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2課時 地震 地震的防范和預報情境導入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地震是怎么發生的?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地震。2017年11月18日林芝地震合作探究根據以上實驗結果,你推測巖層在巨大的壓力下會發生什么變化?這與地震是否有關系?什么會造成地震?取一根筷子,雙手分別握住兩端,均勻用力使筷子彎曲,直至斷裂。體會在筷子斷裂時雙手的感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地震按成因分是由于巖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在地質構造上發生巨大變化而產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構造地震,也叫斷裂地震。由火山爆發時所引起的能量沖擊,而產生的地殼振動。由于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新課學習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地震的發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處。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處,一般受地震的影響最大。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離。地震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每年發生大約500多萬次地震。而可能造成極大破壞的地震平均每年不到20次。世界上容易發生地震的地區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地區。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域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分布地震分布比較世界地震分布圖和世界火山分布圖,它們的分布特點有何相似之處?世界地震分布與火山相似,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不同強度的地震會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地球上每年都會發生幾次大的地震,并常常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等災難。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減少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呢?討論建筑物破壞:如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鐵軌變形等地面破壞:如地面裂縫、塌陷、地面升降等山體等自然物的破壞:如山崩、滑坡等;可能引起海嘯最為寶貴的生命也在地震中喪失了。地震帶來的危害世界上第一臺地動儀(候風地動儀)是我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的,于公元138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地震預測近代地震儀地震預測查找資料,看一下地震前有什么預兆。地震的預兆地震的預兆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牛羊騾馬不進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雞飛上樹豬亂拱,鴨不下水狗亂咬;冬眠蛇兒早出洞,鴿子驚飛不回巢;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慌水面跳;家家戶戶細留心,分析識別防范好。地震的預兆地震發生時,應采取哪些措施來減少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呢?討論發生地震時,要冷靜不慌亂,要迅速地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在教室等人多的地方,如果時間許可,要有序地快速地撤離,以免因慌亂發生擠壓、踩踏事故。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大約需要10余秒鐘,如果你所在的位置是底樓,應該迅速跑到室外,到開闊的地帶避險。若是是在高樓來不及逃離,可根據你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斷,采用最有效的方法進行避震和自救。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時,跑到空曠場地,不要回到教室去。在學校怎樣避震在家庭怎樣避震躲在桌子底下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里在商場、劇院怎樣避震在商場、劇院人多的地方時不要慌張,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在戶外怎樣避震1.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2.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3.避開危險物、高聳物或懸掛物。4.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5.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6.不要隨便返回室內。小提醒如果地震發生時,過于慌亂,請記住躲在能夠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討論想一想你還可能會在哪些地方時發生地震,應如何避震?當電梯遇到地震災害時,會自動啟動自我保護機制,通過停梯來確保安全。與其自己盲目去撬門,還不如冷靜下來按下報警按鈕,等待救援。1.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2.如果有可能用濕毛巾等物捂住口、鼻,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設法避開身體上方可能落下的危險物;3.搬開身邊雜物,擴大活動空間,但要防止雜物進一步倒塌;4.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時再次被埋壓;5.尋找和開辟通道,朝著有光亮、通風的地方移動;6.呼救切忌盲目大喊大叫,要通過敲打聲求救尋找水和食物,并節省使用。發生地震時,如果被壓埋怎么辦?1.施救時,要先將頭部暴露出來,清除口、鼻塵土,再將胸腹部和身體其他部位露出,切不可強行拖拽;2.脊椎損傷者,搬運時,應用門板或硬擔架;3.傷者要及時處理并盡快轉移到附近醫院對在黑暗、饑渴、窒息環境下埋壓過久的人員,救出后應蒙上眼睛,不可一下進食太多。如果你是一名志愿者,在地震災區發現被掩埋的人員,你應怎么做呢?活動觀看小視頻,發生地震時應怎么做?課堂小結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地震地震自救地震的預兆及時鞏固1.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帶是( )A.環大西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B.環大西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域以及地中海—阿爾卑斯山一帶C.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D.日本列島帶以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C2.下列現象屬于地震前預兆的是( )A.井水冒泡,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B.家里雞飛狗跳,老鼠亂闖C.天空烏云密布,雷電交加D.天氣變得異常悶熱A3.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我國的“防災減災日”。這有利于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和損失。以下避震方法正確的是( )A.跳樓B.乘電梯下樓C.躲在窗下D.用枕頭護頭,就近躲在床下、桌下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