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3 汽化與液化教學目標1.知道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2.知道沸騰吸熱;理解沸點.教學重點知道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液化放熱。教學難點蒸發和沸騰的特點及其區別。教學過程一、自主學習認真閱讀書中P18-P20頁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做________;從氣態變為液態叫做________。 2、蒸發是只在液體_______發生的汽化現象。影響蒸發的因素有 、 、 。3、液化是汽化的 。使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就是在常溫下用_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氣變為液體儲存在鋼罐中。二、鞏固提升、達標檢測1.冬天,從人體的鼻孔呼出的“白氣”是 而成的。2.在在衛生間里洗過澡后,室內的玻璃鏡面變得模糊不清,過一段時間又變得清晰起來。鏡面上發生的這兩種現象的物態變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3.氣體打火機,內裝液態的丁烷,通常情況下,丁烷是氣體,人們用 方法將其變為液態的。4.夏天我們吃冰棒時,撕開冰棒包裝紙,會發現冰棒冒“白氣”,這是由于冰棒周圍空氣中水蒸氣遇冷 而形成的,據你的觀察,冰棒冒的“白氣”是向 (填“上”或“下”)的。5.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拿一個“帶把的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燒一燒,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內。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6.下列所述的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現象的一組是( )①吃冰棒解熱;②燒開水時冒“白氣”;③夏天濕衣服晾干;④冬天,戴眼睛的人從室外浸入溫暖的室內,鏡片上出現一層霧。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7.對鍋加熱,里面的水持續沸騰時,水面上的“白氣”并不明顯;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現很多“白氣”,這是因為( )A.沸騰時水不蒸發 B.沸騰時水面上的蒸氣高于100℃ C.止火后水分開始大量蒸發 D.止火后水面上的溫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氣液化為小水滴形成“白氣”8.當用酒精擦在溫度計的液泡后,會觀察到溫度計內液面( )A.不斷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C.不斷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9.常溫下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 如圖 所示,上方均蓋有一塊玻璃,過一會兒會看到( )A.A、B兩塊玻璃外側都有小水珠B.A、B兩塊玻璃內側都有小水珠C.A玻璃外側、B玻璃內側有小水珠D.A玻璃內側、B玻璃外側有小水珠三、檢測題1.新鮮的菠菜放兩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減少主要是因為水發生了( )A.液化 B.沸騰 C.凝固 D.蒸發2.某同學旅游在泰山風景區拍攝的晨霧照片,霧的形成過程屬于( )A.液化 B.汽化C.凝固 D.熔化3.夏天吹電扇的人感到涼爽,主要是扇來的風( )A.扇了冷風 B.帶走了熱空氣C.降低空氣溫度 D.加快汗蒸發4.在西藏地區燒水,水溫不到100℃就沸騰,是因為西藏氣壓低,水的_________低.水燒開時,壺嘴處產生“白氣”是物態變化中的_________現象.5.把一根燒紅的鐵棍投入冷水中,會發出“吱吱”響聲,并會冒出“白氣”這是因為先________后________。6.今年初,許多城市出現了霧霾天氣,霧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等組成,大量吸人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而霧則是由大氣中的水蒸氣經__________而形成的;太陽出來后,霧會慢慢散去,是因為空氣中的小水珠發生了__________.(均填物態變化名稱)7.在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時:(1)小全同學用的是如圖甲所示裝置,該裝置中有一處明顯錯誤,請指出該錯誤是 .(2)B、C兩組同學選用相同的實驗裝置完成實驗,他們分別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中b、c所示.如果操作及實驗器材均無問題,則分析圖象可知:當時的大氣壓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B、C組得到b、c兩種不同圖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