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行程問題新課預授:路程= 時間= 速度=相遇問題的基本類型和等量關系:同時出發(兩段)S總=不同時觸發(三段)S總=例題分析:【相遇問題】已知A,B兩地相距1500km,一輛慢車從A地出發,速度為65km/h,一輛快車從B地出發,若輛車相向而行,慢車先行90min,則快車行駛幾小時后兩車相遇?分析——轉化條件:已知量:總路程: 慢車速度: 慢車先行時間(轉化為小時)未知量:分析——梳理關系畫圖:由分析可知:慢車先行路程+慢車后行路車+快車行駛路程=總路程(其中慢車后行時間=快車行駛時間)解:追及問題常見類型和等量關系:同地不同時出發:同時不同地出發: ,例題分析:【追及問題】已知甲乙兩個人從同一地點出發,同向而行,甲每小時行駛48km,乙每小時行駛36km,乙出發2小時后,甲再出發去追及乙,問甲要多久才能追上乙?分析——轉化條件:已知量: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乙先行時間未知量:分析——梳理關系畫圖:由分析可知:乙先行的路程+乙后行的路程=甲行駛的路程解:順風順水問題常見類型和等量關系:順風順水速度=逆風逆水速度=例題分析:【順風逆風】五一期間,小明的爸爸媽媽帶小明去外地旅游,乘輪船從A地到B地共用時3h,從B地返回A地共用時6h,已知水流速度是4km/h,求輪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及AB兩地之間距離。分析——轉化條件:已知量:輪船在順水中航行的時間: 輪船在逆水中的航行時間: 水流速度:未知量:分析——梳理關系畫圖:由分析可知:順水速度×順水時間=逆水速度×逆水時間=AB兩地的距離,其中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解:環形運動問題常見類型和等量關系:同向,每追上一次,多走一圈;速度快的路程—速度慢的路程=跑道的長×相遇的次數,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反向,沒相遇一次,合走一圈;速度快的路程+速度慢的路程=跑道的長×相遇的次數,路程和=速度和×追及時間。例題分析:【環形運動問題】甲乙兩個人沿著環形生態跑道散步,甲每分鐘行走80m,乙每分鐘行走120m,跑道一圈長400m若兩人同時同地反向出發,多久第一次相遇? ②若兩人同時同地同向除法,多久第一次相遇?分析——轉化條件:已知量: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跑道長度:未知量:① ②分析——梳理關系列表法:(1)速度(m/min) 相遇時間(min) 路程(m)甲乙由列表法及題意,甲行走路程+乙行走路程=跑到長。(2)速度(m/min) 追及時間(min) 路程(m)甲乙由列表法及題意,乙行走的路程—甲行走的路程=跑道長。解:【課后訓練】1.輪船沿江從A港順流行駛到B港,比從B港返回A港少用3小時,若船速為26千米/時,水速為2千米/時,求A港和B港相距多少千米.設A港和B港相距x千米.根據題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A. B.C. D.2.小明和小亮兩人在長為50m的直道AB(A、B為直道兩端點)上進行勻速往返跑訓練,兩人同時從A點起跑,到達B點后,立即轉身跑向A點,到達A點后,又立即轉身跑向B點……若小明跑步速度為5m/s,小亮跑步速度為4m/s,則起跑后60s內,兩人相遇的次數為( )A.3 B.4 C.5 D.63.一列火車正勻速行駛,它先用20秒的速度通過了一條長為160米的隧道(即從車頭進入入口到車尾離開出口),又用15秒的時間通過了一條長為80米的隧道,求這列火車的長度,設這列火車的長度為米,根據題意可列方程為( )A.B.C. D.4.一組自行車運動員在一條筆直的道路上作賽前訓練他們以每小時35千米的速度向前行駛,突然運動員甲離開小組以每小時45千米的速度向前行駛10千米然后以同樣速度掉轉頭回來重新和小組匯合,則運動員甲從離開小組到重新和小組匯合所用時間為_____小時.5.A、B兩地相距450千米,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已知甲車的速度為120千米/時,乙車的速度為80千米/時,t時后兩車相距50千米,則t的值為____________.6.在公路上,汽車A、B、C分別以每小時60km、50km、40km的速度勻速行駛,若汽車A從甲站開往乙站的同時,汽車B、C從乙站開往甲站. 途中汽車A與汽車B相遇1小時后又與汽車C相遇.(1)求甲、乙兩站之間的距離;(2)汽車A、C相遇時汽車B距離甲地還有多遠?7.中國古代數學著作《算法統宗》中有這樣一題:“三百七十八里關,初日健步不為難,次日腳痛減一半,六朝才得到其關.”其大意是:有人要去某關口,路程為378里,第一天健步行走,從第二天起,由于腳痛,每天走的路程都為前一天的一半,一共走了六天才到達目的地.請你求出此人第六天的路程.《計算之書》是意大利中世紀著名數學家斐波那契(公元1175-1250年)的經典之作.書中記載了一道非常有趣的“狐跑犬追”問題:在相同的時間里,獵犬每跑,狐貍跑.若狐貍與獵犬同時起跑時狐貍在獵犬前面,問狐貍跑多少距離后被獵犬追上?9.《九章算術》是中國傳統數學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均輸》卷記載了一道有趣的數學問題:“今有鳧(注釋:野鴨)起南海,九日至北海;雁起北海,六日至南海.今鳧雁俱起,問何日相逢?”譯文:“野鴨從南海起飛,天飛到北海;大雁從北海起飛,天飛到南海.現野鴨與大雁分別從南海和北海同時起飛,問經過多少天相遇?請列方程解答上面問題.10.古代名著《算學啟蒙》中有一題:良馬日行二百四十里,駑馬日行一百五十里,駑馬先行十二日,問良馬幾何追及之.意思是:跑得快的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馬每天走150里,慢馬先走12天,問快馬幾天可追上慢馬,請你用方程的知識解答上述問題.11.問題一:如圖1,已知AC=160km,甲,乙兩人分別從相距30km的A,B兩地同時出發到C地,若甲的速度為80km/h,乙的速度為60km/h,設乙行駛時間為x(h), 兩車之間距離為y(km).(1)當甲追上乙時,x= .(2)請用x的代數式表示y.問題二:如圖2,若將上述線段AC彎曲后視作鐘表外圍的一部分,線段AB正好對應鐘表上的弧AB(1小時的間隔),易知∠AOB=30°.(1)分針OD指向圓周上的點的速度為每分鐘轉動 km;時針OE指向圓周上的點的速度為每分鐘轉動 km.(2)若從2:00起計時,求幾分鐘后分針與時針第一次重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