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中考科學一輪復習 專題1 運動和力 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中考科學一輪復習 專題1 運動和力 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1 運動和力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
考點1 機械運動 ☆ 力學是中考重點之一,占分較大,各個知識均有涉及1.了解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速度相關的概念,簡單的計算
2.了解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彈力等。重點掌握摩擦力方向,受力分析及探究;牛頓第一定律與二力平衡等。
考點2 力的認識 ☆
考點3 運動和力 ☆☆☆
■考點一 機械運動
跳水運動員相對于跳臺的空間位置在不斷發生變化;蒲公英的種子相對于蒲公英的空間位置在不斷發生變化;候鳥相對于地面的空間位置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像這樣物體的空間位置不斷發生著改變,這種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考點二 力的認識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常把兩個相互作用力稱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注意】①一個力產生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且它們同時存在,單獨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
②力的作用可發生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也可以發生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間。常見的可以產生力的作用卻不相互接觸的三種情況:地球對物體產生的重力(萬有引力)、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力、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
③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相互作用,即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2.力的存在可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判斷。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運動狀態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例:用力壓彈簧,彈簧變形;用力拉弓,弓變形。
3.力的單位是牛頓(N)。力的測量常用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彈簧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力的三要素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在箭頭邊上標上力的大小,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考點三 運動和力
由牛頓第-定律知,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即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原來運動的物體,不受外力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要改變物體的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必須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由此可見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考點一 機械運動
◇典例1:(2023·杭州模擬)如圖是小平周末同家人出門在路上行駛時的兩個畫面,判斷小平(甲車中)正在運動不能選擇的參照物是(  )
A.路面 B.路旁的廣告牌 C.駕駛車輛的爸爸 D.旁邊經過的乙車輛
【答案】C
【解析】機械運動是指空間位置發生變化的運動,判斷物體是否發生運動應先選擇參照物,通過觀察研究對象相對于參照物的空間位置是否發生變化來判斷物體是否運動
【解答】A. 甲車行駛的過程中相對與路面的空間位置發生了變化,說明以路面作為參照物,甲車在運動,A不符合題意
B. 對比兩圖可以看出甲車相對于廣告牌的空間位置發生變化,說明以廣告牌作為參照物,甲車在運動,B不符合題意
C. 駕駛車輛的爸爸會隨著甲車一起運動,甲車相對于爸爸的空間位置沒有發生改變,說明以駕駛車輛的爸爸為參照物,甲車沒有在運動,C符合題意
D. 通過對比兩圖可以看出,甲車相對于乙車的空間位置發生了變化,說明以乙車作為參照物,甲車在運動,D不符合題意
◆變式訓練:(2023·舟山)小舟和小嘉在綠道上快走,若小舟和小嘉的速度分別為1.5米/秒和2米/秒,以小舟為參照物,小嘉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小舟的前腳跟剛著地時(如圖),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選填“向前”或“向后")。
【答案】運動;向后
【解析】參照物指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時,選取的標準物體,假設為相對靜止的物體;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解答】小舟的速度小于小嘉,故以小舟為參照物,小嘉是運動的;
前腳跟剛著地時 ,前腳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方向為向前,故摩擦力方向向后。
◇典例2:(2023·紹興)2023年5月10日,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進入軌道后天舟六號與我國空間站完成對接形成組合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速升空時,天舟六號機械能不變
B.進入軌道后,天舟六號的慣性消失
C.對接靠近時,以”天和”艙為參照物,天舟六號是靜止的
D.對接成功后,組合體繞地運行過程中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答案】D
【解析】(1)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而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
(2)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3)根據參照物的知識判斷;
(4)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靜止變與運動,運動變靜止,速度大小改變或運動方向改變。
【解答】A.加速升空時,天舟六號的質量不變,高度增大,則重力勢能增大,質量不變,速度增大,則動能增大。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可知,它的機械能增大,故A錯誤;
B.進入軌道后,天舟六號的質量不變,則慣性不變,故B錯誤;
C.對接靠近時,以”天和”艙為參照物,天舟六號的位置不斷改變,則它是運動的,故C錯誤;
D.對接成功后,組合體繞地運行過程中速度大小和方向不斷改變,則運動狀態不斷改變,故D正確。
◆變式訓練:(2023·杭州模擬)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費俊龍等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兩個航天員乘組首次實現“太空會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接后,以飛船為參照物,核心艙是運動的
B.“太空會師”的畫面是通過超聲波傳遞過來的
C.航天員繞地球運行時,運動狀態不斷地在改變
D.費俊龍從地面進入空間站后質量變為零
【答案】C
【解析】(1)根據參照物的知識判斷;
(2)根據電磁波的應用判斷;
(3)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靜止變運動,運動變靜止,速度大小改變或運動方向改變;
(4)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解答】A.對接后,以飛船為參照物.核心艙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是靜止的,故A錯誤;
B.“太空會師”的畫面是通過電磁波傳遞過來的,故B錯誤;
C.航天員繞地球運行時,速度和方向不斷改變,即運動狀態不斷地在改變,故C正確;
D.費俊龍從地面進入空間站后,雖然位置發生改變,但是質量不變,故D錯誤。
■考點二 力的認識
◇典例1:(2022·溫州模擬)墊排球是溫州市體育中考的項目之一,下列對墊排球時涉及到的力學知識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手墊排球時,排球會發生形變;
B.排球離開手后,能繼續向上運動,是因為排球具有慣性
C.排球上升過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為豎直向下
D.排球上升到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
【答案】D
【解析】1、力的作用效果是:(1)使物體發生形變,(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所有物體都有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 原有的運動狀態的性質。
3、重力的方向豎著向下。
4、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平衡力是:兩個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解答】A、手墊排球時,手對排球有力的作用,使排球發生形變,A正確;
B、由于慣性,排球離開手后,要保持向上運動的狀態,所以排球會繼續向上運動,B正確;
C、重力的方向豎著向下,C正確;
D、排球上升到最高點時,只受重力作用,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D不正確;
◆變式訓練 (2023·舟山)射擊項目是我國體育的金牌大戶,如圖是我國射擊選手備戰杭州亞運會的訓練場景。瞄準時,根據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   的原理 ,當觀察到瞄準點、準星尖和缺口成一條直線時,扣動扳機。子彈射出時手會受到一個向后的作用力,這說明了力的作用是   。
【答案】直線傳播;相互的
【解析】本題考查知識點為光在直線傳播過程中所出現的現象,例如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同時還考查了相互作用力的知識。
【解答】瞄準時三點一線,主要利用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原理;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子彈射出時手會受到一個向后的作用力。
◇典例2:(2023·杭州)小金用腳將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運動了一段距離后停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踢球時腳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球離腳后能在地面上繼續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
C.球運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因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
D.球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將立即靜止
【答案】D
【解析】(1)甲對乙施加力的作用時,乙也對甲施加反作用力,這就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3)根據力與運動的關系判斷;
(4)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判斷。
【解答】A.踢球時腳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球離腳后能在地面上繼續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球運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因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正確不合題意;
D.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球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符合題意。
◆變式訓練:(2022·鹿城模擬)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落下帷幕,冬奧會上的一些體育項目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比如冰壺。冰壺被大家喻為冰上的”國際象棋”,它考驗參與者的體能與腦力。技藝高超的冰壺隊員,可以控制冰壺的位置和路線,進行精確的碰撞和定位。冰壺在光滑的冰面上可以走直線也可以走曲線,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發球手可以通過冰壺的旋轉等控制其運動軌跡;二是運動員可以用冰刷刷冰面,以改變冰壺與冰面的摩擦力,進而調整方向。
(1)發球手用力推冰壺,冰壺由靜止開始運動,說明   。
(2)選手不斷擦冰的目的是   摩擦力。
【答案】(1)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減小
【解析】(1)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靜止變運動,運動變靜止,速度大小改變或運動方向改變;
(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改變接觸面;注入潤滑油;變滑動為滾動,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發球手用力推冰壺,冰壺由靜止開始運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選手不斷擦冰的目的是使冰面熔化形成一層水膜,進而減小摩擦力。
■考點三 運動和力
◇典例1:(2023·寧波)如圖是模擬孫悟空“騰云駕霧”的拍攝裝置,該裝置主要由“孫悟空”模型和“藍天白云”背景板組成。為了讓孫悟空從背景板的甲處移到乙處,一般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背景板相對于地面靜止,移動孫悟空;第二種方式是孫悟空相對于地面靜止,移動背景板。如果采用第二種方式,背景板按下列方向移動可以實現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據相對運動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如果背景板不動而孫悟空模型動,那么從甲到乙,需要孫悟空模型從右下到左上運動。而根據相對運動的原理可知,如果孫悟空模型不動而動背景板,那么背景板的移動方向與原來孫悟空的移動方向相反,即從右上向左下移動,故D正確,而A、B、C錯誤。
◆變式訓練:(2023·江山模擬)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進行了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如圖所示是水球實驗。
(a)王亞平往水膜里注水,水膜很快變成一個亮晶晶的大水球;
(b)王亞平將藍色顏料液體注入水球中,很快變成一個藍色水球;
(c)王亞平將半片泡騰片放入藍色水球中,泡騰片在水球中不斷產生小氣泡,水球不斷變大,但是并沒有氣泡從水球中跑出來,王亞平卻聞到了陣陣的香氣。
以上現象主要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填字母)
“太空拋物”實驗中,王亞平水平向前拋出“冰墩墩”擺件,最后被葉光富用手攔住停止運動,說明力可以   。
【答案】bc;改變物體運動狀態
【解析】(1)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解答】(1)a.王亞平往水膜里注水,水膜很快變成一個亮晶晶的大水球,這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B.王亞平將藍色顏料液體注入水球中,很快變成一個藍色水球,能夠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的運動;
C.王亞平能夠聞到陣陣香氣能夠說明分子做無規則的運動;
故bc符合題意;
(2)向前運動的冰墩墩能夠被葉光富用手攔住停止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典例2:(2022·椒江模擬)如圖所示,物塊放在小車上并隨小車一起沿桌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遇障礙物而突然停止運動時,車上的物塊可能將(  )
A.立即停止運動 B.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C.立即向左倒下 D.向右做加速直線運動
【答案】B
【解析】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根據慣性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物塊放在小車上并隨小車一起沿桌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遇障礙物而突然停止運動時,物塊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若物塊與小車之間阻力較大,那么它的上半部分繼續向右運動,而下面由于阻力馬上停止運動,因此物塊會向右傾倒;若物塊與小車之間是光滑的,物塊將會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C錯誤,B正確。小車停止運動后,沒有向右的力施加在物塊上,故物塊不會向右做加速運動,D錯誤。
◆變式訓練:(2022·鹿城模擬)某跳傘運動員從飛機上跳下,沿豎直方向降落,一段時間后打開降落傘,最后安全著地。已知運動員和跳傘設備的總重力為700牛,跳傘過程中下降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甲所示。
(1)求圖甲中AB段重力對運動員做了多少功。
(2)圖乙屬于圖甲四個階段中的   階段。(請用字母表示)
【答案】(1)解:運動路程s=vt=50m/s×20s=1000m,做的功W=Gs=700N×1000m=7×105J
(2)BC
【解析】 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指運動快慢不變(即速度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路程與時間成正比,用公式s=vt計算。功,也叫機械功。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當力和運動運動方向一致時,物體做加速運動;當力和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
【解答】(1) AB降落傘和人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運動路程s=vt=50m/s×20s=1000m
做的功W=Gs=700N×1000m=7×105J
(2)如乙中阻力大于重力,所以跳傘運動運和降落傘儀器做減速下降的運動,所以符合BC段的圖像;
1.(2023·衢州)摩擦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措施能增大摩擦的是(  )
A.用光滑的材質做滑梯
B.鞋底做有凹凸的花紋
C.機器轉軸處加潤滑油
D.用滾動代替滑動
【答案】B
【解析】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A.用光滑的材質做滑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摩擦,故A不合題意:
B.鞋底做有凹凸的花紋,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故B符合題意;
C.機器轉軸處加潤滑油,通過潤滑油的方式減小摩擦,故C不合題意;
D.用滾動代替滑動的方式減小摩擦,故D不合題意。
2.(2023·湖州)2023年5月11日,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完成對接。這是我國改進型貨運飛船首發船,其發射成功意義重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起飛時,燃料的化學能全部轉化為火箭的機械能
B.對接完成后,以空間站為參照物,飛船是靜止的
C.貨物從地面運到空間站,其質量與重力都保持不變
D.完成對接后,空間站繞地球運動時運動狀態保持不變
【答案】B
【解析】(1)根據能量轉化的知識判斷;
(2)根據參照物的知識判斷;
(3)根據質量和重力的特點判斷;
(4)運動狀態改變包括:靜止變運動,運動變靜止,速度大小改變和運動方向改變。
【解答】A.起飛時,燃料的化學能不能全部轉化為火箭的機械能,因為熱量有損失,故A錯誤;
B.對接完成后,以空間站為參照物,飛船的位置保持不變,因此它們是靜止的,故B正確;
C.貨物從地面運到空間站,雖然位置發生改變,但是質量不變。所有的物體在太空中都處于失重狀態,因此重力會減小為零,故C錯誤;
D.完成對接后,空間站繞地球運動時,速度大小和方向不斷改變,那么它的運動狀態保持不斷改變,故D錯誤。
3.(2023·金華)如圖為我國首列永磁磁浮列車”興國號”運行的照片。列車利用永磁體和永磁軌道之間的排斥力,能”懸掛”在空中行駛,大大減輕了城市交通壓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列車轉彎時,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以行駛的列車為參照物,永磁軌道是靜止的
C.”興國號”與傳統火車相比,減少了行駛時與軌道間的摩擦力
D.列車剎車后繼續向前滑行,是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1)平衡狀態包括: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根據參照物的知識判斷;
(3)減小摩擦力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改變接觸面;④注入潤滑油;⑤變滑動為滾動;
(4)慣性是物質的一種性質,而不是力的作用。
【解答】A.列車轉彎時,在水平方向上沒有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水平方向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A錯誤;
B.以行駛的列車為參照物,永磁軌道的位置不斷改變,因此是運動的,故B錯誤;
C.”興國號”與傳統火車相比,通過改變接觸面減少了行駛時與軌道間的摩擦力,故C正確;
D.列車剎車后繼續向前滑行,是因為它有慣性,故D錯誤。
4.(2023·溫州)利用頻閃照相技術,拍攝擊出的羽毛球在相同時間間隔的位置如圖所示。則從①→②過程中,羽毛球(  )
A.重力變小,速度變大 B.重力變小,速度變小
C.重力不變,速度變大 D.重力不變,速度變小
【答案】C
【解析】根據G=mg分析重力的變化,根據比較速度的變化。
【解答】從①→②的過程中,羽毛球的質量不變,根據G=mg可知,羽毛球的重力不變。
相連兩個羽毛球的間距增大,而時間間隔相同,根據可知,羽毛球的速度變大。
故C正確,而A、B、D錯誤。
5.(2023·衢州)科學發現往往閃耀著科學家們智慧的光芒。
(1)1820年奧斯特發現通電導線能使其周圍的小磁針發生偏轉。如圖,在小磁針的上方拉一根與小磁針平行的直導線,閉合開關時,小磁針N極向紙外偏轉,則電源   端為正極。
(2)法拉第深入思考了奧斯特實驗,認為:通電導線能使磁針轉動,說明磁針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反過來,磁針也能使通電導線轉動。他這樣推測的依據是   。
【答案】(1)B (2)物理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1)首先根據小磁針的指向確定導線周圍磁場方向,再根據安培定則判斷導線中的電流方向,進而確定電源的正負極方向;
(2)當甲對乙施加力的作用時,乙也同時對甲施加反作用力,這就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閉合開關后,小磁針N極向紙外偏轉,則說明在導線下方磁場方向向外。用右手握住導線,彎曲的四指指尖向外,此時大拇指指向左端,則電流從右到左,因此電源的B端為正極,A端為負極。
(2)法拉第深入思考了奧斯特實驗,認為:通電導線能使磁針轉動,說明磁針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反過來,磁針也能使通電導線轉動。他這樣推測的依據是:物理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2023·紹興)學習了彈簧秤的使用后,小敏完成了下列實驗(彈簧秤重力不計):
(1)小敏將彈簧秤掛鉤連在墻上,在拉環處施加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彈簧秤水平靜止(圖甲),此時彈簧秤的讀數為   牛。
(2)小敏取下彈簧秤,連接在兩個相同木塊之間(圖乙),用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整體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秤的讀數    (選填”>“、”=“或”<“) 圖甲中的讀數,木塊A所受到的摩擦力為   牛。
【答案】(1)10 (2)<;5
【解析】(1)對測力計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測力計的示數;
(2)首先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出兩個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再根據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的關系計算B受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接下來與B進行受力分析,再次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出測力計的示數即可。
【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彈簧測力計處于靜止狀態,則它受到的向左的拉力與墻壁對它向右的拉力相互平衡,即墻壁對它向右的拉力F=10N。而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掛鉤上受到的拉力,即等于墻壁對它的拉力10N。
(2)根據乙圖可知,AB兩個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它們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拉力相互平衡,即f總=F=10N。
A、B兩個木塊完全相同,則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
那么A、B兩個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都等于總摩擦力的一半,
即fA=fB=5N;
木塊B受到測力計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測力計的示數等于它受到的摩擦力5N;
因此此時測力計的示數小于圖甲中的示數。
7.(2023·金華)小金用20N的水平推力把圖甲中紙箱勻速推往桌面中央,桌子始終保持靜止;小金再用120N的水平推力將桌子沿水平方向勻速推動,紙箱在桌面上沒有發生滑動,如圖乙所示。完成下列問題:
(1)圖甲中地面對桌子的摩擦力方向是   ;
(2)圖乙中紙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牛。
【答案】(1)水平向左 (2)0
【解析】(1)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2)摩擦力產生的條件:①相互接觸;②存在壓力;②做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
【解答】(1)根據圖甲可知,當紙箱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時,它在桌面上水平向右運動,那么它受到桌子的摩擦力水平向左。而紙箱對桌子的摩擦力與桌子對紙箱的摩擦力為一對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紙箱對桌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紙箱對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則桌子有向右運動的趨勢,而地面對它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即地面對桌子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2)在圖乙中,桌子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而紙箱沒有發生相對滑動,即二者之間保持相對靜止,因此二者之間摩擦力為0N。
8.(2023·杭州)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方便測量物體相對運動時摩擦力的大小。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塊B放置在水平的木板A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一端與木塊B相連,另一端與上端固定的彈簧測力計的秤鉤相連,且細繩的ab段保持豎直,cd段保持水平。(木板A足夠長,不計細繩重力和滑輪摩擦)
(1)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動木板A向右運動,待木塊B靜止后,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此時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接著將拉力F增大一倍,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撤去水平拉力F后,當木板A和木塊B都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仍為3N,此時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   (選填“向右”或“向左”)。
【答案】(1)3;不變(2)向右
【解析】(1)對B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B受到的摩擦力。根據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分析即可。
(2)對A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地面對A摩擦力的方向。
【解答】(1)木塊B保持靜止狀態,它受到測力計的拉力與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那么f=F=3N。
當拉力F增大一倍時,木塊B對A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因此它受到的明摩擦力不變。
(2)當A保持靜止時,那么地面對A的摩擦力肯定與B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受到B的摩擦力向左,因此它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右。
9.(2023·衢州)小科發現汽車啟動時,車內掛件總是向后擺動,而汽車剎車時,掛件又總是向前擺動。這是為什么呢?于是他用乒乓球、實心鐵球(體積與乒乓球相同)、帶輪子的透明有蓋容器、細線、水等在水平地面上進行研究。
(1)如圖甲,將一個乒乓球用細線懸掛在容器的蓋上,推動容器向右運動的瞬間,可觀察到乒乓球向   擺動。這是因為向右推動容器時,細線上端和容器一起向右運動,由于乒乓球具有慣性,仍保持原有的靜止狀態,于是觀察到乒乓球擺動。
老師給出另一種解釋:乒乓球與等體積的空氣相比,乒乓球的質量大,慣性也大,所以乒乓球比空氣更容易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在容器被推動的瞬間,空氣隨容器一起運動,而乒乓球仍在原來位置,于是觀察到乒乓球擺動。
(2)小科將實心鐵球也用等長的細線懸掛在容器的蓋上,繼續實驗。向左推動容器的瞬間,觀察到兩球擺動方向相同(如圖乙),但細線偏離豎直方向的最大角度不同,且最大角度α   β(選填“大于”或“小于”)。
(3)如圖丙,將細線一端系住乒乓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鐵球用另一等長細線懸掛在蓋上,往容器中注滿水,并蓋上蓋子。請你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畫出向左推動容器的瞬間,兩球在容器中的大致位置,兩球這樣的擺動,則可說明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
【答案】(1)左
(2)小于
(3)
【解析】(1)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根據慣性的知識分析解答;
(2)質量越大,則慣性越大,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能力越大,則偏離角度越大;
(3)將水的慣性和球的慣性大小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它們的擺動方向。
【解答】(1)如圖甲,將一個乒乓球用細線懸掛在容器的蓋上,推動容器向右運動的瞬間,可觀察到乒乓球向左擺動。這是因為向右推動容器時,細線上端和容器一起向右運動,由于乒乓球具有慣性,仍保持原有的靜止狀態,于是觀察到乒乓球擺動。
(2)根據乙圖可知,乒乓球的密度小,鐵球的密度大,則鐵球比同體積的空氣的質量大得多,即鐵球的慣性比空氣的慣性大的多,因此它的偏離角度更大,即α小于β。
(3)乒乓球的密度小于水,則乒乓球的質量小于同體積水的質量,即乒乓球的慣性小于水的慣性。當向左推動容器時,由于慣性,水會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從而相對容器向后運動,而乒乓球受到水的擠壓而向左擺動。同理,鐵球的慣性大于水的慣性,則鐵球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從而相對容器向后運動,也就是向右擺動,如下圖所示:
10.(2023·寧波)汽車在坡路險的山區公路上坡時,因車輪打滑(車輪原地轉動,不能為車輛前進提供足夠的驅動力)引起的事故偶有發生。小寧學習了“摩擦力”后,對汽車上坡時車輪打滑這一現象產生了興趣,于是他利用一輛車輪可拆裝的四輪電動小車進行了探究。
【實驗方案】拆下小車的4個車輪,按要求裝上實驗用車輪(除了有無花紋外,其它均相同),置于斜坡,如圖所示。啟動小車,記錄爬坡情況。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
(1)第1、2次實驗現象說明:該小車的前輪是為小車運動提供驅動力的(這樣的車輪稱為驅動輪)。由第1、3次實驗現象可知:驅動輪的輪胎表面粗糙些更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提升該小車的爬坡能力。結合學過的知識,本實驗能初步說明車輪打滑的原因。
(2)由第3-6次實驗可知:前輪驅動的小車若前輪粗糙程度差異過大,易造成小車偏轉。如果繼續實驗,當該小車僅右前輪、左后輪有花紋,可推測小車爬坡情況為   。
【答案】(1)有利于
(2)向左偏轉
【解析】(1)根據實驗1和3中的實驗現象分析輪胎表面的粗糙程度對驅動力的影響即可;
(2)根據實驗4、5、6分析輪胎花紋和汽車轉向之間的對應關系,然后再確定這道題目中汽車的爬坡情況。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1、3可知,3中驅動輪表面有花紋,即接觸面更加粗糙,此時小車能正常上坡,那么得到:驅動輪的輪胎表面粗糙些更有利于提升該小車的爬坡能力。
(2)在實驗4中,左前輪有花紋,向右偏轉;實驗5中,左前輪有花紋,向右偏轉;實驗6中,右前輪有花紋,向左偏轉;
因此汽車的偏轉方向與驅動輪有花紋的車胎位置相反。
那么當小車右前輪,左后輪有花紋時,汽車的偏轉方向與“右”相反,即向左偏轉。
11.(2023·寧波)在“觀察物體間力的作用”活動中,小寧進行如下實驗。
(1)【實驗1】如圖甲所示,將兩個量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A、B放在水平位置,抽動刻度板調整指針零位;把它們的掛鉤勾在一起,用手分別拉住測力計的圓環,水平向外拉。當測力計A示數分別為1.0N、2.0N、3.0N時,讀取測力計B的示數。實驗數據如下表:
小寧分析實驗數據,得到結論;物體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   。
老師告訴小寧,從本實驗得出的正確結論具有普適性。
(2)【實驗2】將兩個測力計A、B豎直懸掛、調零,如圖乙所示:把它們的掛鉤勾在一起后懸掛起來,豎直向下拉測力計B的圓環,如圖丙所示。
小寧發現:當測力計A的示數為2.0N時,測力計B的示數為1.8N,此時,測力計A對B的拉力大小為多少?為什么?
【答案】(1)相等(2)2.0N
測力計A的示數為2.0N,說明測力計B對A的拉力大小為2.0N,由于物體間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測力計A對B的拉力大小為2.0N。
【解析】(1)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掛鉤上受到的拉力,則A的示數是B測力計對A的拉力,而B的示數是A對B的拉力大小。二者為一對相互作用力,根據表格數據分析二者力的大小即可。
(2)根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規律分析解答。
【解答】(1)根據表格可知,在每次實驗中,A、B兩個測力計的示數都相等,那么得到:物體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2)當測力計A的示數為2.0N時,測力計B的示數為1.8N,此時,測力計A對B的拉力為2.0N,理由是:測力計A的示數為2.0N,說明測力計B對A的拉力大小為2.0N,由于物體間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測力計A對B的拉力大小為2.0N。
12.(2023·麗水)科學學習小組開展了“自制測力計”的項目化學習。
[項目任務]自制測力計并用于測量力的大小,
[項目準備]提供材料如圖甲,彈簧和橡皮筋的伸長量與受到拉力的關系如圖乙。
[評價量規]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同學制定了評價量規,表中為部分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
優秀 良好 待改進
調零方式 多種方式調零 只能移動指針調零 不能調零
精確度 達到0.1牛 達到0.2牛 大于0.2牛
(1)[項目制作]
選擇材料時,彈簧比橡皮筋更合適。理由是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   關系,便于標注均勻刻度;
(2)選用圖乙中b彈簧制作測力計,確定“0”和“2牛”刻度后.兩者之間分為10等份,則該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   牛,小組同學用制好的彈簧側力計稱量身邊小物件的重力;
(3)[項目評價]
自制測力計“調零方式”指標為良好。用該測力計利量水平拉力,應先將測力計水平放置,彈簧處于自由狀態,指針調整到   刻度位置,方可進行測量:
(4)實測時,掛上0.1牛的鉛粒,發現測力計示數幾乎沒有變化,為使“精確度"指標表現更優秀,需選取圖乙中   彈簧取代b彈簧制作測力計(填“a"或“c").
【答案】(1)正比
(2)0.2
(3)0
(4)a
【解析】物體發生形變后,會對外界物體施加由于恢復形變而產生的力稱為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其形變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解答】(1)由圖乙可知 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正比關系,便于標注均勻刻度;
(2)最小刻度=;
(3)此操作的目的,避免自身重力的影響,故此時指針為0刻度處;
(4)由圖乙可知,當拉力相同時,a的彈簧形變量大,故選a彈簧取代b彈簧制作測力計 ;
故答案為:(1)正比;(2)0.2;(3)0;(4)a
13.(2023·湖州)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美麗湖州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駕車前來休閑度假。某房車的總質量為3×103千克,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勻速行駛3千米,用時2分鐘,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1倍。高速公路上限速120千米/時。
(1)高速上限速,實際上是為了避免汽車的 (填選項)過大,減少車禍發生時的危害。
A.慣性 B.動能 C.勢能 D.摩擦力
(2)通過計算判斷該房車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3)計算在這3千米路程內房車牽引力所做的功。
【答案】(1)B
(2)v= =90千米/時
90千米時<120千米時,沒有超速。
(3)因為勻速直線運動,所以F=f
f=0.1G=0.1mg=0.1×3×103千克×10牛/千克=3×103牛
W=Fs=3×103牛×3×103米=9×106焦
【解析】(1)動能與物態的質量和速度有關,即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則動能越大;
(2)首先根據計算出房車行駛的速度,再與限速分析解答;
(3)首先根據f=0.1G計算房車受到的阻力,再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F=f計算房車受到的牽引力,最后根據W=Fs計算牽引力做的功。
【解答】(1)在高速上,汽車的速度越大,則動能越大,發生碰撞時破壞力越大,因此高速上限速。
故選B。
14.(2023·杭州)某景區有乘氦氣球升空的觀光項目。如圖所示,氦氣球內充滿氦氣,下端連接吊籃,在吊籃底端有一根纜繩,通過纜繩來控制氦氣球的升降。氮氣球的體積為6000m3(不計球壁的厚度),ρ氦氣=0.18kg/m3, ρ空氣=1.29kg/m3,g取10N/kg。
求:
(1)氦氣球內氦氣的質量是多少?
(2)氦氣球在纜繩控制下,勻速豎直上升150m,用時300s,則氦氣球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3)氦氣球(含氦氣)連同吊籃等配件的總重為4×104N,現有總質量為1740kg的乘客,乘坐氦氣球勻速豎直升空,纜繩處于豎直狀態,此時纜繩對吊籃的拉力為多大?(不計吊籃及乘客在空氣中的浮力,不計空氣阻力)
【答案】(1)
答:氦氣球內氦氣的質量是1080kg。
(2)
答:氦氣球上升的速度是0.5m/s。
(3)F浮=ρ空氣gV=1.29kg/m3×10N/kg×6000 m3=7.74×104N
G總= G球+ G人= G球+ m人g=4×104N+1740kg×10N/kg=5.74×104N
F纜= F浮- G總=7.74×104N-5.74×104N=2.00×104N
答:此時纜繩對吊籃的拉力為2.00×104N。
【解析】(1)根據公式m氦=ρ氦V氦計算氦氣的質量;
(2)根據公式計算上升的速度;
(3)首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空氣gV排 計算出氦氣球受到的浮力,再根據 G總= G球+ G人 計算出人和氣球的總重力,最后根據 F纜= F浮- G總 計算吊籃受到的壓力。
1.(2023·寧波模擬)“天宮一號”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是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它繞地球飛行一圈的時間約為90分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過程中,動能減小,勢能增大
B.在真空中繞地球勻速飛行的過程中,“天宮一號”受力平衡
C.在失重狀態下,天宮一號不具有慣性
D.“天宮一號”與“神舟飛船”空間交會對接后,兩者就不再運動
【答案】A
【解析】物體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速度大小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勢能大小與質量、所處高度有關,質量越大,所處高度越大,勢能越大。物體在受平衡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不變。
【解答】A.當飛船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過程中,質量不變,所處高度增大,勢能增大,但運動的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這一過程中動能轉化為了勢能,故A正確;
B.在真空中繞地球勻速飛行的過程中,做的是曲線運動,速度的方向時刻在改變,即不是平衡態,所以,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B錯誤;
C.慣性是物質的屬性,僅與質量有關,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都具有慣性,與運動狀態無關,故C錯誤;
D.“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交會對接成功后,它們的相對位置不變,但仍然圍繞地球做曲線運動,故D錯誤。
2.(2023·麗水)2023年5月20日,麗水“山水詩路漿板賽"開賽。比賽時人在板上用力劃槳,板船快速前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岸邊的樹木為參照物行進中的板船是運動的
B.槳對水的作用力和水對槳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C.劃槳時板船會前進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停止劃槳后板船仍能前進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比賽時人在板上用力劃槳,板船快速前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槳給水一個作用力,水給槳一個反作用力,使其向前運動。
【解答】A.樹木為參照物,船是運動的;
B. 槳對水的作用力和水對槳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劃槳時板船會前進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D.停止劃槳后板船仍能前進是由于具有慣性;
3.(2023·寧波模擬)近年來,中國科技成就讓世人矚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龍”、中國高鐵、“天舟一號”、國產大飛機.......大批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標志性成果不斷涌現。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高鐵“復興號”因為速度快所以慣性大
B.國產大飛機C919能夠起飛,是因為受到空氣的浮力
C.繞月飛行的“嫦娥”,運動狀態不斷發生變化
D.“天舟一號”發射上升的過程中,受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物體的慣性大小與其質量有關;
B.當所受浮力大于物體重力時,物體上浮;
C.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A.速度與慣性大小無關,只與質量有關;
B. 起飛,是因為受到空氣的浮力大于重力;
C.繞月飛行的飛船,其運動狀態一直在變;
D.上升過程中處于非平衡狀態,故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4.(2022·南湖模擬)圖像分析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如圖甲,為1N的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水平力F的作用,它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若t=3s時,物體A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力為20N,則t=6s時作用在物體A上的水平力F大小為(  )
A.F=100N B.F=20N C.F<20N D.F>20N
【答案】D
【解析】根據乙圖找到勻速直線運動的時間段,根據平衡力的知識計算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再根據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確定t=6s時受到的摩擦力,最后根據力與運動的關系確定拉力和摩擦力大小關系即可。
【解答】當t=3s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A與水平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20N,則此時水平力F大小為20N。當t=6s時,物體做加速運動,水平力F大于物體A與水平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即F>20N。故選D。
5.(2023·杭州模擬)如圖甲所示,重為5N的鐵塊吸附在豎直放置的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在豎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鐵塊沿直線豎直向上運動,鐵塊運動過程中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若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2N。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磁性平板對鐵塊的吸引力等于5N
B.0~2s內拉力F等于7N
C.2~6s內拉力F等于5N
D.2~6s內拉力F做了84J的功
【答案】D
【解析】(1)對鐵塊進行受力分析,從而確定鐵塊受到吸引力的大小;
(2)(3)對鐵塊進行受力分析,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分析拉力F的大小變化;
(4)根據s=vt計算鐵塊移動的距離,再根據W=Fs計算拉力對鐵塊做的功。
【解答】A.磁性平板對鐵塊的吸引力在水平方向,而鐵塊的重力在豎直方向,二者肯定不是平衡力,那么二者之間應該沒有關系,即暫時無法確定吸引力的大小,故A錯誤;
C.2-6s內鐵塊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受到向上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得到:F=G+f=5N+2N=7N,故C錯誤;
B.0-2s內鐵塊做加速運動,此時它受到的合力向上,即拉力F>G+f,那么F>7N,故B錯誤;
D.2-6s內鐵塊移動的距離s=vt=3m/s×4s=12m,則拉力對鐵塊做功:W=Fs=7N×12m=84J,故D正確。
6.(2023·杭州模擬)如圖所示,洗澡時當用噴頭水平對著墻壁噴水,)頭和握著噴頭的手都會受到一個較大的、與噴水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請回答:
(1)這個作用在噴頭上力的施力物體是   。
(2)若保持噴頭離墻壁的距離不變,手握噴頭的部位往下移動時,握噴頭的手所受到的作用力大小將如何變化?   。
【答案】(1)水(2)增大
【解析】(1)根據相互作用力的知識分析;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分析解答。
【解答】(1)噴頭對水施加力的作用,同時水對噴頭施加反作用力,因此噴頭上力的施力物體是水。
(2)噴頭與手接觸的位置相當于支點,手對噴頭施加動力,而水對噴頭施加阻力。當手握噴頭的位置往下移動時,阻力臂變長,而動力臂不變,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握噴頭的手受到的作用力將增大。
7.(2023·杭州模擬)火柴是實驗室常用的點火工具。引燃過程:劃動火柴→擦火皮(含微量易燃物)產生火星→引發火柴頭燃燒。A、B為兩種常見的引燃方式,F1=F2。火柴的引燃是通過   的方法來增大火柴頭的內能,更易引燃的是   (選填“A”或“B”)方式。
【答案】做功;B
【解析】做功和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火柴引燃過程,克服摩擦做功,內能增大;火柴頭與擦火皮之間的壓力越大,產生的摩擦力越大,克服摩擦力做功越多,轉變成內能越多,溫度升高更快,更易達到著火點,更易引燃火柴。
【解答】火柴引燃過程,克服摩擦做功,使火柴頭內能增大;圖B火柴頭與擦火皮之間的壓力大,摩擦力大,克服摩擦做的功多,轉化為的內能多,更易引燃火柴頭。
8.(2023·常山模擬)如圖是某科技小組設計制作的一只噴氣船。船浮在水面上,打開漏斗的活塞,流下的液體與碳酸鈉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塑料罐內氣壓迅速增大,氣體從左邊罐底小孔噴出。此時你將看到:噴氣船飛快地向前行駛。
(1)漏斗中的液體可以是    (寫一種即可)。
(2)以金屬盒為參照物,塑料罐是    的(選填“靜止”或“運動”)。
(3)氣體從左邊罐底小孔噴出使船向右前進,這是由于    。
【答案】(1)稀硫酸(2)靜止(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力作用的相互性,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
(1)流下的液體要與碳酸鈉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強酸和鹽發生復分解反應,根據化學反應進行分析;
(2)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斷變化,物體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物體是靜止的;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受到另一個物體的反作用力。
【解答】(1)強酸和鹽發生復分解反應。由題可知,流下的液體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實際上是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了不穩定的碳酸,故液體應用硫酸或鹽酸,反應方程式為:;
(2)由圖可知,塑料罐相對金屬盒沒有位置的變化,所以以金屬盒為參照物,塑料罐是靜止的;
(3)噴氣船向后噴出氣流,對空氣有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氣對噴氣船產生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噴氣船能夠前進;
9.(2023·舟山)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制造的第三艘航母,其配置的電磁彈射是當今世界少數國家掌握的先進技術。電磁彈射的結構示意如圖甲,其科學原理如圖乙。
(1)航母上的發射軌道相當于圖乙中兩根金屬導軌,彈射車相當于金屬棒ab,通電后磁場對彈射車產生   ,從而使彈射車牽引飛機快速運動,當彈射車運動到軌道末端停下來時,由于飛機具有   而保持原來的運 動狀態,并在發動機動力的作用下加速飛離甲板。
(2)電磁彈射原理雖簡單,但是建造所需的技術難度極高。如電磁彈射需要強大的電力儲能系統,能在3秒內提供1.2×108焦的電能,將幾十噸的飛機加速到幾百米/秒,該系統的功率至少達   瓦。
【答案】(1)力的作用;慣性(2)4×107
【解析】電動機的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原理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慣性的概念: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
【解答】(1) 該裝置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慣性的概念是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所以該模型中通電后磁場對彈射車產生力的作用, 從而使彈射車牽引飛機快速運動,當彈射車運動到軌道末端停下來時,由于飛機具有慣性;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并在發動機動力的作用下加速飛離甲板。 ,
(2)P=W/t= 1.2×108焦 /3s=4×107w;
10.(2023·寧波模擬)從高空下落的物體,速度越來越大,所受空氣阻力也會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體下落一段距離后將以某一速度做勻速運動,通常把這個速度稱為收尾速度。某研究小組在相同環境中用同種材質的小球在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得出相關數據如表。
小球編號 1 2 3 4 5 6
小球質量(kg) 2 5 10 5 5 20
小球半徑(mm) 0.05 0.05 0.05 0.10 0.25 0.20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16 40 80 10 1.6 10
(1)該實驗可以探究小球下落過程中影響其收尾速度的因素有   ;
(2)比較1、2、3號小球的相關實驗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答案】(1)小球質量、小球半徑
(2)當小球半徑相同時,小球的首尾速度隨小球質量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該實驗利用了控制變量法, 控制環境、材質、高度、下落時的速度相同。根據表格可知,實驗中探究的因素有小球的質量和半徑,因此影響其收尾速度的因素有質量和半徑。在實驗1、2、3中,小球的半徑相同,質量不同,質量大小會影響收尾速度,實驗2、4、5種小球的質量相同,小球半徑不同,收尾速度也不同,說明小球半徑大小也會影響收尾速度。
【解答】(1)根據表格可知,實驗中探究的因素有小球的質量和半徑,因此影響其收尾速度的因素有小球質量和小球半徑。
(2)在實驗1、2、3中,小球的半徑都為0.05mm相同,小球質量1<2<3,小球的收尾速度1<2<3,那么得到結論:當物小球半徑相同時,小球質量越大,收尾速度越大。
11.(2023·江山模擬)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機器人不斷出現在賓館、醫院、車站等公共場所。某品牌消毒機器人部分參數如下表。請分析計算下列問題:
(1)該機器人以運行速度勻速行駛5分鐘,行駛的路程有多少米?
(2)若該機器人裝載8千克消毒液并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80厘米2,此時該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強有多大?
(3)該機器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以運行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若電池的輸出功率為140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占電池輸出功率的35%,則該機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牌消毒機器人
項目 參數
機身自重(千克) 80
運行速度(米/秒) 1
【答案】(1)該機器人的運行速度v=1m/s,時間t=5min=300s,
根據可得:行駛的路程s=vt=1m/s×300s=300m;
(2)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總=(m機+m液)g=(80kg+8kg)×10N/kg=880N,
該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強:;
(3)根據
可得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為:
P機械=P輸出η=140W×35%=49W;
根據可得:

由于該機器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所以,摩擦力f=F=49N。
【解析】(1)已知該機器人的運行速度和時間,根據即可求出行駛的路程;
(2)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機器人和消毒液的總重力相等,根據F=G=mg求出其大小,根據求出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3)先根據求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再根據求出動力,由于該機器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受力平衡可求出受到的摩擦力。
12.(2022·溫州模擬)學校項目化小組要制作一艘 “化學船”,其部分評價量表如下表所示。小溫設計了如圖模型,該模型的原理是:漏斗流下的液體A與塑料罐里的物質B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氣體從尾部玻璃管噴出,產生動力使船前進。
“化學船”模型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良好 待改進
指標一 船體穩定 船體略有傾斜,但不影響行駛 ▲
指標二 航行速度可調 航行速度不可調 不能行駛
(1)將量表中“指標一”的待改進內容補充完整:    。
(2)氣體從尾部玻璃管噴出,使船獲得向前的動力,這說明了   。
(3)在制作“化學船”時,有以下幾種器材和藥品可供選擇。
器材:長頸漏斗、分液漏斗
藥品: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大理石
為使得該作品的指標二到達優秀,你會選擇哪些器材和藥品,請簡要說明理由:   。
【答案】(1)船體傾斜嚴重,影響行駛/船體傾斜嚴重,會側翻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3)選用分液漏斗,稀鹽酸和大理石。分液漏斗可控制液體滴入的速度,控制船行駛的速度。稀鹽酸和大理石反應產生氣體,使船獲得動力
【解析】(1)根據評價表已有的評價指標可見,評價指標主要是兩個個方面:船體是否穩定,航行速度是否可調。所以待改進的指標一參照前兩項描述。
(2)因為船體是通過噴氣獲得動力,所以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以及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3)因為通過噴氣獲得動力,又要調節速度,所以藥品選用稀鹽酸和大理石,器材選用分液漏斗。【解答】(1)良好的指標是“船體略有傾斜,但不影響行駛”,那么待改進的指標應該比這個狀態更嚴重,所以答案為:船體傾斜嚴重,影響行駛/船體傾斜嚴重,會側翻。
(2)當氣體從尾部玻璃管噴出時,使船獲得向前的動力,所以答案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3)分液漏斗可調節滴入鹽酸的速度,從而控制產生氣體的速度以調節船體的航行速度;稀鹽酸和大理石能持續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后產生硫酸鈣微溶會覆蓋在大理石表面,使反應不能持續進行。所以答案為: 選用分液漏斗,稀鹽酸和大理石。分液漏斗可控制液體滴入的速度,控制船行駛的速度。稀鹽酸和大理石反應產生氣體,使船獲得動力 。
備考指南
知識導圖
考點梳理
考點突破
真題在線
專項練習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1 運動和力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
考點1 機械運動 ☆ 力學是中考重點之一,占分較大,各個知識均有涉及1.了解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速度相關的概念,簡單的計算
2.了解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彈力等。重點掌握摩擦力方向,受力分析及探究;牛頓第一定律與二力平衡等。
考點2 力的認識 ☆
考點3 運動和力 ☆☆☆
■考點一 機械運動
跳水運動員相對于跳臺的空間位置在不斷發生變化;蒲公英的種子相對于蒲公英的空間位置在不斷發生變化;候鳥相對于地面的空間位置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像這樣物體的空間位置不斷發生著改變,這種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考點二 力的認識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常把兩個相互作用力稱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注意】①一個力產生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且它們同時存在,單獨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
②力的作用可發生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也可以發生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間。常見的可以產生力的作用卻不相互接觸的三種情況:地球對物體產生的重力(萬有引力)、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力、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
③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相互作用,即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2.力的存在可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判斷。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運動狀態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例:用力壓彈簧,彈簧變形;用力拉弓,弓變形。
3.力的單位是牛頓(N)。力的測量常用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彈簧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力的三要素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在箭頭邊上標上力的大小,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考點三 運動和力
由牛頓第-定律知,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即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原來運動的物體,不受外力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要改變物體的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必須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由此可見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考點一 機械運動
◇典例1:(2023·杭州模擬)如圖是小平周末同家人出門在路上行駛時的兩個畫面,判斷小平(甲車中)正在運動不能選擇的參照物是(  )
A.路面 B.路旁的廣告牌 C.駕駛車輛的爸爸 D.旁邊經過的乙車輛
◆變式訓練:(2023·舟山)小舟和小嘉在綠道上快走,若小舟和小嘉的速度分別為1.5米/秒和2米/秒,以小舟為參照物,小嘉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小舟的前腳跟剛著地時(如圖),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選填“向前”或“向后")。
◇典例2:(2023·紹興)2023年5月10日,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進入軌道后天舟六號與我國空間站完成對接形成組合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速升空時,天舟六號機械能不變
B.進入軌道后,天舟六號的慣性消失
C.對接靠近時,以”天和”艙為參照物,天舟六號是靜止的
D.對接成功后,組合體繞地運行過程中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變式訓練:(2023·杭州模擬)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費俊龍等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兩個航天員乘組首次實現“太空會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接后,以飛船為參照物,核心艙是運動的
B.“太空會師”的畫面是通過超聲波傳遞過來的
C.航天員繞地球運行時,運動狀態不斷地在改變
D.費俊龍從地面進入空間站后質量變為零
■考點二 力的認識
◇典例1:(2022·溫州模擬)墊排球是溫州市體育中考的項目之一,下列對墊排球時涉及到的力學知識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手墊排球時,排球會發生形變;
B.排球離開手后,能繼續向上運動,是因為排球具有慣性
C.排球上升過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為豎直向下
D.排球上升到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
◆變式訓練 (2023·舟山)射擊項目是我國體育的金牌大戶,如圖是我國射擊選手備戰杭州亞運會的訓練場景。瞄準時,根據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   的原理 ,當觀察到瞄準點、準星尖和缺口成一條直線時,扣動扳機。子彈射出時手會受到一個向后的作用力,這說明了力的作用是   。
◇典例2:(2023·杭州)小金用腳將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運動了一段距離后停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踢球時腳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球離腳后能在地面上繼續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
C.球運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因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
D.球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將立即靜止
◆變式訓練:(2022·鹿城模擬)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落下帷幕,冬奧會上的一些體育項目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比如冰壺。冰壺被大家喻為冰上的”國際象棋”,它考驗參與者的體能與腦力。技藝高超的冰壺隊員,可以控制冰壺的位置和路線,進行精確的碰撞和定位。冰壺在光滑的冰面上可以走直線也可以走曲線,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發球手可以通過冰壺的旋轉等控制其運動軌跡;二是運動員可以用冰刷刷冰面,以改變冰壺與冰面的摩擦力,進而調整方向。
(1)發球手用力推冰壺,冰壺由靜止開始運動,說明   。
(2)選手不斷擦冰的目的是   摩擦力。
■考點三 運動和力
◇典例1:(2023·寧波)如圖是模擬孫悟空“騰云駕霧”的拍攝裝置,該裝置主要由“孫悟空”模型和“藍天白云”背景板組成。為了讓孫悟空從背景板的甲處移到乙處,一般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背景板相對于地面靜止,移動孫悟空;第二種方式是孫悟空相對于地面靜止,移動背景板。如果采用第二種方式,背景板按下列方向移動可以實現的是(  )
A. B. C. D.
◆變式訓練:(2023·江山模擬)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進行了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如圖所示是水球實驗。
(a)王亞平往水膜里注水,水膜很快變成一個亮晶晶的大水球;
(b)王亞平將藍色顏料液體注入水球中,很快變成一個藍色水球;
(c)王亞平將半片泡騰片放入藍色水球中,泡騰片在水球中不斷產生小氣泡,水球不斷變大,但是并沒有氣泡從水球中跑出來,王亞平卻聞到了陣陣的香氣。
以上現象主要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填字母)
“太空拋物”實驗中,王亞平水平向前拋出“冰墩墩”擺件,最后被葉光富用手攔住停止運動,說明力可以   。
◇典例2:(2022·椒江模擬)如圖所示,物塊放在小車上并隨小車一起沿桌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遇障礙物而突然停止運動時,車上的物塊可能將(  )
A.立即停止運動 B.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C.立即向左倒下 D.向右做加速直線運動
◆變式訓練:(2022·鹿城模擬)某跳傘運動員從飛機上跳下,沿豎直方向降落,一段時間后打開降落傘,最后安全著地。已知運動員和跳傘設備的總重力為700牛,跳傘過程中下降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甲所示。
(1)求圖甲中AB段重力對運動員做了多少功。
(2)圖乙屬于圖甲四個階段中的   階段。(請用字母表示)
1.(2023·衢州)摩擦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措施能增大摩擦的是(  )
A.用光滑的材質做滑梯
B.鞋底做有凹凸的花紋
C.機器轉軸處加潤滑油
D.用滾動代替滑動
2.(2023·湖州)2023年5月11日,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完成對接。這是我國改進型貨運飛船首發船,其發射成功意義重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起飛時,燃料的化學能全部轉化為火箭的機械能
B.對接完成后,以空間站為參照物,飛船是靜止的
C.貨物從地面運到空間站,其質量與重力都保持不變
D.完成對接后,空間站繞地球運動時運動狀態保持不變
3.(2023·金華)如圖為我國首列永磁磁浮列車”興國號”運行的照片。列車利用永磁體和永磁軌道之間的排斥力,能”懸掛”在空中行駛,大大減輕了城市交通壓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列車轉彎時,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以行駛的列車為參照物,永磁軌道是靜止的
C.”興國號”與傳統火車相比,減少了行駛時與軌道間的摩擦力
D.列車剎車后繼續向前滑行,是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4.(2023·溫州)利用頻閃照相技術,拍攝擊出的羽毛球在相同時間間隔的位置如圖所示。則從①→②過程中,羽毛球(  )
A.重力變小,速度變大 B.重力變小,速度變小
C.重力不變,速度變大 D.重力不變,速度變小
5.(2023·衢州)科學發現往往閃耀著科學家們智慧的光芒。
(1)1820年奧斯特發現通電導線能使其周圍的小磁針發生偏轉。如圖,在小磁針的上方拉一根與小磁針平行的直導線,閉合開關時,小磁針N極向紙外偏轉,則電源   端為正極。
(2)法拉第深入思考了奧斯特實驗,認為:通電導線能使磁針轉動,說明磁針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反過來,磁針也能使通電導線轉動。他這樣推測的依據是   。
6.(2023·紹興)學習了彈簧秤的使用后,小敏完成了下列實驗(彈簧秤重力不計):
(1)小敏將彈簧秤掛鉤連在墻上,在拉環處施加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彈簧秤水平靜止(圖甲),此時彈簧秤的讀數為   牛。
(2)小敏取下彈簧秤,連接在兩個相同木塊之間(圖乙),用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整體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秤的讀數    (選填”>“、”=“或”<“) 圖甲中的讀數,木塊A所受到的摩擦力為   牛。
7.(2023·金華)小金用20N的水平推力把圖甲中紙箱勻速推往桌面中央,桌子始終保持靜止;小金再用120N的水平推力將桌子沿水平方向勻速推動,紙箱在桌面上沒有發生滑動,如圖乙所示。完成下列問題:
(1)圖甲中地面對桌子的摩擦力方向是   ;
(2)圖乙中紙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牛。
8.(2023·杭州)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方便測量物體相對運動時摩擦力的大小。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塊B放置在水平的木板A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一端與木塊B相連,另一端與上端固定的彈簧測力計的秤鉤相連,且細繩的ab段保持豎直,cd段保持水平。(木板A足夠長,不計細繩重力和滑輪摩擦)
(1)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動木板A向右運動,待木塊B靜止后,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此時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接著將拉力F增大一倍,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撤去水平拉力F后,當木板A和木塊B都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仍為3N,此時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   (選填“向右”或“向左”)。
9.(2023·衢州)小科發現汽車啟動時,車內掛件總是向后擺動,而汽車剎車時,掛件又總是向前擺動。這是為什么呢?于是他用乒乓球、實心鐵球(體積與乒乓球相同)、帶輪子的透明有蓋容器、細線、水等在水平地面上進行研究。
(1)如圖甲,將一個乒乓球用細線懸掛在容器的蓋上,推動容器向右運動的瞬間,可觀察到乒乓球向   擺動。這是因為向右推動容器時,細線上端和容器一起向右運動,由于乒乓球具有慣性,仍保持原有的靜止狀態,于是觀察到乒乓球擺動。
老師給出另一種解釋:乒乓球與等體積的空氣相比,乒乓球的質量大,慣性也大,所以乒乓球比空氣更容易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在容器被推動的瞬間,空氣隨容器一起運動,而乒乓球仍在原來位置,于是觀察到乒乓球擺動。
(2)小科將實心鐵球也用等長的細線懸掛在容器的蓋上,繼續實驗。向左推動容器的瞬間,觀察到兩球擺動方向相同(如圖乙),但細線偏離豎直方向的最大角度不同,且最大角度α   β(選填“大于”或“小于”)。
(3)如圖丙,將細線一端系住乒乓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鐵球用另一等長細線懸掛在蓋上,往容器中注滿水,并蓋上蓋子。請你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畫出向左推動容器的瞬間,兩球在容器中的大致位置,兩球這樣的擺動,則可說明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
10.(2023·寧波)汽車在坡路險的山區公路上坡時,因車輪打滑(車輪原地轉動,不能為車輛前進提供足夠的驅動力)引起的事故偶有發生。小寧學習了“摩擦力”后,對汽車上坡時車輪打滑這一現象產生了興趣,于是他利用一輛車輪可拆裝的四輪電動小車進行了探究。
【實驗方案】拆下小車的4個車輪,按要求裝上實驗用車輪(除了有無花紋外,其它均相同),置于斜坡,如圖所示。啟動小車,記錄爬坡情況。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
(1)第1、2次實驗現象說明:該小車的前輪是為小車運動提供驅動力的(這樣的車輪稱為驅動輪)。由第1、3次實驗現象可知:驅動輪的輪胎表面粗糙些更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提升該小車的爬坡能力。結合學過的知識,本實驗能初步說明車輪打滑的原因。
(2)由第3-6次實驗可知:前輪驅動的小車若前輪粗糙程度差異過大,易造成小車偏轉。如果繼續實驗,當該小車僅右前輪、左后輪有花紋,可推測小車爬坡情況為   。
11.(2023·寧波)在“觀察物體間力的作用”活動中,小寧進行如下實驗。
(1)【實驗1】如圖甲所示,將兩個量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A、B放在水平位置,抽動刻度板調整指針零位;把它們的掛鉤勾在一起,用手分別拉住測力計的圓環,水平向外拉。當測力計A示數分別為1.0N、2.0N、3.0N時,讀取測力計B的示數。實驗數據如下表:
小寧分析實驗數據,得到結論;物體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   。
老師告訴小寧,從本實驗得出的正確結論具有普適性。
(2)【實驗2】將兩個測力計A、B豎直懸掛、調零,如圖乙所示:把它們的掛鉤勾在一起后懸掛起來,豎直向下拉測力計B的圓環,如圖丙所示。
小寧發現:當測力計A的示數為2.0N時,測力計B的示數為1.8N,此時,測力計A對B的拉力大小為多少?為什么?
12.(2023·麗水)科學學習小組開展了“自制測力計”的項目化學習。
[項目任務]自制測力計并用于測量力的大小,
[項目準備]提供材料如圖甲,彈簧和橡皮筋的伸長量與受到拉力的關系如圖乙。
[評價量規]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同學制定了評價量規,表中為部分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
優秀 良好 待改進
調零方式 多種方式調零 只能移動指針調零 不能調零
精確度 達到0.1牛 達到0.2牛 大于0.2牛
(1)[項目制作]
選擇材料時,彈簧比橡皮筋更合適。理由是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   關系,便于標注均勻刻度;
(2)選用圖乙中b彈簧制作測力計,確定“0”和“2牛”刻度后.兩者之間分為10等份,則該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   牛,小組同學用制好的彈簧側力計稱量身邊小物件的重力;
(3)[項目評價]
自制測力計“調零方式”指標為良好。用該測力計利量水平拉力,應先將測力計水平放置,彈簧處于自由狀態,指針調整到   刻度位置,方可進行測量:
(4)實測時,掛上0.1牛的鉛粒,發現測力計示數幾乎沒有變化,為使“精確度"指標表現更優秀,需選取圖乙中   彈簧取代b彈簧制作測力計(填“a"或“c").
13.(2023·湖州)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美麗湖州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駕車前來休閑度假。某房車的總質量為3×103千克,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勻速行駛3千米,用時2分鐘,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1倍。高速公路上限速120千米/時。
(1)高速上限速,實際上是為了避免汽車的 (填選項)過大,減少車禍發生時的危害。
A.慣性 B.動能 C.勢能 D.摩擦力
(2)通過計算判斷該房車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3)計算在這3千米路程內房車牽引力所做的功。
14.(2023·杭州)某景區有乘氦氣球升空的觀光項目。如圖所示,氦氣球內充滿氦氣,下端連接吊籃,在吊籃底端有一根纜繩,通過纜繩來控制氦氣球的升降。氮氣球的體積為6000m3(不計球壁的厚度),ρ氦氣=0.18kg/m3, ρ空氣=1.29kg/m3,g取10N/kg。
求:
(1)氦氣球內氦氣的質量是多少?
(2)氦氣球在纜繩控制下,勻速豎直上升150m,用時300s,則氦氣球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3)氦氣球(含氦氣)連同吊籃等配件的總重為4×104N,現有總質量為1740kg的乘客,乘坐氦氣球勻速豎直升空,纜繩處于豎直狀態,此時纜繩對吊籃的拉力為多大?(不計吊籃及乘客在空氣中的浮力,不計空氣阻力)
1.(2023·寧波模擬)“天宮一號”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是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它繞地球飛行一圈的時間約為90分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過程中,動能減小,勢能增大
B.在真空中繞地球勻速飛行的過程中,“天宮一號”受力平衡
C.在失重狀態下,天宮一號不具有慣性
D.“天宮一號”與“神舟飛船”空間交會對接后,兩者就不再運動
2.(2023·麗水)2023年5月20日,麗水“山水詩路漿板賽"開賽。比賽時人在板上用力劃槳,板船快速前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岸邊的樹木為參照物行進中的板船是運動的
B.槳對水的作用力和水對槳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C.劃槳時板船會前進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停止劃槳后板船仍能前進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3.(2023·寧波模擬)近年來,中國科技成就讓世人矚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龍”、中國高鐵、“天舟一號”、國產大飛機.......大批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標志性成果不斷涌現。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高鐵“復興號”因為速度快所以慣性大
B.國產大飛機C919能夠起飛,是因為受到空氣的浮力
C.繞月飛行的“嫦娥”,運動狀態不斷發生變化
D.“天舟一號”發射上升的過程中,受平衡力的作用
4.(2022·南湖模擬)圖像分析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如圖甲,為1N的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水平力F的作用,它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若t=3s時,物體A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力為20N,則t=6s時作用在物體A上的水平力F大小為(  )
A.F=100N B.F=20N C.F<20N D.F>20N
5.(2023·杭州模擬)如圖甲所示,重為5N的鐵塊吸附在豎直放置的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在豎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鐵塊沿直線豎直向上運動,鐵塊運動過程中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若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2N。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磁性平板對鐵塊的吸引力等于5N
B.0~2s內拉力F等于7N
C.2~6s內拉力F等于5N
D.2~6s內拉力F做了84J的功
6.(2023·杭州模擬)如圖所示,洗澡時當用噴頭水平對著墻壁噴水,)頭和握著噴頭的手都會受到一個較大的、與噴水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請回答:
(1)這個作用在噴頭上力的施力物體是   。
(2)若保持噴頭離墻壁的距離不變,手握噴頭的部位往下移動時,握噴頭的手所受到的作用力大小將如何變化?   。
7.(2023·杭州模擬)火柴是實驗室常用的點火工具。引燃過程:劃動火柴→擦火皮(含微量易燃物)產生火星→引發火柴頭燃燒。A、B為兩種常見的引燃方式,F1=F2。火柴的引燃是通過   的方法來增大火柴頭的內能,更易引燃的是   (選填“A”或“B”)方式。
8.(2023·常山模擬)如圖是某科技小組設計制作的一只噴氣船。船浮在水面上,打開漏斗的活塞,流下的液體與碳酸鈉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塑料罐內氣壓迅速增大,氣體從左邊罐底小孔噴出。此時你將看到:噴氣船飛快地向前行駛。
(1)漏斗中的液體可以是    (寫一種即可)。
(2)以金屬盒為參照物,塑料罐是    的(選填“靜止”或“運動”)。
(3)氣體從左邊罐底小孔噴出使船向右前進,這是由于    。
9.(2023·舟山)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制造的第三艘航母,其配置的電磁彈射是當今世界少數國家掌握的先進技術。電磁彈射的結構示意如圖甲,其科學原理如圖乙。
(1)航母上的發射軌道相當于圖乙中兩根金屬導軌,彈射車相當于金屬棒ab,通電后磁場對彈射車產生   ,從而使彈射車牽引飛機快速運動,當彈射車運動到軌道末端停下來時,由于飛機具有   而保持原來的運 動狀態,并在發動機動力的作用下加速飛離甲板。
(2)電磁彈射原理雖簡單,但是建造所需的技術難度極高。如電磁彈射需要強大的電力儲能系統,能在3秒內提供1.2×108焦的電能,將幾十噸的飛機加速到幾百米/秒,該系統的功率至少達   瓦。
10.(2023·寧波模擬)從高空下落的物體,速度越來越大,所受空氣阻力也會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體下落一段距離后將以某一速度做勻速運動,通常把這個速度稱為收尾速度。某研究小組在相同環境中用同種材質的小球在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得出相關數據如表。
小球編號 1 2 3 4 5 6
小球質量(kg) 2 5 10 5 5 20
小球半徑(mm) 0.05 0.05 0.05 0.10 0.25 0.20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16 40 80 10 1.6 10
(1)該實驗可以探究小球下落過程中影響其收尾速度的因素有   ;
(2)比較1、2、3號小球的相關實驗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11.(2023·江山模擬)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機器人不斷出現在賓館、醫院、車站等公共場所。某品牌消毒機器人部分參數如下表。請分析計算下列問題:
(1)該機器人以運行速度勻速行駛5分鐘,行駛的路程有多少米?
(2)若該機器人裝載8千克消毒液并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80厘米2,此時該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強有多大?
(3)該機器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以運行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若電池的輸出功率為140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占電池輸出功率的35%,則該機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牌消毒機器人
項目 參數
機身自重(千克) 80
運行速度(米/秒) 1
12.(2022·溫州模擬)學校項目化小組要制作一艘 “化學船”,其部分評價量表如下表所示。小溫設計了如圖模型,該模型的原理是:漏斗流下的液體A與塑料罐里的物質B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氣體從尾部玻璃管噴出,產生動力使船前進。
“化學船”模型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良好 待改進
指標一 船體穩定 船體略有傾斜,但不影響行駛 ▲
指標二 航行速度可調 航行速度不可調 不能行駛
(1)將量表中“指標一”的待改進內容補充完整:    。
(2)氣體從尾部玻璃管噴出,使船獲得向前的動力,這說明了   。
(3)在制作“化學船”時,有以下幾種器材和藥品可供選擇。
器材:長頸漏斗、分液漏斗
藥品: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大理石
為使得該作品的指標二到達優秀,你會選擇哪些器材和藥品,請簡要說明理由:   。
備考指南
知識導圖
考點梳理
考點突破
真題在線
專項練習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平果县| 上蔡县| 白玉县| 新昌县| 建始县| 沙雅县| 普定县| 萨迦县| 新宁县| 望都县| 皮山县| 平潭县| 米泉市| 康平县| 陆丰市| 木里| 伊金霍洛旗| 十堰市| 永善县| 江西省| 会东县| 年辖:市辖区| 方正县| 吴川市| 淮南市| 大兴区| 贵定县| 电白县| 桐庐县| 晋中市| 宜州市| 连江县| 江油市| 黑龙江省| 天等县| 雷波县| 石阡县| 陇西县| 城市|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