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專題6 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糖類、油脂、蛋白質第二單元 蛋白質自主預習·新知導學合作探究·釋疑解惑課 堂 小 結課標定位素養闡釋1.了解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了解氨基酸的結構特點。2.通過蛋白質的學習,知道有機化合物對人類生活和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自主預習·新知導學1.存在。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基礎物質。例如:動物的肌肉、毛皮、酶、運輸氧氣的血紅蛋白、細菌、病毒、抗體等物質中都含有蛋白質。2.組成。(1)組成元素:由碳、氫、氧、氮和硫等。(2)物質類別:蛋白質是結構非常復雜的高分子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從幾萬到幾千萬不等。蛋白質3.性質。(1)鹽析。①條件:蛋白質溶液中加入某些濃的無機鹽溶液,如(NH4)2SO4溶液、Na2SO4溶液等。②結果:蛋白質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③特點:鹽析的過程中,蛋白質的化學組成和空間結構沒有發生改變;加水,析出的蛋白質會溶解,是可逆過程。(2)變性。①條件:加熱、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紫外線、福爾馬林(36%~40%甲醛溶液)等。②結果:蛋白質原有的化學組成和空間結構發生改變,生理功能也隨之改變。③特點:蛋白質不能再恢復,是不可逆過程。(3)水解: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水解反應,最終轉化為各種小分子的氨基酸。4.氨基酸。(1)常見的幾種氨基酸:甘氨酸(氨基乙酸):H2N—CH2—COOH;(2)氨基酸的官能團:羧基(—COOH)和氨基(—NH2)。(3)化學性質:在一定條件下,氨基酸之間發生反應,生成較為復雜的化合物——多肽。(1)可以用灼燒的方法鑒別棉織品和絲織品。( )(2)蛋白質、糖類和油脂都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3)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Na2SO4溶液和CuSO4溶液,都會使蛋白質發生變性。( )√××引起疾病的病毒中含有蛋白質,則下列措施不能有效殺死病毒的是( )。A.高溫煮沸 B.用甲醛溶液浸泡C.多次水洗 D.紫外線照射答案:C解析:高溫煮沸、甲醛溶液浸泡、紫外線照射均可使蛋白質變性。合作探究·釋疑解惑探究任務1探究任務2探究任務3探究任務 蛋白質的鹽析、變性和滲析的比較問題引領某課外活動小組為探究蛋白質的性質,設計了如下四個實驗。請你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請你預測上述實驗可能觀察到的現象 提示:(1)中有沉淀析出,加入蒸餾水后沉淀又溶解;(2)中加熱后,雞蛋清沉淀,再加蒸餾水,凝結的雞蛋清不溶解;(3)中加入CuSO4溶液后,雞蛋清沉淀,再加蒸餾水,凝結的雞蛋清不溶解;(4)中加入乙醇的水溶液后,雞蛋清沉淀,再加蒸餾水,凝結的雞蛋清不溶解。2.上述四個實驗,蛋白質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提示:(1)中蛋白質發生鹽析,屬于物理變化;(2)(3)(4)中蛋白質發生變性,屬于化學變化。歸納提升蛋白質的鹽析、變性和滲析。名稱 蛋白質的鹽析 蛋白質的變性 蛋白質的滲析實質 物理變化(溶解度降低) 化學變化(結構、性質改變) 膠體粒子直徑大于離子直徑用途 分離、提純蛋白質 殺菌、消毒,緩解重金屬鹽中毒,與濃硝酸作用(需加熱)變黃檢驗蛋白質等 精制蛋白質典型例題【例題3】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B.蛋白質難溶于水C.在蛋白質溶液中加入乙醇產生沉淀,再加入大量水,沉淀又溶解D.蛋白質溶液中的蛋白質能透過半透膜答案:A解析:雞蛋清可以溶于水;乙醇能使蛋白質變性,是不可逆的;蛋白質溶液屬于膠體,其膠體粒子蛋白質不能透過半透膜;蛋白質是由氨基酸聚合而成的,其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酶(1)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2)酶的催化特點:條件溫和、不需加熱;高度專一性;高效性。【變式訓練3】 下列過程與蛋白質變性無關的是( )。A.用煮沸的方法可消毒醫療器械B.用福爾馬林保存生物標本C.雞蛋清加入濃NaCl溶液,可以觀察到有沉淀析出D.雞蛋清溶液里加入少量乙酸鉛溶液,可以觀察到有沉淀生成答案:C解析:蛋白質溶液加入濃NaCl溶液,有蛋白質析出,可用于提純蛋白質,屬于蛋白質的鹽析,不是蛋白質的變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