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八單元 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10年10考)【時空線索】【課程標準】1.歷史解釋:知道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歷史現象,初步形成歷史概念。2.時空觀念:從單元思維導圖上把握近代經濟的發展和近代教育文化事業、近代社會生活的關系,了解歷史的時序和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3.史料實證:通過史料探究近代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和特點。4.家國情懷:分析近代經濟發展的特點,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內容要點】兩條主線 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近代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兩種經濟形式 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自然經濟。四大變化 交通通信、飲食服飾、傳媒娛樂、風俗習慣。知識點1:張謇興辦實業;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一、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1、萌芽時期:(1)19世紀六七十年代(洋務運動時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2)甲午中日戰爭后(1895年后),外國人在華開辦工廠開采礦山,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3)狀元實業家張謇(jiǎn)回鄉創辦大生紗廠,帶動了許多中國人走上了“實業救國”的道路。2、初步發展: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各種實業團體紛紛出現,人們競相投資設廠,海外華僑也歸國創業,掀起了發展實業的熱潮。3、“短暫的春天”(“黃金時代”——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的良機,出現了“短暫的春天”。其中,發展最快的是紡織業和面粉業。4、民族工業的挫折(20世紀20到30年代):(1)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卷土重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再度受挫。(2)隨著國民黨官僚資本的建立和擴張,民族工業除了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外,還遭到官僚資本主義的摧殘(“三座大山”)。(3)著名企業家:榮氏兄弟、盧作孚、侯德榜等5、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特點(1)總體評價:總的來說還比較落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2)特點: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差;輕工業多、重工業少。(3)地區分布特點:不平衡,沿海、沿江多,內地少。 二、社會生活的變化1、近代交通事業的發展19世紀70年代以后,西方發明的火車、輪船、電車、汽車、飛機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繼傳入中國,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促進了商品的流通。2、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的變化①剪發辮、易服飾 ②禁纏足 ③廢跪拜、改稱謂3、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總體來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特征。 知識點2: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近代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文學藝術的成就一、新式教育的發展(一)創辦新式學校:1、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興辦了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2、甲午戰爭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創辦北洋西學堂,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3、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創辦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二)廢除科舉制:★★★★★必考1、1902年清政府廢除八股文。2、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舉考試。(三)清政府還通令興辦學堂,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二、近代新聞業的發展★★★★★必考(一)報紙:1、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新聞報》和延安的《解放日服》,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報紙。(二)刊物:上海的《東方雜志》、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和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三、近代出版業的發展(一)商務印刷館: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中華書局、開明書店、生活書店等,也是當時有影響的出版機構。(二)新華書店:中共在解放區創辦的新華書店,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三、文學藝術(一)文學藝術:謳歌光明、鞭笞黑暗的文學家、藝術家類別 姓名 代表作文學家 魯迅 《狂人日記》《阿Q正傳》郭沫若 《女神》茅盾 《子夜》曹禺 《雷雨》巴金 《家》老舍 《駱駝祥子》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丁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 《暴風驟雨》藝 術 家 美術 大師 徐悲鴻 《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中國畫技法和意境上開辟了新時代齊白石 擅繪花鳥草蟲人民音 樂家 聶耳 《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冼星海 《黃河大合唱》文藝方針的提出:毛澤東,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趙樹理《李有才板話》《小二黑結婚》;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風驟雨》;大型歌劇:《白毛女》(二)、照相、電影:20世紀初西方發明的照相、電影傳人中國。(1)第一部無聲電影:1905年京劇《定軍山》。(2)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歌女紅牡丹》。(3)經典影片《十字街頭》《馬路天使》《漁光曲》等。(4)近代著名電影明星:趙丹、周璇【易混易錯】1.民族資本主義的黃金發展時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2.張謇創辦民族企業是在甲午中日戰爭后,不是洋務運動時期。張謇創辦的大生紗廠是民族工業發展的縮影。3.1905年廢除科舉制,1898年戊戌變法廢除八股文。4.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是《申報》,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商務印書館。5.揭開中國教育近代化序幕的是洋務運動時期的京師同文館;京師大學堂是戊戌變法時期創辦,它是北京大學前身。【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民國時期的民族工業與清政府時期的洋務企業的比較項目 民國時期的民族工業 清政府時期的洋務企業不同點 根本目的 發展民族經濟,實業救國 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性質 近代資本主義企業 官督商辦、官辦,帶有封建色彩的資本主義企業管理方式 近代先進的資本主義管理 封建衙門式相同點 目的 都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強國家實力 阻礙 都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壓榨 作用 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唯物史觀】1.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特點、落后原因及啟示。(1)發展特點:曲折發展。(2)落后的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落后的直接原因: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3)啟示:民族獨立是民族工業發展的前提。2.影響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有哪些?(1)有利因素:自然經濟逐步解體;(清末、民國)政府鼓勵興辦實業;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實業家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2)不利因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環境惡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局動蕩(戰爭不斷)。3. 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特征及其成因。(1)特征:一是變化有限,如輪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現;鐵路很少;電影、報紙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二是在社會習俗方面,傳統的習慣、習俗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變的。(2)成因:①它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的客觀產物。歐美工業國家的入侵不僅沖擊了亞非拉國家和地區的舊制度,也引起了當地社會意識形態、社會生活的變革。②中國人向西方學習,如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維新變法運動等表明,中國人在引進西方技術和機器生產活動中,能夠接觸新事物、感受新生活并逐漸改變自己原來的生活方式。③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創新,如辛亥革命革除封建陋習(勸禁婦女纏足等)、改穿中山裝等。4.為什么說科舉制度的創立和廢除都是歷史的進步?(1)科舉制的創立和廢除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隋朝創立科舉制,適應了南北朝以來士族衰弱和庶族興起的趨勢,為庶族地主參政開辟了途徑,擴大了地主階級政權的政治基礎。(2)近代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科舉制已經完全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為此,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科舉制。由強調門第到注重學識,由追求功名到重視實踐,它反映了中國社會人才觀念的巨大變化和思想觀念不斷解放的歷史發展趨勢。(3)因此,從歷史發展進程來看,無論是科舉制度的創立還是科舉制度的廢除,都是歷史進步的產物。1.(2018·吉林長春中考真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客觀上使中國民族工業進入哪一發展階段( )A.初步萌芽 B .“黃金時代” C .再度受挫 D.陷入絕境[知識點]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答案] 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于帝國主義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使我國的近代民族工業進入“黃金時代”,故B符合題意; ACD三項與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故選B。2.(2023·吉林四平模擬預測)中國的近代報刊開創了近代文明的先河,幫助國人了解了世界。《時務報》 誕生于( )A.洋務運動時期 B .新文化運動時期C .維新變法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知識點]新式教育[答案] C[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時務報》 是維新運動時期著名的維新派報紙,是當時維新派最重要的、影響最大的機關報,C項正確;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開始學習西方,改革教育,創辦新式學堂,排除A項;新文化運動開始于1915年,屬于- -場思想啟蒙運動,排除B項;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沒有建立《時務報》,排除D項。故選C項。3.(2023·吉林長春一模)張謇被贊營為“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他曾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了( )A.漢陽鐵廠 B .輪船招商局 C.大生紗廠 D .福州船政局[知識點]張謇及實業活動[答案] 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狀元實業家張謇創辦大生紗廠,帶動了很多中國人走上“實業救國”道路。C項正確;漢陽鐵廠是洋務運動時期,張之洞創辦的,排除A項;輪船招商局是洋務運動時期,中國第一家近代民用企業, 是由李鴻章發起的“官督商辦企業”排除B項;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排除D項。故選C項。4.(2023·吉林長春一模)他是著名的狀元實業家,他放棄仕途、興辦實業的背后,是思想深處的一場激烈革命。下列屬于他創辦的實業的是 ( )A.中華書局 B .大生紗廠 C .湖北織布局 D .漢陽鐵廠[知識點]張謇及實業活動[答案] 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爭后,外國人紛紛在華開辦工廠、開采礦山,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狀元實業家張謇主動放棄高官厚祿,毅然回到家鄉創辦大生紗廠,帶動了很多中國人走上“實業救國”道路,B項正確;中華書局,是1912年1月1 日由陸費逵籌資創辦于上海,創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學教科書為主,并印行古籍、各類科學、文藝著作和工具書等,與“他是著名的狀元實業家,他放棄仕途、興辦實業”內容不符,排除A項;張之洞創辦的湖北織布局是洋務運動時期的產物,與“他是著名的狀元實業家,他放棄仕途、興辦實業”內容不符,排除C項;漢陽鐵廠,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官辦鋼鐵企業,誕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張之洞創辦,是當時中國第一家, 也是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與“他是著名的狀元實業家,他放棄仕途、興辦實業”內容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5.(2022·吉林長春一模)《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現在被確定為國歌。這首歌曲的詞作者是( )A.田漢 B.聶耳 C.冼星海 D.舶石[知識點]近代音樂和美術成就[答案] A[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義勇軍進行曲》 的詞作者是田漢, A項正確;聶耳是《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排除B項;冼星海有"人民音樂家"之稱,其作品中《黃河大合唱》最廣為人知,排除C項;齊舶石是著名畫家,排除D項。故選A項。1.(2023·九臺模擬)他是著名的狀元實業家,他放棄仕途、興辦實業的背后,是思想深處的一場激烈革命。下列屬于他創辦的實業的是( )A.中華書局 B.大生紗廠 C.湖北織布局 D.漢陽鐵廠【答案】B【知識點】張謇興辦實業【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大生紗廠是張謇于清末創辦的一所私營棉紡織企業。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張謇在“設廠自救”的浪潮中開始籌辦,B符合題意;中華書局,全名為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一家集編輯、印刷、出版、發行于一體的出版機構,于1912年1月1日由陸費逵籌資創辦于上海,A不符合題意;湖北織布局是1888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州籌設官辦織布局,從英國購置機器,C不符合題意;漢陽鐵廠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官辦鋼鐵企業,誕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張之洞創辦,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民族工業的發展,難度一般,讓學生正確認識張謇和大生紗廠,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2.(2023·寬城一模)張謇被譽為“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當年,他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到家鄉創辦了( )A.大生紗廠 B.輪船招商局 C.漢陽鐵廠 D.商務印書局【答案】A【知識點】張謇興辦實業【解析】《馬關條約》簽訂后,帝國主義在中國開礦設廠,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直接剝削中國人民。張謇深感要挽回中國的利益,必須發展本國的工商業,于是他提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故A符合題意;輪船招商局是李鴻章在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故B不符合題意;漢陽鐵廠是張之洞在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故C不符合題意;商務印書局是近代文化出版機構,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張謇是狀元實業家,能主動放棄高官厚祿,毅然回到家鄉創辦大生紗廠,帶動了很多中國人走上“實業救國”道路。3.(2023·長春模擬)直接引發如圖變化的是(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答案】C【知識點】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解析】結合所學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了剪辨、易服和勸禁纏足等革除社會陋俗的法令,強令男子剪掉辮子,勸禁女子纏足;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簡單的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先生”的稱呼,體現出自由平等的新風尚。C符合題意;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技術,排除A;戊戌變法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B;新文化運提倡西方的民主科學,排除D。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辛亥革命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安定較低,掌握辛亥革命廢除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改變了傳統的風俗習慣即可作答。4.(2023·吉林模擬)張謇被贊譽為“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當年,他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到家鄉創辦的工廠是( )A.漢陽鐵廠 B.輪船招商局 C.大生紗廠 D.商務印書館【答案】C【知識點】張謇興辦實業【解析】題干信息是關于近代中國企業的發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張騫是民族資本主義短暫春天時期杰出的民族資產階級,他創辦了大生紗廠等著名的民族企業,由此可知,C項正確;漢陽鐵廠是洋務運動后期,張之洞創辦的民用企業,排除A;輪船招商局是洋務運動時期,李鴻章創辦的民用企業,排除B;商務印書館是1897年夏瑞芳等在上海創辦的印刷機構,排除D;所以,C項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試題較容易,解題關鍵是基礎知識的識記。5.(2022·長春模擬)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最重要的原因是( )A.政府扶持工商業發展 B.實業救國思潮推動C.列強放松了經濟侵略 D.國內政治局勢穩定【答案】C【知識點】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解析】根據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主要是因為西方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C符合題意;AB項都是甲午戰后初步發展的原因,排除AB;當時國內政治并不穩定,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難度適中,掌握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歷程即可作答。6.(2022·朝陽一模)大生紗廠《廠約》中說:“通州之設廠,為通州民生計,亦為中國利源計。”由此可見,張簪辦廠的目的是( )A.師夷長技 B.抵御外侮 C.實業救國 D.自強求富【答案】C【知識點】張謇興辦實業【解析】張謇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狀元實業家,他提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并創辦了大生紗廠。據“通州之設廠,為通州民生計,亦為中國利源計。”可見,張謇辦廠的目的是實業救國。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與題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張謇的“實業救國”的相關史實。7.(2021·綠園一模)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黃金時代”是在( )A.19世紀六七十年代 B.甲午中日戰爭后C.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D.一戰結束后【答案】C【知識點】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解析】A.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不符合題意;B.甲午中日戰爭,不符合題意;C.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故選項C符合題意;D.一戰結束后,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記憶。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8.(2022九上·長春期末)《續刊上海竹枝詞》中描述清末近代上海:“舉頭鐵索路行空,電氣能收奪化工。從此不愁魚雁少,音書萬里一時通。”這反映了( )A.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充分發展B.辛亥革命后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C.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科學技術進步對民眾生活的影響【答案】D【知識點】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解析】據“舉頭鐵索路行空,電氣能收奪化工”可知,這與電車有關;據“魚雁”、“音書”可以看出是傳遞信息,“一時通”說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收到信息。題干反映了在清末近代的上海,科學技術進步對民眾生活的影響,D項正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充分發展在題干中無法體現,排除A項;辛亥革命后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在題干中無法體現,排除B項;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在題干中無法體現,排除C項。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清末的近代上海的相關史實。9.(2022八上·長春期末)江蘇南通人,清末狀元,大力興辦實業。這位歷史人物是( )A.榮氏兄弟 B.盧作孚 C.侯德榜 D.張謇【答案】D【知識點】張謇興辦實業【解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張謇畢生從事實業和文化教育事業。《馬關條約》簽訂后,中華民族面臨嚴重民族危機情況下,張謇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被稱作“狀元實業家”,D項正確;榮氏兄弟創辦了第一個面粉廠——保興面粉廠, 排除A項;盧作孚民生公司創始人、中國航運業先驅,被譽為“中國船王”、“北碚之父”,排除B項;侯德榜杰出化學家,侯氏制堿法的創始人,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堿業的權威,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以創辦大生紗廠,被稱為“狀元實業家”為依托,考查張謇,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張謇的相關知識.10.(2022九下·長春月考)民國時期,有學者認為,“在發展過程中,為著帝國主義間,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某限度的蓬勃,但總不能蓬勃到可以脫離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來( )A.民族資本主義在當時的中國沒有發展空間B.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依賴于帝國主義間矛盾C.民族獨立以民族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為前提D.民族資本主義蓬勃發展以民族獨立為前提【答案】D【知識點】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解析】D.依據題干信息“ 所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某限度的蓬勃,但總不能蓬勃到可以脫離半殖民地的地位”,可以看出,這里顯示的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受限于半殖民化,在他看來,只有民族獨立,民族資本主義才能真正發展起來,故選項D符合題意;A. 民族資本主義在當時的中國沒有發展空間,不符合題意;B. 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依賴于帝國主義間矛盾 ,不符合題意;C. 民族獨立以民族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為前提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語句進行理解回答,這類題目,就是要緊貼題干信息理解。11.(2022九下·吉林月考)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后,日本傾銷東北的洋布銳減,南通關莊土布得以在東北暢銷,而當時大生紗廠的棉紗產量已占關莊大布用紗量的一半,因而獲利豐厚。1917年這一年由于外貨銳減,國產紗布暢銷,大生因此全年獲利銀兩76萬,1917—1921年五年共獲利560多萬兩。這表明大生紗廠階段性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實業救國開始興起B.中國自給自足自然經濟最終解體C.辛亥革命推翻帝制D.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答案】D【知識點】張謇興辦實業【解析】D.依據題干信息“ 日本傾銷東北的洋布銳減,南通關莊土布得以在東北暢銷 ”“ 1917年這一年由于外貨銳減,國產紗布暢銷,大生因此全年獲利銀兩76萬 ”,可以看出, 大生紗廠階段性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故選項D符合題意;A. 實業救國開始興起,不符合題意;B. 中國自給自足自然經濟最終解體 ,不符合題意;C.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緊貼題干信息進行理解回答,這類題目,就是要緊貼題干信息理解回答,不要向外延伸。12.(2021八上·臨江期末)19世紀末,帶動很多中國人走上“實業救國”道路的狀元實業家是( )A.張謇 B.盧作孚 C.侯德榜 D.榮德生【答案】A【知識點】張謇興辦實業【解析】 根據“實業救國”、“狀元實業家”可知本題考查的是張謇。結合所學內容可知,19世紀末,面對嚴重的民族危機,曾經考取狀元的張謇毅然投身事業,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故選 A ;盧作孚、侯德榜和榮德勝沒有有在科舉制中獲得過狀元,與“狀元實業家”不符,排除 BCD 。故答案為A 。【點評】 本題考查張謇的知識。張謇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對近代民族工業貢獻很大,因而被稱作“狀元實業家”。13.(2023·黃岡二模)20世紀,中國涌現出許多以如圖為代表的優秀作品。它們強大的生命力在于( )A.符合大眾審美 B.順應時代潮流C.創作技法高超 D.表現形式多樣【答案】B【知識點】中國近代文學藝術成就【解析】根據題目據圖片和結合所學可知,《狂人日記》《愚公移山》《黃河大合唱》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命力在于它們都順應時代潮流,《狂人日記》反映了人們當時反對封建禮教的要求,《愚公移山》和《黃河大合唱》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的優秀作品,鼓舞了人抗戰必勝的信心,B項符合題意,A符合大眾審美,C創作技法高超,D表現形式多樣這三項不是這些作品有強大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近代涌現的優秀作品相關史實。14.(2022八上·榆樹月考)《浙江潮》創辦于1903年,系浙江籍留日學生同鄉會發起創辦。它的主要欄目有:論說、學術、政法、實業、哲理、教育、地理、科學、各國內情、國際政局、留學界紀事、調查會稿、浙江文獻錄等。由此可知這一刊物( )A.具有知識性和綜合性的特點B.起到了傳播革命思想的作用C.是中國近代大眾傳媒的先驅D.推動中國新式教育體系形成【答案】A【知識點】中國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解析】由材料“它的主要欄目有:論說、學術、政法、實業、哲理、教育、地理、科學、各國內情、國際政局、留學界紀事、調查會稿、浙江文獻錄等”可知,《浙江潮》具有知識性和綜合性的特點,A項符合題意;材料中沒有涉及革命思想傳播,推動中國新式教育體系形成等內容,排除BD兩項;材料中也看不出,《浙江潮》是中國近代大眾傳媒的先驅,排除C。故答案為A。【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解題關鍵是分析題干信息,找準關鍵語句。15.(2022九下·吉林月考)在1905年北京的街頭,人們見面時可能談及的話題是( )A.關于軍警為行人剪辮子的情形 B.關于廢除科舉制的詔書C.關于京師大學堂的創辦 D.關于廢止纏足的法令【答案】B【知識點】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中國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解析】B.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科舉制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科舉制,因此在1905年北京的街頭,人們見面時可能談及的話題是關于廢除科舉制的詔書,故選項B符合題意;A. 關于軍警為行人剪辮子的情形,不符合題意;C. 關于京師大學堂的創辦 ,不符合題意;D. 關于廢止纏足的法令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抓住題干中的時間,拿它來分析備選項,這就需要學生識記備選項出現的時間,細心辨別回答。16.(2022·長春一調)在上海創辦的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是( )A.《大公報》 B.《新聞報》C.《解放日報》 D.《申報》【答案】D【知識點】中國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解析】根據所學知識,《申報》是舊中國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一份報紙。1872年4月30日,中國第一張近代報紙《申報》在上海創刊。歷經了清朝同治、光緒和宣統三個朝代,又經歷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等各個歷史階段,至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時因歷史原因停刊。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申報》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申報》前后歷時78年,記錄了從清末到民國近八十年間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的情況,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被稱為“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17.(2022·綠園一模)《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現在被確定為國歌。這首歌曲的詞作者是( )A.田漢 B.聶耳 C.冼星海 D.齊白石【答案】A【知識點】中國近代文學藝術成就【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是田漢,A項正確;聶耳是《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排除B項;冼星海有"人民音樂家"之稱,其作品中《黃河大合唱》最廣為人知,排除C項;齊白石是著名畫家,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 本題考查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提示,結合對所學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18.(2022·長春模擬)某校舉行了“銘記歷史,傳唱經典”的云端音樂會。以下歌曲按創作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①《松花江上》 ②《黃河大合唱》 ③歌劇《白毛女》④ 《國民革命歌》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答案】C【知識點】中國近代文學藝術成就【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松花江上》1935年創作,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民眾以至中國人民的悲憤情懷;②《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作于1939年,是抗日軍民廣為傳播的一首歌曲;③歌劇《白毛女》,是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的; ④《國民革命歌》,創作于國民革命時期的1926年7月1日。因此歌曲按創作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④①②③,C項正確,ABD項不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基礎知識的記憶能力,難度容易,側重考查學生對文學作品創作時間的記憶。19.(2021八上·德惠期末)下列有關中國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史實中,發生于上海的是( )①創建北洋西學堂②創辦《申報》③創辦商務印書館④創辦《東方雜志》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中國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解析】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可知, 北洋西學堂創建于天津,故①排除,排除ABC;《申報》、商務印書館、《東方雜志》都創辦于上海,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D 。【點評】 本題屬于教材基礎知識的考查,只要學生熟練掌握教材知識,即可回答好本題,難度較小。20.(2022九下·長春月考)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是( )A.《大公報》 B.《新聞報》C.《解放日報》 D.《申報》【答案】D【知識點】中國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解析】A.《大公報》,不符合題意;B.《新聞報》,不符合題意;C.《解放日報》,不符合題意;D.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故選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記憶。解答時,依據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沒有什么技巧。21.(2021八上·永吉期末)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樂家創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聶耳作曲、田漢作詞的一首歌曲振奮了民族精神,它后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首歌曲是( )A.《松花江上》 B.《黃河大合唱》C.《義勇軍進行曲》 D.《游擊隊之歌》【答案】C【知識點】中國近代文學藝術成就【解析】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于1935年,當時正處于炮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時期,它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這首歌像一支戰斗的號角,鼓舞了中華民族兒女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后來它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排除ABD,選項C正確;故答案為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義勇軍進行曲》,從五四運動開始,中華文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弘揚科學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謳歌光明、鞭撻黑暗,成為進步文學藝術家的神圣使命。二、材料分析題22.(2021八上·永吉期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示意圖展示了中國近代通商口岸的空間分布,寫出開放天津為通商口岸的條約名稱。(2)寫出拉開學習“西方的民主制度”序幕的歷史事件。孫中山主張學習西方民主共和制度,走上革命道路。寫出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2例。(3)“上海福新面粉公司”體現中國近代哪一領域取得的成就?(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感悟。【答案】(1)中英、中法《北京條約》。(2)公車上書;成立興中會、成立中國同盟會、廣西起義、建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二次革命、護法運動、廣州起義、黃埔軍校。(3)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4)落后就要挨打;中國人民具有探索精神;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曲折的,艱難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利于社會進步,等。【知識點】戊戌變法;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二次鴉片戰爭;同盟會與三民主義【解析】 (1) 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主要內容: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準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2)維新變法運動最先學習"西方的民主制度",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革命活動:根據所學,可列舉成立興中會、成立中國同盟會、廣西起義、建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二次革命、護法運動、廣州起義、黃埔軍校等史實,任選其二即可。(3)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可知,上海福新面粉公司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創立的中國民族工業,反映的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4)本題為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落后就要挨打;中國人民具有探索精神;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曲折的,艱難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利于社會進步等。故答案為:(1)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2) 公車上書;成立興中會、成立中國同盟會、廣西起義、建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二次革命、護法運動、廣州起義、黃埔軍校。(3) 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4) 落后就要挨打;中國人民具有探索精神;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曲折的,艱難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利于社會進步等。【點評】 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23.(2021八上·通榆期末)在西方文明的沖擊下,近代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中西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中國步入近代 (1)標志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是哪一歷史事件?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約名稱是什么?變革 經濟工業化 (2)開辟了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歷史事件是什么?寫出其在“求富”口號下創辦的工業一例。政治法制化 (3)20世紀初,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文件是什么?思想科學化 (4)高舉“民主”“科學”兩面旗幟的思想大解放運動的名稱是什么?社會生活的變化 (5)社會習俗的變化,深刻反映出時代的變遷,請舉一例說明。學史感悟 (6)綜合上述問題,談談你的感悟。【答案】(1)鴉片戰爭、(辛丑條約》(2)洋務運動、輪船招商局等(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4)新文化運動(5)政府頒布了身辮、易服和勸進纏足等法令等。(P122 最后一段中任選一點即可)(6)落后會導致被動挨打;加強法制建設,促進社會公平:見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等符合題意即可。【知識點】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中華民國;第一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解析】(1)本題考查考查鴉片戰爭和《辛丑條約》的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后中國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2)本題考查洋務運動的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洋務運動后期以“求富”為口號,創辦了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民用企業。(3)本題考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頒布了由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4)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新文化運動以民主和科學為口號。(5)本題考查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后,社會習俗有了很大的變化,國民政府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勸禁纏足等革除社會陋俗的法令強令男子剪掉辮子,又力禁女子纏足;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簡單的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先生”的稱呼,體現出自由平等的新風尚。(6)本題考查中國近代探索給我們的啟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落后會導致被動挨打;加強法制建設,促進社會公平:見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等符合題意即可。故答案為:(1)鴉片戰爭、(辛丑條約》。(2)洋務運動、輪船招商局等 。(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4)新文化運動 。(5)政府頒布了身辮、易服和勸進纏足等法令等。(P122 最后一段中任選一點即可)。(6)落后會導致被動挨打;加強法制建設,促進社會公平:見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等符合題意即可。【點評】本題考查中國近代的鴉片戰爭、《辛丑條約》、洋務運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新文化運動、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等知識。難度較大,該題考查的知識范圍大,需要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對中國近代的侵略戰爭、近代化的探索及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進行歸納總結有助于解答同類試題。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八單元 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10年10考)【時空線索】【課程標準】1.歷史解釋:知道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歷史現象,初步形成歷史概念。2.時空觀念:從單元思維導圖上把握近代經濟的發展和近代教育文化事業、近代社會生活的關系,了解歷史的時序和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3.史料實證:通過史料探究近代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和特點。4.家國情懷:分析近代經濟發展的特點,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內容要點】兩條主線 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近代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兩種經濟形式 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自然經濟。四大變化 交通通信、飲食服飾、傳媒娛樂、風俗習慣。知識點1:張謇興辦實業;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一、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1、萌芽時期:(1)19世紀六七十年代(洋務運動時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2)甲午中日戰爭后(1895年后),外國人在華開辦工廠開采礦山,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3)狀元實業家張謇(jiǎn)回鄉創辦大生紗廠,帶動了許多中國人走上了“實業救國”的道路。2、初步發展: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各種實業團體紛紛出現,人們競相投資設廠,海外華僑也歸國創業,掀起了發展實業的熱潮。3、“短暫的春天”(“黃金時代”——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的良機,出現了“短暫的春天”。其中,發展最快的是紡織業和面粉業。4、民族工業的挫折(20世紀20到30年代):(1)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卷土重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再度受挫。(2)隨著國民黨官僚資本的建立和擴張,民族工業除了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外,還遭到官僚資本主義的摧殘(“三座大山”)。(3)著名企業家:榮氏兄弟、盧作孚、侯德榜等5、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特點(1)總體評價:總的來說還比較落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2)特點: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差;輕工業多、重工業少。(3)地區分布特點:不平衡,沿海、沿江多,內地少。 二、社會生活的變化1、近代交通事業的發展19世紀70年代以后,西方發明的火車、輪船、電車、汽車、飛機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繼傳入中國,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促進了商品的流通。2、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的變化①剪發辮、易服飾 ②禁纏足 ③廢跪拜、改稱謂3、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總體來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特征。 知識點2: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近代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文學藝術的成就一、新式教育的發展(一)創辦新式學校:1、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興辦了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2、甲午戰爭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創辦北洋西學堂,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3、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創辦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二)廢除科舉制:★★★★★必考1、1902年清政府廢除八股文。2、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舉考試。(三)清政府還通令興辦學堂,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二、近代新聞業的發展★★★★★必考(一)報紙:1、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新聞報》和延安的《解放日服》,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報紙。(二)刊物:上海的《東方雜志》、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和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三、近代出版業的發展(一)商務印刷館: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中華書局、開明書店、生活書店等,也是當時有影響的出版機構。(二)新華書店:中共在解放區創辦的新華書店,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三、文學藝術(一)文學藝術:謳歌光明、鞭笞黑暗的文學家、藝術家類別 姓名 代表作文學家 魯迅 《狂人日記》《阿Q正傳》郭沫若 《女神》茅盾 《子夜》曹禺 《雷雨》巴金 《家》老舍 《駱駝祥子》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丁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 《暴風驟雨》藝 術 家 美術 大師 徐悲鴻 《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中國畫技法和意境上開辟了新時代齊白石 擅繪花鳥草蟲人民音 樂家 聶耳 《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冼星海 《黃河大合唱》文藝方針的提出:毛澤東,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趙樹理《李有才板話》《小二黑結婚》;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風驟雨》;大型歌劇:《白毛女》(二)、照相、電影:20世紀初西方發明的照相、電影傳人中國。(1)第一部無聲電影:1905年京劇《定軍山》。(2)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歌女紅牡丹》。(3)經典影片《十字街頭》《馬路天使》《漁光曲》等。(4)近代著名電影明星:趙丹、周璇【易混易錯】1.民族資本主義的黃金發展時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2.張謇創辦民族企業是在甲午中日戰爭后,不是洋務運動時期。張謇創辦的大生紗廠是民族工業發展的縮影。3.1905年廢除科舉制,1898年戊戌變法廢除八股文。4.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是《申報》,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商務印書館。5.揭開中國教育近代化序幕的是洋務運動時期的京師同文館;京師大學堂是戊戌變法時期創辦,它是北京大學前身。【核心素養】【史料實證】民國時期的民族工業與清政府時期的洋務企業的比較項目 民國時期的民族工業 清政府時期的洋務企業不同點 根本目的 發展民族經濟,實業救國 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性質 近代資本主義企業 官督商辦、官辦,帶有封建色彩的資本主義企業管理方式 近代先進的資本主義管理 封建衙門式相同點 目的 都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強國家實力 阻礙 都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壓榨 作用 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唯物史觀】1.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特點、落后原因及啟示。(1)發展特點:曲折發展。(2)落后的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落后的直接原因: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3)啟示:民族獨立是民族工業發展的前提。2.影響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有哪些?(1)有利因素:自然經濟逐步解體;(清末、民國)政府鼓勵興辦實業;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實業家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2)不利因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環境惡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局動蕩(戰爭不斷)。3. 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特征及其成因。(1)特征:一是變化有限,如輪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現;鐵路很少;電影、報紙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二是在社會習俗方面,傳統的習慣、習俗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變的。(2)成因:①它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的客觀產物。歐美工業國家的入侵不僅沖擊了亞非拉國家和地區的舊制度,也引起了當地社會意識形態、社會生活的變革。②中國人向西方學習,如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維新變法運動等表明,中國人在引進西方技術和機器生產活動中,能夠接觸新事物、感受新生活并逐漸改變自己原來的生活方式。③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創新,如辛亥革命革除封建陋習(勸禁婦女纏足等)、改穿中山裝等。4.為什么說科舉制度的創立和廢除都是歷史的進步?(1)科舉制的創立和廢除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隋朝創立科舉制,適應了南北朝以來士族衰弱和庶族興起的趨勢,為庶族地主參政開辟了途徑,擴大了地主階級政權的政治基礎。(2)近代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科舉制已經完全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為此,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科舉制。由強調門第到注重學識,由追求功名到重視實踐,它反映了中國社會人才觀念的巨大變化和思想觀念不斷解放的歷史發展趨勢。(3)因此,從歷史發展進程來看,無論是科舉制度的創立還是科舉制度的廢除,都是歷史進步的產物。1.(2018·吉林長春中考真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客觀上使中國民族工業進入哪一發展階段( )A.初步萌芽 B .“黃金時代” C .再度受挫 D.陷入絕境2.(2023·吉林四平模擬預測)中國的近代報刊開創了近代文明的先河,幫助國人了解了世界。《時務報》 誕生于( )A.洋務運動時期 B .新文化運動時期C .維新變法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3.(2023·吉林長春一模)張謇被贊營為“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他曾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了( )A.漢陽鐵廠 B .輪船招商局 C.大生紗廠 D .福州船政局4.(2023·吉林長春一模)他是著名的狀元實業家,他放棄仕途、興辦實業的背后,是思想深處的一場激烈革命。下列屬于他創辦的實業的是 ( )A.中華書局 B .大生紗廠 C .湖北織布局 D .漢陽鐵廠5.(2022·吉林長春一模)《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現在被確定為國歌。這首歌曲的詞作者是( )A.田漢 B.聶耳 C.冼星海 D.舶石1.(2023·九臺模擬)他是著名的狀元實業家,他放棄仕途、興辦實業的背后,是思想深處的一場激烈革命。下列屬于他創辦的實業的是( )A.中華書局 B.大生紗廠 C.湖北織布局 D.漢陽鐵廠2.(2023·寬城一模)張謇被譽為“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當年,他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到家鄉創辦了( )A.大生紗廠 B.輪船招商局 C.漢陽鐵廠 D.商務印書局3.(2023·長春模擬)直接引發如圖變化的是(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4.(2023·吉林模擬)張謇被贊譽為“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當年,他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到家鄉創辦的工廠是( )A.漢陽鐵廠 B.輪船招商局 C.大生紗廠 D.商務印書館5.(2022·長春模擬)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最重要的原因是( )A.政府扶持工商業發展 B.實業救國思潮推動C.列強放松了經濟侵略 D.國內政治局勢穩定6.(2022·朝陽一模)大生紗廠《廠約》中說:“通州之設廠,為通州民生計,亦為中國利源計。”由此可見,張簪辦廠的目的是( )A.師夷長技 B.抵御外侮 C.實業救國 D.自強求富7.(2021·綠園一模)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黃金時代”是在( )A.19世紀六七十年代 B.甲午中日戰爭后C.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D.一戰結束后8.(2022九上·長春期末)《續刊上海竹枝詞》中描述清末近代上海:“舉頭鐵索路行空,電氣能收奪化工。從此不愁魚雁少,音書萬里一時通。”這反映了( )A.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充分發展B.辛亥革命后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C.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科學技術進步對民眾生活的影響9.(2022八上·長春期末)江蘇南通人,清末狀元,大力興辦實業。這位歷史人物是( )A.榮氏兄弟 B.盧作孚 C.侯德榜 D.張謇10.(2022九下·長春月考)民國時期,有學者認為,“在發展過程中,為著帝國主義間,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某限度的蓬勃,但總不能蓬勃到可以脫離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來( )A.民族資本主義在當時的中國沒有發展空間B.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依賴于帝國主義間矛盾C.民族獨立以民族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為前提D.民族資本主義蓬勃發展以民族獨立為前提11.(2022九下·吉林月考)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后,日本傾銷東北的洋布銳減,南通關莊土布得以在東北暢銷,而當時大生紗廠的棉紗產量已占關莊大布用紗量的一半,因而獲利豐厚。1917年這一年由于外貨銳減,國產紗布暢銷,大生因此全年獲利銀兩76萬,1917—1921年五年共獲利560多萬兩。這表明大生紗廠階段性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實業救國開始興起B.中國自給自足自然經濟最終解體C.辛亥革命推翻帝制D.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12.(2021八上·臨江期末)19世紀末,帶動很多中國人走上“實業救國”道路的狀元實業家是( )A.張謇 B.盧作孚 C.侯德榜 D.榮德生13.(2023·黃岡二模)20世紀,中國涌現出許多以如圖為代表的優秀作品。它們強大的生命力在于( )A.符合大眾審美 B.順應時代潮流C.創作技法高超 D.表現形式多樣14.(2022八上·榆樹月考)《浙江潮》創辦于1903年,系浙江籍留日學生同鄉會發起創辦。它的主要欄目有:論說、學術、政法、實業、哲理、教育、地理、科學、各國內情、國際政局、留學界紀事、調查會稿、浙江文獻錄等。由此可知這一刊物( )A.具有知識性和綜合性的特點B.起到了傳播革命思想的作用C.是中國近代大眾傳媒的先驅D.推動中國新式教育體系形成15.(2022九下·吉林月考)在1905年北京的街頭,人們見面時可能談及的話題是( )A.關于軍警為行人剪辮子的情形 B.關于廢除科舉制的詔書C.關于京師大學堂的創辦 D.關于廢止纏足的法令16.(2022·長春一調)在上海創辦的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是( )A.《大公報》 B.《新聞報》C.《解放日報》 D.《申報》17.(2022·綠園一模)《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現在被確定為國歌。這首歌曲的詞作者是( )A.田漢 B.聶耳 C.冼星海 D.齊白石18.(2022·長春模擬)某校舉行了“銘記歷史,傳唱經典”的云端音樂會。以下歌曲按創作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①《松花江上》 ②《黃河大合唱》 ③歌劇《白毛女》④ 《國民革命歌》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19.(2021八上·德惠期末)下列有關中國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史實中,發生于上海的是( )①創建北洋西學堂②創辦《申報》③創辦商務印書館④創辦《東方雜志》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0.(2022九下·長春月考)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是( )A.《大公報》 B.《新聞報》C.《解放日報》 D.《申報》21.(2021八上·永吉期末)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樂家創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聶耳作曲、田漢作詞的一首歌曲振奮了民族精神,它后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首歌曲是( )A.《松花江上》 B.《黃河大合唱》C.《義勇軍進行曲》 D.《游擊隊之歌》材料分析題22.(2021八上·永吉期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示意圖展示了中國近代通商口岸的空間分布,寫出開放天津為通商口岸的條約名稱。(2)寫出拉開學習“西方的民主制度”序幕的歷史事件。孫中山主張學習西方民主共和制度,走上革命道路。寫出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2例。(3)“上海福新面粉公司”體現中國近代哪一領域取得的成就?(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感悟。23.(2021八上·通榆期末)在西方文明的沖擊下,近代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中西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中國步入近代 (1)標志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是哪一歷史事件?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約名稱是什么?變革 經濟工業化 (2)開辟了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歷史事件是什么?寫出其在“求富”口號下創辦的工業一例。政治法制化 (3)20世紀初,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文件是什么?思想科學化 (4)高舉“民主”“科學”兩面旗幟的思想大解放運動的名稱是什么?社會生活的變化 (5)社會習俗的變化,深刻反映出時代的變遷,請舉一例說明。學史感悟 (6)綜合上述問題,談談你的感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吉林專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八上第八單元 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學案 原卷版.docx 【吉林專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八上第八單元 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學案 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