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道、史期中檢測參考答案道德與法治部分1.B 2.C 3.B 4.C 5.D 6.A 7.D 8.B 9.C10.B 11.C 12.D 13.C 14.C 15.A 16.B 17.C 18.A19.(1)尊重他人,遵守規則。(2 分)(2)誠實守信,認真負責。(2 分)(3)文明有禮,相互尊重。(2 分)20.(1)圖一 禁止行人通行; 圖二 禁止摩托車通行; 圖三 禁止自行車載人;圖四禁止鳴喇叭 (2 分)(2)規則。(2 分)(3)一方面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另一方面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2 分)21.(1)(3 分)《做遵章守法公民,創文明網絡環境》等(2)評分說明:①運用所學知識,對情境材料進行多角度的分析評論。每一角度的分析評論 3 分,其中評析角度 1 分、觀點闡釋 2 分。②同一角度的分析評論不重復計分。③只要是從合理的角度評論,均可酌情給分。例答:1、從網絡是把雙刃劍的角度(網絡利弊的角度):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社會進步。網絡上也有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侵害他人合法利益。 2、從法不可違的角度: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我們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 3、從親社會行為的角度:培養親社會為有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4、從服務社會的角度:服務社會能實現人生價值。 5、從依法治國的角度: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9 分)22.(1)①網絡無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我們要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②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③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法律責任。④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⑤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每點 2 分,4 分止)(2)①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②我們應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每點 2 分。4分為止)23.(1)勞動體驗,研學旅行,到社區進行社會調查等等。(每點 1 分,共 2 分)(2)如:到養老院看望老人、打掃社區衛生、勞動體驗等。我的收獲:①有利于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②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③在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每點 2 分,4分止)(3)①與正直、誠信和見識廣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②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③需要杜絕不良行為;④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⑤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風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每點 2 分,共 4 分)(4)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2分){#{QQABLYAQogAoABIAAQhCAwVwCEEQkBCCCAoOQEAEsAABgQNABAA=}#}歷史部分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A D D C A B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B C B D A B C B二、非選擇題21.(1)趨勢:1795-1838 年鴉片輸入不斷增多或者鴉片輸入呈現上升趨勢:(1 分)措施:①1838 年底,道光帝派林則徐前往廣東查禁鴉片或者禁煙;②林則徐到廣州后,派人明察暗訪,緝拿煙販,于 1839 年 6 月將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任意 1 點即可,1 分)影響:①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②中國喪失了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③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任意 2點,每點 1 分共 2 分)(2)條約:《馬關條約》;(1分)條款: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1分)原因:為鎮玉義和團運動。(1分)(3)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1分)條約:《辛丑條約》;(1分)變化: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2分)。(4)感悟:①落后就要挨打;②勿忘國恥,振興中華;③我們要發奮圖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④要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鞏固國防、守好海疆等(言之有理即 1 分)22.(1)清政府統治腐敗,階級矛盾激化。(1分)(2)洪秀全;天京事變。(2分)(3)《天朝田畝制度》;農民階級要求獲得土地。(4分)(4)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1 分)23.(10 分)(1)名稱:圖 1:洋務運動;(1 分)圖 2: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1 分)圖 3:辛亥革命;(1分)圖 4:新文化運動。(1分)(2)階級:資產階級(或資產階級改良派、資產階級維新派)。(1分)影響: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或者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1分)(3)“德先生”:民主;(1 分)“賽先生”:科學;(1分)影響:①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②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③為五四運動的爆發起了思想宣和鋪墊作用;④它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任意 2 點,每點 1 分共 2 分)24.(10 分)(1)名稱:中國同盟會(1分)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1分)地位: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1分)(2)貢獻:①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統治;②建立中華民國。(每點 1 分共 2 分)(3)文獻:《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 分)原則:①主權在民;②民族平等;③民主自由;④三權分立等原則(任意 2 點,每點 1分共 2 分)(4)斗爭:①“二次革命”;②“護國戰爭”(每點 1 分,共 2 分){#{QQABLYAQogAoABIAAQhCAwVwCEEQkBCCCAoOQEAEsAABgQNABAA=}#}2023一2024學年度上學期期中檢測’·年級道、史試卷道德與法治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將所選選項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每小題2分,共36分)1.2023年8月8日,為期12天的第31屆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成都落幕。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來自全國百余所高校的400余名運動員參加了全部18個大項的比賽,取得優異的成績。從建立的基礎看,這些運動員屬于(A.血緣關系B.業緣關系C.地緣關系D.親緣關系2.據共青團高安市委消息,我市大學生付蔚欣、梁薏晴獲得“2022年度江西省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從親社會的角度看,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對于自身的積極影響是(①有利于獲得平等的就業機會②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③有利于提高考試的成績④有利于獲得他人的接納認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為增強同學們的國防觀念,掌握必要的國防知識,某校學生會在2023年9月16日全民國防教育日當天,舉行國防知識競答活動。在活動準備環節,需要(①選定參賽人員②交流活動收獲③準備競答試題④反思不足之處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4.2023年5月2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我國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達到18.45億戶,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這表明我國(①網民數量快速增長②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③網絡創造了新業態④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絡閱讀。這是一種有別于傳統紙張閱讀的新型閱讀方式,無紙張限制,無攜帶保存障礙,A.網絡為科技創新搭建了平臺圖書保存于網絡,點擊即可閱讀。可見(C.網絡豐富了我們的物質生活B.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和信息交流D.網絡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6。記者調查發現,近七成留守兒童“沉迷”短視頻。下列三名家長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家長甲:“我感覺現在的孩子刷短視頻的時間超過了以前的孩子玩網絡游戲的時間。”家長乙:“我家小孩天天看短視頻,爺爺奶奶讓他們去戶外玩,他們還是離不開手機。”家長丙:“我家孩子天天刷短視頻,說也不聽,針對這種現象,你想對這些留守兒童說(馬虎寫完作業,就趕緊抱著手機看。”①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要合理利用它③網上交友具有虛擬性,要慎重結交網友②要提高媒介素養,不可沉迷于網絡短視頻A.①②B.①③④要遵守道德與法律,遠離網絡短視頻C.②④7。創城以前,一到放學時,縣城區各中小學門前就會立刻陷入混亂,交通亂成一鍋粥,被百姓稱為“放D.③④學堵”。創城以來,在廣大交警、教師、志愿者的努力下,“放學堵”得到了改善,各學校門口交通秩序井然。這說明(①良好的生產秩序會提高生產效率③不良的社會秩序會產生混亂②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A.①②B.③④④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唯一保障8.《鐵路旅客運輸規程》經過修改后,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規打破了以往“以身高論票價”C.①④D.②③的規定,開啟“雙軌制”,綜合考慮身高和年齡等因素。對該新規的正確認識有(八年級道、史試卷第1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道、史試題.pdf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道、史試題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