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5節 物質的溶解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2課時物質的溶解度從前面的實驗我們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條件下,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引入各種溶質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20℃氯化鈉硝酸鉀不行40℃應該在同一溫度下思考與討論怎樣比較物質的溶解能力呢?應該控制哪些條件呢?這樣行嗎?20℃硝酸鉀20℃氯化鈉不行這樣行嗎?應該使溶劑的量相同1克氯化鈉1克硝酸鉀20克水20℃20℃這樣行嗎?不行應該達到飽和狀態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鈉也能溶解1克硝酸鉀,這可以說明氯化鈉、硝酸鉀的溶解性相同嗎?定溫度定狀態(達到飽和)定溶劑的量和溶劑的種類比較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應該控制的條件有:思考與討論1.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 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2.溶解度的理解:狀態只有達到飽和狀態,溶質溶解的量才是一個確定的值條件:因為物質的溶解度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單位因為溶解度是溶質的質量標準:是人為規定的,是控制溶劑質量的一種選擇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達到飽和狀態以克為單位在100克溶劑中溶解度的四要素提醒:(1)不特別說明,溶解度是指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2)“100克”是指溶劑質量,不是溶液質量;(3)溶解度是物質的屬性,與溶劑質量或溶液質量無關。想一想:20℃時,蔗糖的溶解度是203.9g,其含義是什么?20℃時,100g水中最多能夠溶解203.9g蔗糖。20℃時,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達到飽和狀態。拓展:氣體物質的溶解度在壓強為101千帕和一定溫度時,某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叫做這種氣體的溶解度。3.影響物質溶解度的因素(1)內因:溶劑、溶質的性質(2)外因:溫度。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鉀;少數隨溫度變化影響不大,如氯化鈉;極少數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思考與討論:影響氣體物質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燒開水時,隨著溫度升高,沸騰前會出現氣泡打開可樂瓶蓋,可樂溢出(1)內因:氣體本身的性質(2)外因:溫度和壓強。其他條件不變,溫度越高,氣體溶解度越小;其他條件不變,壓強越大,氣體溶解度越大。4.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溶解度可以用來定量地表示物質的溶解性。溶解度越大,表明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性越強,20℃時,其對應關系如下:溶解性等級溶解度舉例易溶>10克1~10克0.01~1克<0.01克難溶微溶可溶食鹽氯酸鉀氫氧化鈣碳酸鈣提醒:有時習慣上把難溶物質叫做不溶物質,但實際上不存在絕對不溶的物質,只是其溶解度很小而已。5.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同種物質在不同的溫度下溶解度也不同,如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溫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克13.331.663.9110169246(2)作圖法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曲線列表法和作圖法的各有什么優缺點?想一想:列表法數據準確、來源可靠數據不夠齊全,不夠直觀作圖法能更直觀地反映溶解度變化趨勢根據曲線查出的數據可能有誤差牛刀小試1.下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10℃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乙大C.20℃時,將25克甲加入50克水中,可形成75克溶液D.將30℃時甲的飽和溶液降溫到10℃,有晶體析出C牛刀小試2.生活中下列現象,不能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是( )A.燒開水時,沸騰前有氣泡冒出B.喝下汽水時,感覺到有氣體沖到鼻腔里C.打開啤酒瓶蓋時,有大量泡沫溢出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魚躍出水面C牛刀小試3.下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有___________。(2)在t3℃,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從小到大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3)A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丙丙<乙<甲t2℃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