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本周測評一、填空題1.如圖所示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氣的分界面上發生折射的光路圖。 由圖可知,光線是從 射入 中。2.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現彩虹,這屬于光的 現象。我國是世界上電視機用戶最多的國家,彩色電視機屏幕上各種艷麗的色彩是由紅、綠、 三種色光通過適當的比例混合得到的,這三種色光被稱為色光的三原色。3.涪江水面平靜,兩岸河堤高出水面 1m ,河堤上一棵樹高 4m,這棵樹在涪江水中的像高 m;小明同學站在樹的對岸河堤上,他的眼睛與樹尖的距離為d樹,與樹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離為 d像,則d樹 d像(選填“>”“<”或“=”)。4.身高 1.75m的李明站在 0.8 m高的平面鏡前 1.5m 處,他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 ,像高為 ,當他以1m/s的速度離平面鏡而去,2s后他的像和他的距離為 ,像高為 。二、選擇題5.下列圖示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6.關于光的折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只有光斜射到兩種不同介質的界面時才可能發生折射C.光從空氣射向水,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光從水射向空氣,折射光路是不可逆的D.在發生光的折射時一定發生反射,反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7.下列現象中屬于白光色散的是 ( )A.紅、藍、黃三色顏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B.紅、綠、藍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C.紅、綠、藍三種色光合成電視畫面的顏色D.太陽光經過棱鏡后,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8.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像與物總是大小相等B.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C.物體在鏡中成的是實像D.物體遠離平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9.如圖所示為同學們在科技制作中所作潛望鏡的結構示意圖,通過這樣的潛望鏡看到物體AB的像是 ( )A.倒立等大的虛像 B.正立等大的虛像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縮小的實像10.小明想利用一塊平面鏡使射向井口的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中的數字序號表示的是確定平面鏡位置時作圖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圖過程正確的是 ( )11.(雙選)一束光線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如果入射角逐漸增大,折射角將( )A.逐漸減小 B.逐漸增大C.總小于入射角 D.總大于入射角三、作圖題12實驗臺上放置一塊較厚的玻璃磚,如下圖所示。現有一束激光斜射至玻璃磚表面,請你畫出玻璃磚上表面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光路圖,注意用虛線標出法線。四、實驗題13.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為了保證實驗效果,應該選擇 (選填“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2)點燃蠟燭A,透過玻璃板觀察到蠟燭A 的像,把與A 完全相同的蠟燭 B 放在像的位置觀察到蠟燭 B 與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 。(3)移開蠟燭 B,在其原來位置放一光屏,在光屏上接收不到蠟燭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像。五、綜合應用題14.在“五岳”之一的泰山上,歷史上曾多次出現“佛光”奇景。據目擊者說:“佛光”是一個巨大的五彩繽紛的光環,從光學的角度分析,你認為此光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1.玻璃 空氣 2.色散 藍 3.4 < 4.1.5m 1.75 m 7m 1.75 m5. B 6. A 7. D8. C 解析: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是等大的虛像,故 A 正確,C錯誤;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故B正確;物體遠離平面鏡,像的大小仍然與物等大,因而不變,故D正確,故選C。9. B 10. B 11. BC12.如圖所示:13.(1)薄玻璃板 (2)等大(或大小相等或大小相同) (3)虛14.光的色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