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階段訓練八年級文科綜合試題注意事項:1.本卷共8頁,34小題,考試間120分鐘,滿分120分。2.答題前,考生先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指定的位置,并認真核對。3.選擇題使用2B鉛筆在指定位置填涂,超出答題卡區域的答案和在試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非選擇題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答題,不得使用鉛筆或圓珠筆等筆作答。4.字體工整,筆跡清晰。考生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請勿折疊答題卡。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本大題共28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1.從古代的“窗友”、“同門”、“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學”、“學友”、“校友”“學長”,這些社會關系的確立都是基于A.血緣關系 B.法律關系 C.地緣關系 D.業緣關系2.親社會行為常常表現為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下列體現親社會行為的是A.小輝堅持每周放學后,去幫助小區的留守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B.小七總喜歡在小區的圍墻上畫畫C.鵬鵬常常去小區的業主書屋看課外書D.明明學習刻苦,成績名列前茅,但不愿意搭理其他同學3.一支由“居委會+中學生”構成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小組走進社區,向居民宣傳反詐騙知識,推廣安裝國家反詐中心軟件,提高居民的防詐騙能力,以減少不必要的財產損失。中學生參與社區反詐騙宣傳活動①有利于增強自我防范意識,保護好個人信息 ②能夠影響他人,共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③能夠杜絕社區居民遭遇電信網絡詐騙 ④有助于服務奉獻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這句俗話告訴我們A.不良行為就是違法,違法就是犯罪 B.勿以惡小而為之,遠離不良行為,塑造良好品行C.小錯必然鑄成大錯,違法必然走向犯罪D.偷針和偷金都具有相同的社會危害性5.下圖啟示我們①社會生活需要遵守規則 ②真誠尊重他人,平等對待他人③社會秩序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④規則約束了我們的行為,束縛了我們的自由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青少年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既要勇敢,又要機智。面對歹徒,行之有效的方法是①設法穩住歹徒 ②了解歹徒的去向 ③記住歹徒的相貌 ④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⑤假裝沒有看見,悄悄溜走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7.下列圖示正確的是A. B. C. D.8.讀材料,回答下面小題。某判決書(摘選)本院認為被告人鄭某在送交快遞過程中,多次竊取他人物品……據此,依照……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鄭某犯盜竊罪,判處拘役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對判決書內容解讀正確的有①被告人鄭某侵犯了他人財產,屬于民事違法 ②多次竊取他人物品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③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④拘役和罰金既是主刑,又屬于附加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微信朋友圈是個豐富多彩的天地:曬美食,曬心情,曬旅程……還可以增進和朋友間的交流。以下,哪些消息是不適合在朋友圈曬的,它會泄露隱私,帶來風險①火車票、飛機票、登機牌照片 ②身份證、護照、駕駛證及車牌照片③轉發政府的做文明市民倡議書 ④推薦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0.下面社會規則內容對應有誤的一項是A.闖紅燈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人要罰款100元,帶頭闖紅燈的行人要罰款50元——法律B.我們在公共場所要著裝整潔,輕聲接打電話,言行舉止文明——法律C.我們在公交車上要給老弱病殘讓座——道德D.某公司規定職員上班期間不允許玩游戲——紀律11.“花在樹則生,離枝則死;鳥在林則樂,離群則悲。”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看,這句話告訴我們A. 花鳥離不開物質和群體的支持 B. 社會是個人的有機組成部分C. 只要融入社會就能夠獲得成功 D. 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12.我省某些城市已經開始安裝人行道閘機通道,閘機會隨紅綠燈切換來打開或關閉,防止行人闖紅燈。紅燈時關閉,綠燈時打開,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規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材料警示我們要①自覺遵守規則 ②堅定維護規則 ③積極改進規則 ④敢于對抗規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3.快遞員剮蹭轎車被扇耳光;保安勸離遛狗男子被打骨折……稍有沖突,就罵臟話、扇耳光、毆打人,簡單粗暴處理,“得理不饒人”“無理賴三分”,小事情往往誘發了大矛盾。究其原因,是有些人忘卻了①禮貌 ②誠信 ③尊重 ④寬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4.2023年3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白皮書顯示:從2011年開始中國定期開展“護苗”行動,一方面深層清理網上對未成年人具有誘導性的不良內容;另一方面培育“護苗”品牌,開展正面宣傳教育活動。開展“護苗”行動①是在落實網絡保護的責任 ②是為了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網絡③體現對未成年人的特殊關愛 ④發揮了網絡對經濟的促進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人民英雄紀念碑上面的浮雕再現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反抗外來侵略的光輝歷程。下圖是第一組浮雕,其反映的主題是A.火燒圓明園 B.虎門銷煙 C.收復新疆 D.三元里群眾抗英16.“竹槍一桿,打得妻離子散,不聞槍聲震天;銅燈半盞,燒盡田地房屋,不見煙火沖天。”這段俗語反映了中國近代一段慘痛的歷史。它告誡我們應A. 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B. 家庭和睦、相親相愛C. 珍惜土地、保護環境 D. 反對戰爭、熱愛和平17.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我國的重要文物。流失海外百年之后,部分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中國,這些銅首的歷史價值在于A.展現了我國鑄造技術的先進 B.凸顯中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C.揭露了英法聯軍的侵略暴行 D.了解清末統治階級的奢侈腐化18.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主要是因為①中國喪失更多主權 ②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③沙俄占領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④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開始遭到破壞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9.某學者說:“農民造反者……長歌涌入金陵,開始建造人間小天堂,曾是他們的喜劇;天京陷落……則是他們的悲劇。”該學者講述的是A.林則徐查禁鴉片 B.太平天國的興亡 C.英法火燒圓明園 D.義和團反帝斗爭20.右圖是新編《中國歷史》第一單元的目錄,根據內容判斷其單元主題應是A.近代化的探索B.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C.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21.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一書中指出:“同治年間起始的自強運動,雖未達到目的,然而能有相當的成績,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材料中自強運動的“成績”不包括A.安慶內軍械所 B.江南機器制造總局C.福州船政局 D.漢陽鐵廠22.“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這首詩頌揚了一位清代名將率軍收復新疆、治理邊疆的業績。這位名將是A.李鴻章 B.丁汝昌 C.曾國藩 D.左宗棠23.對以下材料理解正確的是①維新派在北京組織強學會,在上海創辦《時務報》;②戊戌變法作為一場政治運動失敗了,但是作為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其作用遠不是政變所能剿洗干凈的A.①說明戊戌變法廢除了舊制度 B.①屬于歷史結論C.②肯定了戊戌變法的歷史作用 D.②屬于歷史史實24.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相同之處不包括A. 是由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發動的 B. 是中國人為改變落后面貌而進行的探索C. 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 主張學習西方25.某歷史學習小組開展主題探究活動,搜集了如下學習資源。由此判斷他們探究的主題是《虎門銷煙》愛國影片 鄧世昌人物掃描 義和團運動過程圖片A. 西方列強殖民擴張 B.領土主權遭到破壞 C.社會性質發生變化 D.中華民族反抗侵略26.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參議院行使立法權,臨時大總統總攬政務,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上述規定A. 標志著封建主義的徹底結束 B. 強化了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C. 體現了三權分立的民主原則 D. 反映了驅除韃虜的革命理想27.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有①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 ②提倡民主與科學③主張開展文學革命 ④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8.五四運動所牽動的社會面非常之廣,不僅有學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還有鄉鎮的農民群眾等。斗爭于北京發生,蔓延到全國各地……表現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意志,使反動勢力張皇失措。這些現象反映出五四運動A.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B.宣傳了民主與科學等新思想C.是一場全民族的愛國運動 D.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二、非選擇題(按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本大題共有6個小題,總分64分)29.2023年國慶節期間,八年級學生明明度過了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12分)【感悟社會生活】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到福利院看望了孤寡老人,到當地的旅游景點武當山撿拾垃圾,還積極參加社區志愿者活動,如清潔家園、整理社區圖書角等。(1)材料中明明的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1分)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養成這種行為?(3分)【走進網絡世界】明明還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好幾場“網絡助農直播”。直播中,一些鄉村山區的領導干部走進直播間,采取“云帶貨”方式化解當地農產品滯銷難題,為民辦實事。(2)結合上述材料,請你按照下面的示例,談談網絡對社會的積極影響。(4分)示例:①你的舉例:網絡助農直播:積極影響: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②你的舉例: ;積極影響: ;③你的舉例: ;積極影響: ;【關注亞運盛會】第19屆亞運會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舉行。明明非常關注此次亞運會,時常利用網絡觀看感興趣的比賽項目,并感嘆“網絡可真方便啊”,可當他看到網絡上也有很多人發表一些惡意中傷運動員言論時,他又感到非常生氣,表示“再也不想上網了”。(3)作為中學生,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4分)30.材料分析題(10分)材料一:某校八年級同學學完八年級上冊第五課“做守法公民”后整理了一張思維導圖:(1)結合所學知識將上面思維導圖中的空缺內容補充完整。(3分)① ② ③ 材料二:近幾年,未成年人總體犯罪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然而,單純的數字下降無法掩蓋一例例個案背后折射出的未成年人犯罪新趨勢:未成年人團伙犯罪日趨明顯;侵財犯罪、暴力犯罪和妨礙社會秩序罪占多數;作案動機單純、盲目跟隨;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大多文化素質低下,法制觀念淡薄。(2)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分)(3)結合材料二和漫畫,談談青少年應該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4分)31.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某學校組織八年級的同學們開展系列社會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其中。(10分)【共建文明校園】“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不守禮就沒法生存,做事沒有禮就不能成功,國家沒有禮則不安寧。生活中有你更有“禮”,需要我們待人以禮。因此,學校決定開展“共建文明校園”主題實踐活動。(1)依據上述材料,請寫出開展“共建文明校園”主題實踐活動的依據?(3分)【共建和諧校園】在八年級同學們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有幾位同學展開了如下討論:(2)根據漫畫,運用所學,請分別從原因和做法角度談談你對尊重的理解。(4分)【共建誠信校園】在“共建誠信校園”的活動中,同學們進行了誠信情況調查,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校園誠信情況調查統計表(調查人數:100人)調查項目 抄襲作業(%) 考試作弊(%) 言而無信(%)從未出現 40 68 48偶爾出現 30 20 32經常出現 30 12 20(3)結合統計表中的相關信息,談談“共建誠信校園”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做?(3分)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1)結合所學,分別寫出材料一時間軸①②③處列強發動的三次侵華戰爭名稱。(3分)材料二 近代史簽訂的三個不平等條約條約 條約內容條約一 ①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島給英國;③賠款2100萬銀元;④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條約二 ⑤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其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⑥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⑦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⑧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條約三 ⑨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⑩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 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2)根據材料二表格內容,請寫出表格中條約一的名稱,條約二中哪一內容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簡析條約三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3分)(3)根據下面給出的條約內容,歸納其破壞的中國主權。(2分)內容②⑤破壞了 ;內容④⑨破壞了 。(4)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列強侵華屢屢得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們應該吸取什么教訓?(2分)33.閱讀材料,完成問題。(10分)在中國近代史上,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材料一:材料二:……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愿吾儕后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蔡元培《孫中山先生挽聯》(1)請寫出材料一思維導圖中①②④的事件名稱,并說說事件①的歷史地位。(4分)(2)材料一中事件③的指導思想是什么?首先在哪里爆發?(2分)(3)材料二中所述事件最大的歷史功績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孫中山先生“未竟之功”的具體含義。(3分)(4)依據中國近代先進分子的探索歷程,試分析中國近代化探索的特點。(1分)3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材料一: 材料二:材料三:在五四運動中,數十萬學生英勇地走在運動的前頭,成為運動的先鋒。他們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這標志中國革命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摘編自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一寫出相應的歷史人物(3分)虎門銷煙大振國威 黃海海戰為國捐軀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從材料一中選擇你最敬佩的一位歷史人物并說明理由。(2分)(3)材料二的青年們群情激奮,他們游行的原因是什么?在喊著什么口號?(2分)(4)根據材料三指出五四運動的先鋒是哪一群體?后期運動的中心是哪個城市?“新階段”是指中國革命發展到什么階段?(3分)(5)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作為學生你應該怎么做?(2分)試卷第4頁,共4頁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階段訓練 (3)(4分)八年級文綜答題卡姓名: 班級: 考場/座位號:考 號注意事項 1.答題前請將姓名、班級、考場、準考證號填寫清楚。 [0] [0] [0] [0] [0] [0] [0] [0] [0] [0]30. ( 1)(3分)①2.客觀題答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修改時用橡 [1] [1] [1] [1] [1] [1] [1] [1] [1] [1]皮擦干凈。 [2] [2] [2] [2] [2] [2] [2] [2] [2] [2]② ③3.必須在題號對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 [3] [3] [3] [3] [3] [3] [3] [3] [3] [3]域書寫無效。 [4] [4] [4] [4] [4] [4] [4] [4] [4] [4] (2)(3分)[5] [5] [5] [5] [5] [5] [5] [5] [5] [5][6] [6] [6] [6] [6] [6] [6] [6] [6] [6]正確填涂 缺考標記 [7] [7] [7] [7] [7] [7] [7] [7] [7] [7][8] [8] [8] [8] [8] [8] [8] [8] [8] [8][9] [9] [9] [9] [9] [9] [9] [9] [9] [9](3)(4分)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31.(1)(3分)26 27 28[A] [A] [A][B] [B] [B][C] [C] [C][D] [D] [D]解答題(2)(4分)29. (1)(4分)(2)(4分)(3)(3分)②你的舉例: ;積極影響: ;③你的舉例: ;積極影響: ;{#{QQABBQSEogiIABAAARhCEQUaCEMQkBAACCoOBEAMMAAAAQNABAA=}#}解答題32.(1)(3分)34. (1)(3分)(2)(3分)(2)(2分)(3)(2分)內容②⑤破壞了 ;(3)(2分)內容④⑨破壞了 。(4)(2分)(4)(3分)(5)(2分)33. (1)(4分)(2)(2分)( 3)(3分)(4)(1分){#{QQABBQSEogiIABAAARhCEQUaCEMQkBAACCoOBEAMMAAAAQNABAA=}#}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階段訓練八年級文綜(道法、歷史)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D A C B C B D C A B D A D B15.B 16.A 17.C 18.B 19.B20.C 21.D 22.D 23.C 24.A25.D 26.C 27.A 28.C29.(1)親社會行為。(1分)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④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實現自己的人身價值。(3分)(2)②你的舉例:博物館線上云游覽;借助“抖音”打造網紅城市(景點);直播非遺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分,符合題意即可)積極影響: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1分)③你的舉例:政府微信公眾號等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網絡問政;“我向總理說句話”等網絡平臺(1分,符合題意即可)積極影響: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1分)(3)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要學會“信息節食”,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自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⑤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4分)30.(1)①民事違法行為;②行政違法行為;③刑事違法行為。(每空1分,共3分,①②答案位置可互換)(2)①嚴重社會危害性;②刑事違法性;③應受刑罰處罰性。(3分)(3)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應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自律,自覺守法。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⑤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4分)31.(1)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3分)(2)原因:①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 ②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③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2分)做法:①積極關注重視他人②平等對待他人③學會換位思考。④學會欣賞他人(2分)(3)①樹立誠信意識。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②運用誠信智慧。遵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做到既恪守誠實的要求,有尊重他人的隱私。③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3分)32.(1)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3分)(2) 《南京條約》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3分)(3) 破壞領土主權 破壞關稅主權(2分)(4)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落后,清政府的統治腐朽。(1分)啟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國家足夠強大,才能擺脫落后挨打的局面。(1分)33.(1)①洋務運動;②戊戌變法;④新文化運動。地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中國近代化的開端)(4分)(2)三民主義;武昌(2分)(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2分)“未竟之功”指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1分)(4)特點:學習器物到學習制度再到學習思想,由表及里的過程。(1分)34.(1) 林則徐 鄧世昌 孫中山 (3分)(2)敬佩理由:林則徐查禁鴉片,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鄧世昌,血戰黃海,壯烈殉國,體現了中華民族捍衛國家主權、民族尊嚴的堅強決心;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宣告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體現學生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3)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 “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口號任寫一個即可)(2分)(4)青年學生 上海 新民主主義革命 (3分)(5)要培養自己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熱愛祖國,為中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樹立遠大理想。(意思相近即可)(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2024上學期階段訓練八年級文綜答案.docx 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階段訓練八年級文綜答題卡 (1).pdf 【教研室提供】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鄖陽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文科綜合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