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騰沖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三12月理綜強化訓練(一)單選題(共13題,每題6分,共78分)1.據圖判斷,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丙物質含有的元素為C、H、O、NB.乙物質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C.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應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釋放D.細胞的無氧呼吸只有第一階段產生了ATP2.如圖分別表示對幾種生物體內正在分裂的細胞觀察的結果,有關假設和推論正確的是( )A.若圖甲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某階段,則下一時期細胞中央將出現(xiàn)赤道板B.若圖乙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某階段,則染色體著絲點分裂可發(fā)生在這一階段C.若圖乙表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的某階段,則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可發(fā)生在這一階段D.若圖丙表示雄果蠅精巢內的幾種細胞,則c組細胞中可能出現(xiàn)四分體3.下列操作能達到滅菌目的的是( )A.用免洗酒精凝膠擦手 B.制作泡菜前用開水燙洗容器C.在火焰上灼燒接種環(huán) D.防疫期間用石炭酸噴灑教室4.大約在1800年,綿羊被引入到塔斯馬尼亞島,綿羊種群呈“S”形曲線增長,直到1860年才穩(wěn)定在170萬頭左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綿羊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與環(huán)境條件有關,而與出生率、死亡率變動無關B.綿羊種群在達到環(huán)境容納量之前,單位時間內種群增長的倍數(shù)不變C.若綿羊種群密度增大,相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傳播速度減小D.若草的生物量不變而種類發(fā)生改變,綿羊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可能發(fā)生變化5.在哺乳動物胚胎早期發(fā)育過程中,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神經干細胞首先通過對稱分裂進行自身復制,然后通過不對稱分裂產生神經干細胞和神經前體細胞,如圖是人體神經干細胞分化為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的過程圖,據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A.神經干細胞會通過有絲分裂實現(xiàn)其自我更新B.星狀細胞和寡突細胞均屬于神經膠質細胞C.星狀細胞、寡突細胞和神經元內的核酸種類相同D.培養(yǎng)并移植神經干細胞可成為修復受損神經組織的新思路6.某課題組為了研究脫落酸(ABA)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將剛萌發(fā)的玉米種子分成4組進行處理,一段時間后觀察主根長度和側根數(shù)量,實驗處理方法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與第1組相比,第2組結果說明干旱處理促進側根生長B.與第2組相比,第3組結果說明缺少ABA時主根生長加快C.本實驗中自變量為干旱和ABA合成抑制劑D.設置第4組的目的是驗證在干旱條件下ABA對主根生長有促進作用7、化學與科技、生產、生活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高純度 SiO2 的光學特性,可制成光電池將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B.“神舟十一號”宇宙飛船返回艙外表面主要是耐高溫的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C.用Ba(OH)2處理含Cu2+的廢水,可消除水中重金屬離子的污染D.聚乙炔用I2或Na等做摻雜后可形成導電塑料,該導電塑料具有固定的熔點、沸點8、實驗室提純含少量氯化鈉雜質的硝酸鉀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操作Ⅰ是過濾,將固體分離除去 B.操作Ⅱ是加熱濃縮。趁熱過濾,除去雜質氯化鈉C.操作Ⅲ是過濾、洗滌,將硝酸鉀晶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 D.操作Ⅰ~Ⅲ總共需兩次過濾9.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高分子化合物 的單體是CH2=CH2和C2H5COOHB.蘋果酸的結構簡式為HOOCCH(OH)CH2COOH,則該物質可發(fā)生氧化、酯化、縮聚反應C.﹣C3H7和﹣C2H5O各取代苯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形成的二元取代物共有24種D.可以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可加熱)鑒別乙醇、乙酸和葡萄糖10.分別依據下列實驗事實,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實驗事實 結論A 向某鉀鹽溶液中加入濃鹽酸產生的氣體能使品紅褪色 該鉀鹽只能是K2SO3 或 KHSO3B 鋁熱劑加入鹽酸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 鋁熱劑中一定含有氧化鐵C 銅放入稀硫酸中,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入硝酸鈉固體,溶液變藍,有明顯的氣泡放出,銅溶解 硝酸鈉可以加快銅與稀硫酸的反應速率D 向2mL 0.1mol/L的硝酸銀溶液中加入2mL 0.1mol/LNaCl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再加入幾滴0.1mol/L 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氯化銀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銀11.五種短周期的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元素X與W位于同一主族,Z元素的單質既能與鹽酸反應也能與NaOH溶液反應,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M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絕對值之差為4,五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W和X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前者更強B.室溫下,0.05mol L﹣1的M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水溶液的pH>1C.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Y>Z>MD.Y、Z元素的單質作電極,在NaOH溶液環(huán)境下構成原電池,Z電極上產生大量氣泡12.在通電條件下,用如圖裝置由乙二醛 (OHC﹣CHO) 制備乙二酸 (HOOC﹣COOH)。其制備反應為:OHC﹣CHO+2Cl2+2H2O→HOOC﹣COOH+4HC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鹽酸是起提供 Cl ﹣ 和增強導電性的作用B.Pt 1 的電極反應為:2H ++2e ﹣═H2↑C.每得到 1mol 乙二酸將有 2molH + 從右室遷移到左室D.每消耗 0.1mol 乙二醛在 Pt 1 極放出4.48L 氣體(標準狀況)13.常溫下,幾種物質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COOH CH3COOH NH3 H2OKa 1.77×10﹣4 1.75×10﹣5 1.76×10﹣5A.濃度相同的HCOOH溶液與NH3 H2O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顯堿性B.用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分別滴定等體積pH均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HCOOH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大C.0.2 mol L﹣1 HCOOH 與 0.1 mol L﹣1 NaOH 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O﹣)+c(OH﹣)=c(HCOOH)+c (H+)D.0.2 mol L﹣1 CH3COONa 與 0.1 mol L﹣1鹽酸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中(pH<7):c (CH3COO﹣)>c Cl﹣)>c (CH3COOH)>c (H+)二、非選擇題:27.(14分)二氧化鈰(CeO2)是一種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電視顯示屏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質)。某課題組以此粉末為原料,設計如下工藝流程對資源進行回收,得到純凈的CeO2和硫酸鐵銨晶體。已知:CeO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OH溶液。回答下列問題:(1)稀酸A 是 a、鹽酸 b、硫酸 c、硝酸(2)濾液1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濾渣1到濾液2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設計實驗證明濾液1中含有Fe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酸性溶液中,已知Fe2+溶液可以和難溶于水的FeO(OH)反應生成Fe3O4,書寫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硫酸鐵銨晶體[Fe2(SO4)3 2(NH4)2SO4 3H2O]廣泛用于水的凈化處理,但其在去除酸性廢水中的懸浮物時效率降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產品0.531g,加硫酸溶解后,用濃度為0.1000mol L﹣1的FeSO4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時(鈰被還原為Ce3+ ),消耗25.00mL標準溶液。該產品中Ce(OH)4的質量分數(shù)為 (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Mr(Ce)=140。28.(14分)堿式碳酸鎳[Nix(OH)y(CO3)z nH2O]是一種綠色粉末晶體,常用作催化劑和陶瓷著色劑,300℃以上時分解生成3種氧化物。為確定其組成,某同學在實驗室中進行了有關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l)甲、乙兩裝置可分別選取下列裝置 、 (填字母,裝置可重復選取)。(2)稱取一定量的堿式碳酸鎳樣品,放入硬質玻璃管內;安裝好實驗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加熱硬質玻璃管,當裝置C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實驗現(xiàn)象)時,停止加熱;打開活塞K,緩緩通入空氣,其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裝置A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沒有裝置E,則會使x/z (填寫“偏大”或“偏小”或“無影響”)。(4)實驗前后測得下表所示數(shù)據:裝置B中樣品質量/g 裝置C 質量/g 裝置D質量/g實驗前 3.77 132.00 41.00實驗后 2.25 133.08 41.44已知堿式碳酸鎳中Ni化合價為+2價,則該堿式碳酸鎳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5)采取上述實驗裝置進行該實驗時,必須小心操作,且保證裝置氣密性良好,但是仍然會有安全隱患,提出你的改進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5分)甲醇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 在工業(yè)生產中可以通過乙烯和水蒸氣化合生成甲醇已知:①C2H4(g)+H2O(g)═C2H5OH(g)△H1=﹣45.5kJ/mol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9kJ/mol③C2H5OH═CH3OCH3(g)△H3=+50.7kJ/mol(1)請寫出乙烯和水蒸氣化合生成甲醇氣體的熱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2)也可以將CO2與 H2混合,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來制備:CO2(g)+3H2(g) CH3OH(g)+H2O(g),圖1是在兩種投料比[c(CO2)/c(H2 )]分別為1:4和1:6時,CO2平衡轉化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圖2是生成的甲醇/過氧化氫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①圖1中b點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值 c點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值(填“>”“<”或“=”),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圖1中a點對應的H2的轉化率 c點對應的H2的轉化率。 (填“>”“<”或“=”),③圖2中電極N是 (填負極或正極)④圖2中電極M的電極反應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時,H2SO3? HSO3﹣+H+的電離常數(shù)Ka=1×10﹣2 mol L﹣1,則該溫度下NaHSO3水解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h= ,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則溶液中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4)常溫下,用NaOH溶液吸收SO2得到pH=9的Na2SO3溶液,吸收過程中水的電離平衡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試計算溶液中= 。(常溫下H2SO3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a1=1.0×10﹣2 mol L﹣1,Ka2=6.0×10﹣8 mol L﹣1)30(15分).惕各酸苯乙酯(C13H16O2)廣泛用作香精的調香劑。用A(C5H10)合成該物質的合成路線如圖:試回答下列問題:(1)E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是 ______。惕各酸苯乙酯的結構簡式為 ______。(2)上述反應①~⑦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填編號)。(3) 若發(fā)生消去反應(消去HBr分子)生成的產物有 種,寫出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 _____________。(4)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的同分異構體有多種,其中能與Na反應產生H2,且苯環(huán)上有兩個側鏈的同分異構體共有 種。31.圖甲是細胞間信息傳遞的三種模式示意圖,乙圖為突觸的模式圖,據圖回答:(1)若甲圖A模式中,內分泌腺為腎上腺皮質,其分泌物直接受垂體分泌的 ___________ 的影響,而血液中腎上腺皮質激素含量增加,又反過來抑制垂體的分泌活動,這種調節(jié)方式稱為 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人體大量失水,血漿滲透壓將 ______ ,引起 _______ 激素分泌增加,通過這種激素進行信息傳遞屬于甲圖 (填字母)模式。(3)體溫相對恒定是保證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的一個重要前提。與體溫調節(jié)直接相關的兩種激素是 。體溫調節(jié)還可以通過C模式進行,請寫出人體在炎熱環(huán)境中的體溫調節(jié)反射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C模式中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系可用乙圖表示,在該結構中,信息的傳遞是 _____ 的,因為⑤ ____ 中的信息物質只能由突觸前膜傳遞到突觸后膜,即由前一個神經元的 __________ 釋放,作用于后一個神經元的 ________ 膜。32.(11分)下圖為體外對DNA分子進行切割和拼接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1)EcoRⅠ是一種 ___ 酶,其識別序列是 _______ ,切割位點是 ________________ 與 _____________ 之間的 ________ 鍵,切割產生的DNA片段末端形式為 _________________ 。(2)將不同來源的DNA片段“縫合”起來,需要 ____ 酶或 酶,它們均屬于 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能“縫合”兩個雙鏈DNA片段的平末端的酶是 _________ 。33.(12分)下圖甲為碳循環(huán)示意圖,圖乙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各有關成分之間的關系。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據甲圖可知,降低大氣中CO2含量的主要途徑是減少 _ 過程、增加 (填圖中數(shù)字序號)過程。在①和②過程中碳元素分別以 和 的形式進行流動。(2)乙圖中由捕食關系形成的食物鏈有 條,其中螳螂屬于 級消費者。(3)若綠色植物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W kJ,則乙圖中最高營養(yǎng)級所獲得的能量最多為 kJ(2分)。(4)分析乙圖可知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 ________________ 的功能。(5)蜜蜂與螳螂同屬于益蟲,其行為和語言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例如:蜜蜂在發(fā)現(xiàn)蜜源后,可通過跳“圓圈舞”或“擺尾舞”告知同伴蜜源的位置,這種信息屬于 信息。(6)如果人類大量捕捉蛇,導致其數(shù)量減少甚至消失,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會 _______(增強,下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4.(8分)下圖甲表示某植物體在30℃恒溫時的光合速率(以植物體對O2的吸收或釋放量計算)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圖乙是某同學探究“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圖。試回答:該植物體光合作用時產生O2的具體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圖甲曲線中的X點時,葉肉細胞內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Y點時該植物的綠色部分細胞光合作用產生的O2量比其細胞呼吸消耗的O2量要多,請解釋相關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jié)到25℃,圖甲曲線中Y點將向________移動。(3)如該實驗用不同顏色的光照射,則 光照射時黑藻產生的氣泡是最多的。(4)若要利用圖乙裝置來探究“光照強度植物光合速率的影響”,可用 代表光照強度,在用普通的白熾燈做光源時,還需在燈與廣口瓶之間放一盛滿清水的長方形透明玻璃缸(假設水和玻璃對透光性無影響),這樣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5(11分)綠殼雞蛋因顏色特別、蛋黃比例大、蛋白黏稠、營養(yǎng)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決定綠殼的基因A位于常染色體上,對其他蛋殼顏色基因為完全顯性。矮小基因dw純合較含DW基因的正常成年雞體重輕20%~30%,節(jié)糧20%左右。某地母雞的品種為產非綠殼蛋的矮小雞,該品種產蛋率很低。現(xiàn)一養(yǎng)殖場欲利用雜種優(yōu)勢培育高產矮小且產綠殼蛋的雞種,科研人員首先讓當?shù)啬鸽u和純合的含綠殼基因的正常公雞雜交,然后經過回交等培育出了基因型為AAZdwZdw的公雞,育種方案如下:請用相關最佳基因型在“♂ ,♀ ”處完善實驗方案。在育種過程中,需要挑出F2中的 (填“公雞”或“母雞”)進行必要的基因型檢測,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上述育種過程中,F1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性染色體組成為ZZW的公雞,現(xiàn)欲判斷該公雞產生的原因,最簡便的方法是讓其與 ____ 雜交,然后統(tǒng)計子代的性狀情況。若 _____ ,(2分) 則原因為親代母雞減數(shù)分裂時ZW染色體未分開;若 ,(2分)則原因為親代公雞減數(shù)分裂時ZZ染色體未分開。(4)雞的銀羽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對金羽為完全顯性,現(xiàn)已知新培育的AAZdwZdw與當?shù)氐腶aZdwW均有銀羽、金羽兩種顏色。為幫助養(yǎng)殖場進一步降低高產矮小且產綠殼蛋雞種的培育成本,請利用新培育的AAZdwZdw與當?shù)氐腶aZdwW,基于雞的羽毛顏色設計實驗方案優(yōu)化雞種的選育過程。(用簡要的文字說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加題.(15分)有A、B、C、D、E五種元素。其相關信息如下:元素 相關信息A A原子的1s軌道上只有1個電子B B是電負性最大的元素C C的基態(tài)原子2p軌道中有三個未成對電子D D是主族元素且與E同周期,其最外能層上有兩個運動狀態(tài)不同的電子E E能與氧形成磚紅色E2O和黑色的EO兩種氧化物回答下列問題:(1)E元素原子基態(tài)時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 。(2)C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比氧元素的第一電離能 (填“大”或“小”),原因是 。(3)C2A4分子中C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 。(4)A、C、E三種元素可形成[E(CA3)4]2+配離子,其中存在的化學鍵類型有 (填序號)。①配位鍵 ②金屬鍵 ③極性共價鍵 ④非極性共價鍵 ⑤離子鍵 ⑥氫鍵[E(CA3)4]2+具有對稱的空間構型,若[E(CA3)4]2+中的兩個CA3被兩個其他基團取代時,能得到兩種不同結構的產物,則[E(CA3)4]2+的空間構型為 (填字母)。a.平面正方形 b.正四面體 c.三角錐形 d.V形(5)B與D可形成離子化合物,其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其中D離子的配位數(shù)為 。答案生物1.C【解析】由題圖可知,甲為ADP,乙為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丙為腺苷,丁為磷酸。腺苷由一分子核糖(組成元素為C、H、O)、一分子腺嘌呤(組成元素為C、H、O、N)構成,A項正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B項正確;酶1、酶2分別催化ATP、ADP的分解過程中有高能磷酸鍵的斷裂,可以釋放大量能量,酶3催化的反應無高能磷酸鍵的斷裂,不能釋放大量能量,C項錯誤;無氧呼吸只有在第一階段葡萄糖分解生成丙酮酸的過程中產生ATP,D項正確。2.C【解析】圖乙中有染色單體,且染色體數(shù)為2N,可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C選項正確。圖甲有同源染色體存在,且分離的染色單體正向兩極移動,表示有絲分裂后期,下一個時期是末期,植物細胞中央將出現(xiàn)細胞板,A選項錯誤;圖乙中有染色單體存在,可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而染色體著絲點分裂發(fā)生在后期,B選項錯誤;圖丙可代表雄果蠅精巢內的幾種細胞,四分體形成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時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為2N,故可能出現(xiàn)四分體的是b組細胞,D選項錯誤。 3.C【解析】用免洗酒精凝膠擦手、制作泡菜前用開水燙洗容器、防疫期間用石炭酸噴灑教室,這三種操作都屬于消毒,A、B、D項不符合題意;在火焰上灼燒接種環(huán)屬于滅菌,C項符合題意。4.D【解析】綿羊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與環(huán)境條件、出生率、死亡率的變動有關,A錯誤。綿羊種群在達到環(huán)境容納量之前,單位時間內種群增長的倍數(shù)變化趨勢是先增大后減小,B錯誤。若綿羊種群密度增大,相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傳播速度也會增大,C錯誤。環(huán)境容納量會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若草的生物量不變而種類發(fā)生改變,綿羊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可能發(fā)生變化,D正確。 5.C【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神經干細胞會通過有絲分裂實現(xiàn)其自我更新,A正確。題圖為人體神經干細胞分化為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的過程,則星狀細胞、寡突細胞均屬于神經膠質細胞,B正確。神經前體細胞分化為星狀細胞、寡突細胞和神經元的過程會發(fā)生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三種細胞內mRNA的種類不完全相同,故它們的核酸種類不完全相同,C錯誤。神經干細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當神經組織受損時,通過培養(yǎng)并移植神經干細胞可能會實現(xiàn)對受損神經組織的修復,D正確。6.D【解析】據圖可知,第2組不加ABA合成抑制劑,第1組和第2組的不同之處是是否干旱處理,第2組玉米主根長度大于第1組的,但側根數(shù)量和側根長度均小于第1組的,說明干旱處理可以促進主根長度生長,抑制側根生長,A項錯誤;第2組不加ABA合成抑制劑,第3組加ABA合成抑制劑(ABA不能正常合成),實驗結果顯示,第3組玉米主根長度小于第2組的,說明缺少ABA時主根生長變慢,B項錯誤;本實驗的自變量為干旱、ABA合成抑制劑和ABA,C項錯誤;1組、2組和3組對照說明ABA抑制劑在干旱條件下可抑制主根生長,3組與4組對照可驗證在干旱條件下ABA對主根生長有促進作用,D項正確。31.(1)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負)反饋調節(jié) (2)升高 抗利尿 B (3)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 溫覺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傳出神經→皮膚血管舒張和汗腺分泌增加 (4)單向 突觸小泡 軸突末梢 細胞體或樹突【解析】腎上腺皮質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受垂體分泌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影響,血液中腎上腺皮質激素含量增加,又反過來抑制垂體的分泌活動,這種調節(jié)方式稱為負反饋調節(jié)。人體大量失水,血漿滲透壓將升高,由下丘腦神經細胞合成和分泌、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如甲圖B所示。與體溫調節(jié)直接相關的兩種激素是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二者促進代謝,增加產熱。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是單向的,因為神經遞質只能由軸突末梢釋放,作用于后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的膜。32.(1)限制性核酸內切 GAATTC 鳥嘌呤脫氧核苷酸(或G) 腺嘌呤脫氧核苷酸(或A) 磷酸二酯 黏性末端 (2)E·coli DNA連接 T4DNA連接 DNA連接 催化兩個脫氧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將兩個雙鏈DNA片段“縫合”起來 T4DNA連接酶【解析】圖解表示EcoRⅠ將兩個DNA分子在特定序列的特定位點切開并通過DNA連接酶進行拼接的過程。E·coli DNA連接酶只能“縫合”兩個互補的黏性末端,而T4DNA連接酶既可以“縫合”兩個互補的黏性末端,也可以“縫合”平末端。33.(1)⑤ ① CO2 含碳有機物 (2)1 次 (3)1.6 W×10-3 (4)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信息傳遞 (5)行為(6)下降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就越強,穩(wěn)定性也就越強,蛇被大量捕殺,消失,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變簡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減弱,所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下降。【解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進入生物群落,通過細胞呼吸和化石燃料燃燒返回到大氣中,因此要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通過降低化石燃料燃燒和增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實現(xiàn);食物鏈體現(xiàn)的是生產者和各級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因此乙圖中只有一條食物鏈,其中螳螂以蟬為食,屬于次級消費者;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傳遞效率最高為20%,因此乙圖中最高營養(yǎng)級蛇獲得的能量最多是0.001 6 W,即1.6 W×10-3;從乙圖中可以看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34.(1)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 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此時植物體只有綠色部分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產生O2,而所有細胞都在進行細胞呼吸消耗O2(2)左(3)藍紫 (4)燈與廣口瓶的距離 消除白熾燈發(fā)熱對廣口瓶內溫度的影響(吸收白熾燈產生的熱量)【解析】(1)該植物體光合作用時產生O2的具體的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在圖甲曲線中的X點時,光照強度為零,葉肉細胞只進行呼吸作用,故葉肉細胞內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在Y點時,葉肉細胞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植物體只有綠色部分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產生O2,而所有細胞都在進行細胞呼吸消耗O2,故該植物的綠色部分細胞光合作用產生的O2量比其細胞呼吸消耗的O2量要多。(2)由題意可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jié)到25℃,光合作用增強,呼吸作用減弱,為保證Y點時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故應將Y點向左移動。(3)圖乙裝置來探究“光照強度植物光合速率的影響”,要注意對無關變量溫度的控制,故在燈與廣口瓶之間放一盛滿清水的長方形透明玻璃缸以消除白熾燈發(fā)熱對廣口瓶內溫度的影響(吸收白熾燈產生的熱量)。35.(1)AaZdwZdw AaZdwW (2)公雞 母雞可通過所產蛋殼的顏色和矮小性狀直接進行挑選,而公雞不產蛋,基因型為Aa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的個體表型一樣,需要通過基因型檢測和矮小性狀進行挑選 (3)多只正常母雞 子代出現(xiàn)矮小雞 子代全為正常雞 (4)從新培育的AAZdwZdw中選擇金羽個體,讓其與當?shù)氐腶aZdwW中的銀羽個體雜交,直接挑選出子代的金羽雞進行養(yǎng)殖【解析】(1)某地母雞的品種為產非綠殼蛋的矮小雞,根據題中信息可知,其基因型為aaZdwW,讓產非綠殼蛋的矮小雞(aaZdwW)和純合的含綠殼基因的正常公雞(AAZDWZDW)雜交得F1,取F1中的AaZDWZdw與aaZdwW回交,F2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AaZDWZdw、AaZdwZdw、aaZDWZdw、aaZdwZdw,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AaZdwW、AaZDWW、aaZdwW、aaZDWW,F3中要培育出基因型為AAZdwZdw的個體,則最好選用基因型為AaZdwZdw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ZdwW的個體進行雜交。(2)F2中的母雞可通過所產蛋殼的顏色和矮小性狀直接進行挑選,而公雞不產蛋,基因型為Aa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的個體表型一樣,因此F2中的公雞需要通過基因型檢測和矮小性狀進行挑選。(3)親本的基因型為aaZdwW和AAZDWZDW,在題中育種過程中,F1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性染色體組成為ZZW的公雞,其基因型可能是ZDWZDWW或ZDWZdwW,現(xiàn)欲判斷該公雞產生的原因,最簡便的方法是讓其與多只正常母雞(ZDWW)雜交,然后統(tǒng)計子代的性狀情況。若子代出現(xiàn)矮小雞,說明這只公雞的基因型為ZDWZdwW,其性染色體異常的原因為親代母雞減數(shù)分裂時ZW染色體未分開;若子代全為正常雞,說明這只公雞的基因型為ZDWZDWW,其性染色體異常的原因為親代公雞減數(shù)分裂時ZZ染色體未分開。(4)從新培育的AAZdwZdw中選擇金羽個體,讓其與當?shù)氐腶aZdwW中的銀羽個體雜交,由于雞的銀羽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且對金羽為完全顯性,親本銀羽中的含銀羽基因的Z染色體肯定傳給子代中的雄性,其W染色體傳給子代中的雌性,而從AAZdwZdw中選擇的金羽個體,其Z染色體上只含隱性基因,所以子代中的雄性個體都是銀羽,雌性個體都是金羽,直接挑選出子代中的金羽雞進行養(yǎng)殖即可。化 學7.【解答】解:A.SiO2是制備光導纖維的材料,Si是優(yōu)良的半導體材料,Si是制造光電池的材料,故A錯誤;B.宇宙飛船返回艙外表面主要是用的高溫結構陶瓷,屬于耐高溫的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故B正確;C.鋇離子屬于重金屬離子,用Ba(OH)2處理含Cu2+的廢水,會引入鋇離子,不能消除水中重金屬離子的污染,故C錯誤;D.聚乙炔用I2或Na等做摻雜后可形成導電塑料,是混合物,混合物沒有固定的熔沸點,故D錯誤。故選:B。8.【解答】解:KNO3中混有NaCl應提純KNO3,將它們都溶于水,并降溫結晶。因為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基本無明顯變變化。則有,操作Ⅰ是在燒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Ⅱ是蒸發(fā)濃縮,得到較高溫度下的KNO3飽和溶液,操作Ⅲ為冷卻結晶,利用溶解度差異使KNO3結晶析出,過濾,洗滌,干燥可得KNO3晶體。故選:C。9.【解答】解:A.為聚丙烯酸乙酯,對應的單體為丙烯酸乙酯,故A錯誤;B.HOOCCH(OH)CH2COOH含有羥基和羧基,具有酸、醇的性質,可發(fā)生氧化、酯化、縮聚反應,故B正確;C.﹣C3H7有2種,﹣C2H5O有﹣CH2CH2OH、﹣CHOHCH3、﹣CH2OCH3、﹣O﹣CH2CH3,有4種,且在苯環(huán)上存在鄰、間、對位置,則二元取代物的同分異構體有2×4×3=24種,故C正確;D.乙酸與氫氧化銅反應生成藍色溶液,葡萄糖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而乙醇不反應,現(xiàn)象不同,可以鑒別,故D正確。故選:A。10.【解答】解:A.氯氣、二氧化硫都可使品紅溶液褪色,氣體可能為氯氣、二氧化硫等,鉀鹽可能為氯酸鉀等,氣體不一定為二氧化硫,故A錯誤;B.溶液中含有鐵離子,可能含有四氧化三鐵,故B錯誤;C.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氧化銅,稀硫酸與銅不反應,故C錯誤;D.硝酸銀完全反應生成AgCl,加入硫化鈉生成黑色沉淀,為硫化銀,存在沉淀的轉化,可說明氯化銀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銀,故D正確。故選:D。11.【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為C,Y為Mg,Z為Zl,W為Si,M為S,A.非金屬性:C>Si,則簡單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W<X,故A錯誤;B.M的氣態(tài)氫化物為H2S,為弱酸,室溫下0.05mol L﹣1的H2S水溶液中電離出氫離子小于0.1mol/L,則溶液的pH>1,故B正確;C.電子層越多,離子半徑越大,具有相同電子排布的離子中原子序數(shù)大的離子半徑小,則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M>Y>Z,故C錯誤;D.Al與NaOH反應,而Mg不能,則Y、Z元素的單質作電極,在NaOH溶液環(huán)境下構成原電池,Y電極上產生大量氣泡,故D錯誤;故選:B。12.【解答】解:A.HCl是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電離出陰陽離子,溶液導電性與離子濃度成正比,鹽酸能提供氯離子且能增強溶液導電性,故A正確;B.Pt1為陰極,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2H ++2e ﹣═H2↑,故B正確;C.OHC﹣CHO+2Cl2+2H2O→HOOC﹣COOH+4HCl,生成1mol乙二酸轉移4mol電子,陰極上轉移4mol電子生成4mol氯離子,則需要4mol H+從右室遷移到左室,故C錯誤;D.每消耗 0.1mol 乙二醛,電子轉移0.4moo,在 Pt 1 極的電極反應:2H ++2e ﹣═H2↑,放出 4.48L 氣體(標準狀況),故D正確;故選:C。13.【解答】解:A.電離平衡常數(shù)越大,其對應是離子水解程度越小,二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NH4OOCH,水解程度:HCOO﹣<NH4+,則溶液呈酸性,故A錯誤;B.電離平衡常數(shù)越大,酸的酸性越強,根據表中數(shù)據知,酸性:HCOOH>CH3COOH,則pH相同的HCOOH、CH3COOH,酸濃度c(CH3COOH)>c(HCOOH),相同體積相同pH值的HCOOH和CH3COOH,n(CH3COOH)>n(HCOOH),分別與相同濃度的NaOH中和,消耗NaOH體積與酸的物質的量成正比,所以消耗NaOH體積:HCOOH<CH3COOH,故B錯誤;C.混合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HCOOH、HCOONa,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據電荷守恒得c(HCOO﹣)+c (OH﹣)=c (Na+)+c(H+)、物料守恒得c(HCOO﹣)+c (HCOOH)=2c (Na+),所以得c(HCOO﹣)+2c (OH﹣)=c (HCOOH)+2c(H+),故C錯誤;D.混合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CH3COONa、CH3COOH、NaCl,醋酸水解平衡常數(shù)Kh=≈5.1×10﹣10<Ka,所以該溶液中CH3COONa水解程度小于CH3COOH電離程度,溶液呈酸性,但是醋酸電離程度較小,所以存在c(CH3COO﹣)>c( Cl﹣)>c (CH3COOH)>c (H+),故D正確;故選:D。二、非選擇題:27.【解答】解:(1)已知:CeO2不溶于稀硫酸,廢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質)中SiO2也不溶于酸,加入稀硫酸可將CeO2和SiO2與Fe2O3、FeO分離,故答案為:b;(2)濾液1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使Fe2+氧化為Fe3+,故答案為:使Fe2+氧化為Fe3+;(3)濾渣1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CeO2轉化為Ce3+存在于濾液2中,反應為2CeO2+H2O2+3H2SO4=Ce2(SO4)3+O2↑+4H2O,故離子方程式為2Ce O2+H2O2+6H+═2Ce3++O2↑+4H2O,故答案為:2Ce O2+H2O2+6H+═2Ce3++O2↑+4H2O;(4)設計實驗證明濾液1中含有Fe2+的方法為:取少許濾液1,滴加鐵氰化鉀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則證明濾液1中有Fe2+,故答案為:取少許濾液1,滴加鐵氰化鉀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則證明濾液1中有Fe2+;(5)已知Fe2+溶液可以和難溶于水的FeO(OH)反應生成Fe3O4,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2FeO(OH)═Fe3O4+2H+,故答案為:Fe2++2FeO(OH)═Fe3O4+2H+;(6)硫酸鐵銨晶體[Fe2(SO4)3 2(NH4)2SO4 3H2O]溶于水后,由于存在水解反應Fe3++3H2O Fe(OH)3+3H+,酸性廢水中的H+抑制了Fe3+的水解(或水解平衡逆向移動),使其不能生成有吸附作用的Fe(OH)3膠體;故答案為:Fe3++3H2O Fe(OH)3+3H+,酸性廢水中的H+抑制了Fe3+的水解(或水解平衡逆向移動),使其不能生成有吸附作用的Fe(OH)3膠體;(7)用0.1000mol/LFeSO4溶液滴定至終點,鈰被還原成Ce3+,則Fe2+被氧化為Fe3+,則 Ce(OH)4~Ce3+~FeSO4,所以n(Ce(OH)4)=n(FeSO4)=0.1×25×10﹣3mol=2.5×10﹣3mol,m(Ce(OH)4)=2.5×10﹣3mol×208g/mol=0.5125g,該產品中Ce(OH)4的純度為:×100%=98%,故答案為:98%。28.【解答】解:(l)稱取一定量的堿式碳酸鎳樣品,放入硬質玻璃管內,安裝好實驗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先通入空氣把裝置內空氣趕凈,裝置A是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裝置選擇c,加熱硬質玻璃管,利用裝置C吸收生成的水蒸氣,當裝置C中無氣泡時,停止加熱,利用裝置D中堿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所以甲、乙兩裝置可分別選取下列裝置中的c,甲中利用堿石灰吸收空氣中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乙裝置是吸收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故答案為:c;c;(2)稱取一定量的堿式碳酸鎳樣品,放入硬質玻璃管內;安裝好實驗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加熱硬質玻璃管,當裝置C中不再有氣泡產生時,停止加熱;打開活塞K,緩緩通入空氣,其目的是將裝置中殘留的氣體產物吹入吸收裝置中,故答案為:不再有氣泡產生;將裝置中殘留的氣體產物吹入吸收裝置中;(3)裝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裝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進入裝置D,若沒有裝置E,則會使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偏大,根據鎳、碳守恒可知,會使x/z偏小,故答案為:吸收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偏小;(4)裝置B中樣品質量/g反應前為3.77g,反應后2.25g為NiO的質量,n(NiO)==0.03mol,裝置C 質量/g反應后蒸餾變化為吸收生成的水蒸氣質量=133.08g﹣132.00g=1.08g,n(H2O)==0.06mol,裝置D質量/g變化為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質量=41.44g﹣41.00g=0.44g,n(CO2)==0.01mol,x:z=3:1,結合電荷守恒可知2x=y(tǒng)+2z,得到y(tǒng)=4z,化學式為:Ni3(OH)4CO3 nH2O,其中含結晶水的物質的量是0.06mol﹣0.02mol=0.04mol,則該堿式碳酸鎳的化學式為Ni3(OH)4CO3 4H2O,則該堿式碳酸鎳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Ni3(OH)4CO3 4H2O3NiO+6H2O+CO2↑,故答案為:Ni3(OH)4CO3 4H2O3NiO+6H2O+CO2↑;(5)采取上述實驗裝置進行該實驗時,必須小心操作,且保證裝置氣密性良好,否則濃硫酸倒吸,可導致加熱的硬質玻璃管炸裂。為防止?jié)饬蛩岬刮胗操|玻璃管中,改進措施是在裝置B、C之間連接一個安全瓶,故答案為:在裝置B、C之間連接一個安全瓶。29.【解答】解:(1)乙烯和水蒸氣化合生成甲醇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C2H4(g)+2H2O(g)═2CH3OH(g),反應可由③﹣②+①得到,根據蓋斯定律,該反應的焓變?yōu)椤鱄=△H3﹣△H2+△H1=+29.1kJ/mol,故答案為:C2H4(g)+2H2O(g)═2CH3OH(g)△H=+29.1kJ/mol;(2)①溫度升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轉化率降低,所以平衡逆向移動,則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b點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值小于c點,故答案為:<;根據圖1二氧化碳的轉化率隨著溫度的升高二降低,可知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b點的K比c點的K小;②相同條件下,增加氫氣,二氧化碳轉化率增大,但氫氣轉化率減小,所以圖1中a點對應的H2的轉化率<c點對應的H2的轉化率,故答案為:<;③質子向正極移動,所以N是正極,則M是負極,故答案為:正極;④M是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CH3OH﹣6e﹣+H2O═CO2+6H+,故答案為:CH3OH﹣6e﹣+H2O═CO2+6H+;(3)Ka=,HSO3﹣+H2O H2SO3+OH﹣,Kh==1.0×102×1.0×10﹣14=1.0×10﹣12,當加入少量I2時,碘把弱酸(亞硫酸)氧化成強酸(硫酸、氫碘酸),溶液酸性增強,[H+]增大,但是溫度不變,Kh不變,則增大,故答案為:1.0×10﹣12;增大;(4)氫氧化鈉是堿電離產生的氫氧根離子抑制水的電離,吸收二氧化硫后,消耗氫氧根離子,堿性減弱,同時生成亞硫酸鈉,是強堿弱酸鹽,能夠水解,對水的電離起促進的作用,所以吸收二氧化硫過程中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PH=9的溶液中C(H+)=10﹣9mol/L,依據Ka2=,得溶液中==60,故答案為:向右;60。30.【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E為,含有碳碳雙鍵、羧基,惕各酸苯乙酯為,故答案為:碳碳雙鍵、羧基;;(2)上述合成路線中,反應①屬于加成反應,反應②⑥⑦屬于取代反應,反應③④屬于氧化反應,反應⑤屬于消去反應,故答案為:②⑥⑦;(3)只有1個Br可發(fā)生消去反應,可生成3種,可分別為,故答案為:3;;(4)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⑥為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方程式為+NaOH+NaCl,故答案為:;+NaOH+NaCl;(5)F的同分異構體有多種,其中能與Na反應產生H2,且苯環(huán)上有兩個側鏈的同分異構體,說明含有羥基,可為酚或醇,如為酚,則側鏈分別為﹣OH、﹣CH2CH3,如為醇,可分別為﹣CH2OH、﹣CH3,各有鄰、間、對3種,共6種。故答案為:6。附加:1.【解答】解:(1)E為元素Cu,其原子基態(tài)時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104s1.故答案為:3d104s1;(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呈增大趨勢,氮元素原子2p能級為半滿穩(wěn)定狀態(tài),由于N的p電子滿足洪特規(guī)則,能量降低,第一電離能升高,故N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比氧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故答案為:大;氮元素原子2p能級為半滿穩(wěn)定狀態(tài);(3)N2H4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個σ鍵,還有一對孤電子對,所以其雜化方式為sp3雜化,故答案為:sp3雜化;(4)[Cu(NH3)4]2+配離子中,銅離子與氨氣分子之間形成配位鍵,氨氣分子中N原子與氫原子之間形成極性共價鍵;[Cu(NH3)4]2+中的兩個NH3被兩個Cl﹣取代能得到兩種不同結構的產物,[Cu(NH3)4]2+的空間構型為平面正方形。故答案為:①③;a;(5)根據圖知,每個D離子連接8個B離子,所以D離子配位數(shù)是8.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