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熱 習(xí)題課件(8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熱 習(xí)題課件(8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12張PPT)
第四單元 熱
單元綜合素養(yǎng)提優(yōu)
0
0

100


直接
空氣

電磁波


塑料

易錯點1
水蒸氣遇冷會凝結(jié)成小水珠,這種變化在自然界中是廣泛存在的,比
如:雨是水蒸氣在高空凝結(jié)成的小水珠,露是水蒸氣在植物表面遇冷凝
結(jié)成的小水珠。凝結(jié)是放熱的過程,容易因為對水凝結(jié)與溫度變化的關(guān)
系理解不清而出錯。
【例】夏天,典典的爸爸把汽車從地下停車場開到地面上來,他發(fā)現(xiàn)車
窗上起“霧”了。請根據(jù)學(xué)過的科學(xué)知識,分析“霧”出現(xiàn)在車
窗的( A )。
A
A.外側(cè) B.內(nèi)側(cè)
C.內(nèi)側(cè)和外側(cè)
點撥:夏天,地下停車場的溫度比地面上低,地面上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汽車車窗,在車窗外側(cè)凝結(jié)成了小水珠。
溫度差是發(fā)生熱傳遞的前提,熱量總是從溫度較高的物體傳向溫度較低
的物體,或者從同一個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傳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容易
因為對熱傳遞產(chǎn)生的原因理解不到位而出錯。
易錯點2
【例】下列關(guān)于熱傳遞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只要兩個不同的物體接觸,就會發(fā)生熱傳遞
B.用手摸冰塊時感覺很涼,是因為冰塊把冷氣傳遞給手
C.熱量會從物體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直到?jīng)]有溫度差,熱傳遞就停止了
點撥:沒有溫度差,就不會發(fā)生熱傳遞。發(fā)生熱傳遞時,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或從同一物體溫度高的一端傳向溫度低的一端。
C
易錯點3
一般情況下,金屬是熱的良導(dǎo)體,非金屬是熱的不良導(dǎo)體。容易將一些
不熟悉的物體分錯類別。
【例】將下列物體與對應(yīng)的類別用線連起來。(上下連)
鐵絲 木頭 塑料 石棉網(wǎng) 陶瓷 銅片 棉花 水  空氣
熱的良導(dǎo)體 熱的不良導(dǎo)體
易錯點4
熱的良導(dǎo)體,傳熱快,散熱也快;熱的不良導(dǎo)體,傳熱慢,散熱也慢。
容易將傳熱能力和散熱能力的概念混淆而出錯。
【例】有三個大小、厚度、形狀都相同的杯子,分別由陶瓷、塑料、不
銹鋼這三種材料制成。如果同時在三個杯子里裝入等量、溫度相同的熱水,過1分鐘后,用手觸摸杯壁,最燙的是(  )。過 10分鐘后,用溫度計測量這三杯水的溫度,水溫最高的是( B )。
A.陶瓷杯 B.塑料杯 C.不銹鋼杯
點撥:不銹鋼的導(dǎo)熱能力最強,因此能夠最快地將熱量傳遞到杯子外側(cè),用
手觸摸杯壁最燙。塑料的導(dǎo)熱能力最差,保溫效果最好。
C
B
易錯點5
保溫是利用熱的不良導(dǎo)體傳熱性差的特點來減慢傳熱速度。容易誤以為
保溫只能減慢降溫,忽略還能減慢升溫而出錯。
【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將冷水放進被窩里,冷水會很快變熱
B.多穿衣服,身體變熱,是因為衣服里有很多熱量
C.用棉被把冰棍包起來,冰棍會熔化得慢一些
點撥:棉被是熱的不良導(dǎo)體,能減慢升溫,用棉被把冰棍包起來,冰棍會熔化得慢一些。
C(共14張PPT)
第四單元 熱
第7課時 做個保溫杯
一、選擇題
1.把同樣溫度的開水倒入大小、形狀、顏色、厚薄、款式等完全相同的
三個杯子里,( C )里的開水涼得快。
A.瓷杯 B.紙杯 C.鐵杯
點撥:鐵是熱的良導(dǎo)體,傳熱快,散熱也快。
C
2.【湖州市期末】要比較三個保溫杯的保溫效果,三個保溫杯中最初的
( B )。
A.水量相同,水溫不同 B.水量相同,水溫相同
C.水量不同,水溫相同
點撥:對比實驗中,除了要比較的因素不同外,其他條件都要保持相同。
B
3.關(guān)于保溫,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C )。
A.防止熱量流失 B.防止從外面吸收熱量
C.盡量減少物體溫度的變化
點撥:保溫既要防止熱量流失,又要防止從外面吸收熱量,即盡量減少物體溫度
的變化。
4.為了讓冰塊熔化得慢一些,下列措施中效果最好的是( C )。
A.把冰塊捂在手里 B.把冰塊放在太陽底下
C.把冰塊放在保溫杯里
點撥:保溫杯傳熱慢,可以減慢外界熱量傳遞給冰塊的速度。
C
C
5.【杭州市富陽區(qū)期末】關(guān)于保溫瓶的設(shè)計,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B )。
A.木塞能隔絕內(nèi)部物質(zhì)與外界空氣的接觸,減少熱傳導(dǎo)
與熱對流
B.保溫瓶瓶身部分是雙層夾真空的設(shè)計,這是為了衛(wèi)生
C.保溫瓶內(nèi)部鍍銀,是為了減少熱輻射
點撥:雙層夾真空的設(shè)計是為了減慢熱量傳遞的速度,提高保溫效果。
B
6.關(guān)于保溫杯的保溫效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深色的保溫杯一定比淺色的保溫杯保溫效果好
B.厚的保溫杯一定比薄的保溫杯保溫效果好
C.保溫杯雙層夾真空比雙層非真空的保溫效果好
點撥:雙層非真空中間還有空氣,空氣雖然是熱的不良導(dǎo)體,但還是可以傳遞熱
量的,因此保溫效果不如雙層夾真空的好。
C
7.下列泡沫塑料的使用是利用泡沫塑料屬于熱的不良導(dǎo)體這一特性的是
( A )。
A.用泡沫塑料箱來運輸新鮮水果和海鮮
B.將泡沫塑料箱廢物利用,用來種花
C.運輸家電時在紙箱內(nèi)放置泡沫塑料
A
8.典典說:“保溫杯里的水不要裝得太滿,保溫效果會更好。”你是否
贊同他的說法?( A )。
A.贊同,水不裝滿就會留下一點兒空氣,將熱水與瓶塞隔開,空氣的
導(dǎo)熱能力比瓶塞弱,傳熱慢,保溫效果更好
B.贊同,水不裝滿,水和瓶塞間就會形成真空,保溫效果更好
C.不贊同,水越多,降溫越慢,所以應(yīng)該裝滿水
A
二、填空題
1.熱的良導(dǎo)體吸熱 ,散熱也 ;熱的不良導(dǎo)體吸熱 ,
散熱也 。(均填“快”或“慢”)
2.家里的熱水瓶通常是用軟木塞來做蓋子的,這主要是因為軟木塞
是熱的 導(dǎo)體,可以 熱量的傳遞速度,使熱水冷
卻得慢一些。
快 
快 
慢 
慢 
不良 
減慢 
三、探究不同杯子的保溫效果,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材料:不銹鋼杯、配套的杯蓋、泡沫塑料、毛巾、一些包裹杯子的材料等。
實驗步驟:a.小組合作,同時向5個不銹鋼杯中加入200毫升同樣溫度的熱水。
b.用溫度計同時測量杯子里的水溫,及時記錄。
c.對杯子進行不同的處理,然后靜置10分鐘,再次同時測量杯子里的水溫,及時記錄。
序號 杯子狀況 開始溫度 10分鐘后的溫度 降溫幅度
1 無蓋的杯子 60℃ 48℃ 12℃
2 加蓋的杯子 60℃ 53℃ 7℃
3 杯子外包毛巾、無蓋 60℃ 51℃ 9℃
4 杯子外包毛巾、加蓋 60℃ 56℃ 4℃
5 杯子嵌入泡沫塑料
中、加蓋 60℃ 58℃ 2℃
2.如果要研究“有無外包材料對保溫效果的影響”,應(yīng)選擇 號
和 號;如果要研究“外包材料對保溫效果的影
響”,應(yīng)選擇 號和 號,這種研究方法叫 法。
3.通過該實驗的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 、 、
都可以讓熱水涼得更慢。
4.熱量從杯子內(nèi)壁傳到杯子外壁的現(xiàn)象稱為( A )。
A.熱傳導(dǎo) B.熱對流 C.熱輻射
1 
3(或2 4或2 5) 
4 
5 
對比實驗 
加蓋 
外包毛巾 
嵌入泡沫
塑料 
A
1.保溫效果最好的是 號,保溫效果最差的是 號。
5 
1 
四、材料閱讀題
航天飛船的“防熱衣”
  航天飛船返回艙返回地球大氣層時的速度是極快的,它與大氣層劇
烈摩擦產(chǎn)生的溫度高達3000℃。為了抵御高溫,科學(xué)家給它穿上了一件
由陶瓷制作的“防熱衣”。當然這不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陶瓷,這種陶
瓷是古老的技術(shù)和現(xiàn)代技術(shù)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它是一種新型復(fù)合陶瓷,主
要由兩層組成,外層是高輻射陶瓷材料,內(nèi)層是導(dǎo)熱性能非常差的耐高
溫陶瓷材料。
它們合在一起只有3厘米的厚度,像一片片的瓦貼在返回
艙表面,能吸收全部熱量,而不傳遞給內(nèi)層金屬。雖然外面的溫度很
高,但是航天飛船內(nèi)部的溫度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但經(jīng)過大氣層的劇
烈摩擦后,“防熱衣”會變得面目全非。
航天飛船的“防熱衣”是由 制作的。
新型復(fù)合陶瓷  (共15張PPT)
第四單元 熱
第1課時 溫度與水的變化
一、選擇題
1.加熱一杯常溫的水,水的( A)會增加。
A.溫度 B.體積 C.質(zhì)量
2.生活中我們常說的“水開了”,用科學(xué)的詞匯表達,其意思是( A )。
A.沸騰 B.升華 C.蒸發(fā)
A
A
3.關(guān)于水的沸騰和凝固成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水的沸騰需要放出熱量 B.水凝固成冰需要放出熱量
C.水的沸騰和凝固成冰都與熱量無關(guān)
點撥:水的沸騰和凝固成冰都與熱量有關(guān),水的沸騰需要吸收熱量,水凝固成冰
需要放出熱量。
B
4.關(guān)于水加熱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
A.讀數(shù)時,為了避免燙傷,應(yīng)該把溫度計拿出來讀數(shù)
B.水沸騰后,繼續(xù)加熱,水量會逐漸變少
C.為了安全,實驗操作時應(yīng)該佩戴護目鏡
點撥:讀數(shù)時不能把溫度計從水中拿出來。
A
5.下列自然現(xiàn)象在形成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的是( A )。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仲夏,草葉間露珠晶瑩
C.深秋,枝頭上掛滿白霜
點撥:露珠是水蒸氣遇冷凝結(jié)成水形成的,該過程需要放出熱量。霜是水蒸氣遇
冷凝華成冰形成的,該過程需要放出熱量。
A
6.水沸騰之后繼續(xù)加熱,水量會逐漸變少,原因是( C )。
A.一部分水沸騰從杯中飛濺出來
B.水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體積變小了
C.一部分水從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水蒸氣到空氣中去了
點撥:水從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稱為汽化,沸騰也是汽化的一種形式。
C
7.【溫州市期末】某同學(xué)做水加熱實驗,當水溫升到20℃時,每隔1分
鐘記錄一次水溫,直到水沸騰5分鐘。此過程中水溫隨時間的變化關(guān)
系是( B )。
A. B.
點撥:水加熱過程中,溫度會先上升,直到水沸騰,沸騰之后,繼續(xù)加熱,溫度
保持不變。
B
C.
二、填空題
1.物質(zhì)通常以 、 、 的形態(tài)存在,物態(tài)變化主
要取決于 。
2.水結(jié)冰時的溫度叫水的凝固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凝固點
是 ℃,水的形態(tài)會從 態(tài)轉(zhuǎn)變成 態(tài)。
3.水沸騰時的溫度叫水的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
是 ℃,水的形態(tài)會從 態(tài)轉(zhuǎn)變成 態(tài)。
固態(tài) 
液態(tài) 
氣態(tài) 
溫度 
0 
液 
固 
100 
液 
氣 
三、觀察水加熱時的變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1是給水加熱的裝置,數(shù)字1~5所對應(yīng)的實驗器材依次為溫度
計、 、酒精燈、 、 。酒精燈火焰
的 (填“外焰”“內(nèi)焰”或“焰心”)溫度最高。
石棉網(wǎng) 
鐵架臺 
燒杯 
外焰 
2.加熱前,我們用溫度計測量了初始水溫,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2所示,此
時的水溫為 ℃。
7 
3.加熱過程中,如果在燒杯中放入一塊冰塊,過了一會兒,冰塊消失
了,這是因為冰塊( B )。
A.溶解在水中了 B.融化成了水
C.蒸發(fā)到空氣中了
4.下列情景中,只有水沸騰時才會出現(xiàn)的是( B )。
A. B. C.
點撥:沸騰時水中的氣泡是下小上大。
B
B
5.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B )。
A.水沸騰后撤掉酒精燈,水的溫度保持在100℃,并繼續(xù)保持沸騰的
狀態(tài)
B.水沸騰后撤掉酒精燈,水的溫度慢慢下降,停止沸騰
C.水沸騰后如果繼續(xù)加熱,水的溫度會超過100℃
點撥:水沸騰后繼續(xù)加熱,水的溫度會保持100℃不變;停止加熱,則停止沸騰,
水的溫度慢慢下降。
B
四、龍龍在科學(xué)課上做了水加熱的實驗后,用一塊冰來進行加熱實
驗,并用溫度計測量加熱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記錄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時間 0分鐘 1分鐘 2分鐘 3分鐘 4分鐘 5分鐘 6分鐘
溫度 -5℃ -3℃ -1℃ 0℃ 0℃ 2℃ 5℃
1.冰在加熱過程中,需要( B)熱量,才會慢慢融化成水。
A.放出 B.吸收 C.不吸收也不放出
B
2.分析在實驗第3~4分鐘時的測量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此時溫度一直保持0℃,是溫度計壞了
B.第3~4分鐘溫度沒有變化是因為停止加熱了
C.冰一直在吸收熱量,但是溫度沒有變化
點撥:冰在熔化過程中,會一直吸收熱量,溫度保持0℃不變。
C
3.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冰的溫度上升到 ℃時開始熔化。
在這個過程中,冰的形態(tài)從 態(tài)變成 態(tài)。
0 
固 
液  (共16張PPT)
第四單元 熱
第6課時 哪個傳熱快
一、選擇題
1.日常生活中,餐桌上使用的杯墊、碗墊屬于( B )。
A.熱的良導(dǎo)體 B.熱的不良導(dǎo)體 C.熱的導(dǎo)體
點撥:杯墊、碗墊的作用是減緩熱傳遞,所以屬于熱的不良導(dǎo)體。
B
2.如圖所示,鐵鍋的手柄是用木材制作的,這是因為( B )。
A.木材的傳熱能力強 B.木材的傳熱能力弱
C.木材不能傳熱
點撥:金屬一般是熱的良導(dǎo)體,非金屬一般是熱的不良導(dǎo)體。
B
3.下列物體能用來減緩熱傳遞的是( B )。
A.電熨斗的金屬外殼 B.熱水瓶的玻璃膽
C.鐵鍋的鍋底
4.【麗水市期末】做“探究不同金屬的傳熱性能”實驗時,應(yīng)該選擇相
同( B )的銅棒、鐵棒和鋁棒來進行比較。
A.質(zhì)量、體積 B.粗細、長短 C.質(zhì)量、顏色
點撥:不同金屬的密度不同,不可能保持質(zhì)量和體積一樣,而且對于本實驗而
言,金屬棒的質(zhì)量并不需要保持相同。
B
B
5.下列關(guān)于傳熱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金屬材料具有較好的導(dǎo)熱性能,而空氣不具備導(dǎo)熱能力
B.不銹鋼、銅、鋁等金屬都屬于熱的良導(dǎo)體,所以它們的導(dǎo)熱能力也
是一樣的
C.一般來說,金屬材料比非金屬材料的導(dǎo)熱性能好
C
6.在“比較塑料勺、木勺和金屬勺哪個傳熱快”的實驗中,典典在三種
勺子的勺柄中段涂上感溫油墨,下列關(guān)于三種勺子上的感溫油墨變色
情況的分析正確的是( C )。
A.塑料勺屬于熱的良導(dǎo)體,所以變色速度最快
B.金屬勺屬于熱的不良導(dǎo)體,所以變色速度最慢
C.塑料勺和木勺雖然都是熱的不良導(dǎo)體,但是導(dǎo)熱能力有差異
C
7.【金華市金東區(qū)期末】冬天,穿上羽絨服能感覺到暖和,是因為羽絨
服( C )。
A.傳熱快,散熱快 B.傳熱快,散熱慢
C.傳熱慢,散熱慢
點撥:羽絨服是熱的不良導(dǎo)體,傳熱慢,散熱也慢。
8.停電的時候,商家會在冰柜上蓋一層棉被,這樣做是因為( B )。
A.棉被是熱的不良導(dǎo)體,可以杜絕冰柜里的冷氣往外跑
B.棉被是熱的不良導(dǎo)體,可以減慢外界將熱量傳遞到冰柜中的速度
C.棉被是熱的良導(dǎo)體,可以幫助冰柜散熱,讓冰柜保持低溫
C
B
二、填空題
1.不同物體的傳熱能力不一樣。容易傳熱的物體稱為 , 一般是由 材料制成的,如鐵、 等;
不容易傳熱的物體稱為 ,如塑料、
等。
熱的良導(dǎo)體 

金屬 
銅(合理即可) 
熱的不良導(dǎo)體 
木頭(合理
即可) 
2.生活中常見的高壓鍋是用鋁制作的,這是利用了鋁的導(dǎo)熱性 (填
“強”或“弱”,下同)的特點。而鍋柄一般是用塑料制作的,這是利
用了塑料的導(dǎo)熱性 的特點。
強 
弱 
三、為探究銅棒、鐵棒、鋁棒的導(dǎo)熱能力的強弱,典典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
的實驗。在三根金屬棒上等距的用蠟分別粘上三根火柴,將三根金屬棒固定在加熱塊上,用酒精燈對加熱塊進行加熱。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這個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C )。
A.金屬會熱脹冷縮嗎
B.熱在金屬中是怎樣傳遞的
C.三種金屬中誰的傳熱本領(lǐng)強
點撥:實驗中改變的因素是金屬的種類,所以研究的問題是三種金屬中誰的傳熱
本領(lǐng)強。
C
2.實驗中,火柴的作用是( B )。
A.火柴會燃燒,能幫助我們判斷傳熱的速度
B.火柴掉下的順序,能幫助我們判斷傳熱的速度
C.火柴的顏色會改變,能幫助我們判斷傳熱的速度
3.本實驗中,熱量傳遞的主要方式是( A )。
A.熱傳導(dǎo) B.熱對流 C.熱輻射
點撥:在同一個固體中,熱以熱傳導(dǎo)的方式傳遞。
B
A
4.實驗中,銅棒、鋁棒、鐵棒上的火柴先后掉落,根據(jù)本實驗的結(jié)果推
測:在同樣的爐子上,用大小、形狀、厚度都一樣的銅鍋、鋁鍋和鐵
鍋燒同樣多的水,水的初始溫度相同,水最先沸騰的是( A )。
A.銅鍋 B.鋁鍋 C.鐵鍋
點撥:三種金屬的導(dǎo)熱能力從強到弱的順序為銅、鋁、鐵。
A
四、如圖的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常見材料的相對導(dǎo)熱值(數(shù)值越大,導(dǎo)
熱性能越好)。導(dǎo)熱性能好的物體,往往吸熱快,散熱也快。請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名稱 ①銅 ②鋁 ③鋼 ④耐熱
玻璃 ⑤混凝
土 ⑥橡膠 ⑦泡沫
塑料
相對導(dǎo)熱值 8000 4000 1100 24 2 2 1
1.根據(jù)導(dǎo)熱性能給表格中的7種材料分類(填序號)。
熱的良導(dǎo)體: ;熱的不良導(dǎo)體: 。
①②③ 
④⑤⑥⑦ 
2.電腦運行時會產(chǎn)生大量熱量,需要及時散熱,才能穩(wěn)定運行。請根據(jù)
學(xué)過的知識分析:如果僅考慮散熱能力,那么以下金屬中,選擇
( A)來制作電腦的散熱系統(tǒng)最合適。
A.銅 B.鋁 C.鐵
點撥:選項中銅的導(dǎo)熱性能最好,散熱最快。
A
3.冬天,地上鋪的地毯和瓷磚具有同樣的溫度,但光腳站在瓷磚上感覺
比站在地毯上涼得多,這是因為瓷磚的導(dǎo)熱性能較 (填“強”或
“弱”,下同),腳踩上去后,熱馬上被瓷磚傳導(dǎo)開了,而地毯的導(dǎo)熱
能力較 ,腳踩上去后,熱無法馬上被傳導(dǎo)開,所以此時瓷磚的
局部溫度比地毯的局部溫度要低。
強 
弱  (共15張PPT)
第四單元 熱
第5課時 熱在水中的傳遞
一、選擇題
1.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熱對流的是( A )。
A.熱水袋摸起來很暖和 B.冬天在室內(nèi)開空調(diào)熱風(fēng)
C.煮湯時將水燒開
點撥:熱水袋摸起來很暖和是熱傳導(dǎo)。
A
2.因為熱量的傳遞是肉眼看不見的,所以在實驗探究中,我們需要借助
一些材料來進行探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可以用溫度計來測量材料各個部分的溫度變化
B.可以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溫粉末后再加熱,就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熱
量的傳遞
C.可以用手觸摸來感知材料傳遞熱量的情況
B
3.在生活中用取暖器取暖時,下列圖中房間里的空氣流動方向正確的是
( C )。
A. B.
C.
點撥: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
C
4.如圖所示,蠟燭點燃后,走馬燈的燈罩會自動旋轉(zhuǎn),下列解釋正確的
是( A )。
A.空氣被蠟燭加熱上升,推動扇葉旋轉(zhuǎn)
B.扇葉被風(fēng)吹動旋轉(zhuǎn)
C.走馬燈旋轉(zhuǎn)是棉線上提導(dǎo)致的
點撥:走馬燈旋轉(zhuǎn)是因為蠟燭加熱了空氣,熱空氣上升推動扇葉轉(zhuǎn)動。
A
5.【杭州市蕭山區(qū)期末】如圖所示,熱在下列物體中傳遞方式錯誤的是
( C )。
A. B.
點撥:熱在水中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
C
C.
6.下列關(guān)于熱傳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熱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遞,但是空氣比較特殊,不能傳遞熱
B.水可以傳遞熱量,除了水以外的液體都不能傳遞熱量
C.在液體和氣體中,熱量主要通過對流的方式傳遞
點撥:除水以外的其他液體也可以傳遞熱量。
C
7.【溫州龍港市期末】如圖所示,典典在二樓房間開著空調(diào)寫作業(yè),媽
媽讓他打開門,這樣媽媽既能做自己的事情,又能和典典一起享用二
樓的空調(diào)冷氣。根據(jù)空氣流動特點,你建議媽媽選擇在( A )。
A.一樓房間更合適 B.三樓房間更合適
C.一樓、三樓房間都合適
A
點撥:冷空氣會下降。
二、填空題
1.熱在固體中的主要傳遞方式是 。
2.熱在液體和氣體中的主要傳遞方式是 。
熱傳導(dǎo) 
熱對流 
三、探究熱在水中的傳遞,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材料:燒杯、紅墨水、滴管、三腳架、石棉網(wǎng)、酒精燈、火柴、清水等。
實驗步驟:a.在一只大燒杯內(nèi)注入約三分之一容量的清水。
b.用滴管吸取紅墨水,伸入到水下待加熱的地方,擠出2滴紅墨水。
c.用酒精燈給燒杯底部一側(cè)加熱。
d.觀察加熱后的水是怎么流動的,
以及水中的顏色怎樣變化。
1.上述實驗中,加熱一段時間后,我們將觀察到,下方的冷水受熱
后 流動,上方的冷水 流動,即形成了 現(xiàn)
象,隨著不斷加熱,整杯水都會熱起來。
2.加入紅墨水的目的是( B )。
A.讓水變成紅色,更漂亮
B.可以清楚方便地觀察到加熱后水的流動方向
C.只有加入了紅墨水,整杯水才能全部熱起來
向上 
向下 
對流 
B
3.加熱一段時間后,我們將看到的現(xiàn)象是( C )。
A.燒杯內(nèi)的水底部變成了紅色,上部還是清澈的
B.燒杯內(nèi)的水底部是清澈的,上部變成了紅色
C.燒杯內(nèi)各個部位的水都變成了紅色
點撥: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熱傳遞,整杯水都一樣熱了,故燒杯內(nèi)各個部位的水都變
成了紅色。
C
四、趣味實驗:燒不死的金魚
實驗材料:
大試管、小金魚、清水、酒精燈、試管夾等。
實驗步驟:a.把一條小金魚放入一個裝有三分之二冷水的大試管中。
b.用試管夾夾住試管。
c.將試管的上部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上加熱。
d.觀察小金魚是否有危險。
1.用酒精燈加熱一會兒,小金魚安然無恙,仍能存活。對于該現(xiàn)象,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試管中的水都熱起來了,但是小金魚耐熱能力強
B.不論怎么加熱,小金魚都能存活
C.試管上部的水先熱起來,短時間內(nèi)下部的水還是冷水
點撥:加熱時間太長的話,試管里所有的水最終都會熱起來,小金魚就會死亡。
C
2.如果加熱很長時間,試管下部的水也會熱起來,小金魚就會死亡。對
于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加熱時間長,缺氧是小金魚死亡的主要原因
B.加熱時間長,由于熱傳遞,試管下部的水也會熱起來
C.小金魚會死亡和加熱時間的長短無關(guān)
B(共14張PPT)
第四單元 熱
第2課時 水的蒸發(fā)和凝結(jié)
一、選擇題
1.濕衣服晾曬后會變干,這屬于水的( A)現(xiàn)象。
A.蒸發(fā) B.升華 C.凝結(jié)
點撥:升華是指物質(zhì)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凝結(jié)是指氣態(tài)物質(zhì)遇冷變成液態(tài)
物質(zhì)。
2.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水的蒸發(fā)速度的是( C )。
A.給水不斷加熱 B.用電風(fēng)扇吹 C.放進冰箱
點撥:升溫、加快空氣流動、增大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都可以加快水的蒸發(fā)
速度。
A
C
3.下列關(guān)于水蒸發(fā)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 )。
A.水的蒸發(fā)現(xiàn)象時刻存在于我們的周圍
B.燒熱水時冒出的白霧就是水蒸發(fā)的水蒸氣
C.水的蒸發(fā)過程和熱量變化有關(guān)
點撥:水蒸氣是看不見的,白霧是小水珠。
B
4.如圖所示,典典蒸完水蒸蛋后,發(fā)現(xiàn)鍋蓋內(nèi)側(cè)有很多小水滴,這是水
的( B)現(xiàn)象。
A.蒸發(fā) B.凝結(jié) C.凝固
點撥:水蒸氣遇到冷的鍋蓋凝結(jié)成小水珠。
5.【麗水市蓮都區(qū)期末】下列自然現(xiàn)象與水蒸氣的凝結(jié)無關(guān)的是( C )。
A.天空中飄著的云 B.露水 C.彩虹
B
C
6.如圖所示,科學(xué)課上,我們做了水蒸氣的凝結(jié)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A )。
A.往冰塊中加入食鹽是為了加快冰的熔化
B.為了方便,可以將冰塊中的溫度計拿出來讀數(shù)
C.燒杯外壁出現(xiàn)大量小水珠是因為杯子漏了
點撥:不能將溫度計拿出來讀數(shù)。燒杯外壁出現(xiàn)大量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
到冷的燒杯壁凝結(jié)成的。
A
7.俗話說“下雪不冷化雪冷”,下列對此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B )。
A.雪熔化時會吸收熱量,所以會覺得冷
B.下雪時溫度在0℃以上,所以不冷
C.下雪時,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雪會放出熱量,所以不會覺得冷
點撥:雪是固態(tài)的水,溫度在0℃以下才能形成。
B
8.【溫州市期末】華華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聯(lián)想
到打開熱水瓶木塞時,瓶口會冒“熱氣”。下列關(guān)于“冷氣”和“熱
氣”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C )。
A.“冷氣”和“熱氣”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
B.“冷氣”和“熱氣”是不同的,前者是水蒸氣,后者是小水珠
C.“冷氣”和“熱氣”是相同的,都是小水珠
C
二、填空題
1.水在自然界中以不同的形態(tài)存在,比如霧是 態(tài)的水,霜
是 態(tài)的水,雪是 態(tài)的水。
2.水蒸發(fā)的過程需要 ,水凝結(jié)的過程需要 。(均填“吸
熱”或“放熱”)
液 
固 
固 
吸熱 
放熱 
三、觀察水蒸氣的凝結(jié)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材料:燒杯、溫度計、冰塊、毛巾、食鹽等。
實驗步驟:a.在燒杯內(nèi)加入冰塊,用毛巾將燒杯外壁擦拭干凈。b.向裝有冰塊的燒杯內(nèi)加入一些食鹽,靜置一會兒,觀察燒杯外壁有什么現(xiàn)象,并記錄燒杯內(nèi)外溫度計的讀數(shù)。
1.靜置一會兒后,可以觀察到燒杯a外壁有大量小水珠形成,通過觀察
溫度計示數(shù),可以發(fā)現(xiàn),燒杯內(nèi)的溫度 (填“低于”“高于”
或“等于”)燒杯外的溫度。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水蒸氣
遇 會凝結(jié)成水。
低于 
冷 
2.如圖所示,在a、b兩個燒杯內(nèi)分別裝有冰塊和熱水,杯口分別蓋上 一塊玻璃片。一段時間后,玻璃片上會有水珠形成,下列對此現(xiàn)象的 分析正確的是( A )。
A
A.在燒杯a中,水珠出現(xiàn)在玻璃片的上表面
B.在燒杯b中,水珠出現(xiàn)在玻璃片的上表面
C.在燒杯a中,冰塊會逐漸熔化,此過程中溫度也會不斷上升
點撥:在燒杯b中,水珠出現(xiàn)在玻璃片的下表面。冰塊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在
0℃不變,直到完全熔化,溫度才會繼續(xù)上升,直到跟周圍環(huán)境溫度相同。
四、如圖所示,通過在四塊相同的玻璃片上各滴一滴相同質(zhì)量的清水來
探究“影響水蒸發(fā)速度的因素”,請回答下列問題。
1.研究水的蒸發(fā)速度與溫度是否有關(guān)時,應(yīng)選擇 和 進行對
比實驗;研究水的蒸發(fā)速度與空氣流動是否有關(guān)時,應(yīng)選擇
和 進行對比實驗;研究水的蒸發(fā)速度與水滴表面積大小是否有
關(guān)時,應(yīng)選擇 和 進行對比實驗。(均填字母)
A 
C 
A 
D 
A 
B 
2.通過實驗探究可知, 、 、 時水的蒸發(fā)速度
最快。
加熱 
吹風(fēng) 
攤開 
五、材料閱讀題
  飄浮在天空中的云是由許許多多的小水滴或者小冰晶組成的。海
洋、湖面、植物表面、土壤里的水分,每時每刻都在蒸發(fā),變成水汽進
入大氣層。水汽上升到一定高度,如果那里的溫度很低,但高于0℃,
水汽就會凝結(jié)成小水滴;如果溫度低于0℃,水汽就會凝華成小冰晶。
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漸增多并達到人眼能看見的程度時,就是云了。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云會越飄越高,不會再回到地面
B.材料中的水汽是指水蒸氣
C.飄浮在天空中的云是由許許多多小水滴或者小冰晶組成的
A(共15張PPT)
第四單元 熱
第4課時 熱在金屬中的傳遞
一、選擇題
1.【杭州市西湖區(qū)期末】熱傳遞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所必需的條件是( C )。
A.物體直接接觸 B.給物體加熱 C.要有溫度差
2.用酒精燈給金屬條加熱,最先變熱的地方是( C )。
A.金屬條的中心位置
B.金屬條的邊緣位置
C.金屬條上離酒精燈火焰最近的位置
C
C
3.天天吃火鍋時,把鐵勺斜靠在鍋的邊緣忘記取出來了,一段時間后,
他發(fā)現(xiàn)勺柄也變燙了。勺柄上的熱傳遞過程主要是( C )。
A.湯汁的熱輻射給了勺柄
B.水蒸氣的熱傳遞給了勺柄
C.湯汁的熱先傳遞給鐵勺浸在湯汁中的部分,再傳遞給勺柄
C
4.如圖所示,是一種熱傳遞的情景,其中屬于熱傳導(dǎo)的是( A )。
A.爐子把熱傳遞給茶壺 B.爐子把熱傳遞給男孩
C.爐子把熱傳遞給貓
點撥:兩個物體間的熱傳導(dǎo)是需要直接接觸的。
A
5.下列現(xiàn)象中,因為熱傳遞使物體溫度升高的是( B )。
A.冬天在火爐旁會感覺到暖和
B.將手放入熱水中會感覺到熱
C.冬天戴上手套會感覺暖和起來
B
6.用手摸1號水杯感覺熱,摸2號水杯感覺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手將熱分別傳遞給1號水杯和2號水杯
B.1號水杯將熱傳遞給手,手將熱傳遞給2號水杯
C.手將熱傳遞給1號水杯,2號水杯將熱傳遞給手
點撥:摸1號水杯感覺熱,是因為1號水杯將熱傳遞給手。摸2號水杯感覺涼,是因
為手將熱量傳遞給2號水杯。
B
7.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熱傳遞的是( B )。
A.用鐵鍋炒菜時,熱從鐵鍋傳遞給菜
B.跑完步熱得直冒汗
C.用高壓鍋煮飯時,熱從高壓鍋傳遞給飯
B
8.【杭州市拱墅區(qū)期末】下列示意圖中(黑點為加熱點),能正確反映熱
在石棉網(wǎng)上的傳遞過程的是( C )。
A. B. C.
C
二、填空題
1.在金屬條上,熱總是從溫度 的一端向溫度 的一端傳遞。
2.熱傳遞主要通過 、 和 三種方式
來實現(xiàn)。
高 
低 
熱傳導(dǎo) 
熱對流 
熱輻射 
三、畫圖題
  科學(xué)小組做了熱在金屬條和金屬片中傳遞的實驗,小圓點為加熱點,請用帶箭頭的線條畫出以下幾種實驗情況下熱的傳遞路徑。
(1)熱在金屬條中傳遞
(2)熱在金屬條中傳遞
(3)熱在金屬片中傳遞

四、典典想進一步探究“熱在金屬中是怎樣傳遞的”,他把一根粗細均
勻的銅絲彎折成如圖所示的形狀,并在a~g七個黑色圓點處用蠟各粘一根火柴,在h點處用酒精燈進行加熱。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應(yīng)該選擇酒精燈的( A )加熱,以提高實驗效率。
A.外焰 B.內(nèi)焰 C.焰心
A
2.實驗中選用蠟粘火柴的原因是( A )。
A.蠟遇熱會熔化 B.蠟的黏性比較好
C.蠟和銅絲顏色不同,方便觀察
點撥:蠟遇熱會熔化,蠟熔化后,火柴就會掉下去。
3.在實驗中,粘火柴的作用是( B )。
A.火柴會被點燃,火柴點燃的順序就是熱的傳遞方向
B.蠟遇熱會熔化,火柴依次掉落的順序就是熱的傳遞方向
C.火柴被加熱后會燒焦,變焦的順序就是熱的傳遞方向
A
B
4.在h點處用酒精燈進行加熱時,請根據(jù)熱傳遞的規(guī)律,預(yù)測一下火柴
依次掉落的順序最有可能是 (填字母)。
g f e d c b a 
五、材料閱讀題
  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遞到低
溫部分的過程,稱為熱傳遞。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dǎo)、熱對流和熱輻射
三種形式來實現(xiàn)。
  熱傳導(dǎo):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
物體的高溫部分傳遞到低溫部分的過程。
  熱對流:通過中介物(如水或者空氣)的流動而傳熱的過程。
  熱輻射:物體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發(fā)射熱能的過程。
分析以下熱傳遞的過程,并填寫對應(yīng)的熱傳遞方式。(填序號)
①熱傳導(dǎo) ②熱對流 ③熱輻射
1.冬天曬太陽時,我們感覺身體暖洋洋的,熱傳遞的方式是 。
2.手伸到火爐旁烤火,立刻感覺暖和起來了,熱傳遞的方式是 。
3.將熱水倒入冷水中變成了溫水,熱傳遞的方式是 。
4.將鐵片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一段時間后,整塊鐵片變燙,熱傳遞的方
式是 。
③ 
③ 
② 
①  (共13張PPT)
第四單元 熱
第3課時 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
一、選擇題
1.如圖圓圈中的小圓點表示不同溫度下的水微粒的分布情況,其中表示
溫度最高的是( B )。
A. B. C.
點撥:溫度越高,水微粒之間的距離越大。
B
2.剛從冰箱里取出的冷藏牛奶很冰,我們可以用熱水加熱一下。下列不
同溫度的熱水可以讓牛奶更快升溫的是( C )。
A.40℃熱水 B.60℃熱水 C.80℃熱水
3.在科學(xué)課上,我們做了熱水和冷水相互接觸的實驗,在該實驗中,下
列觀察溫度變化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C )。
A.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冷水和熱水的溫度變化
B.用溫度傳感器分別測量冷水和熱水的溫度變化
C.用手指分別感受冷水和熱水的溫度變化
C
C
4.聰聰將左手伸入40℃的熱水中,將右手伸入10℃的冷水中,一段時間
后,他同時將左手和右手伸入30℃的溫水中,此時的感覺是( A )。
A.左手感覺涼,右手感覺熱 B.左手感覺熱,右手感覺涼
C.左右手都感覺熱
點撥:伸入30℃的溫水中,左手溫度降低,感覺涼;右手溫度升高,感覺熱。
A
5.將一瓶冰鎮(zhèn)飲料放在桌面上,一段時間后就變成常溫了,這是因為
( B )。
A.桌面放出熱量把飲料加熱了
B.熱量從周圍環(huán)境傳遞到冰鎮(zhèn)飲料上
C.冰鎮(zhèn)飲料的冷氣傳遞到環(huán)境中
點撥:熱量會從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
B
6.甲、乙兩個物體相互接觸時,下列情況中可以使熱量從甲物體向乙物
體傳遞的是( C )。
A. B.
C.
C
二、填空題
1.如果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之間 不同,就會發(fā)生熱傳遞。
2.在實驗中,我們通常使用 測量物體的溫度,生活中還有更
多可以感知溫度的方法,比如使用感溫紙帶、 等。
溫度 
溫度計 
感溫粉末(合理即可) 
三、【杭州市期末改編】觀察溫度不同的水相互接觸的實驗,回答下列
問題。
科學(xué)課上,典典和華華在一只大燒杯中加入適量的熱水,然后將盛有涼水的試管下端浸入熱水中。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試管中的涼水和燒杯中的熱水的溫度變化情況,每隔一段時間記錄讀數(shù),并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制成了折線圖。
1.通過對折線圖中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涼水
的溫度在逐漸 ,熱水的溫度在逐漸 ,最后二者
趨于接近。
上升 
下降 
2.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在短時間內(nèi),涼水和熱水溫度的變化是( A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勻速變化
3.涼水和熱水趨于熱平衡后,為什么溫度還會繼續(xù)下降?


A
涼水和熱水趨于熱平衡后,水的溫度比室溫高,熱量從水傳遞到空
氣中,水的溫度下降 
4.如果5小時后再測量試管和燒杯中的水溫,你推測結(jié)果會是( C )。
A.試管中的水溫會高于燒杯中的水溫
B.兩者的水溫會低于周圍的環(huán)境溫度
C.兩者的水溫與環(huán)境溫度會趨于一致
5.實驗中,涼水和熱水溫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A.盛水容器的形狀不同 B.熱量發(fā)生了變化
C.盛水容器中的水量不同
C
B
四、趣味實驗:燒不壞的塑料袋
實驗材料:蠟燭、塑料袋、坩堝鉗、火柴、一盆冷水等。
實驗步驟:a.用坩堝鉗夾取一個空塑料袋放在蠟燭的火焰上加熱;
b.用塑料袋裝一袋冷水,再用坩堝鉗夾著放在蠟燭的火焰上加熱;
c.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分析實驗原理。
實驗現(xiàn)象:空塑料袋被蠟燭的火焰燒著了,
而裝有冷水的塑料袋加熱
一段時間后沒有被燒壞。
下列關(guān)于裝有冷水的塑料袋沒有被燒壞的解釋合理的是( B )。
A.因為裝有冷水的塑料袋用火燒的時間不夠長
B.因為用火燒塑料袋時,熱量迅速傳遞給冷水,被冷水吸收了
C.因為火焰溫度不夠高,不足以點燃塑料袋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英德市| 嵩明县| 介休市| 巨野县| 肥城市| 惠来县| 许昌县| 青冈县| 绍兴县| 兰坪| 察雅县| 余江县| 英吉沙县| 新民市| 称多县| 休宁县| 阳东县| 岗巴县| 历史| 灵丘县| 游戏| 永靖县| 哈尔滨市| 北安市| 和林格尔县| 土默特右旗| 大洼县| 任丘市| 咸阳市| 宜章县| 安平县| 芦山县| 隆林| 台前县| 中方县| 城固县| 铜川市| 房山区| 宁明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