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學習目標】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義及判定方法;2.會用平行法判定兩個三角形相似;3.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學習重點】用平行法判定兩個三角形相似。【學習難點】判定三角形相似定理的推導。【學習過程】一、問題導入。1.同學們,還記得什么是相似圖形嗎?相似的圖形具有怎樣的特征呢?2.在實際生活中你見過的哪些三角形是相似的?怎樣判定兩個三角形相似呢?3什么是相似三角形?二、合作探究。探究1。如圖,在△ABC中,D為AB任意一點,過點D作BC的平行線DE,交AC于點E。(1)△ADE與△ABC的三個角分別相等嗎?(2)分別度量△ADE與△ABC的邊長,它們的邊長是否對應成比例?(3)△ADE與△ABC之間有什么關系?平行移動DE的位置,你的結論還成立嗎?從而我們可以得出:兩條直線被 所截,所得對應線段成比例。平行于三角形的 所截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對應線段成比例。平行三角形 和 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探究2。如圖,在△ABC和△A'B'C'中,,求證△ABC∽△A'B'C'。接下來,讓我們觀察兩幅三角尺,其中有同樣的兩個銳角的兩個三角尺大小坑你不同,但它們看起來是相似的。從而我們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相似。(2) 成立比且 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3) 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三、展示提升。1.如圖,點D為△ABC的邊AB的中點,過點D作DE∥BC,交AC于點E,延長DE至點F,使DE=EF,求證:△CFE∽△ABC。2.如圖,在中AE=EB,AF=2,求FC的長。3.如圖所示,Rt△ABC中,∠C=90°,AB=10,E是AC上的一點,AE=5,DE⊥AB,垂足位D,求AD的長。四、達標檢測。1.在平行四邊形中,AE=,連接BE交AC于點F,AC=12,則AF= 。2.如圖,已知矩形ABCD中,AB=1,在BC上取一點E,沿AE將△ABE向上折疊,使B落在AD的F處,若四邊形EFDC~四邊形ABCD,則AD= 。3.已知Rt△ABC~Rt△BDC,且AB=3,AC=4,求CD的長。4.矩形草坪的長為50m寬為20m沿草坪四周修等寬的小路,能否使小路內外邊緣的兩個矩形相似,說明理由。3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