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懷仁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文科綜合試題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4.本卷命題范圍;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一章至第四章;政治;統編版必修1;歷史:人教版《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至五單元。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熱木星是指大小與木星相當,但溫度極高的氣態巨行星。2023年8月15日,以色列某國際團隊發現一個距離地球約1400光年,圍繞恒星運行的熱木星雙星天體系統,其行星溫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還要高。據此完成1~2題。
1.熱木星溫度極高的原因主要是
A.自身質量大B.火山數量多
C.距離恒星近D.缺少大氣層
2.熱木星的體積直徑一般難以精準判斷,主要是因為熱木星
A.組成物質透明度較高B.受恒星光球層影響明顯
C.體積較恒星明顯偏小D.受恒星色球層影響明顯
為確保完成2021年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河北省滄州市2021年深入實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十條措施指出;要嚴控煤炭消費總量,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省碳達峰、碳中和部署安排,完成省定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目標。據此結合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3~5題。
3.圖中序號含義對應正確的是
A.②大氣削弱B.①地面反射
C.⑤太陽輻射D.③大氣散射
4.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是
A.④B.③C.⑥D.①
5.滄州市完成省定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目標,對大氣受熱環節的主要影響是
A.①增強B.②減弱C.⑤減弱D.⑥增強
隨著城市建設腳步的不斷加快,城市內澇對城市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威脅越來越大,因此許多城市開始著手優化城市雨水排水規劃和設計。下圖示意某城市設計的水系統,據此完成6~7題.
6.該城市最可能是
A.烏魯木齊B.廣州C.銀川D.蘭州
7.城市水系統的功能區中
①公園增加了雨水的下滲 ②公園減少了地下徑流 ③屋頂植被加速了雨水匯流速度
④開放水域增加了洪水的蓄積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右圖為某海城海水表層水溫等值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
8.圖示①處洋流所在半球及其性質分別是
A.北半球 寒流B.北半球 暖流
C.南半球 寒流D.南半球 暖流
9.圖示洋流的影響是
A.①洋流可節約北上船只的燃料B.①洋流可使沿岸增溫增濕
C.洋流交匯處的甲地易形成漁場D.②洋流可能攜帶大量冰山
暑假期間,某校高一年級教師跟隨旅游團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甲、乙兩圖為旅游期間拍攝的部分景觀照,據此完成10~11題。
10.游覽甲地景觀時,下列最可能是地理老師對其進行講解的內容是
①組成該地貌的巖石具有可溶性②主要由海浪侵蝕形成③構成該地貌景觀的主要是石鐘乳、石柱 ④該地貌多分布在降水稀少的地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1.前往乙地旅游時
A.可以看到沙子移動方向較為一致
B.隨處可見攜帶大量泥沙奔騰的河流
C.需要攜帶好雨傘、雨靴等用品
D.高大植被下是躲避烈日的最佳選擇
12.到了新石器時代初期,人類過上定居的生活、采用打磨石器工具、植植物、畜養動物、制作陶器,發明了農業,從此人類自己可以生產食物,擺脫了單純依賴自然的被動局面,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飛躍,這個飛躍被現代考古學家稱為新石器時代革命。由此可見
①新石器是人類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源泉②采用先進的生產工具能夠推動生產力發展③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強④由依賴自然向征服自然轉變是社會的進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當奴隸制產生以后,戰爭中的俘虜就不會輕易被殺,他們往往被用作奴隸,從事生產勞動。奴隸主把大批奴隸集中在自己的莊園中勞動,不僅能做更細的勞動分工,而且能夠組織更大規模的生產。材料表明
①充裕的勞動力是奴隸制生產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②奴隸制生產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產力發展③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④莊園規模化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夯實了奴隸制根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馬克思指出:“構成現代生產過剩的基礎的,正是生產力的不可遏止的發展和由此產生的大規模的生產,這種大規模的生產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的:一方面,廣大的生產者的消費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圍,另一方面,資本家的利潤成為生產的界限。”可見
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導致經濟危機②經濟危機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③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矛盾催生生產過剩④重塑生產關系有利于緩解生產過剩現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毛澤東同志當年曾指出,“五四運動時中國無產階級開始有了覺悟,五四運動發生在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一年便產生了中國共產黨”,“我們研究黨史,只從一九二一年起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從五四運動說起可能更好”。這表明
①無產階級的產生是黨成立的重要條件②五四運動為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準備③五
四運動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④黨的成立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爆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共產主義這篇文章,馬克思、恩格斯將其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社會主義,下篇是共產主義,革命這篇文章,毛澤東同志也把它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新民主主義革命,下篇是社會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是
①毛澤東思想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指明了正確方向 ②社會主義革命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指明了路徑 ③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 ④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并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關于“一五”計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一五”計劃期間,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②“一五”計劃完成,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已勝利結束③“一五”計劃意在進一步調整我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 ④“一五”計劃完成時,我國所有制結構已發生根本變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廈門經濟特區于1980年7月正式設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廈門已經發展成一座“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和“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勇敢堅毅、吃苦耐勞的當地人民,乘著改革開放的浪潮,用自己的雙手把廈門變成了一座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對外交流密切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是一個“成功的故事”。廈門經濟特區的設立
①最終促成了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②是把握時代潮流推動現代化進程的偉大創舉③是推動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大業的重大舉措④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新時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不斷穩固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鼓勵農民發展多種經營,使廣大農村地區迅速摘掉貧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中國因此創造令世人矚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養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跡。據此,下列關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是我國農村生產關系調整的重要體現②是完善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創新形式③是改變農戶土地承包權的重要舉措 ④是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有益探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72年,屠呦呦團隊發現了青蒿素;1977年,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數論研究中,對“哥德巴赫猜想”問題進行精心解析和科學推算,攻克了數學界二百多年懸而未決的難題……這些成就的取得,其中的推動因素有
①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已經有了重要進展②我國改革開放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動力
③社會主義國家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④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魯迅先生說過:“什么是路 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下列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①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②是適合我國國情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確道路③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④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志和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作出重大部署,為我們加強新時代黨的思想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基本遵循。這是基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①是改革開放以來我黨全部理論主題②是立足實踐,回答時代之問的科學理論③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具體方法指導④成功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新的飛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下列關于“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共性的表述,其中正確的是
①都是支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梁八柱”②都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為核心關鍵的部分③都是根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①都明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4.下表是新石器時代中國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社會概況。據此可知
A.中國南北文化各具特色B.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C.階級分化現象已經產生D.區域文化聯系密切
25.戰國時期,魏文侯師事卜子夏,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齊威王創建稷下學宮,“學士”數百人;秦以重金招納客卿。當時諸侯國對士的態度是“合則留,不合則去”,待遇優厚。當時諸侯國的這些做法
A.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B.表明古代教育實現了公平公正
C.促進了“百家爭鳴”的發展D.為秦朝的統一奠定了堅實基礎
26.《隋書·食貨志》載:“(東晉)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謂之僑人。皆取舊壤之名,僑立郡縣,往往散居,無有土著。”東晉僑置郡縣數量之多,一時“僑州至十數,僑郡至百,僑縣置數百”。這一情況的出現主要緣于
A.生產技術的發展B.官僚勢力的膨脹
C.經濟重心的南移D.北方戰爭的頻繁
27.在一夫一婦承擔的租額方面,隋朝規定為粟三石。唐初,則變化為“每丁歲入租粟二石”,同時婦女不再作為納租人口。這一稅制變化
A.提升了婦女的政治地位B.是小農經濟不斷發展的結果
C.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D.有利于促進國家人口的增長
28.據《舊唐書·西戎傳》記載:開元初,大食遣使來朝,“進馬及寶鈿帶等方物。其使謁見,唯平立、不拜,憲司欲糾之。中書令張說奏曰:‘大食殊俗,慕義遠來,不可置罪。’上特許之。”這反映出唐朝
A.對外交流的靈活包容B.在朝貢貿易中主張恩威并施
C.踐行平等的民族理念D.注重與西域的經濟文化聯系
29.兩宋時期質樸潔凈之風逐漸盛行。士人多著寬薄的衣衫,顏色也多為清白淡黃;服飾圖案造型也多以寫實為主,沒有過多的渲染或夸張,其結構更是十分產謹。這一現象
A.深受理學思想的影響B.折射出當時紡織技術十分高超
C.源于商品經濟的發展D.表明當時社會風尚發生了變革
30.在漢式官僚制度的框架之下,遼朝出于統治契丹等非漢族群的需要,又保留了許多傳統的部族官,如南北府宰相、南北院大王、夷離畢等,并在此基礎上整合出一套北面官系統。這說明遼朝
A.重視南北權力的制衡B.利用南北面官制消弭民族矛盾
C.實行民族分化的政策D.制度建設具有務實性和靈活性
31.下表為明初倭寇侵擾的相關情況記載(部分)。據此可知,明初倭患
A.侵占了中國東南沿海的大片領土B.主要集中在福建沿海地區
C.威脅明朝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D.成為明朝最大的統治危機
32.雍正時期,密奏除中央的文武大臣外,各省的布政使和按察使,甚至經特許的道員、知府、個別知縣以至通判等中下級官吏都可以上奏折,還規定同一部門和同一省區的官員彼此之間不許告知上奏及所得批示的情況。據此可知,奏折制度
A.提升了政府官員的行政執行力B.強化了皇帝對官僚機構的控制
C.實現了中樞權力的制約和平衡D.確保了朝廷和地方間政令暢通
33.下表是明清時期的重要科技著作及主要內容。據此可推知,這些著作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保守性和歷史性B.流行性和廣泛性
C.文學性和系統性D.總結性和實用性
34.下面為輪船招商局附屬招商內河輪船公司面向社會發行的股票,上面寫有:“招商內河輪船公司……自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十二月起,招股壹千股,每股規銀壹佰兩,官利按年八厘,閏月不計。”由此可推知,當時
A.軍工企業的創辦資金捉襟見肘B.洋務民用企業經營方式具有近代特征
C.股份制企業成為社會主要模式D.清政府逐漸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35.右面是西方報刊于19世紀90年代刊登的一幅名為《文明的勝利》的漫畫。該漫畫描繪了張牙舞爪的小龍手拿來復槍、尾巴卷著魚雷正與手持雙管火槍的巨龍纏斗;而頭戴橄欖枝的西方女神則背靠機關槍和大炮,“優雅地”隔岸觀火。該漫畫描繪的戰爭
A.導致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B.使清廷徹底淪為“洋人的朝廷”
C.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D.標志清朝宗藩體制開始瓦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0小題,共160分。
36.某水庫三面環山,下圖為15時左右水庫附近的氣溫(單位:℃)分布圖和P,Q兩地間熱力環流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8分)
(1)描述圖示時刻,水庫及周邊氣溫分布特點。(4分)
(2)比較圖示①②③三地風速的大小,并說明判斷依據。(8分)
(3)就氣壓狀況而言,P、Q兩地氣壓較低的是____地,就氣流狀況而言,兩地中垂直方向氣流為下沉的是_______地,在線段上加上箭頭,完成P、Q間的熱力環流示意圖。(6分)
3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
2023年4月6日,我國第39次南極科考圓滿完成,考察隊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共。下面左圖示意考察隊乘坐的“雪龍2號”科考船返回時部分航線,右圖示意甲、乙、丙不同緯度海水鹽度隨深度變化。
(1)描述“雪龍2號”科考船返程時途經海域表層海水溫度變化特點。(6分)
(2)指出甲、乙、丙海域海水鹽度隨深度變化規律對應右圖中的曲線,并說出判斷依據。(9分)
(3)說出甲、乙、丙三地船舶吃水深度(指船舶浸在水里的深度)最小的位置,并說明理由。(5分)
38.下面左圖示意亞歐大陸內部某河流三角洲位置變化,右圖示意該河流最終注入的湖泊水位變化,湖泊水位的變化影響著三角洲面積大小。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8分)
(1)說出形成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及河口至入湖處沉積物顆粒的大小變化。(6分)
(2)描述圖示時期,該河流三角洲面積變化特點。(6分)
(3)結合右圖推測,1980~2000年該三角洲面積變化趨勢,并說出依據。(6分)
39.閱讀下列材料,完成要求。(14分)
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說明材料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及其意義。
4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4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社會實現了奇跡般的發展。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比例超過四分之一,超越主要發達國家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最強大的一支力量,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可能。我們為創造了人間奇跡的中國人民感到無比自豪、無比驕傲!
(1)結合材料,分析改革開放對中國和世界的貢獻。(7分)
(2)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說明改革開放的歷程給我們的啟示。(6分)
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3年5月29日,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航天員朱楊柱說道:“要說此刻的感受,其實我內心是激動的,但是更多的是感恩和幸運。感恩偉大的新時代,因為正是中國夢給我們帶來了航天夢,我更是幸運的趕上了一個新時代,讓每一位努力奮斗的人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和價值。感恩所有的相遇,2021年初,我們三批18名戰友光榮地加入了航天員隊伍,這兩年多來我從一名普通的大學老師成長為一名飛天戰士,這是事業成就的,更是時代哺育的,所以在這里首先要感謝黨的教育和悉心培養,感謝千千萬萬的航天工作者,是你們的無私奉獻和默默托舉,鑄就了偉大的航天夢想。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我深深地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結合材料,運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知識,說明航天員朱楊柱的發言內容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啟示。
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勝利收官,高水平現代化新征程全面開啟。
十年間,山東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創新發展方式,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到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以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勇氣和堅韌,著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發展新優勢不斷塑強;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做好能源結構轉型“加減法”,大力發展綠色低碳新興產業,以數宇變革引領全面轉型,發展“含綠量”不斷提升;著力開發120萬個城鄉公益性崗位,在全國率先建立起全省統一、城多一體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面消除中小學大班額,10年以上信訪積案“清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結合材料,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知識,說明山東省是如何貫徹落實“十四個堅持”基本方略的。
4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
到宋真宗時期,社會經濟已經恢復并重新走向高派,商品流通的活躍,為市鎮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浙東地區,由于大面積發展糧食生產的條件不足,相應地,經濟作物種植和山區林業、潛海漁業則十分發達;地處沿海的越、明、臺等府州,鹽業市鎮十分興盛;如紹興府,自六朝以來一直是紙業中心;蕭山縣西興鎮,位于漸東運河與錢塘江交匯處,與臨安城郊的浙江市隔江相望,處于水路交通要沖,商旅往來頻繁。從地區發展來看,紹興府的發展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各州府,居浙東首位;從個體發展水平來看,如紹興府的曹城鎮、漁浦鎮、龍山市等,年商稅額在1000至5000貫,已接近縣級城市的水平。這些鎮市實際上充當了與縣城同一層次的經濟中心地的角色,發揮著將遠離州縣城市的廣大農村與城市聯系起來的作用。——摘編自姚培峰《宋代浙東市鎮的經濟形態與社會特征》
材料二
到了明代初年,由于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全國各地市鎮普遍興起,從臨時的、定期的集市發展為較大規模的工商業市鎮,如長江流域的劉家隔,其“始居民十數家,宣德、正統間,商費占籍者億萬計,生鑿日繁,貿遷益眾,卒成巨鎮。”浙江崇德石門鎮因榨油業的發達,成為擁有數千家的巨鎮;嘉善的甘家窯鎮,則是“民多業陶”;江蘇吳江的電江市,“居民數百家,鐵工過半”。這些市鎮的經濟活動,有的已超出地區性的限制,而和全國各大都市發生聯系,并在一些絲織業市鎮出現了“有力者雇人織挽”的現象。
——摘編自傅衣凌《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經濟的分析》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代浙東市鎮經濟發展的原因,并概括浙東市鎮經濟的特點。(8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經濟發展的表現。(7分)
4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眾多,地城遼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作為與內地密切聯系的一部分,中國邊疆亦是統一多民族國家長期發展的歷史產物。在漫長而曲折的歷史演進過程中,中國古代歷代統一王朝對邊疆治理的政策也在不斷變化。辨其流脈,不外乎兩種:一是“因俗而治”,一是邊疆內地一體化。縱觀歷史發展長河,上述兩種既矛盾又統一的邊驥治理策略始終貫穿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全過程,并在邊疆治理政策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起到不同作用。
——摘編自陳躍《“因俗而治”與邊疆內地一體化——中國古代王朝治邊政策的雙重變奏》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中國古代史的知識,圍繞“邊疆治理政策”自擬一個論題,并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成文,論述完整;邏輯嚴密,條理清晰。)
4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5分)
材料一
甲午戰后,中國民族的群體意義開始覺醒,這是近代百年的一個歷史轉機。“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姑也”(梁啟超)……戊戌政變后,第一批具有近代意義的知識分子已經出現,這些人,或脫胎于洋務運動,或警醒于民族危機,使中國人看到了群體的力量,為廣開民智而介紹西方的科學知識,并逐漸轉化為一般新的政治力量。新式知識分子是“中等社會”最進步的部分,但他們的思想、觀念并不是從中國社會里直接孕育出來的,而是在民族危機的刺激下,接受了西方資產階級的理論,這與他們所代表的社會之間有著某種程度的脫節。
——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材料二
成成變法興起于民族危難之時,變法維新思潮的靈魂是其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與以前相比,變法維斷思潮的愛國主義思想要更加廣泛和更為深刻。維新思想家以抵御外國侵略為基點,著重于中國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經濟貿易的發展,從根本上實現祖國的富強,才能徹底擺脫民族危機。維新派所從事的變法宣傳和歷次上書言事的內容中,無不把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作為當務之急,
——摘編自史仲文胡曉林《中國全史:中國清代思想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產生的背景及主要特點。(12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維新派民族主義思想的特點。(8分)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民族主義的認識。(5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