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章 觀察生物 第1節 生物與非生物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貓和機器貓都是生物嗎? 討論:你認為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請寫出你判斷生物的依據……….. 生物能生長 生物能呼吸 生物能繁殖后代 討論:判斷生物的依據還有…… 生物會產生代謝廢物 生物的共同特征: 你知道的代謝廢物有哪些? 二氧化碳 水 尿素 對外界刺激有反應 生物的共同特征: 討論:判斷生物的依據還有…… 判斷: 機器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不是自主產生的,而是由人設計的程序引起的,而且它不具有生物的其他特征。 彈鋼琴的機器人,對外界刺激有反應,它是生物嗎? 能遺傳和變異 生物的共同特征: 母狗生下的都是小狗,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 母狗與小狗之間有什么明顯的不同? 討論:判斷生物的依據還有…… 能進化 生物的共同特征: 討論:判斷生物的依據還有…… 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區別是什么? 是否能進行新陳代謝 生物所具有的特征都是在新陳代謝基礎上表現的生命現象,所以新陳代謝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區別。 思考: 狗在碰到墻壁時會轉彎,有些機械狗碰到墻壁時也會轉彎。從對環境作出反應的角度,比較兩者有什么區別。 受電腦程序的控制,與適應環境無關。 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 思考: 生物 非生物 (應激性) 能進行新陳代謝(本質區別) 不能進行新陳代謝 能繁殖后代 不能繁殖后代 能遺傳和變異 不能遺傳和變異 能進化 不能進化 對外界刺激有反應 能生長、發育 不能生長、發育 對外界刺激沒有反應 生物與非生物的差別 二、觀察蝸牛的生物特征 觀察圖片,猜測蝸牛喜歡什么樣的環境? 蝸牛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 1 蝸牛的生存環境 觀察蝸牛你需要借助哪些輔助工具? 外殼 足 口 觸角(第1對) 觸角(第2對) 眼 放大鏡 2 蝸牛的結構特征 1 2 3 4 5 6 思考: 用放大鏡觀察蝸牛爬行,爬行時留下什么?有什么作用? 足腺分泌的黏液 減小爬行時與地面間的摩擦; 傳遞某些信息。 牢固的把身體黏附在植物體上,不至于爬行時掉落; 3 觀察蝸牛的特征 思考: 蝸牛有視覺嗎? 1、給你透明紙箱、黑色紙箱、蝸牛等素材,你怎樣設計實驗驗證? 2、結論: 蝸牛能對光線的強弱產生反應。 陰暗環境 明亮環境 3 觀察蝸牛的特征 思考: 3、為何要等蝸牛在燈光下爬行一會后,才進行遮光實驗? 使蝸牛能爬行得自然些,減少先前的一些刺激對此實驗結果的影響。 3 觀察蝸牛的特征 蝸牛有視覺嗎? 陰暗環境 明亮環境 思考: 蝸牛有觸覺嗎? 用鉛筆頭觸碰蝸牛的觸角 用鉛筆頭觸碰蝸牛的殼 用鉛筆頭觸碰蝸牛的足 3 觀察蝸牛的特征 結論:有觸覺 觸角 回縮 快速向前運動 無明顯反應 輕觸蝸牛,避免對蝸牛造成傷害 思考: 蝸牛有嗅覺嗎? 結論:有嗅覺 在蝸牛前3厘米處放一點米醋,蝸牛有反應嗎? 有反應,兩對觸角回縮或身體縮回殼內,最后調頭爬走。 3 觀察蝸牛的特征 思考: 蝸牛有聽覺嗎? 結論:沒有聽覺 沒有反應,繼續爬行 3 觀察蝸牛的特征 蝸牛有味覺嗎? 結論:有味覺 視覺、觸覺、味覺、嗅覺, 沒有聽覺! 實驗結果 蝸牛有四種感覺: (螺旋形,保護作用) 足 口 觸角 (第1對,觸覺靈敏) 觸角 (第2對,有嗅覺、味覺) 眼 (攝取食物,以葉和莖為食) (運動器官,內有足腺, 分泌黏液,爬行時留下痕跡) (有視覺) 外殼 1.下列屬于生物的是( ) A.玩具狗 B.烤鴨 C.流感病毒 D.珊瑚 課堂測評 C 2.人們用鉛筆觸碰蝸牛,蝸牛的身體會縮回殼內,觸 碰桌子卻沒有反應,這表明( ) A.蝸牛對刺激有反應,所以是生物 B.桌子對刺激沒有反應,所以是非生物 C.生物對刺激有反應,而非生物對刺激沒有反應 D.以上都對 課堂測評 D 3.在面對某個具體物體時可以輕易判斷它是生物還是 非生物,但生物具有多樣性,因此要給生物下定義 很困難,下列對生物的認識正確的是( ) A.都由細胞構成 B.都能自由運動 C.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D.都能繁殖后代 課堂測評 D 4.下列生命活動中,屬于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 反應的是( ) A.同一株碧桃上開出不同顏色的花 B.斑馬發現敵害后迅速逃跑 C.蘑菇從小長大 D.雛雞破殼而出 課堂測評 B 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