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3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課本內容,能夠說出傳統文化傳承、轉化、發展、創新的措施。2.通過分析民族精神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具體表現,闡述民族精神的作用、內涵及發展。3.結合生活實例,總結弘揚民族精神的要求。【學習重難點】重點: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和特點難點: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考點鏈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學法指導】1.課前,依據導學案通讀課本,初步掌握重點內容,把握教材體系。2.課上,積極互動,互相探討交流,高效展示,分層達成目標。【學習過程】一、導入新課二、自主學習(認真閱讀課本,完成相關問題)㈠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㈡弘揚中華民族精神1.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2.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3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4.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三、合作學習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于2021年7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結合材料,運用中華民族精神的知識,闡述發揚偉大建黨精神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四、課堂小結歸納本節課知識點,并構建知識框架。五、當堂檢測1.2020年7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如今的北斗相關產品已經出口120余個國家和地區。從北斗一號系統工程到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浩瀚的太空孕育出中國人民的北斗精神,立起了中華民族又一座精神豐碑。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②中國航天人孕育出的北斗精神是時代精神的核心 ③北斗衛星成功發射彰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品質 ④中華優秀文化植根于北斗精神中,鑄就不朽豐碑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2.圍繞新時代中國青年如何繼續發揚五四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六點期待,包括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和“錘煉品德修為”,鼓勵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這啟示我們,新時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 )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拓展和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③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業的時代新人 ④發揮五四精神在實現民族復興中的引領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課后作業】1.完善筆記2.完成下列習題(1)著名教育家張伯苓的愛國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其言諄諄,其意切切。2020年以來,每個真心拼過的中國人,都會找到答案——愛國之情是再樸素不過的情感。強國之志是再基本不過的抱負,報國之行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這種樸素的情感( )①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②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③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決定著人們的實踐活動和文化生活④是鼓舞中國人團結奮斗和自強不息的強大精神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1年,講述傳世名畫《千里江山圖》創作歷程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飽含哲思的中國傳統美學意蘊征服了觀眾的心,成為“一票難求”的年度爆款。2022年除夕夜,《只此青綠》登上春晚舞臺,用舞蹈之美引領觀眾步入充滿現代意蘊的中華美學殿堂,喚起了觀眾對中華文明的共情。這啟示我們( )①根據自身需要進行文化創新是文化繼承的基本要求②在不同的藝術形式交流中可以激發出新的文化③傳統文化在現代性的展示中必能煥發生機與活力④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需要堅持與時俱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