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天氣預報是怎樣制作出來的目錄導入01活動探索02研討03習題精煉04復習鞏固1.分析云量:統計數據可以表明在這些時間里晴天、陰天、多云的天氣分別有多少天。2.分析風速和風向:在風的統計中,除了可以統計刮風與不刮風的天數外,還可以找出風最大那天的風向和風速。3.分析氣溫的變化:平時通過天氣預報獲得的氣溫信息都是當天的最低氣溫與最高氣溫。在我們分析氣溫記錄時,可以計算出平均氣溫若為一個月的氣溫記錄,可以計算出每周的平均氣溫。4.分析降水量的變化: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到降雨的情況,是否出現連續降雨或不降雨的天氣,并對降雨情況進行概述。描述一些時間的天氣變化,要從多方面考慮。如氣溫、風、云量、降雨量等天氣現象變化情況都要描述。5.經過統計和分析,我們怎樣描述這段時間的天氣變化 6.天氣現象對我們的影響:①氣溫的變化。氣溫是對我們影響較明顯的天氣現象之一,氣溫過高會導致中暑,需要開空調或風扇。天氣太低,容易患病,需要穿厚衣服保暖。②降水量的變化。降水量的變化對我們影響非常大,影響出行。冬天降雪,造成路面結冰,路滑,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③風的變化。風的變化對我們影響較大,有利也有弊,臺風可能會給人造成傷害,所以要做好預防措施。④云量的變化。如果云量過多,完全遮擋了太陽,那么會使地表溫度降低,光線不足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活。7.認識天氣與氣候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變化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個地方長期的天氣平均狀況叫氣候。如浙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低溫少雨,盛行西北風,夏季高溫多雨,盛行東南風。天氣:一定區域短時間內大氣中發生的各種氣象變化,如溫度、濕度、氣壓、降水、風、云等的情況。8.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物候現象、氣候變化三種自然現象。反映季節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應物候現象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反映氣候變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導入01我們已經學習了觀察和記錄天氣,未來的天氣能預測嗎?天氣預報又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可以通過不同的天氣特征進行推測天氣,用科學、精確的方法準確預測未來的天氣情況。02活動探索1天氣預報包含的信息獲取天氣預報的一些渠道天氣預報可以讓我們知道近期的天氣變化,這對人們的生活、生產都很重要,我們要及時做好準備,充分使用有利的天氣,避免不利天氣造成的危害。人們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網絡、手機、報紙等多種渠道獲得天氣預報,其中電視的影響力最大。廣播:如村村通廣播。獲得天氣預報的渠道:02活動探索1電視:如中央電視《新聞聯播》之后的天氣預報。02活動探索1網絡:如網頁的天氣預報。02活動探索1手機:如訂制的天氣預報短信、彩信,天氣預報查詢軟件。02活動探索1報紙:如某些報紙報頭上的天氣預報。02活動探索2了解我們所知道的天氣預報中所包含的信息,并將獲得的天氣信息填寫在表中。填寫天氣預報信息我們所知道的天氣預報信息日期: 。1.天空狀況:2.溫度:3.濕度:4.風向:5.風速:6.降水量:......明天 后天02活動探索3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天氣預報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氣象部門制作并發布。制作天氣預報,大致有以下幾個步驟。①數據收集。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地面觀測站、衛星、雷達、探空氣球等觀測儀器,收集最新的觀測數據,為天氣預報提供科學依據。地面觀測站02活動探索3衛星02活動探索3雷達02活動探索3探空氣球02活動探索3②數值天氣預報。位于氣象中心的超級計算機對收集到的觀測數據進行計算,生成數值天氣預報,為氣象員預測未來一定時間內的天氣狀況提供參考。超級計算機02活動探索3氣象員做出預報③氣象員做出預報。氣象員綜合分析最新的衛星、雷達、地面觀測站、探空氣球等觀測資料,結合超級計算機做出的數值天氣預報結果,考慮當地的天氣和氣候特點,做出近期的天氣預報。02活動探索3④天氣會商。數值天氣預報并不完美,需要進行一定的人工修正。一般天氣預報在發布之前會經過討論,稱作天氣會商。天氣會商的結果由氣象員簽發。天氣會商02活動探索3⑤發布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制作完成之后,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站、公共顯示屏等向社會發布和傳播。天氣預報員在做天氣預報03研討1.在制作天氣預報的過程中,都經歷了哪些階段 ①數據收集。②數值天氣預報。③氣象員做出預報。④天氣會商。⑤發布天氣預報。今天你學到了什么呢?04習題精煉1.在制作天氣預報的過程中,都經歷了哪些階段 ①數據收集。②數值天氣預報。③氣象員做出預報。④天氣會商。⑤發布天氣預報。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