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頻考點情景化對點練學案【人教版 八上】§1 機械運動體系總覽 思維導圖必會知識 一、運動的描述1.機械運動: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機械運動簡稱運動。如果物體位置變化,我們說它是運動的;若位置沒變,我們說它是靜止的。2.參照物:說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那個物體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1)參照物是假定不動的物體;(2)除研究對象外任何物體都可選作參照物;(3)選取的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就不同,所以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3.相對靜止:若兩個物體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則它們是相對靜止的關系。(1)卡車和聯合收割機:以地面為參照物,二者都是運動的;以卡車為參照物,收割機是靜止的;以收割機為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2)空中加油機和受油機:以地面為參照物,二者都是運動的;以加油機為參照物,受油機是靜止的;以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也是靜止的。必會知識 二、速度1.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2.為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比較兩個物體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時間,時間越短,速度越大;第二種是比較兩個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所通過的路程,路程越長,速度越大。3.定義:在物理學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公式:v=。4.國際單位制中的主單位:m/s;交通運輸中的常用單位:km/h。1 m/s=3.6 km/h。必會知識 三、用v–t圖象和s–t圖象解決運動問題的方法1.物體運動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圖象中可以獲取的信息如下:(1)該圖象的縱坐標表示路程,橫坐標表示時間,利用任意一組對應的時間和路程值,可求出該物體的運動速度的大小;(2)該圖象是過原點的直線,他說明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物體是做勻速直線運動的;(3)可以通過圖象得到某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4)可以通過圖象得到該物體通過某段路程需要的時間;(5)如果是兩條圖象在同一個圖象中,可以比較兩個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關系;(6)如果某段時間內圖線是水平的,就說明這段時間內物體靜止。2.物體勻速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它是于時間軸平行的直線,由圖象可以直接得到物體的速度,統一物體的s–t圖象和v–t圖象形狀不同。3.常見機械運動的圖象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 變速直線運動基礎自測·一.選擇題(共20小題)1.我國古典小說《鏡花緣》中有這樣一句話:“去歲一陣大風,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籬笆外去。”,相信“井被吹到籬笆外”的人選擇的參照物是 A.井 B.籬笆 C.樹木 D.房屋2.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所選取的參照物不恰當的是 A.旗桿 B.地面 C.升旗手 D.五星紅旗3.下列運動形式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獵豹奔跑 B.樹木生長 C.車流滾滾 D.飛船翱翔4.“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描繪了一幅闡述運動相對性的完美畫卷,詩中的意境如圖所示。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我們說舟中人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白帝 B.江陵 C.兩岸 D.輕舟5.宋代詩人陳與義在《襄邑道中》一詩中寫到“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關于詩中所描述的運動及參照物,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以船為參照物,詩人是運動的 B.“云不動”是以兩岸“飛花”為參照物C.以“兩岸”為參照物,船是靜止的 D.“云與我俱東”是以兩岸“榆樹”為參照物6.小船在河里逆流而上,船上坐著一個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以河岸上的樹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 B.以小船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C.以人為參照物,河岸上的樹是靜止的 D.以河水為參照物,河岸上的樹是運動的7.《呂氏春秋察今》記載了刻舟求劍的故事,其中有這樣的文字:舟已行矣,而劍不行,從物理角度看,“劍不行”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舟 B.岸 C.劍 D.舟中人8.哈爾濱市的龍塔是亞洲第一高鐵塔,游人乘電梯登上龍塔就可以看到哈爾濱市美麗的景色,在游人乘坐電梯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電梯內的某一乘客為參照物,其它乘客是運動的B.以電梯為參照物,所有乘客都是運動的C.以龍塔為參照物,乘客是運動的D.以路上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乘客是靜止9.攝影師抓拍了一個有趣的場面(如圖):一只烏鴉站在飛翔的老鷹背上休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烏鴉為參照物,老鷹是靜止的B.以地面為參照物,烏鴉是靜止的C.以老鷹為參照物,烏鴉是運動的D.以地面為參照物,老鷹是靜止的10.國慶期間,小聰和他的幾個同學一起坐火車去旅游,媽媽前往送行。小聰看到媽媽逐漸向后退,而媽媽對著遠去的火車揮手作別。媽媽看到“遠去的火車”、小聰同學看到“后退的媽媽”。他們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 A.火車、地面 B.地面、火車 C.火車、火車 D.地面、地面11.一輛長的貨車,以的速度勻速通過長為的大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 ②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③貨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 ④貨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2.如圖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在某段時間內的運動過程。關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前內甲車運動的路程大于乙車運動的路程B.乙車到達處所用時間小于甲車到達處所用時間C.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D.甲、乙兩車在內的平均速度相同13.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所用時間之比為,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A. B. C. D.14.甲、乙兩人同時從地出發,沿直線同向到達地,甲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內的運動速度分別是和,乙在前一半時間和后一半時間內的運動速度分別為和,則 A.甲先到達地 B.乙先到達地C.兩人同時到達地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15.如圖所示是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內,物體通過的路程是B.整個時間內,物體的平均速度是C.物體在整個內都做勻速直線運動D.物體在時間內的速度比內的速度小16.動車的速度可以達到,高鐵的速度可以達到,高速上的小汽車可以每小時行駛,三者速度最快的是 A.高鐵 B.動車 C.小汽車 D.無法比較17.我們通常說“小明比小紅跑得快”,這句話的物理含義是 A.通過相同的路程,小明比小紅用的時間長B.通過相同的路程,小明比小紅用的時間短C.在相同的時間內,小明通過的路程比小紅的短D.小明運動的速度比小紅運動的速度慢18.在操場直跑道上進行遙控小車比賽,甲、乙兩車從時由同一起點同方向運動,兩者運動的圖象分別如圖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時兩車的速度相等B.在內甲車的速度是C.在內乙車的速度是D.后甲車超過乙車19.我市中考體育1000米長跑男生的滿分成績是3分40秒。若要取得滿分,則考生的平均速度應不低于 A. B. C. D.20.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駛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車行駛的路程,乙車需行駛B.由圖象得甲、乙兩車速度之比為C.若它們同時、同地相對地面均向東行駛,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東行駛D.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二.填空題(共10小題)21.甲、乙兩車沿平直的公路通過同樣的路程。甲車在前半段和后半段路程分別以和的速度行駛;乙車在前半段和后半段時間分別以和的速度行駛,則乙車在整個路段中的平均速度為 ,甲、乙兩車在整個路段中的平均速度 。(選填“”、“ ”或“” 。22.下表為小紅用手機軟件記錄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數據。由該表可知,她本次跑步時間為 ,通過的路程為 。總步數:4500步 步頻:150步分鐘速度:8.0千米小時 消耗:224大卡23.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實驗原理是: ;如圖所示,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 (填“大”或“小” ;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 。24.在同一條公路上,汽車從甲地駛向遠的乙地,如果前半程的速度為,后半程的速度為,則前半程耗時 ,全程平均速度為 ;同時汽車從乙地駛向甲地,如果前一半時間的速度為,后一半時間的速度為,汽車全程平均速度為 。25.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運動。如圖記錄了甲、乙兩球分別從處豎直下落到處的過程中每隔所處的位置。該照片顯示乙球做 運動,甲、乙兩球在此過程中的平均速度較快的是 。26.讓靜止小車從如圖斜面的點開始下滑(其中為的中點),測出小車下滑距離和所用時間,并作出圖像。由圖像可知,段的平均速度為 ;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若增大斜面的坡度,可能會使測量的 不準確,導致測得速度誤差大。27.口罩的主要材料為熔噴布,其結構能阻攔直徑最小為 的飛沫,所以能夠防病毒;帶著口罩的小剛在操場上散步,若以地面為參照物,他所戴的口罩是 (選填“靜止”或“運動” 的。28.春節期間,道路擁堵,小明坐在靜止的汽車里,某時刻發現自己在后退,爸爸解釋說是前車在前進。小明覺得自己在后退是以 為參照物的,該現象說明運動與靜止是 的。29.我國古書《套買曜》上記載有:“人在舟中閉牖(門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覺”,其中“舟行”是以 為參照物,“人不覺”是以 為參照物。30.花樣跳傘隊員可以在空中完成漂亮的造型,以其中一名隊員為參照物,則其他隊員是 的,以大地為參照物,他們是 的(以上兩空均選填“靜止”或“運動”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0小題)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18. 19. 20.二.填空題(共10小題)21.45;。 22.1800;4000。23.(1);(2)小;(3)0.18。 24.3;48;50。25.勻速直線;甲。 26.0.5;小于;時間。27.;運動。 28.前車;相對。29.河岸;人。 30.靜止;運動。考點梳理·易錯警示考點1 運動的描述1.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2.機械運動: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的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機械運動。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一看:選哪個物體作參照物;二看:被判斷物體與參照物之間是否發生位置變化。3.參照物定義: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做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參照物可以是靜止的,也可以是運動的。(1)參熙物是被假定不動的物體(2)研究對象本身不能做參照物,運動和靜止的物體都可以作為參照物(3)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參照物(4)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例1】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將與在軌運行的空間站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再次上演“浪漫之吻”。對接完成后,下列哪一個物體作為參照物時,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是靜止的 A.衛星發射塔架 B.空間站組合體C.海面上行駛的遠洋觀測船 D.太陽【答案】【分析】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確定一個參照物,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發生了位置的改變,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否則是靜止的。【解答】、以發射塔架為參照物,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故不符合題意;、相對于在軌運行的空間站組合體,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是靜止的,故符合題意;、以海面上行駛的遠洋觀測船為參照物,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故不符合題意;、以太陽為參照物,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故不符合題意。故選:。舉 一 反 三1.下列詩句中描述劃線部分物體在運動,所選擇的參照物不正確的是 A.輕舟已過萬重山——萬重山 B.孤帆一片日邊來——日C.牛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牛 D.不疑行舫動,唯看遠樹來——行舫【答案】【分析】被研究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生了變化,就說物體是運動的;被研究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就說物體是靜止的。【解答】、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參照物是萬重山,故正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參照物是太陽,故正確。、牛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的參照物是水,故錯誤。、不疑行舫動,唯看遠樹來的參照物是行舫,故正確。故選:。2.機械運動是一種常見的運動,下列關于機械運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與參照物的選擇無關,對任何參照物而言結果都是相同的B.我們判斷一個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時,首先要選定參照物C.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D.物體運動的描述是相對于參照物的【答案】【分析】(1)一個物體相當于其它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2)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人們事先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參照物的選擇是可以任意的,但為了研究問題方便,應選擇最合適的參照物;(3)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對運動狀態的描述是相對的,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解答】、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當選擇的參照物發生變化時,對于物體運動狀態的結論也可能發生變化,所以選項是錯誤的。、我們判斷一個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時,首先要選定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狀態不同,所以選項是正確的。、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所以選項是正確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物體運動的描述是相對于參照物的,所以選項是正確的。故選:。3.下列關于物體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球的同步衛星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相對于太陽是靜止的B.楚人“刻舟”而不能“求劍”是不懂得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造成的C.我們說地球是運動的,那么選擇的參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靜止物體D.“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詩中先后選擇的參照物都是行船【答案】【分析】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照物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解答】、以地球為參照物,同步衛星相對太陽發生位置的變化,所以是運動的;地球同步衛星相對于地球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是靜止的;故錯誤;、刻舟人最終未能尋到其落水的劍,是因為船相對于河岸是運動的,而劍相對于河岸是靜止的,故正確。、我們說地球是運動的,那么選擇的參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運動的物體,故錯誤;、“兩岸青山相對出”,研究的對象是“青山”,運動狀態是“出”,青山是運動的,相對于船來說的;“孤帆一片日出來”,研究的對象是“孤帆”,運動狀態是“來”,船是運動的,相對于地面(或兩岸、青山)來說的;故錯誤。故選:。考點2 運動的快慢——速度 測量平均速度1、速度: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2、公式:S---路程---米m千米km t----時間---秒s 小時hv一速度---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時km/h3.公式的變形:S=vt t=s /v4.單位換算:1m/s=3.6km/h5.物理意義:汽車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汽車每秒鐘通過的路程是15m。6.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是一個定值,速度的大小與路程、時間的選擇無關。不能認為速度與路程成正比,速度與時間成反比。7.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且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8.變速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改變的運動。常見的運動都是變速運動。9.平均速度:變速運動比較復雜.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來計算它的速度。這樣算出來的速度叫平均速度。我們說到某一物體的堊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時間內的妥均速度。10、比較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1)定義: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2)特點: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變速直線運動 (1)定義:速度大小經常變化的直線運動。(2)特點: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并不相等。【例2】為踐行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甲、乙、丙三人同時從點同向而行,都向點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速度為,乙每秒運動,丙通過路程為用時,則速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C.丙 D.三人速度一樣大【答案】【分析】先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乙、丙三人的速度,然后同一單位后進行比較。【解答】由題意知,甲的速度為,乙的速度為,丙的速度為,比較可知,速度最大的是丙。故選:。舉一反三1.某隧道前的交通信息標志牌如圖所示。小明按照交通規則乘車通過此隧道,可知 A.隧道全長B.車速不得低于C.經過隧道的時間不少于D.經過隧道的時間不少于【答案】【分析】(1)根據交通信息標志牌提供的信息解答;(2)根據路旁的限速標志進行解答;(3)知道路程和速度,根據速度公式的變形式可求出時間。【解答】、隧道全長,故錯誤;、根據路旁的限速標志知,車速不得高于,故錯誤;、根據速度公式得,經過隧道的時間:,故正確,錯誤。故選:。2.陸地上的短跑冠軍是獵豹,速度是;水中游的最快的是旗魚,速度可達;空中沖刺最快的是獵鷹,每分鐘能俯沖,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 A.獵豹最快 B.旗魚最快 C.獵鷹最快 D.三者一樣快【答案】【分析】將速度單位換算統一,進行比較;速度單位換算關系:。【解答】獵豹的速度:,旗魚的速度:,獵鷹的速度:,所以:可知,獵鷹速度最大。故選:。3.如圖所示,這是蘇炳添比賽時的情景。關于運動的快慢,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觀眾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B.終點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C.物理學中用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來比較運動的快慢D.物理學中用物體所用的時間與通過路程的比來比較運動的快慢【答案】【分析】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種:(1)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路程的長短,路程長的運動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時間的長短,運動時間短的運動的快;(3)在運動時間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單位時間內通過路程長的運動的快。【解答】、比賽時,觀眾看到跑在前面的運動員跑的快,說明了在相同的時間內,運動員的路程越大,運動員跑得越快,即觀眾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故正確;、終點裁判是看誰最先到達終點(即用時短),先到達終點的運動員跑得快,所以終點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故正確;、在物理學中,一般用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平均速度)來比較運動的快慢,故正確,錯誤。故選:。考點3 運動圖像【例3】用圖像表示物體的運動規律,圖中表示同一運動規律的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乙 D.乙和丙【答案】【分析】對于圖象,要讀出隨時間的變化速度如何變化;對于圖象,要讀出隨著時間的變化路程如何變化,從而找到表示同一運動規律的圖象。【解答】甲是圖,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路程不隨時間變化,物體靜止;乙是圖,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路程與時間成正比,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丙是圖,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物體的速度不隨時間變化,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丁是圖,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速度隨時間均勻增加,物體做加速運動。綜上所述,表示同一運動規律的是乙和丙,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選:。舉 一 反 三1.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圖像,從0時刻計時開始,則關于它們運動情況,描述正確的是 A.出發前,乙在甲的前面,甲運動追上乙B.甲、乙同時出發,甲運動追上乙C.甲、乙在運動后都做勻速運動,且D.甲比乙先出發,第末,甲、乙的速度相等【答案】【分析】(1)在圖像中兩圖線相交代表兩物體相遇,由圖可知甲、乙相遇時甲運動的時間;(2)由圖可判斷甲、乙開始運動的時間;(3)在圖像中傾斜直線代表物體做勻速運動,直線的傾角越大,代表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4)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乙的運動狀態和速度,據此判斷第末甲、乙的速度大小關系。【解答】.由圖可知,出發前乙在甲的前面處,甲物體從0時刻開始并沒有出發而是靜止不動,而乙物體從0時刻已經勻速運動,而甲物體先靜止后才開始運動,最終甲運動后才追上乙。故錯誤;.由圖可知,乙物體從0時刻開始出發,而甲物體不是從0時刻開始運動,即甲、乙不是同時出發,故錯誤;.甲、乙的運動圖像都是直線,可知甲、乙在運動后都做勻速運動,運動,甲比乙運動的時間短,由可得,甲運動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正確;.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比乙先出發,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第末,甲、乙的速度不相等,故錯誤。故選:。2.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圖像如圖所示。當甲、乙間的距離在之間時,甲、乙從出發開始運動了 A. B. C. D.【答案】【分析】分別求出甲乙的速度,根據路程差為,求出時間即可。【解答】:根據速度公式可知,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當甲、乙之間的距離為時,設時間為,則,即,,得,當甲、乙之間的距離為時,設時間為,則,即,,得,因此,當甲、乙間的距離在之間時,甲、乙從出發開始運動了。故選:。3.體育比賽中,小明自信地對小華說:“讓你從起點先跑一段距離,我再去追都可以贏你。”由于小明的驕傲,結果輸掉了比賽,則下列圖像中可以體現這次比賽過程的是 A. B. C. D.【答案】【分析】根據小華比小明早出發,而早到終點這一信息,逐項判斷即可。【解答】解:、由圖像知,該圖像是圖像,小華比小明早出發,小明追上小華后早到終點,故不符合題意;、由圖像知,該圖像是圖像,小華比小明早出發,小華早到終點,故符合題意;、由圖像知,該圖像是圖像,兩人同時出發,故不符合題意。故選:。拓展延伸·例題1.閱讀并回答問題:勻變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分為直線運動、曲線運動,其中最簡單的直線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還有一種直線運動叫勻變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又分為:勻加速直線運動,如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啟動時的運動、蘋果落地時的運動等;勻減速直線運動,如飛機著陸時在平直的跑道上減速滑行、子彈擊入木塊時的運動等。勻加速直線運動是指一個物體做直線運動時的速度隨時間均勻增加,如:甲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其初速度為v0=5m/s、1s后速度為7m/s、2s后速度為9m/s…其中速度的增加量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用a表示,a=,公式中v0表示初速度、vt表示t時間后的末速度。a的國際單位是m/s2,讀作“米每二次方秒”。加速度反映了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a越大表示相同時間內速度的增加量越大,反之,a越小表示相同時間內速度的增加量越小,加速也有正負之分,它的正負只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根據以上內容請回答:(1)勻變速直線運動分為勻加速直線運動和 直線運動。(2)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其運動狀態 (填“發生”或“沒有發生”)改變。(3)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 m/s2,本文中甲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當甲物體的末速度為24m/s時,則甲物體從出發后共運動了 s。(4)如圖是一個物體的速度-時間圖像,0-2秒的加速度 m/s2。【答案】(1)勻減速;(2)發生;(3)0;2;9.5;(4)7.5。例題2.請閱讀《頻閃照相》并回答問題。頻閃照相我們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確定物體的位置隨時間的流逝有怎樣的變化。但是物體在運動時位置不斷改變,時間不斷推移,如何有效的同時記錄兩個不斷變化的物理量呢?同學們是否注意過,飛機在起飛和降落時會不斷地發出閃光的信號,這個信號燈每隔相等的時間就會閃一下。根據這個閃光,即便是在黑夜我們不但能方便的確定飛機的位置,還可以估計下一次閃光時飛機在哪里,以及判斷飛機的升降狀態和飛行方向。我們由此獲得啟發,是否可以在物體運動過程中每隔相等的時間拍攝照片記錄位置從而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呢?其實這就是“頻閃照相”,顧名思義就是頻繁閃光拍攝的照片。具體說就是在暗室中把照相機固定在地面上保持拍攝狀態,但由于沒有光照亮物體,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閃光燈,它每隔0.02s閃亮一次,閃亮的時間很短,只有大約1/1000s。光源發光時物體被照亮,底片就記錄下這時物體的位置。減少閃光的間隔就會使物體的位置變化更為精細。如圖1為一張羽毛球飛行時的頻閃照片,由于羽毛球通過任意兩個相鄰位置所用的時間相等,所以如果兩個相鄰位置間距離較大就意味著速度較大。從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到羽毛球從最高點下落后,速度越來越大。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如圖2所示是一個小球從A點沿著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做 直線運動,你判斷的依據是 。小球從A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是 m/s;小球從B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 (選填“大于”、“等于”、“小于”)小球從D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答案】(1)變速;直線運動的小球在相等的時間內(0.02s),通過的路程不相等,所以小球從A點到F點是做變速直線運動;(2)1.25;小于。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