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1課時 地球儀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儀上的兩極、經線、經度、本初子午線、東西半球的劃分,了解地球儀上的赤道、緯線、緯度、南北半球的劃分,高、中、低緯度的劃分,了解經線、緯線的表示的方向,經緯網及其作用。學習目標學會制作小型地球儀。情境導入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地球是個怎樣的形狀想一想地球這么大,我們再怎么去進一步認識他呢?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能反應地球表面的地理狀況和運動特征。構造:底座、 固定架、 旋轉軸、球面一.認識地球儀地球儀上的點和線有什么意義?地軸緯線經線北極南極假想的地球旋轉軸地軸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地軸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二.經線與經度經線: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半圓弧線,也叫經線,也稱子午線形狀:半圓長度: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特點拓展在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舊址,有座子午宮。那里有一條寬十幾厘米,長十多米的銅制子午線。銅制子午線嵌在大理石中間,筆直地從子午宮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線(0°經線)的地面標志。本初子午線二.經線與經度經度:為了區分每一條經線,人們給經線標注了度數。西經東經本初子午線為0°經線。東經西經向西度數增大的是_____向東度數增大的是______任何兩條相對的經線,都組成一個經線圈。國際上習慣用20°W和160°E這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20°W以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以西至160°E為西半球東、西半球的主要大洲與大洋形狀特征:指示方向:度數范圍:度數變化規律:度數表示方法:半球劃分:東經用 ,西經用半圓南北方向0°~180°經線條數: 條無數從本初子午線向東、西逐漸增大EW20°W與160°E組成的經線圈劃分東西半球經線和經度知識小結三.緯線與緯度地球上某點與赤道面的夾角就是該地的緯度。在地球儀表面,與地軸垂直并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叫緯線圈。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______到兩極縮為一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縮短從赤道向兩極,緯度逐漸______增加23.5o赤 道南 回 歸 線北 回 歸 線北極圈南極圈0o0o23.5o23.5o23.5o66.5o66.5o66.5o66.5o90o90o幾條重要的緯線拓展拓展90°S中緯度中緯度高緯度高緯度0°30°N30°S60°S60°N90°N北極圈66.5°N南極圈66.5°S南回歸線23.5°S北回歸線23.5°N低緯度高、中、低維度的劃分知識小結形狀特征:指示方向:度數范圍:度數變化規律:度數表示方法:半球劃分:赤道以北為 半球,以南為 半球北緯用 ,南緯用圓東西方向0°~90°緯線條數: 條無數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增大NS北南緯線和緯度緯線和經線緯線 經線緯線圈都是圓(除極點外)在北半球或南半球,不同緯線圈的長度都不相等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都是半圓所有經線長度都相等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對比分析四.經緯網經緯網:由經線與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上任意一點的位置分別指出A、B、C點的地理坐標ABCA:40°N,20°WB:20°N,40°EC:20°S,60°W課堂小結{ 地球儀 }地軸、南極、北極經線和經度認識地球儀形狀為半圓,指示南北方向,經度劃分東西半球緯線與緯度變化規律:以本初子午線為界,往西、往東度數變大形狀為圓,指示東西方向,經度劃分南北半球變化規律:以本赤道為界,往南、往北度數變大利用經緯網定位及時鞏固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地球儀是地球的縮影,所以地球儀是個橢球體B. 地軸是地球固有的自轉軸C. 地軸指示南北方向D. 地軸與地球表面的兩個交點分別是北極點和南極點D2.下列有關經線和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經線和緯線是地球表面本身具有的線B.每條緯線都為圓形,單獨構成緯線圈C.赤道長度等于任意一條經線圈的長度D.0°經線和0°緯線等長B3.某人發現他的東側是西半球,西側是東半球,南側是南半球,北側是北半球,則他所處的位置是( )A.(0°,160°E)B. (0°,20°W)C. (90°N,160°E)D. (0°,0°W)A4.“北斗一號”衛星定位系統是中國自主研發,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區域性的衛星定位系統。讀北斗一號覆蓋范圍圖,下面各點在覆蓋區的是( )A.(40°S,125°E)B.(40°S,125°W)C.(40°N,125°E)D.(40°N,125°W)5.寫出A、B、C、D四地的經度和緯度。A. 30 °S,120°WB. 30 °N,120°EC. 30 °N,120°WD. 30 °S,120°E運用各種工具和材料,按照合理的制作流程完成小型地球儀的制作。課下作業制作小型地球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