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2章觀察生物第2節 細胞第2課時顯微鏡的使用媽媽對五歲的小妹說手上有細菌要勤洗手,可小妹說沒看見細菌,那么你知道用什么工具才能看見細菌嗎?顯微鏡課程導入一、顯微鏡的使用目鏡物鏡反光鏡1放大物像放大物像23反射光線光學部分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調節通光量升降鏡筒升降鏡筒遮光器123調節部分鏡筒載物臺通光孔鏡座壓片夾鏡臂物鏡轉換器連接目鏡和物鏡放玻片光通過的孔調換物鏡提握鏡身固定玻片穩定鏡身1523467機械部分物鏡載玻片通光孔反光鏡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取鏡:(一)安放二、練習使用顯微鏡鏡筒在前,鏡臂在后,(輕拿輕放)思考(1)如何安裝好目鏡和物鏡?(2)仔細觀察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上面寫著什么?(3)目鏡有長有短,是長的目鏡放大倍數大,還是短的 放大倍數目鏡短,放大倍數 _____。大放大倍數物鏡長,放大倍數_____。大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思考(4)物鏡有長有短,是長的物鏡放大倍數大嗎?(二)對光(1)轉動物鏡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2)轉動遮光器,使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3)轉動反光鏡,面向光源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同時睜開,在目鏡里看見一個圓形、明亮的視野。光線載物臺通光孔反光鏡物鏡載物臺注意光線較弱時,應選用凹面鏡光圈凹面鏡大光圈思考如果光線比較暗,怎么辦?將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固定,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e(三)放片(四)調焦—粗調為什么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調節粗準焦螺旋,鏡筒大幅度下降,防止壓碎載玻片或損傷鏡頭物鏡調節粗準焦螺旋載物臺(四)調焦—粗調(1)左眼注視目鏡,右眼張開,并慢慢向后調節粗準焦螺旋,找到物像(四)調焦—細調(2)繼而輕微來回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為止先在低倍鏡下找到所需觀察的物像,把要進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視野__________。在視野的左下方有一物像,現在想把它移到視野 中央,怎樣移動裝片才能成功呢?正中央(五)觀察思考視野中的物像與原像的關系?e慢慢向上移動裝片,視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動?12e左右相反上下相反e慢慢向右移動裝片,視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動?3e4ee裝片左上方移動當觀察到的物像在顯微鏡視野的左上方時,應如何移動裝片,使它位于視野中央?目鏡:10×物鏡:10×目鏡:10×物鏡:40×ee放大100倍放大400倍原物被放大的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怎么計算放大的倍數?5(1)先在低倍鏡下找到需觀察的物像,把要放大的部位移到視野正中央。再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怎么用高倍鏡觀察?6(2)轉動物鏡轉換器,使高倍鏡到位。調節反光鏡和光圈,使視野明亮,再微調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怎么用高倍鏡觀察?6細胞的數目有何變化?視野亮暗有何變化?變少變暗思考先用低倍鏡后用高倍鏡觀察細胞,細胞的大小有何變化?變大a b c d________組合,視野中看到的細胞體積最大,________組合,看到細胞數目最多。a、db、c思考3污物可能在目鏡上1污物可能在物鏡上2污物可能在玻片上若在玻片上,則移動玻片時污點也隨之移動。若在物鏡上,則轉換物鏡污點消失。若都沒動,則在目鏡上。思考視野中出現小黑點的原因可能是?任務將準備好的頭發、線、紙片、透明小塑料尺等實物分別放在潔凈的載玻片上,再把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用低倍鏡觀察,并用鉛筆畫出觀察到的結果。(1)拿掉標本,上升鏡筒,物鏡呈“八”字形朝前下降鏡筒。(3)取出目鏡,用擦鏡紙擦拭鏡頭。(2)關掉遮光器,垂直反光鏡。(4)裝入箱子,放在桌子左邊或右邊。(六)整理課堂小結顯微鏡的使用步驟1.取鏡安放2.對光3.放片4.調焦5.觀察6.整理1、在光線較弱的情況下觀察物像,最好使用( )A.低倍物鏡,較小光圈,平面反光鏡B.高倍物鏡,較小光圈,凹面反光鏡C.低倍物鏡,較大光圈,凹面反光鏡D.高倍物鏡,較大光圈,平面反光鏡課堂測評C課堂測評2、小明在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一個“上”字。請問透明紙上寫的是什么?上3、用油性筆在載玻片上寫一個“ F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你看到的形狀是什么?F課堂測評4、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先用低倍鏡觀察,后用高倍鏡觀察,這時觀察到的表皮細胞數目和大小如何變化?( )A.細胞數目變少,細胞變大;B.細胞數目變少,細胞變小;C.細胞數目變多,細胞變大;D.細胞數目變多,細胞變小;A課堂測評顯微鏡序號 目鏡 物鏡1 5× 8×2 10× 40×3 15× 10 ×4 20× 45×5、用下面四臺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多的顯微鏡可能是哪一臺?為什么?課堂測評6、用高倍鏡觀察的操作順序是( )1.轉動物鏡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2.在低倍鏡下把要放大觀察的部分移到視野中心3.慢慢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上升4.輕微來回轉動細準焦螺旋A.2—3—4—1 B.1—2—4—3C.2—1—4—3 D.2—3—1—4D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