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3章 地形和地形圖新課標(ZJ)學習目標CONTENTS01.地形02.地形圖03.地形的變化一、復習導入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地球表面的板塊,那么在這些板塊的作用下我們的地球表面有會有什么變化呢?我們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都一樣嗎?板塊張裂形成海洋或裂谷板塊碰撞形成山脈二、地形地球的陸地表面有的雄偉高大、錯落有致;有的廣闊平坦、起伏和緩;還有的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形態各異。二、地形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山有多高呢?海拔(絕對高度):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二、地形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超過200米,坡陡頂尖,連綿起伏。湖南張家界二、地形高原海拔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頂面平坦寬廣,起伏小。陜西黃土高原二、地形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相對高度在100米以下,地面起伏較小,坡度較緩。麗水山區二、地形平原海拔在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廣闊平坦,起伏很小。杭嘉湖地區二、地形盆地四周為山脈、高原環繞,中部相對低陷地區。四周高,中間低。二、地形地形的類型山地 高原 丘陵 平原 盆地海拔相對高度特征500米以上500米以上200-500米100米以下大小小小坡度較陡,峰巒高聳,溝谷幽深。海拔較高,頂面較大、起伏小,平坦。地面起伏較小,坡度較緩地面廣闊平坦,起伏很小周圍山脈圍繞,四周高,中間低。高度不等二、地形圖那么同學們,我們如何把不同的地形給畫下來呢?二、地形圖等高線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等高線地圖用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投影到同一平面來表示起伏的地形。二、地形圖在等高線地圖上如何表示山頂、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不同的地形呢?二、地形圖ABCD501001502002672830E山頂等高線呈封閉狀,內高外低鞍部兩條等高線凸面相對應部位山谷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峭壁等高線重疊處地形部位 等高線分布特點山頂盆地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高線呈封閉狀態,由內向外海拔降低兩條等高線的凸出部分相對應部位等高線重疊處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等高線呈封閉狀態,由內向外海拔增高等高線越稀疏,坡度 ,等高線越密集,坡度 。越陡越緩二、地形圖二、地形的變化內力作用外力作用二、地形的變化(一)內力作用引起地形變化地殼變動(板塊碰撞與張裂)內力作用使地表趨于起伏(形成高山,深谷)二、地形的變化(二)外力作用引起地形變化陽光、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二、地形的變化比較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影響的不同之處?內力作用 外力作用影響結果影響特點作用大小內力作用使地表的起伏加大。(形成高山,深谷,高原)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表處于平坦。(削低高山,填平深谷)階段性廣泛性和持續性就全球而言,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居主導地位。而在局部地區,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導作用。課堂練習1. 石灰巖地區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A. 地熱的作用 B. 流水的作用C. 風力的作用 D. 地震2. 造成埃及“獅身人面像”破壞的主要外力是( )A. 風力 B. 流水C. 冰川 D. 海浪BA課堂練習3.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較大,坡度較陡, 峰巒高聳,溝谷幽深的地形是( )A. 平原 B. 高原C. 山地 D. 盆地4. 等高線從低處往高處凸出的地方是( )A. 鞍部 B. 峭壁 C. 山脊 D. 山谷5.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在某處重疊的地方為( )A. 山脊 B. 山谷 C. 緩坡 D. 峭壁6. 某人的左右兩側是山頂,前邊后邊是山溝,則此人位于( )A. 山谷 B. 鞍部 C. 山脊 D. 盆地底部CDDB課堂練習山地為____,高原為____,平原為_____,丘陵為____,盆地為____。甲乙丙丁戊10. 如果需要修筑一座水庫大壩,如讓你在A、B、C、D、E、F、G處選址的話,你會選擇______處最合適。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