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1.1 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學習目標】知道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通過實驗了解擴散現象,觀察并能解釋布朗運動。知道擴散現象在實際中的應用。3. 知道決定熱運動激烈程度的因素。4. 知道分子間存在空隙、分子間的作用力的變化規律,了解分子間的作用力是電磁力。5. 知道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開啟新探索】桂花飄香,為什么我們可以遠遠的聞到?【學習活動1】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我們在初中已學過,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這里的“分子”和化學中的分子意義相同嗎?通過初中所學,說說能夠說明“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實例。【學習活動2】分子熱運動在初中我們也學過,分子做著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說說能夠證明這個觀點的實例。什么是擴散?擴散是對流、重力、化學反映等外界作用后原因形成的嗎?不同的物質能夠 進入對方,在物理學中,人們把這類現象叫做擴散。擴散 外界作用(如對流、重力作用等)引起的, 化學反映的結果。擴散現象是怎樣形成的?擴散有怎樣的物理意義?你還知道擴散在實際生活生產中的哪些應用?19世紀初,一些人觀察到,懸浮在液體中的小顆粒總在不停的運動。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首先在顯微鏡下研究了這種運動。閱讀課本P3了解實驗操作步驟,說明該實驗可以得出怎樣的結果?如圖所示,三顆微粒運動位置的連線。這些連線是微粒運動的軌跡嗎?如果不是,這樣連線又是什么?從不規則、無序的折線,可以說明微粒怎樣的運動特點?布朗最初是通過觀察懸浮在水中的花粉顆粒,發現花粉顆粒在水中做無規則運動,由此布朗有怎樣的思考?接下來,又做了哪些實驗?得出怎樣的結論?為什么花粉微粒的運動是無規則的?為什么微粒越小,它的無規則運動越明顯?為什么我們把分子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做熱運動?又如何表征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學習活動3】分子間的作用力同樣,在初中我們學過,分子之間存在空隙。哪些實例可以說明分子間存在空隙?分子間有空隙,為什么分子卻能聚集在一起?分子之間的引力或斥力,有怎樣的特點?為什么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在接下來的研究中,常以以上基本內容為出發點,把物質的熱學性質和規律看作微觀粒子熱運動的宏觀表現。這樣建立的理論叫做分子動理論。【學以致用】關于擴散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擴散的快慢與溫度的高低無關 B. 擴散現象是不同物質間的一種化學反應C. 液體中的擴散現象是由于液體的對流形成的 D. 擴散現象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都能發生2. 布朗運動是說明分子運動的重要實驗事實,布朗運動是指( ) A.液體分子的運動 B.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分子的運動C.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顆粒的運動 D.液體分子和固體分子的共同運動3.甲分子固定在坐標的原點,乙分子位于橫軸上,甲分子和乙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如圖所示,a、b、c、d為橫軸上的四個特殊的位置.現把乙分子從a處由靜止釋放,則( )A.乙分子從a到b做加速運動,由b到c做減速運動B.乙分子從a到c做加速運動,到達c時速度最大C.乙分子從由b到d做減速運動D.乙分子從a到c做加速運動,由c到d做減速運動【核心素養提升】1.有下列四種現象,屬于擴散的是( )A.海綿狀塑料可以吸水B.揉面團時,加入小蘇打,小蘇打可以揉進面團內C.放一塊冰糖于一杯開水中,冰糖會立即下沉D.把一盆盛開的臘梅放入室內,會滿室生香 2.墨滴入水,擴而散之,徐徐混勻。關于該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A.混合均勻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B.混合均勻主要是由于碳粒之間的斥力作用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勻的過程進行得更迅速D.墨汁的擴散運動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的3.關于布朗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布朗運動就是分子的運動B.布朗運動是組成固體微粒的分子無規則的反映C.布朗運動是液體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反映D.觀察時間越長,布朗運動越顯著4.關于布朗運動、擴散現象的說明,正確是( ) A.因為布朗運動的激烈程度跟溫度有關,所以布朗運動也可以叫做熱運動B.布朗運動就是分子的運動C.在室內看到的塵埃不停地運動是布朗運動D.溫度越高,擴散現象越快,說明分子熱運動越劇烈5. 用顯微鏡觀察水中的花粉,追蹤某一個花粉顆粒,每隔10s記下它的位置,得到了a、b、c、d、e、f、g等點,再用直線依次連接這些點,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這些點連接的折線就是這一花粉顆粒運動的徑跡B. 它說明花粉顆粒做無規則運動C. 在這六段時間內花粉顆粒運動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從a點計時,經36s,花粉顆粒一定在de連線上6 下列有關布朗運動與擴散現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擴散現象與布朗運動都是分子的運動 B.擴散現象與布朗運動沒有本質的區別C.擴散現象、布朗運動都是熱運動 D.擴散現象與布朗運動都與溫度有關7.較大的顆粒不能做布朗運動是因為( ) A.構成較大顆粒的分子數目較多,且分子在各個方向的運動概率相同B.較大顆粒的溫度太低,熱運動不劇烈 C.跟顆粒碰撞的分子數較少,各個方向的撞擊作用趨于相互平衡D.較大的顆粒,質量較大,液體分子對顆粒的沖擊力很難改變大顆粒的運動狀態8.把墨汁用水稀釋后取出一滴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在顯微鏡下能看到水分子不停地撞擊炭粒B. 小炭粒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這就是所說的布朗運動C. 當水結成冰后,炭粒不再運動,因為此時水分子已停止運動D. 在顯微鏡下看起來連成一片的液體,實際上是由許許多多的靜止不動的水分子組成的9.下面關于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兩塊鉛塊壓緊以后能連成一塊,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B.拉斷一根繩子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引力C.一般固體、液體很難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著相互排斥力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塊,是由于分子間存在斥力10. 當向自行車打氣時,越來越費力,其原因是( )A.氣體分子的間距減小,分子間表現為斥力B.氣體分子的數目增加,氣體分子間沒有空隙C.氣體的壓強增大,作用在某一截面的壓力越來越大D.氣體分子熱運動越來越劇烈11. 以下關于布朗運動的說法是否正確?說明理由。(1) 布朗運動就是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 。(2) 布朗運動證明,組成固體小顆粒的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 。(3)向一鍋水中撒一點胡椒粉,加熱時發現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滾。這說明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劇烈。, 。(4)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煤油中小粒灰塵的布朗運動,這說明煤油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12. 小張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懸浮的細微粉筆末的運動。他把小顆粒每隔一定時間的位置記錄在坐標紙上(如圖所示),于是得出結論 :固體小顆粒的無規則運動證明水分子的運動是無規則的。小李不同意小張的結論,他認為:“小顆粒沿著筆直的折線運動,說明水分子在短時間內的運動是規則的,否則小顆粒怎么會沿直線運動?”對此,說說你的看法。請描述 :當兩個分子間距離由 r0 逐漸增大,直至遠大于 r0 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引力還是斥力?當兩個分子間距離由 r0 逐漸減小,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引力還是斥力?把銅塊中的銅分子看成球形,且它們緊密排列,試估算銅分子的直徑。銅的密度為8.9×103 kg/m3 ,銅的摩爾質量為 6.4×10-2 kg/mol。15. 標準狀態下氧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是多少?氧氣的摩爾質量為 3.2×10-2 kg/mol,1 mol氣體處于標準狀態時的體積為 2.24×10-2 m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