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第1章科學入門第4節 科學測量第1課時 長度和體積的測量一、測量的意義比一比誰的眼力好眼豎線平行嗎中心圓面積一樣大嗎 黑塊一樣高嗎哪個更高?一樣高!ab比一比誰的眼力好生活當中,我們會有很多類似的“錯覺”,這啟示我們單憑感覺是不可靠的。為了更準確地認識周圍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點,我們需要測量。測量:把一個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進行比較的過程。曾經有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各用自己的手做標準,分一段甘蔗,說好每個人三拃,結果分好后小孩哭鬧不止,這說明什么?測量需要有統一的標準————單位國際計量組織制定了一套國際統一的標準,這個統一的標準就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二、長度的測量長度的單位11.國際單位:米符號:m2.常用單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 m) 納米(nm)1cm1分米(dm)=0.1米=10-1米1千米(km)=1000米=103米1厘米(cm)=0.01米=10-2米1毫米(mm)=0.001米=10-3米1微米(μm)=0.000001米=10-6米1納米(nm)=0.000000001米=10-9米3.常用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mmmnm每下一級擴大1000倍mdmcmmm每下一級擴大10倍大 小×倍數×倍數的倒數km m巧記單位換算400m=_______μm52cm=_______m例52cm = ________ m=具體步驟_______ m_________ m40052×10-2×1064×1085.2×10-1400m = _________ m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21.測量長度最基本的工具——刻度尺。刻度尺三角尺卷尺皮尺思考:測量一塊橡皮的長度與測量教室門的長度用什么刻度尺測量?根據測量需要選擇合適的刻度尺。2. 刻度尺的選擇3.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①觀察刻度尺的測量范圍(量程)、最小刻度(分度值)和零刻度線。零刻度線測量范圍最小刻度②零刻度線(或整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不能歪斜。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偏大偏小正確④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并記下單位。(注意:讀數包含兩部分:準確值和一位估計值,記錄結果時要有單位)2.7 8 cm準確值 + 估計值 + 單位⑤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歸納為六個字①選(測量范圍、最小刻度)②放(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邊貼緊被測長度,左邊零刻度線與物體邊緣對齊)③看(視線與尺面垂直)④讀(測量值要估讀到最小刻度下一位)⑤記(記錄測量結果時,要寫出數字和單位)⑥算(多次測量取平均值)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硬幣的周長,直徑細銅絲的直徑如何達到測量目的?1 .替代法:化曲為直2. 配合法3 .累積法:化薄為厚三、體積的測量體積的單位11.國際單位:立方米(m3)2.常用單位: 立方厘米(cm3)升(L) 毫升(mL)1立方厘米的體積1cm1cm1cm3.換算關系: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形狀規則的固體體積測量2測量如圖所示長方體的體積,測出物體的長、寬、高,代入相關體積公式計算體積。長方體2cm1cm1cm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2cm × 1cm× 1cm=2cm3。1.測量工具——量筒、量杯測量液體或形狀不規則的小物體的體積32. 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①使用前要先觀察量筒上的單位標度,認清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選擇合適測量范圍的量筒。測量范圍最小刻度測量液體或形狀不規則的小物體的體積3②量筒在使用時,應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能測量對玻璃有腐蝕性的液體。③讀數時,視線必須與液面相平。若液面是凹形的,觀察時以凹液面的底部為準;若液面是凸形的,觀察時以凸液面的頂部為準。測量液體或形狀不規則的小物體的體積3偏大偏小正確測量液體或形狀不規則的小物體的體積33.用量筒測量形狀不規則固體的體積10020406080mLV110020406080mLV2石塊的體積石塊放入前水的體積石塊和水的總體積如果是木塊呢?(1)助沉法V2mLV1mL②用重物系住木塊浸沒在水中,記下水面對應的刻度V2①把重物放入水中記下水和重物的體積V1則木塊的體積為 V2-V1V1mlV2ml(2)針沉法②用細針將木塊壓入水中浸沒,記下水和木塊的總體積V2①向量筒倒入適量的水,記下量筒中水的體積V1則木塊的體積為 V2-V1四、誤差2.誤差的來源:測量工具、測量方法、測量者等。誤差是客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盡量地減小。1.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錯誤3.減小誤差的辦法:A.多次測量取平均值;B.改進測量方法;C.選用精度高的測量工具。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錯誤是不應該發生的,是可以避免的。課堂小結1.測量的意義2.長度的單位及其測量3.體積的單位及其測量4.誤差課堂測評1.在下面各題中填上合適的單位教室門的高度約20( )課桌的高度約750( )常用圓珠筆的長度約1.5( )科學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約70( )μmdmdmmm2.下列單位換算過程正確的是( )14.5cm=14.5×10-2=0.145mB. 14.5cm=14.5cm×10-2m=0.145mC. 14.5cm=14.5÷(100m)=0.145mD. 14.5cm=14.5×10-2m=0.145mD課堂測評課堂測評0cm 1 2 3 4 53.讀數為:_________4.46cm4.下面量筒讀數時的幾種做法,正確的是( )D課堂測評A. B. C. D.5.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認真細致地測量可以避免誤差B. 測量時未遵守操作規則會引起誤差C.測量時的錯誤就是誤差太大D.測量中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D課堂測評課堂測評7.動手測一測科學課本的長與寬。6. 圖中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哪一種方法是正確的?和同學討論一下其他幾種方法的錯誤原因。圖B方法是正確的。8.如圖所示,學習了體積的測量知識后,某科學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測量一合金塊的體積,其實驗步驟如下:課堂測評(1)測出水的體積記作V1,為_______立方厘米。(2)測出水和合金塊的總體積記作V2 , _______立方厘米。110130(3)計算出合金塊的體積V= V2-V1 ,即合金塊的體積為_______立方厘米。課堂測評(4)該興趣小組的同學非常細心,在實驗后交流了實驗心得。他們都提出來,量筒中加入的水要適量;量筒一定要水平放置,在讀數的時候視線要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記錄數據時記得寫上數值和___________。20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平單位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