安全講座、法制講座,這些做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①家庭保護 ②學校保護 ③社會保護 ④司法保護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下列行為中,履行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對家庭保護規定義務的是( )A.何某歧視、虐待有殘疾的8歲女兒B.錢某強迫才14周歲的兒子輟學打工C.趙某為16周歲的兒子訂立婚約D.學生吳某吸煙,家長對他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4.五名無業人員在公共場所散發傳單,散布世界末日來臨的謠言,制造了社會恐慌。武漢市東西湖區公安分局依法對他們作出行政拘留10曰的處罰。五名無業人員的行為( )21·cn·jy·comA.屬于一般違法行為 B.應受到刑罰處罰C.屬于嚴重違法行為 D.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5.青年陳某游手好閑,養成偷摸惡習,多次受到治安處罰;后不思悔改,持刀搶劫,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這一案例說明犯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根本區別在于( )A.是否違反刑法 B.是否應受刑罰處罰C.是否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D.是否危及他人生命6.自“醉駕入刑”實施以來,各地先后宣判了多例因醉酒駕駛被處以刑罰的案件。同學們對此紛紛發表看法,你認為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說:“醉酒駕駛是個人的事,國家不應該干涉。”B.小杰說“醉酒駕駛只是不道德的行為。”C.小麗說:“醉酒駕駛不一定都是違法行為。”D.小紅說:“醉駕入刑保護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權。”7.假設八年級某班,甲丟了一支鋼筆,乙在同學中散布甲的鋼筆是丙偷的謠言;丙為了報復乙,啟封偷看了乙的信件;甲和乙聯手將丙打成輕傷。數天后甲的鋼筆在自己的家中找到了。那么乙侵犯了丙的( )【出處:21教育名師】A.名譽權和隱私權 B.隱私權和生命健康權C.名譽權和生命健康權 D.名譽權、隱私權和生命健康權8.下列屬于侵犯他人人格尊嚴權的有( )①個別同學故意給別人起不雅的綽號②商場保安強行檢查小張的背包③搶劫犯的照片被印在通緝令上④某醫院未經患者同意將其真實姓名和病情發布在報紙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下列行為中不屬于侵犯他人隱私權的是( )①小剛將一同學的作弊行為報告老師②小玲在背后散布和議論一同學的身體缺陷③大春給一同學起綽號 ④大民把一同學的日記本拿來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0.小張因曠工受處分而對廠長心懷不滿,他多次給有關部門寫信誣陷廠長貪污受賄。小張的行為(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①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嚴 ②屬違法行為,應受法律制裁③行使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權 ④是濫用公民權利,損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張某因搶劫他人財物被判處有期徒刑,說明國家通過法律保護人民的合法財產實施這一法律規定的前提是( )21*cnjy*comA.制定相應的法律 B.確認財產所有權的歸屬C.確認誰在使用這財產 D.設立相應的執法機關12.公民通過購買股票獲得的收入屬于財產所有權中的( )A.占有權 B.使用權 C.收益權 D.處分權13.從2014年4月8日起,北京市交管部門對“帶頭”闖燈的行人實行罰款,對于態度蠻橫、拒不服從糾正,妨礙民警執行公務的人員,公安機關將依法嚴肅處理。這一措施( )①有利于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文明出行意識 ②能夠有效地提升公民生命價值③有利于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 ④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右邊漫畫中兜售光盤者的行為( ) A.是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嚴B.只是不道德行為,并沒有觸犯法律C.是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的智力成果權D.是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財產權15.小朱在某超市購物時,發現貨架上牛奶標注的出廠日期是下周。面對這些“穿越”到超市的牛奶,小朱正確的做法( )www-2-1-cnjy-com①告知超市負責人,請他們將“穿越”牛奶下架②撥打12315反映超市食品問題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小題大做 ④請消費者協會出面處理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6.下列常見的商家用語或規定,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要求的是( )A.公平交易,童叟無欺 B.存包丟失,概不負責C.貨物售出,概不退換 D.謝絕自帶酒水17.小黃到某新華書店購買一套《三國演義》叢書,回家后發現該書有許多錯別字。經了解,原來是新華書店把盜版書以正版的形式賣給小黃。該書店的行為侵犯了小黃的( )www.21-cn-jy.com①智力成果權 ②公平交易權 ③知情權 ④求償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初中生張龍的小說出版后,收到的稿酬支付單中標有稅收的金額。這說明未成年人同樣要( )A.享有政治權利 B.履行道德義務 C.享有法律權利 D.履行法律義務19.著名演員濮存昕在一則公益廣告里說:“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就會使社會邁出一大步。所以我發現,文明是一種力量,就好像奧運火炬傳遞一樣,在每一個人手中傳遞,也能夠匯聚所有人的熱情。”這個廣告啟示我們( )A.公民要自覺履行道德義務 B.公民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C.公民要依法正確行使權利 D.公民要有愛國的實際行動20.李四和張三是同班同學,兩人因小事而爭吵,李四打了張三一記重拳。一氣之下,張三在網上發帖公布李四曾在學校偷竊的事實。對以上案例分析正確的有( )①李四侵犯了張三的姓名權 ②張三侵犯了李四的隱私權③他們都沒有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 ④他們應該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6小題,共60分)21.以下是九年級同學麗華生活中的三個片段,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周六,麗華看到大批市民在游行,抗議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的鬧劇。在廣場邊,麗華看到部分市民開始砸路邊的日系車、沖擊日貨商店等。她想……【來源:21cnj*y.co*m】(1)結合我國治國方略的要求說說“砸車”等行為的必然結果是什么?(2分)情境二:周一在學校,麗華發現很多同學在背后議論自己。一打聽,原來是小明又把她的信件私自拆看并在班里傳閱,為此她很痛苦……【版權所有:21教育】(2)小明侵犯了麗華的什么權利?對麗華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看著難過的麗華,你想告訴小明與人交往時該怎么做?(4分)情境三:在思品課學習了有關憲法的知識后,同學們認為憲法高高在上,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很遠。麗華認為:憲法確認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憲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3)請例舉兩項公民的其它基本權利及其重要性來佐證麗華的觀點。(4分)22.某校九(1)班同學建立了一個九(1)班QQ群,周六時幾位同學聊了起來(聊天記錄如下)。環翠莊主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童老師的校園詩集出版了,我看到出版社給他寄來的稿酬了呢!悠然創客童老師真厲害!哎,我考試又考砸了,為此我特沒自信,真想以死向父母謝罪!曉風殘月我媽不是一般的嘮叨,煩死了。早上,和她吵了一架。我現在網吧里玩游戲!我媽問起,大家可不要說啊!拜托!西風烈馬我和你一樣背!昨天,學校外面的流動攤點的麻辣燙把我的肚子給“燙壞了”。昨晚掛了很長時間的鹽水呢!春風化雨算了,買個教訓吧!雙匯都出問題了,小攤也正常呀。(1)“好消息”中出版社保護了童老師的哪一權利?生活中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的這一權利?(2分)(2)從心理健康角度分析“悠然劍客”的想法給予我們什么啟示?(2分)(3)“曉風殘月”的行為從反面告誡我們學生應認真履行受教育的什么義務?(2分)(4)請對“春風化雨”的觀點進行評析。(4分)23.人生就是選擇。小明在一天中遇到下列情景,需要作出選擇。編號情景選擇說明理由(1)早上,購買了含瘦肉精的“雙匯”火腿腸。A:自認倒霉B:到超市要求退貨消費者角度(2)中午,到電腦市場買光盤,價廉物美的盜版貨其使用功能與價格不菲的正版貨沒有什么差別。A:購買正版B:購買盜版公民的權利和義務角度(3)放學回家,同學小張騎車欲闖紅燈。A:勸阻B:放任公民責任角度請你幫助小明作出選擇,并根據要求說明理由。(9分)24.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案說法】2014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杭州某貿易公司,以更改生產日期等手段,銷售過期進口食品原料給眾多知名面包房的事情,其過期食品數量之多,過期時間之長令人觸目驚心。目前涉案企業已被查封,對涉嫌違法犯罪人員依法采取刑事措施。21教育網(1)材料一中的涉案商家侵犯了消費者哪些權利?查封和刑事措施體現了法律的什么特征?(3分)(2)請你從道德角度和法律角度,說說本案對經營者生產和銷售有何警示?(4分)【我讀微博】張某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的經歷,人們也紛紛跟帖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3)請你運用所學知識任選一條微博發表看法。(4分)25.【法律你我他】下面是某校《思想品德》學科測試中的一道試題和小丁同學對此所做的答案。請運用《思想品德》相關知識,回答相關問題。【試題】請從權利和義務的角度,評點右邊的兩段對話。【答案】接受義務教育不是公民的權利,而是公民對國家、對社會應盡的義務。權利不具有強制性,可以任意行使,而義務具有強制性,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右邊對話中母親不讓女兒上初中和學生不好好上學的言行都違反了《義務教育法》,都應受到刑罰的處罰。21cnjy.com(1)小丁同學所做的答案中有三處觀點錯誤。請你幫小丁把不正確的觀點找出來,并告訴小丁為什么它們是錯誤的。(6分)【來源:21·世紀·教育·網】(2)針對“試題”中的母女對話,請你嘗試運用除小丁答案所及內容外的法律知識,再找出兩點理由,說服“母親”讓“女兒”上學。(4分)26.2015年1月8日上午,方芳乘某出租車前往黃山旅游,不慎將裝有手機和兩千元現金的皮包丟在出租車上,后被司機劉某拾得。下午,方芳和劉某見面了。情境一:劉某確認失物是方芳的,后主動歸還。(1)請從道德和法律角度評價劉某的行為。(4分)情景二:方芳要求劉某歸還失物,劉某謊稱自己沒看見,拒絕歸還。(2)請你全面推測方芳可能采取哪幾種辦法解決這件事。用簡潔語言寫出①②的結局,并概括它們共同的經驗和教訓。(6分)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①采取合法手段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如: 。②采取非法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如: 。③共同的經驗和教訓: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345678910ACDACDCCAA11121314151617181920BBCCBACDAD二、非選擇題:21.(1)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做到違法必究。(2分)(2)隱私權。(1分)擾亂麗華私人生活的安寧。(1分)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2分)(3)生命健康權:公民最根本的、首要的人身權利,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2分)受教育權:是我們成長和發展的基礎。(2分)23.(1)選擇B:到超市要求退貨。(1分)超市的行為是侵權行為,消費者應依法維權。(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2分)2·1·c·n·j·y(2)選擇A:購買正版。(1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一致的,公民享有自主選擇權,但不得侵犯他人的智力成果權。(2分)21·世紀*教育網(3)選擇A:勸阻。(1分)同違法犯罪做斗爭,是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分)24.(1)安全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2分) 強制性。(1分)(2)道德角度:誠實經營,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質;(2分)法律角度:增強法律意識,依法經營,依法規范自身行為。(2分)(3)微博一:我不贊同,因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生產力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國家應該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而不能取締所有的小商小販。(4分)微博二:我不贊同。因為刑罰處罰是犯罪(嚴重違法行為)的法律后果。并不是所有侵犯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都是犯罪行為,關鍵要看其是否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4分)2-1-c-n-j-y26.(1)劉某的行為是正確的。道德角度:劉某做到與人為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法律角度:劉某拾得遺失物并歸還失主,是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2)①如到劉某所在的出租汽車公司投訴或到執法部門控告等。②大打出手,迫使劉某交還失物等。③公民要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公民的合法權益遭到侵害時,不能隨心所欲、任意胡為,應采取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