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級 七年級 班級 學生姓名 科目 數學 制作人 編號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5.5 應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義演一、學習目標1.借助表格分析復雜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從而建立方程解決實際問題;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檢驗方程的解的合理性的必要;3.通過建立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探究多種解題方法,發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方程模型的作用.二、導學指導與檢測導學指導 導學檢測與課堂展示課堂引入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有: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 .閱讀教材,完成右框的內容 1.某文藝團體為“希望工程”募捐組織了一場義演, 成人票每張8元,學生票每張5元.(1)在上面的問題中,售出的票包括 票和 票; 所得的票款包括 票款和 票款.(2)如果成人票賣出 600 張,學生票賣出 300 張,共得票款 元;如果成人票款共得 6400 元,學生票款共得 2500 元,成人票和學生票共賣出 張.(3)如果本次義演共售出1000張票, 籌得票款6950元, 成人票和學生票各售出多少張 在問題(3)中,包括的等量關系有:① ;② .由此,可以與兩種解法. 解法一:設售出的學生票為x張,填寫下表:學生成人票數/張x票款/元根據等量關系②,可列出方程: .解得x= .因此,售出成人票 張,學生票 張. 解法二:設所得的學生票款為y元,填寫下表:學生成人票數/張票款/元y根據等量關系①,可列出方程: .解得y= .因此,售出成人票 張,學生票 張.2.如果票價不變,那么售出1000張票所得票款可能是6930元?為什么?三、鞏固診斷A層:1.初一2班舉行一場義賣活動,將捐上來的所有圖書按照新舊成色分為A類和B類,分別定價為10元/本和8元/本。共售出圖書60本,籌得善款546元。問A,B兩類圖書各賣出了多少本?2.某次搶險救災中,在甲地有125名戰士,在已地有60名戰士,現從別處調來70名戰士支援救災,要使得甲地的人數是已地的2倍,則應往甲、已兩地各調戰士多少名?B層:3.《孫子算經》是我國古代的數學著作,大約產生于一千五百年前,書中記載著這樣一道有名的數學趣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翻譯成現代漢語是:現有一些雞和兔被關在同一個籠子里,雞和兔共有 35 個頭,94 只腳。問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這就是著名的“雞兔同籠”問題,請你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這個問題。4.某車間有工人28人,安排做螺母和螺栓,一個螺栓和兩個螺母正好配成一套。已知每人每天可以做螺母8個或螺栓12個,問如何安排才可以使得每天生產的螺母和螺栓剛好配套?C層:5.周末50位同學組織將義賣書款及一些學習用品坐車送到山區小朋友的手中,順便體驗生活。送行的家長有兩種車:5人座和7人座(包括司機座),共9輛,剛好坐滿。問兩種車各有多少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