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選擇題專項練2課件(10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適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選擇題專項練2課件(10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32張PPT)
選擇題專項練(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023·安徽安慶示范高中4月聯考)央視欄目《國家寶藏》介紹了歷史文化知識,彰顯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其中也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傳統鎏金工藝是將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火除汞,鎏金工藝利用了汞的揮發性
B.《呂氏春秋》中有關于青銅的記載“金(銅)柔錫柔,合兩柔則為剛”?!昂蟽扇釀t為剛”體現了合金的硬度通常大于各組分金屬的特點
C.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中的綠色顏料銅綠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
D.明代《本草綱目》中記載:“……惟以糯米或粳米,……和曲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酒化酶將葡萄糖轉化為乙醇時,溫度越高反應速率一定越快
D
解析 溫度過高會使酶失去活性,使反應速率變慢,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3·廣東廣州二模)氮化硅可通過在高溫下由石英與炭在氮氣流中制備:3SiO2+6C+2N2 ══ Si3N4+6CO,關于該反應中相關微粒的說法正確的是(  )
A.N2和CO共價鍵極性和分子極性相同
B.五種微粒固態時,屬于共價晶體的可能有三種
C.基態硅原子的價電子軌道表示式為
D.二氧化硅的空間填充模型是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N2含有非極性鍵,正負電荷中心重合,為非極性分子;CO含有極性鍵,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為極性分子,A錯誤。該反應涉及的微粒中,屬于共價晶體的有SiO2、Si3N4,共2種,B錯誤?;鶓B硅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2,C正確。二氧化硅是正四面體網狀結構,Si結構類似于金剛石,每個Si原子以sp3雜化和其余3個Si原子形成Si—Si共價鍵,SiO2結構就是在Si空間結構的基礎上,每兩個Si原子之間以O原子連接,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遼寧營口二模)將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中可制得漂白液。下列裝置(箭頭表示Cl2的氣流方向)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反應需要加熱,A錯誤;用飽和食鹽水除去Cl2中的HCl,氣體導管應該“長進短出”,B錯誤;氯氣和氫氧化鈉在較低溫度下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C正確;石灰水的濃度太小,石灰水吸收氯氣的量少,應該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氯氣,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北京海淀區二模)四種常見元素基態原子的結構信息如表。下列大小關系不一定正確的是(  )
元素 X Y Z Q
結構 信息 有5個原子軌道填充有電子,有3個未成對電子 有8個不同運動狀態的電子 2p能級上有2個電子 價電子排布式為3d104s1
A.電負性:Y>X
B.第一電離能:YC.單質的硬度:Z>Q
D.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X>Z
C
解析 X有5個原子軌道填充有電子,有3個未成對電子,可知X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3,X為N;Y有8個不同運動狀態的電子,則Y有8個核外電子,Y為O;Z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2,則Z為C;Q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104s1,則Q為Cu。一般來說,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電負性依次增大,則電負性:O>N,A正確;N的2p軌道電子處于半充滿狀態,比較穩定,較難失去電子,則其第一電離能大于O,B正確;C有多種同素異形體,比如金剛石、石墨等,石墨的硬度小于Cu,而金剛石的硬度大于Cu,C錯誤;N的最高價含氧酸為HNO3,C的最高價含氧酸為H2CO3,則酸性:HNO3>H2CO3,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北京朝陽區二模)甲醛水溶液久置會發生聚合,生成低聚甲醛,反應如下(均為放熱反應):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生成低聚甲醛的過程中,發生了加成、縮聚反應
B.低聚甲醛的生成可能導致甲醛溶液出現渾濁
C.在回流裝置中加熱久置的甲醛溶液到一定溫度,甲醛可再生
D.向久置的甲醛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若褪色證明甲醛有剩余
D
解析 生成低聚甲醛的過程中發生的反應為甲醛與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HO—CH2—OH,HO—CH2—OH發生縮聚反應生成低聚甲醛,A正確;甲醛能與水分子形成分子間氫鍵,而低聚甲醛分子中含有的醚鍵與水分子形成的分子間氫鍵弱于甲醛,故低聚甲醛的生成可能導致甲醛溶液出現渾濁,B正確;生成低聚甲醛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在回流裝置中加熱久置的甲醛溶液到一定溫度,有利于甲醛再生,C正確;低聚甲醛也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反應使溶液褪色,向久置的甲醛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褪色不能證明甲醛有剩余,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3·北京西城區二模)我國科學家成功制得新型的可化學循環的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路線如下(部分試劑和反應條件略去)。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①中,標記*的碳原子被還原
B.可用銀氨溶液檢驗化合物Ⅲ中的官能團
C.反應②和反應③都發生了π鍵的斷裂
D.聚合物Ⅳ可以通過水解反應降解為小分子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標記的碳原子上從連接溴原子變成連接ZnBr,根據溴的化合價為-1價,鋅的化合價為+2價分析,碳原子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A正確;醛基能用銀氨溶液檢驗,B正確;反應②和反應③都發生了雙鍵變成單鍵的變化,即發生了π鍵的斷裂,C正確;聚合物Ⅳ是通過加聚反應生成的,水解后生成的仍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小分子,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3·廣東大灣區二模)鄰苯二酚是重要的化工中間體,它在一定條件下可與氧氣反應生成鄰苯二醌,反應方程式如下: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鄰苯二酚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鄰苯二酚發生氧化反應生成1 mol鄰苯二醌轉移電子數目為4NA
C.1 mol鄰苯二醌最多能與2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D.1 mol鄰苯二醌完全燃燒需要消耗6 mol O2
D
解析 與苯環直接相連的原子共面、單鍵可以旋轉,故鄰苯二酚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A錯誤;反應中氧元素化合價由0價變為-2價,根據電子守恒可知,鄰苯二酚發生氧化反應生成2 mol鄰苯二醌轉移電子數目為4NA,B錯誤;碳碳雙鍵能和氫氣加成、羰基也能和氫氣加成,則1 mol鄰苯二醌最多能與4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C錯誤;鄰苯二醌分子式為C6H4O2,則1 mol鄰苯二醌完全燃燒需要消耗6 mol O2,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3·遼寧本溪二模)我國科研團隊設計的酶—
光電化學電池可同時在
電池兩室分別實現兩種
酶催化轉化,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電池工作過程中實現了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B.氫離子從ITO電極向Mo:BiVO4電極方向遷移
C.Mo:BiVO4電極上的反應為2H2O-2e- ══ H2O2+2H+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原電池結構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則氫離子從Mo:BiVO4電極向ITO電極移動,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北京房山區二模)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失水可得到Na2CO3·H2O(s)或Na2CO3(s),兩個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ΔH1>0
B.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失水是化學變化
C.向Na2CO3(s)中滴加幾滴水,溫度升高
D.Na2CO3·H2O(s)失水生成Na2CO3(s):ΔH=ΔH1-ΔH2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1 mol Na2CO3·H2O(s)和9 mol H2O(g)的總能量大于1 mol Na2CO3·10H2O(s)的能量,故ΔH1>0,A正確;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失水生成新物質,是化學變化,B正確;1 mol Na2CO3·H2O(s)和9 mol H2O(g)的總能量大于1 mol Na2CO3·10H2O(s),向Na2CO3(s)中滴加幾滴水,放出能量,溫度升高,C正確;①Na2CO3·10H2O(s) ══ Na2CO3·H2O(s)+9H2O(g) ΔH1?、贜a2CO3·10H2O(s) ══ Na2CO3(s)+10H2O(g) ΔH2
根據蓋斯定律由②-①得Na2CO3·H2O(s) ══ Na2CO3(s)+H2O(g) ΔH=ΔH2-ΔH1,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河北滄州二模)近年來,全球丙烯需求快速增長,研究丙烷制丙烯有著重要的意義。用丙烷直接催化脫氫容易造成積碳,降低催化劑的穩定性,該反應在不同壓強(0.1 MPa、0.01 MPa)下,丙烷和丙烯的物質的量分數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a)所示;科學家最新研究用CO2氧化C3H8脫氫,機理如圖(b)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圖(a)
圖(b)
A.丙烷直接催化脫氫的反應條件:高溫低壓
B.A點的平衡常數Kp=0.125 MPa
C.與直接脫氫相比,用CO2氧化C3H8脫氫制丙烯的優點之一是消除積碳
D.C3H8直接脫氫與CO2氧化C3H8脫氫制得等量的丙烯轉移電子數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3·湖北名校聯盟第三次聯考)我國科研團隊通過皮秒激光照射懸浮在甲醇溶液中的多臂碳納米管合成T-碳,T-碳的晶體結構可以看成金剛石晶體中每個碳原子被一個由四個碳原子組成的正四面體結構單元取代,T-碳的密度約為金剛石的一半,T-碳晶體的晶胞、金剛石的晶胞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碳與金剛石互為同位素
B.一個T-碳晶胞中含有16個碳原子
C.T-碳晶胞和金剛石晶胞的棱長之比為2∶1
D.T-碳晶體的硬度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2·全國乙卷)由實驗操作和現象,可得出相應正確結論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
A 向NaBr溶液中滴加過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先變橙色,后變藍色 氧化性:Cl2>Br2>I2
B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熱,加入新制的Cu(OH)2 無磚紅色沉淀 蔗糖未發生水解
C 石蠟油加強熱,將產生的氣體通入Br2的CCl4溶液 溶液紅棕色變無色 氣體中含有不飽和烴
D 加熱試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 試管口潤濕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應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向NaBr溶液中滴加過量氯水,溴離子被氧化為溴單質,但氯水過量,再加入淀粉KI溶液,過量的氯水可以將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無法證明溴單質的氧化性強于碘單質,A錯誤;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熱后,應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使體系呈堿性,若不加氫氧化鈉,未反應的稀硫酸會和新制氫氧化銅反應,則不會產生磚紅色沉淀,不能說明蔗糖沒有發生水解,B錯誤;石蠟油加強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說明氣體中含有不飽和烴,與溴發生加成反應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確;聚氯乙烯加強熱產生能使潤濕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的氣體,說明產生了氯化氫,不能說明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應,可逆反應是指在同一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同時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而氯乙烯加聚和聚氯乙烯加強熱分解條件不同,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北京東城區二模)探究不同結構C4H9OH中分子間作用力的差異。室溫下,三個溫度傳感器同時蘸取等體積樣品,形成液膜,測得揮發時的溫度—時間曲線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已知:25 ℃、101 kPa時,C4H9OH(l) ══ C4H9OH(g)的Δ蒸發H如表。
醇 a b c
Δ蒸發H/(kJ·mol-1) +52.3 +49.7 +46.7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系統命名法命名b:2-甲基-1-丙醇
B.C4H9OH中分子間作用力:aC.20~40 s,Δ蒸發H越小,單位時間內從環境吸收的熱量越少
D.該實驗中,c的溫度變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c揮發最快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用系統命名法命名b:2-丁醇,A錯誤;液體蒸發破壞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越大,Δ蒸發H越大,則作用力:a>b>c,B錯誤;由題圖可知,三種物質溫度降到最低所需時間接近,Δ蒸發H越小,單位時間內從環境吸收的熱量越多,C錯誤;該實驗中,c的溫度變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c沸點最低,揮發最快,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3·湖南衡陽3月診斷)已知ROH是一元弱堿。難溶性鹽RA的飽和溶液中c(A-)隨c(OH-)而變化,A-不發生水解,298 K時,c2(A-)與c(OH-)有如圖所示線性關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RA的溶度積Ksp(RA)=2×10-10
B.RA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ROH溶液中的溶解度
C.等體積、等濃度的ROH溶液與HA溶液混合時,存在c(H+)=c(ROH)+c(OH-)
D.pH=6時,c(A-)>2×10-5 mol·L-1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題圖可知,c(OH-)=0時,c2(A-)=20×10-11(mol·L-1)2,此時c(R+)≈c(A-),則Ksp(RA)=c(R+)·c(A-)≈c2(A-)=2×10-10,A正確;難溶性鹽RA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RA R++A-,在ROH溶液中,相當于在水中增加R+的量,RA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動,溶解度減小,故RA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ROH溶液中的溶解度,B正確;ROH是一元弱堿,A-不發生水解,所以等體積、等濃度的ROH溶液與HA溶液混合所得溶質RA為強酸弱堿鹽,溶液中存在質子守恒:c(H+)=c(ROH)+c(OH-),C正確;pH=6時,c(OH-)=10-8 mol·L-1,此時c2(A-) =3×10-10(mol·L-1)2,c(A-)= ×10-5 mol·L-1<2×10-5 mol·L-1,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2·江蘇南京、鹽城二模)氮化硅(Si3N4)是一種重要的結構陶瓷材料。用石英砂和原料氣(含N2和少量O2)制備Si3N4的操作流程如下(粗硅中含少量Fe、Cu的單質及化合物):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還原”過程中焦炭被氧化為CO2
B.“高溫氮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Si+2N2 Si3N4
C.“操作X”可將原料氣通過灼熱的銅粉
D.“稀酸Y”可選用稀硝酸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焦炭與石英砂在高溫下發生反應SiO2+2C Si+2CO,焦炭被氧化成CO,A錯誤;“高溫氮化”是Si與氮氣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Si+2N2
Si3N4,B正確;原料氣中含有N2和少量的O2,氧氣能與Cu反應生成CuO,N2不與Cu反應,故操作X可以是將原料氣通過灼熱的銅粉,從而得到純凈的氮氣,C正確;粗硅中含有少量Fe和Cu,即得到的Si3N4中含有少量Fe和Cu,Fe、Cu均能與稀硝酸反應,得到可溶于水的Fe(NO3)3和Cu(NO3)2,則稀硝酸可以除去Si3N4中Fe和Cu,D正確。(共29張PPT)
選擇題專項練(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023·華中師大附中二模)《后漢書》中記載蔡倫造紙“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蔡翁碑》上刻有“砍其麻、去其青、漬以灰、煮以火、洗以頭、舂以舀、抄以簾、刷以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
是(  )
A.“樹膚”是指樹皮,主要成分為纖維素
B.“麻頭”在一定條件下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C.現代“魚網”的主要成分是尼龍,屬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D.造紙術可用“漚、蒸、搗、抄”四個環節描述,其中“蒸”為“蒸餾”
D
解析 造紙術可用“漚、蒸、搗、抄”四個環節描述,其中“蒸”為“蒸煮”,使植物纖維軟化,膠質溶解而與纖維分離,用于后續造紙,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3·湖南永州三模)下列符號表征或說法正確的是(  )
A
解析 乙醛的結構簡式為CH3CHO,B錯誤;選項給出的是乙烷的空間填充模型,C錯誤;H2O的空間結構為V形,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湖南名校聯盟4月聯考)下列過程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江蘇南京二模)格氏試劑(RMgX)與醛、酮反應是制備醇的重要途徑。Z的一種制備方法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H3CH2—中碳負離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sp3
B.Y分子與Z分子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C.Z易溶于水是因為Z分子與水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
D.以CH3COCH3、CH3MgBr和水為原料可制得Z
D
解析 CH3CH2—中碳負離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3+1=4,則雜化軌道類型為sp3,A正確;連接4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則Y、Z中與O原子相連的碳原子均為手性碳原子,B正確;Z含羥基,與水分子之間能形成氫鍵,則Z易溶于水,C正確;由流程可知,以CH3COCH3、CH3MgBr發生加成反應生成(CH3)2C(OMgBr)CH3,然后與水反應生成(CH3)3COH,得不到Z,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湖南教研聯盟二模)澤蘭素來源于澤蘭屬植物,具有抗腫瘤、抗炎、殺菌和抗氧化等多種生物活性,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澤蘭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澤蘭素中含有三種官能團
B.1 mol澤蘭素與H2加成最多消耗5 mol H2
C.澤蘭素可以發生取代、氧化、加成、加聚反應
D.澤蘭素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澤蘭素中含有酮羰基、羥基、醚鍵和碳碳雙鍵四種官能團,A錯誤;1 mol澤蘭素中羰基可加成1 mol H2,苯環可以加成3 mol H2,碳碳雙鍵可以加成2 mol H2,與H2加成最多消耗6 mol H2,B錯誤;澤蘭素中含有甲基可以發生取代反應、羰基可以發生氧化反應、碳碳雙鍵和苯環可以發生加成反應、碳碳雙鍵可以發生加聚反應,C正確;澤蘭素中含有—CH3,所有原子不共平面,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3·山東聊城二模)植物對氮元素的吸收過程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
是(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3·山東平度二模)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  )
A.圖1是排出堿式滴定管中的氣泡操作
B.圖2裝置可以測定化學反應速率
C.圖3裝置用于分離乙酸乙酯和乙酸
D.圖4裝置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振蕩、放氣
D
解析 排出堿式滴定管中的氣泡應該用手擠壓玻璃球且滴定管下端管口斜向上,A錯誤;生成的氧氣易從長頸漏斗逸出,應選分液漏斗,用于測定反應速率,B錯誤;乙酸乙酯和乙酸的分離應利用飽和碳酸鈉溶液讓它們分層后分液,C錯誤;圖4裝置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振蕩、放氣,操作正確,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3·山東濟寧二模)某AgNO3濃差電池的裝置如圖所示,該電池使用前先將K與M連接一段時間,K再與N連接,當正負電極室中溶液的濃度相等時,電池將停止放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K與M連接時,當電路中轉移0.1 mol電子時,
乙室溶液質量減少17 g
B.K與N連接時,甲室的電極反應為Ag-e- ══ Ag+
C.若換成陽離子交換膜,電池將不能正常使用
D.K分別與M、N連接時, 在電解質溶液中的移動方向相反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K與M連接時,右側乙室內Ag++e- ══ Ag,硝酸根遷出,當轉移1 mol電子時,乙室溶液質量減少(108+62) g=170 g,則當電路中轉移0.1 mol電子時,乙室溶液質量減少17 g,A正確;K與N連接時為原電池,甲室為正極區,電極反應為Ag++e- ══ Ag,B錯誤;若換成陽離子交換膜,若有1 mol電子轉移,陽極1 mol Ag溶解、陰極析出1 mol Ag,1 mol Ag+透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乙室,則兩池中Ag+濃度將相同,開關與N相連時,不會產生電流、將不能正常使用,應選擇陰離子交換膜電池,C正確;K分別與M、N連接時, 在電解質溶液中的移動方向相反,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山東菏澤二模)Rh(I)-3-羥基-2-硝基吡啶催化甲醇羰基化制備乙酸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和更高的催化劑活性,其機理如圖所示。已知:TS1、TS2、TS3表示過渡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反應過程中僅有σ鍵的斷裂與形成
B.CO做配體時,C的配位能力小于O
C.增大Rh(I)-3-羥基-2-硝基吡啶的用量,甲醇的
平衡轉化率增大
D.通過定量測定發現,反應過程中物質②含量最少,其可能原因是②→③為快
反應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題圖可知,①→②反應過程中有碳氧雙鍵生成,故有σ鍵和π鍵的形成,A錯誤;CO做配體時,C和O都含有孤電子對,因為C原子的電負性較小,所以更能提供電子對形成配位鍵,C的配位能力大于O,B錯誤;Rh(I)-3-羥基-2-硝基吡啶為催化劑,其用量不能改變平衡,不能使甲醇的平衡轉化率增大,C錯誤;若②→③反應速率較快,物質②含量最少,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湖南婁底三模)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A 測定等濃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前者pH比后者大 非金屬性:S>C
B 將NaCl晶體分散在乙醇中,用激光筆照射 出現光亮的通路 該分散系為膠體
C 向硫酸鋇沉淀中加入濃碳酸鈉充分攪拌后,取沉淀(洗凈后)加鹽酸 有氣泡產生 Ksp(BaCO3)D 向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AgNO3溶液 溶液變紅 氧化性:Ag+>Fe3+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根據等濃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可判斷H2CO3的酸性比H2SO3弱,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越強,亞硫酸不是S元素最高價含氧酸,則不能判斷C和S的非金屬性強弱,A錯誤;分散系中出現光的通路,即發生丁達爾效應,這是膠體的性質,B正確;在BaSO4沉淀中加入濃的Na2CO3溶液,只要Q(BaCO3)>Ksp(BaCO3),高濃度的碳酸根就會轉化為BaCO3,向洗凈的沉淀中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不能說明Ksp(BaCO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3·廣東湛江一模)亞氯酸鈉(NaClO2)具有強氧化性,受熱易分解,可作漂白劑、食品消毒劑等,以氯酸鈉等為原料制備亞氯酸鈉的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母液”中主要成分是Na2SO4
B.“反應2”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C.“減壓蒸發”可以降低蒸發時的溫度,提高產品產率
D.以生成Cl-時轉移電子數目來衡量,相同質量ClO2的消毒能力是Cl2的2.5倍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反應1中NaClO3與SO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lO2,根據反應規律推測氧化產物為Na2SO4,故“母液”中主要成分是Na2SO4,A正確;反應2中氧化劑是ClO2,還原劑是H2O2,反應生成NaClO2,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可知,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B正確;NaClO2受熱易分解,故“減壓蒸發”可以降低蒸發時的溫度,提高產品產率,C正確;以生成Cl-時轉移電子數目來衡量,相同物質的量時ClO2的消毒能力是Cl2的2.5倍,相同質量則不是,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3·山東濰坊二模)一種陰離子的結構如圖所示,X、Y、Z、W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態W原子中有3個未成對電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負性:W>Z
B.簡單氫化物的沸點:Y>Z
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X>W
D.單質的氧化性:W>Y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X、Y、Z、W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態W原子中有3個未成對電子,由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X、Y、Z、W形成共價鍵的數目分別為4、2、1、6,則W形成的化學鍵中含有配位鍵,X為C元素、Y為O元素、Z為F元素、W為P元素。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大,氟元素的非金屬性強于磷元素,則電負性大于磷元素,A錯誤;水分子間形成氫鍵的數目多于氟化氫,分子間作用力大于氟化氫,則沸點高于氟化氫,B正確;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磷元素的非金屬性強于碳元素,則磷酸的酸性強于碳酸,C錯誤;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單質的氧化性越強,氧元素的非金屬性強于磷元素,則氧氣的氧化性強于磷單質,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遼寧鞍山二模)NaCl是中學化學常見的藥品之一,其相圖(101 kPa時,用于描述NaCl-H2O體系共存形式的平衡曲線)見圖,已知NaCl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則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0 ℃時,NaCl的溶解度約為35.7 g
B.對海水進行冷凍,可獲取淡水資源
C.由飽和NaCl溶液中析出的晶體是否帶
結晶水主要由結晶速率決定
D.5 ℃時,取適量20%的NaCl溶液于潔凈試管中,用玻璃棒刮擦試管內壁后無明顯現象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3·遼寧撫順4月模擬)如圖所示是利用并聯電解槽從鋁廢料(含Si、Mg、Fe、Cu、Mn和Zn雜質)中回收金屬鋁的固態電解工藝,利用熔融LiCl、KCl和AlCl3三種鹽做電解液,電解過程中在陰、陽兩極發生 和 的轉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固態電解工藝有利于金屬鋁的回收利用
B.當電路中轉移1 mol電子時,理論上一塊陰極板可回收9 g金屬鋁
C.陰極的電極反應為 +6e- ══ 2Al+7Cl-
D.陽極泥中可回收的金屬有Mg、Fe、Cu、Mn和Zn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3·天津河西區二模)某溫度下,HNO2和CH3COOH的電離常數Ka分別為5.0×10-4和1.7×10-5。將pH和體積均相同的兩種酸溶液分別稀釋(忽略溫度的變化),其pH隨加水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曲線Ⅰ代表CH3COOH溶液
B.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b點>c點
C.從c點到d點,溶液中 的值增大
D.相同體積a點的兩溶液分別與NaOH溶液恰好中和后,溶液中c(Na+)相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某溫度下,HNO2和CH3COOH的電離常數Ka分別為5.0×10-4和1.7×10-5,則酸的強弱為HNO2>CH3COOH。pH相同的兩種酸,加水稀釋,氫離子濃度減小,由于相對弱的酸電離出的氫離子比相對強的酸電離出的氫離子多,則后來相對弱的酸中氫離子濃度大于相對強的酸中氫離子濃度,故曲線Ⅰ代表CH3COOH溶液,A正確;b點氫離子濃度大于c點氫離子濃度,因此b點抑制水的電離程度大,則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c點>b點,B錯誤;從c點到d點,平衡正向移動,但溫度不變,故溶液中 的值不變,C錯誤;相同體積a點的兩溶液分別與NaOH溶液恰好中和后,由于醋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大于HNO2的物質的量濃度,則醋酸溶液中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多,故兩溶液中c(Na+)不相同,D錯誤。(共31張PPT)
選擇題專項練(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023·遼寧朝陽三模)下列符號或表征錯誤的是(  )
A.聚丙烯的鏈節:—CH2—CH2—CH2—
A
解析 聚丙烯的鏈節為—CH2—CH(CH3)—,A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3·湖南懷化三模)下列有關物質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氯化銨溶液呈酸性,可用于除鐵銹
B.高鐵酸鈉(Na2FeO4)可用于自來水的殺菌消毒
C.SO2具有還原性,可用于葡萄酒的抗氧化劑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廣東惠州一模)下列勞動項目與所述的化學知識沒有關聯的是( )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
A 明礬凈水 明礬具有氧化性
B 小蘇打用作發泡劑烘焙面包 小蘇打受熱分解產生氣體
C 用熱的純堿溶液洗去油污 熱的純堿溶液水解顯堿性
D 用廚余垃圾制肥料 廚余垃圾含N、P等元素
A
解析 明礬凈水的基本原理是明礬在水中能電離出鋁離子,鋁離子與水電離產生的氫氧根結合,產生氫氧化鋁膠體,與明礬具有氧化性無關,A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遼寧瓦房店一模)某學習小組擬探究CO2和鋅粒反應是否生成CO,已知CO能與銀氨溶液反應產生黑色固體。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裝置e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氣體
B.根據圖a的現象判斷活塞K處于關閉狀態
C.實驗結束時,先關閉活塞K,再熄滅酒精燈
D.b、c、f中的試劑依次為飽和碳酸鈉溶液、濃硫酸、銀氨溶液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裝置e為安全瓶,防止裝置f中的液體倒吸到d中的硬質玻璃管中,A錯誤;在二氧化碳產生的氣壓作用下,裝置a中碳酸鈣和鹽酸處于分離狀態,說明活塞K一定處于關閉狀態,B正確;為防止產生倒吸,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酒精燈,繼續通入二氧化碳,再關閉活塞K,C錯誤;裝置b、c、f中的試劑依次為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濃硫酸和銀氨溶液,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廣東江門一模)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
A.標準狀況下,22.4 L乙炔中σ鍵數為2NA,π鍵數為2NA
B.0.1 mol·L-1 KAl(SO4)2溶液中, 的個數為0.2NA
C.常溫常壓下,7.8 g Na2O2中含有共價鍵的數目為0.1NA
D.18 g重水(D2O)中含有的質子數為10NA
C
解析 乙炔結構式為H—C≡C—H,一個分子中含有3個σ鍵、2個π鍵,故標準狀況下,22.4 L乙炔中σ鍵數為3NA,π鍵數為2NA,A錯誤;未知溶液體積,無法得知 的個數,B錯誤;7.8 g Na2O2為0.1 mol,含有共價鍵的數目為0.1NA,C正確;D2O相對分子質量為20,分子中質子數為10,故18 g重水(D2O)中含有的質子數為9NA,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3·齊魯名校聯盟第三次聯考)已知Ph代表苯基,Me代表甲基,環戊二烯陰離子( )中有6個π電子,是很好的三齒配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釩元素的化合價未發生變化
B.反應前后釩的配位數未發生變化
C.生成物中氮氮三鍵的鍵長大于氮氣的鍵長
D. 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反應前后釩形成的化學鍵數目改變,其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A錯誤;反應前后釩的配位數分別為5、4,發生變化,B錯誤;氮氮三鍵一端的氮和釩形成配位鍵,導致氮氮三鍵中電子云密度減小,結合力減弱,鍵長增加,故生成物中氮氮三鍵的鍵長大于氮氣的鍵長,C正確;單鍵可以旋轉,故兩個苯環不一定在同一平面,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3·遼寧丹東二模)室溫下,通過下列實驗探究NaClO溶液的性質。
實驗1:測得0.1 mol·L-1 NaClO溶液的pH約為10;
實驗2:向0.1 mol·L-1 NaClO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無明顯現象;
實驗3:向0.1 mol·L-1 NaClO溶液中加入濃鹽酸,有黃綠色氣體生成;
實驗4:向0.1 mol·L-1 NaClO溶液中加入雙氧水,有無色氣體生成。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1 mol·L-1 NaClO溶液中c(ClO-)約為10-10 mol·L-1
B.實驗2說明Ka(HClO)> (H2CO3)
C.實驗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aClO+2H++Cl- ══ Cl2↑+Na++H2O
D.實驗4中生成的無色氣體是O2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3·陜西銅川二模)脫落酸有催熟作用,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脫落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1 mol該物質能與2 mol NaOH反應
B.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酯化、加聚、氧化反應
C.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分子式為C15H20O4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該物質中含有1個羧基,1 mol該物質能與1 mol NaOH反應,A錯誤;脫落酸既有羧基又有羥基可以發生酯化反應,含有碳碳雙鍵可以發生加聚反應,可以燃燒發生氧化反應,B正確;烷基碳原子為sp3雜化,分子內部有兩個烷基碳原子周圍連接其他碳原子,不可能共面,C正確;由結構簡式可知,脫落酸的分子式為C15H20O4,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湖北大學附中二模)在一定濃度的溴水(pH=3.51)中通入乙烯,反應結束時溶液pH=2.36,該反應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可以用溴水除去C2H6中的CH2=CH2
B.溴水pH=3.51的原因是Br2+H2O H++Br-+HBrO
C.該反應過程中pH減小的原因是生成了氫溴酸
D.生成CH2BrCH2Br和CH2BrCH2OH的物質的量相等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溴水可與乙烯反應生成液態CH2BrCH2Br使之留在洗氣瓶內,達到除雜目的,A正確;溴水中存在Br2+H2O H++Br-+HBrO,反應生成酸,則pH<7,B正確;反應結束pH較開始減小,說明生成了更多H+,根據反應過程可觀察到,生成BrCH2CH2OH的過程中,另一種生成物應為氫溴酸,C正確;根據反應過程,無法說明生成的CH2BrCH2Br和BrCH2CH2OH的物質的量相等,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北京門頭溝一模)二氧化氯(ClO2,黃綠色,易溶于水的氣體)是一種安全穩定、高效低毒的消毒劑。工業上通過惰性電極電解氯化銨和鹽酸的方法制備ClO2的原理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極與電源的負極連接
B.X溶液顯堿性,在b極區流出的Y溶液是濃鹽酸
C.電解池a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為 +3Cl-+4OH--6e- ══ NCl3+4H2O
D.ClO2發生器內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中,生成的ClO2與NH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6∶1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2·湖南卷)鋁電解廠煙氣凈化的一種簡單流程如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內襯材料
B.采用溶液噴淋法可提高吸收塔內煙氣吸收效率
C.合成槽中產物主要有Na3AlF6和CO2
D.濾液可回收進入吸收塔循環利用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陶瓷的成分中含有SiO2,SiO2在高溫下與Na2CO3反應生成Na2SiO3,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內襯材料,A正確;采用溶液噴淋法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提高吸收塔內煙氣吸收效率,B正確;合成槽內發生反應6NaF+Na[Al(OH)4]+2CO2 ══ Na3AlF6+2Na2CO3+2H2O,產物主要是Na3AlF6和Na2CO3,C錯誤;濾液的主要成分為Na2CO3,可進入吸收塔循環利用,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3·湖北鄂州二模)硫酸工業中,將SO2氧化為SO3是生產工藝中的重要環節。在溫度為T1條件下,在三個容積均為1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僅發生反應: 2SO2(g)+O2(g) 2SO3(g) ΔH<0,實驗測得:v(正)=k正·c2(SO2)·c(O2),
v(逆)=k逆·c2(SO3)。
容器編號 起始濃度/(mol·L-1) 平衡濃度/(mol·L-1)
c(SO2) c(O2) c(SO3) c(O2)
Ⅰ 0.6 0.3 0 0.2
Ⅱ 0.5 x 0.3
Ⅲ 0.3 0.25 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已知:k正、k逆為速率常數,僅受溫度的影響。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C.容器Ⅲ中達到平衡時,c(O2)<0.25 mol·L-1
D.當溫度升高為T2時,k正、k逆分別增大m倍和n倍,則m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SO2(g) +  O2(g) 2SO3(g)
起始(mol·L-1) 0.5 x 0.3
變化(mol·L-1) 2(x-0.8) x-0.8 2(x-0.8)
平衡(mol·L-1) 0.5-2(x-0.8) 0.8 0.3+2(x-0.8)
0.5-2(x-0.8)=0.3+2(x-0.8),x=0.85,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遼寧大連一模)某種含釩超導材料的晶胞結構及晶體結構俯視圖如圖,晶胞參數為x nm、x nm、y nm。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晶體的化學式為CsV3Sb5
B.基態V2+占據的最高能層的符號是M
C.S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第ⅥA族
D.若該含釩超導材料的摩爾質量為M g·mol-1,則該晶體密度為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3·安徽安慶示范高中4月聯考)甲酸(HCO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廢水中的甲酸及其鹽,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含固體活性成分R3N,R為烷基)因靜電作用被吸附回收,其回收率(被吸附在樹脂上甲酸根的物質的量分數)與廢水初始pH關系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該回收利用的原理是R3N粒子對HCOO-的靜電吸附
B.pH=5的廢水中c(HCOO-)∶c(HCOOH)=18∶1,則甲酸電離平衡常數K的數量級為10-4
C.廢水初始2.4D.廢水初始pH<2.4時,甲酸的電離程度對回收率影響顯著
答案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3·福建莆田二模)常溫下,用0.5 mol·L-1 NaHCO3溶液滴定25.00 mL 0.25 mol·L-1 CaCl2溶液,消耗NaHCO3溶液的體積與混合液pH關系如圖所示。滴定過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整個過程未見氣泡產生。已知:碳酸=4.5×10-7,
=4.7×10-11;Ksp(CaCO3)=3.4×10-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解析 ab段pH升高,則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氫離子濃度減小,A錯誤;滴定過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整個過程未見氣泡產生,說明加入一定量的碳酸氫鈉溶液后,碳酸氫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碳酸,溶液酸性增強,pH減小,結合圖像可知,bc段溶液出現白色沉淀,B錯誤;b點pH最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31張PPT)
選擇題專項練(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023·北京西城區二模)我國科學家提出了高強度人造蠶絲的制備方法,用表面活性劑C12H25OSO3Na和Na2CO3溶液使絲膠蛋白水解,然后將濃縮的絲素蛋白擠入含Zn2+和Fe3+的溶液中凝固成纖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是(  )
A.C12H25OSO3Na中既含有親水基團又含有疏水基團
C.絲膠蛋白水解時酰胺基中C—N發生了斷裂
D.含Na+或Zn2+的鹽溶液均能使蛋白質變性
D
解析 C12H25OSO3Na中的烴基是疏水基團,磺酸基是親水基團,A正確;鋅是重金屬,鈉不是重金屬,含Zn2+的鹽溶液能使蛋白質變性,含Na+的鹽溶液不能使蛋白質變性,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3·北京海淀區二模)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正確的是(  )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廣東潮州二模)作為廣東文化的代表之一,嶺南文化歷史悠久。下列嶺南文化內容中蘊含的化學知識描述不正確的是(  )
選項 文化類別 文化內容 化學知識
A 飲食文化 早茶文化中的叉燒包 叉燒包中富含糖類、油脂、蛋白質等營養物質
B 勞動文化 熱的純堿溶液洗滌餐具 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
C 服飾文化 “絲中貴族”香云紗 鑒別絲和棉花可以用灼燒的方法
D 節日文化 煙花舞龍 煙花利用了“焰色試驗”原理,該原理屬于化學變化
D
解析 煙花利用了“焰色試驗”原理,焰色試驗屬于物理變化,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廣東汕頭二模)“無人機”在軍工、民用等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下列有關“無人機”說法正確的是(  )
A.其控制芯片主要材料為SiO2
B.機翼主體——碳納米材料,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C.起落架用到的航空鋁材合金,比純鋁的熔點高、硬度大
D.機身所用的玻璃纖維增強聚酯樹脂,屬于復合材料
D
解析 芯片主要材料為Si,A錯誤;碳納米材料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B錯誤;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成分金屬大,熔點一般比其成分金屬低,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湖南長郡中學三模)高效率和高選擇性將CO2轉化為CH4是CO2資源化利用的途徑之一,我國科研工作者開發了一種空腔串聯反應器,為電催化還原CO2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轉化方案,其原理如圖所示。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2 g CO2中所含共用電子對數目為4NA
B.1 mol CH4中所含質子數和中子數均為10NA
C.途徑2生成標準狀況下22.4 L CH4,反應轉移電子數為8NA
D.途徑1所得產物物質的量之比為1∶1,形成共價鍵數目為6NA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CO2的結構式為C=O=C,含有4對共用電子對,22 g CO2為
=0.5 mol,故含共用電子對數目為2NA,A錯誤;1個CH4中含有10個質子和6個中子,則1 mol CH4中含有10NA個質子和6NA個中子,B錯誤;標準狀況下22.4 L CH4為1 mol,途徑2生成CH4的過程中C元素化合價由+4價下降到-4價,反應轉移電子數為8NA,C正確;未說明所得產物物質的量,無法計算形成共價鍵數目,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2·湖北卷)下列實驗裝置(部分夾持裝置略)或現象錯誤的是(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都會因水解而使溶液顯堿性,碳酸鈉的堿性強于碳酸氫鈉,滴入酚酞溶液后,碳酸鈉溶液呈現紅色,碳酸氫鈉的溶液呈現淺紅色,A正確;食鹽水為中性,鐵釘發生吸氧腐蝕,試管中的氣體減少,導管口形成一段水柱,B正確;鈉燃燒溫度在400 ℃以上,玻璃表面皿不耐高溫,故鈉燃燒通常載體為坩堝或燃燒匙,C錯誤;石蠟油發生熱分解,產生不飽和烴,不飽和烴與溴發生加成反應,使試管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3·山西大同二模)葫蘆[n]脲(n=5,6,7,8…)家族分子是一種具有空腔的桶狀大杯、兩端開口的超分子主體,可以很好地包結有機分子、陽離子和其他客體分子,在分子識別、藥物載體等方面有廣泛應用。葫蘆[n]脲(結構如圖)可由
A( )和B(CH2O)在一定條件下合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分子中含有兩個手性碳原子
B.合成葫蘆[n]脲發生的反應是縮合反應
C.B物質可發生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加成反應
D.葫蘆[n]脲中空腔端口的羰基以配位鍵、氫鍵與其他客體分子形成超分子
A
解析 同時連有四個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故A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A錯誤;合成葫蘆[n]脲發生與合成酚醛樹脂類似的反應,該反應是縮合反應,B正確;B物質CH2O即HCHO含有醛基,可發生氧化反應,也能和H2發生加成反應(同時也屬于還原反應),C正確;葫蘆[n]脲中空腔端口的羰基氧含有孤電子對且電負性較大,能形成配位鍵和氫鍵,故葫蘆[n]脲中空腔端口的羰基以配位鍵、氫鍵與其他客體分子形成超分子,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3·廣東深圳二模)同一短周期部分主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原子序數遞增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元素可能是Li或Na
B.a→e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依次升高
C.c對應的元素可形成共價晶體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根據同一周期從左往右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第ⅡA族與第ⅤA族反??芍?a為第ⅡA族元素,故a元素可能是Be或Mg,A錯誤;a對應第ⅡA族元素,b對應第ⅢA族元素,c對應第ⅣA族元素,d對應第ⅤA族元素,e對應第ⅥA族元素,但O無最高正價,故a→e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不一定依次升高,B錯誤;c對應第ⅣA族元素即C或者Si,則c對應的元素可形成金剛石和晶體硅,均為共價晶體,C正確;e對應第ⅥA族元素,基態e原子的價層電子
的軌道表示式為 (n=2或3),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廣西南寧二模)M是鋰離子電池中一種重要的有機物,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機物M的分子式為C10H9O4
B.在一定條件下,1 mol M與足量H2反應,最多消耗4 mol H2
C.有機物M能發生加成、取代、氧化、還原反應
D.與M互為同分異構體,苯環上只有一個側鏈且含有兩個羧基的結構有4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結構簡式可知,M的分子式為C10H10O4,A錯誤;該結構中苯環可與氫氣加成,1個苯環結構加成3 mol氫氣,則1 mol M最多消耗3 mol氫氣,B錯誤;M中含有苯環能發生加成反應,含醇羥基能發生取代反應,能被氧化,加氫也屬于還原反應,C正確;與M互為同分異構體,苯環上只有一個側鏈且含有兩個羧基的結構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福建莆田二模)我國科學家在尋找“點擊反應”的砌塊過程中,發現一種新的化合物,結構如圖所示,其中X、Y、Z和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與W是同一主族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電負性:Z>Y>W
B.簡單氫化物沸點:X>Y>W
C.簡單離子半徑:Z>Y>X
D.X、W氧化物的水化物均為強酸
A
解析 X、Y、Z和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與W是同一主族元素,W能形成6個鍵,則Y為氧、W為硫;Z形成1個共價鍵,Z為氟;X可形成3個共價鍵,則X為氮。一般來說,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變強;同主族由上而下,元素電負性減弱,則元素電負性:Z>Y>W,A正確;常溫下水為液體、氨氣為氣體,則水沸點較高,氨氣能形成氫鍵,導致沸點高于硫化氫,故簡單氫化物沸點:Y>X>W,B錯誤;電子層數越多半徑越大,電子層數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小,簡單離子半徑:X>Y>Z,C錯誤;亞硝酸、亞硫酸不是強酸,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3·廣東大灣區二模)利用[Fe(CN)6]4-/[Fe(CN)6]3-介質耦合微生物電化學系統與電催化還原CO2系統,既能凈化廢水,又能使CO2向高附加值產物轉化,其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a和圖b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圖a裝置和圖b裝置中的H+都是從左向右移動
B.圖a裝置中甲電極的反應為CH3COO--8e-+7OH- ══ 2CO2↑+5H2O
C.圖b裝置中丙電極的電勢比丁電極高
D.圖b裝置中丁電極中每消耗22.4 L CO2(標準狀況),轉移電子數約為3.612×1024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題圖可知,甲極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為負極,則乙為正極;丙極發生氧化反應生成[Fe(CN)6]3-,為陽極,則丁為陰極;a中氫離子向右側遷移,b中氫離子向右側遷移,A正確;a裝置中甲電極上乙酸根離子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為CH3COO--8e-+2H2O ══ 2CO2↑+7H+,B錯誤;圖b裝置中丙電極為陽極、丁電極為陰極,則丙電極的電勢比丁電極高,C正確;圖b裝置中丁電極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電子轉移情況為CO2~6e-,則每消耗22.4 L CO2(標準狀況下為1 mol),轉移電子數約為6×6.02×1023=3.612×1024,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3·廣東湛江二模)東南大學課題組合成了一種新型具有平面分子結構的醌類聚合物PPPA,PPPA可作為有機鋅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已知:AlCl3作該反應的催化劑,AlCl3升華溫度為178 ℃,NaCl的熔點為801 ℃。
A.吩嗪和PMDA是PPPA的鏈節
B.為了提高反應速率,可將反應溫度由150 ℃升至160 ℃
C.上述反應中,斷裂了σ鍵和π鍵,也形成了σ鍵和π鍵
D.n mol吩嗪和n mol PMDA完全合成PPPA時,生成n mol水
答案 B 
解析 由題圖可知,吩嗪和PMDA發生縮聚反應生成了PPPA,吩嗪和PMDA是單體,A錯誤;升高溫度,可加快反應速率,但是溫度要低于AlCl3的升華溫度,B正確;上述反應中,吩嗪和PMDA中的π鍵并沒有斷裂,C錯誤;1個吩嗪分子和1個PMDA分子反應時,可形成2個水分子,故n mol吩嗪和n mol PMDA完全合成PPPA時,生成2n mol水,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遼寧重點中學協作體聯考)如圖所示可實現CoOx/MnO2與氨水直接將醇氧化氰化生成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a→b反應類型為氧化反應
B.反應b→c的過程可能是先加成后脫水
C.常溫下,物質a與b均易溶于水
D.用a制備1 mol物質d,過程中生成3 mol H2O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a→b過程中醇羥基轉化為醛基,發生氧化反應,A正確;b→c的過程中醛基中的碳氧雙鍵打開,O連H,C連—NH2,然后再發生脫水反應形成C=N,B正確;常溫下b不易溶于水,C錯誤;a→b、b→c、c→d每步轉化過程中都生成水,制備1 mol物質d,過程中生成3 mol H2O,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3·遼寧朝陽三模)雙鈣鈦礦型晶體的一種典型結構單元如圖所示,真實的晶體中存在5%的O原子缺陷,能讓O2-在其中傳導,可用作固體電解質材料。已知La為+3價,Ba為+2價。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晶體的一個完整晶胞中含有1個Co原子
B.晶體中與La距離最近的Ba的數目為6
C.+3價Co與+4價Co的原子個數比為4∶1
D.忽略氧原子缺陷,每個La或Ba原子都處于
氧原子圍成的正八面體空隙的中心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Co原子位于結構單元的體心,每個結構單元含有1個Co原子,由題圖可知,若該結構單元重復排列,則其相鄰結構單元的La、Ba原子會與該結構單元中的Ba、La原子重疊,所以該結構單元不是該晶體的晶胞,該晶體的晶胞應由8個如題圖所示結構單元組成,所以一個完整晶胞中含有8個Co原子,A錯誤;晶體中與La距離最近的Ba的數目為6,B正確;該結構中Ba原子個數=La原子個數=
,Co原子個數是1,O原子個數為6× ×(1-5%)=2.85,其化學式為Ba0.5La0.5CoO2.85,設+3價的Co為x個,則+4價的Co為(1-x)個,根據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可得:+2×0.5+3×0.5+3x+4×(1-x)-2×2.85=0,x=0.8,故+3價、+4價的Co原子個數之比為0.8∶0.2=4∶1,C正確;由晶胞結構可知,6個氧原子構成正八面體,每個La或Ba原子都處于氧原子圍成的正八面體空隙的中心,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3·貴州貴陽一模)室溫下,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A溶液,測得混合溶液的pH與 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導電能力:a>b
B.室溫下,Ka(HA)=10-3.8
C.b點時,V(NaOH溶液)=20 mL
D.c點時,c(A-)>c(N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35張PPT)
選擇題專項練(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023·北京門頭溝一模)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天宮課堂”授課、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及“C919”飛機等,均展示了我國科技發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冬奧會“飛揚”火炬所用的燃料H2為極性分子
B.乙酸鈉溶液呈酸性
C.載人飛船采用了太陽能剛性電池陣,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供飛船使用
D.“C919”飛機機身使用的碳纖維材料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D
解析 H2為非極性分子,A錯誤;乙酸鈉溶液呈堿性,B錯誤;載人飛船采用了太陽能剛性電池陣,該電池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供飛船使用,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3·廣東汕頭二模)掌握化學用語,能讓我們更快速地理解化學知識。下列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河北保定一模)保定文化底蘊深厚,國家級非遺項目眾多。下列非遺項目的相關工藝過程所涉及的化學知識錯誤的是(  )
選項 非遺項目的相關工藝過程 化學知識
A 劉伶醉酒釀造技藝中發酵釀酒過程 涉及水解反應和加成反應
B 易水硯制作技藝中的磨光工序使用了SiC作磨料 SiC是共價晶體,熔點高、硬度大
C 清苑區傳統制香制作技藝中香料的提取 常采用揮發性溶劑萃取
D 定興書畫氈制作技藝中用沸水反復澆羊毛增加軟化度 蛋白質發生了變性
A
解析 發酵釀酒過程包括淀粉水解產生葡萄糖,葡萄糖在無氧的條件下生成酒精和CO2,沒有發生加成反應,A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河北邢臺一模)一氯乙酸可用作除銹劑,其制備原理為CH3COOH+Cl2 ClCH2COOH+HC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還可能生成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副產物
B.CH3COOH中所含化學鍵只有σ鍵
C.Cl—Cl的鍵長比I—I的鍵長短
D.ClCH2COOH的酸性比CH3COOH強
B
解析 乙酸和氯氣發生取代反應,若兩個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則生成二氯乙酸,三個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則生成三氯乙酸,A正確;乙酸中的羧基有C=O,雙鍵中有一個σ鍵,還有一個π鍵,B錯誤;Cl原子半徑小于I原子,故Cl—Cl的鍵長比I—I的鍵長短,C正確;Cl的電負性比較強,對電子的吸引力比較強,Cl—C的極性大于H—C的極性,使ClCH2—的極性大于—CH3的極性,導致一氯乙酸的羧基中的羥基的極性大于乙酸中的羥基的極性,一氯乙酸更易電離出氫離子,故ClCH2COOH的酸性比CH3COOH強,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天津河東區一模)如圖是人體含量較多元素的質量分數圖,下列有關這些元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NB.第一電離能:K>Ca
C.基態O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
D.圖中的七種元素中有2種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
B
解析 K和Ca為同周期元素且左右相鄰,Ca的4s軌道全充滿,原子的能量低,則第一電離能:K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3·北京房山區二模)下列離子檢驗利用了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選項 待檢驗離子 檢驗試劑
A Fe3+ KSCN溶液
B I- Cl2、淀粉溶液
C 稀鹽酸、氯化鋇溶液
D 濃NaOH溶液、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3·北京東城區二模)
高分子樹脂X的合成路線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高分子X中存在氫鍵
B.甲的結構簡式為CH2=CHCOOH
C.①的反應中有水生成
D.高分子X水解可得到乙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2·河北卷)下列圖示裝置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裝置甲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
B.裝置乙除去Cl2中的HCl并干燥
C.裝置丙驗證鐵的吸氧腐蝕
D.裝置丁實驗室制備少量NH3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Br2在CCl4中的溶解度遠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CCl4難溶于水,故可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A正確;用飽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的HCl,用濃硫酸進行干燥,B正確;食鹽水呈中性,鐵絲在食鹽水中發生吸氧腐蝕,試管中氣體壓強減小,導管中紅墨水液面上升,C正確;實驗室利用NH4Cl和Ca(OH)2固體混合物加熱制取NH3,收集NH3采用向下排空氣法,導管要插入試管底部,且管口不能塞橡膠塞,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廣東廣州三模)維生素C可參與機體的代謝過程,俗稱抗壞血酸,結構如圖,已知25 ℃時,其電離常數 =6.76×10-5, =2.69×10-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維生素C分子中含有3個手性碳原子
B.維生素C含碳原子較多,故難溶于水
C.維生素C含有烯醇式結構,水溶液露置在空氣中不穩定
D.1 mol維生素C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維生素C分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標注“*”): ,A錯
誤;由維生素C中含有較多的羥基,羥基具有親水性,則維生素C易溶于水,B錯誤;維生素C含有烯醇式結構,在水溶液中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去氫抗壞血酸,C正確;含有1個酯基,則1 mol維生素C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可消耗1 mol NaOH,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北京朝陽區
二模)鈦酸鋇(BaTiO3)
是電子陶瓷基礎母體原料,
超細微BaTiO3粉體的制備方法如下。
已知:TiCl4+(x+2)H2O TiO2·xH2O+4HC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向TiCl4中先加入H2C2O4,可防止其水解生成TiO2·xH2O
B.得到溶液1的反應:TiCl4+2H2C2O4+6NH3·H2O ══(NH4)2TiO(C2O4)2+4NH4Cl+5H2O
C.加入過量氨水,有利于提高BaTiO(C2O4)2·4H2O的產率
D.“煅燒”得到的氣體A是CO、CO2和H2O的混合物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四氯化鈦水解顯酸性,故向TiCl4中先加入H2C2O4,可抑制其水解,從而防止生成TiO2·xH2O,A正確;加入過量氨水,則溶液堿性過強,可能會生成TiO(OH)+,從而降低 的濃度,不利于提高BaTiO(C2O4)2·4H2O的產率,C錯誤;結合原子守恒可知“煅燒”得到的氣體A是CO、CO2和H2O的混合物,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3·遼寧重點中學協作體聯考)傳統的Zn金屬電極在濃KOH電解液中轉化為[Zn(OH)4]2-,Zn沉積/剝離庫侖效率20次循環后迅速下降。復旦大學研究采用了微溶的金屬碳酸鹽和獨特的固-固(StoS)轉換反應,設計出2ZnCO3·3Zn(OH)2@石墨烯(ZZG)電極的概念電池表現出91.3%的高鋅利用率,并且壽命長達2 000次。鎳基ZZG電池充電時工作原理如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放電時電子流向鎳基電極
C.充電時2ZnCO3·3Zn(OH)2溶解平衡正向移動
D.將KOH濃度由0.1 mol·L-1提高至6 mol·L-1利于該電池的充放電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題圖可知,圖示為充電過程,鎳基電極連接外接電源的正極,則放電時鎳基電極為正極、右側電極為負極;放電時電子由負極流向正極,故流向鎳基電極,A正確;放電時,負極上鋅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生成2ZnCO3·3Zn(OH)2,反應為5Zn-10e-+2 +6OH- ══ 2ZnCO3·3Zn(OH)2,B正確;充電時,反應為放電時的逆反應,結合B分析可知,充電時2ZnCO3·3Zn(OH)2溶解平衡正向移動,C正確;傳統的Zn金屬電極在濃KOH電解液中轉化為[Zn(OH)4]2-,故將KOH濃度由0.1 mol·L-1提高至6 mol·L-1會導致鋅極被反應,Zn沉積/剝離庫侖效率20次循環后迅速下降,不利于該電池的充放電,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3·遼寧大連一模)化合物甲(ZX2Y4·nW2Y)是制藥工業和電池制造業等的原料,其組成元素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W、X、Y為短周期主族元素,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X、Y同周期,且X原子和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比為2∶3,W2X2Y4的電子數比Z原子的電子數多20?;衔锛自诩訜岱纸膺^程中剩余固體的質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電負性:X>Y>W
B.若M點時所得產物化學式為ZX2Y4,則n為2
C.M到N的過程中只有一種氣體生成
D.W2X2Y4可由X2W6Y2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反應得到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W為H元素;X、Y同周期,且X原子和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比為2∶3,設X最外層電子數為2x,則Y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x,W2X2Y4的電子數比Z原子的電子數多20,若X、Y為第二周期元素,1×2+(2x+2)×2+(3x+2)×4-Z原子的電子數=20,當x=1時,Z原子的電子數=10,為Ne元素,不符合題意,當x=2時,Z原子的電子數=26,為Fe元素,符合題意;若X、Y為第三周期元素,1×2+(2x+2+8)×2+ (3x+2+8)×4-Z原子的電子數=20,不符合題意,故W為H,X為C,Y為O,Z為Fe?;衔锛诪镕eC2O4·nH2O。X為C,Y為O,W為H,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電負性增強,同主族元素從上往下電負性減弱,故電負性:O>C>H,A錯誤。
若M點時所得產物化學式為ZX2Y4,則FeC2O4的質量為4.32 g,物質的量為0.03 mol,固體受熱,由5.40 g減少到4.32 g,減少的水的物質的量為
=0.06 mol,ZX2Y4·nW2Y中n=2,B正確。200~300 ℃結晶水已經全部失去,M點為FeC2O4,M到N的過程是FeC2O4分解的過程,固體質量減少4.32 g-2.32 g =2 g,減少的元素為碳元素和氧元素,根據元素守恒碳元素的物質的量為0.06 mol,
減少的氧元素的物質的量為 =0.08 mol,碳、氧原子個數
比為3∶4,故生成的含氧化合物為CO2和CO,C錯誤。X2W6Y2分子式為C2H6O2,同分異構體有多種,可能為乙二醇,也可能為其他有機物,若為乙二醇,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作用下,可生成乙二酸即草酸(H2C2O4),若為其他有機物,則無法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作用下生成乙二酸,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河北名校聯盟4月聯考)Mg2C具有反螢石結構,晶胞如圖所示,熔融的碳化鎂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已知晶胞邊長為a nm,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晶體中碳的配位數為8
B.基態鎂原子s、p能級上的電子數之比為1∶1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距晶胞面心上C最近的Mg有4個,一個面心兩個晶胞共用,所以距離C最近的Mg有8個,則碳的配位數為8,A正確;基態鎂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s、p能級上的電子數之比為1∶1,B正確;晶胞中兩個碳原子間的最短距離為頂點到面心的距離,頂點到面心的距離為面對角線的一半,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3·北京海淀區二模)某小組同學探究溶液中的 能否被金屬鈉還原,進行實驗:
①在干燥試管中加入綠豆大小的金屬鈉,逐滴滴加1 mL 0.001 mol·L-1 KMnO4溶液,產生無色氣體,溶液由紫紅色變為淺綠色( )。
②向1 mL 0.001 mol·L-1 KMnO4溶液中持續通入H2,水浴加熱,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③向1 mL 0.001 mol·L-1 KMnO4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溶液由紫紅色變為淺綠色。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①中還可能觀察到鈉塊浮在溶液表面,劇烈燃燒,發出黃色火焰
B.實驗②中的現象說明實驗①中溶液變色的原因與產生的氣體無關
C.實驗③中的現象說明實驗①中可能發生的反應:
D.上述實驗能證明溶液中的 可以被金屬鈉還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鈉與水反應時鈉浮在水面,然后熔化成閃亮小球,在水面游動,并發出“嘶嘶”的響聲,反應放熱,故還可能觀察到劇烈燃燒,發出黃色火焰,A正確;實驗②為對照實驗,探究H2對KMnO4的影響,實驗②中的現象說明實驗①中溶液變色的原因與產生的H2無關,B正確;實驗③為對照實驗,探究NaOH對KMnO4的影響,溶液由紫紅色變為淺綠色,說明實驗①中可能發生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3·廣東潮州二模)常溫下,用如圖1所示裝置,分別向25 mL 0.3 mol·L-1 Na2CO3溶液和25 mL 0.3 mol·L-1 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加0.3 mol·L-1的稀鹽酸,用壓強傳感器測得壓強隨鹽酸體積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圖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X曲線為Na2CO3溶液的滴定曲線
B.b點溶液的pH大于c點溶液的pH
C.a、d兩點水的電離程度:a>d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31張PPT)
選擇題專項練(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023·河北滄州二模)青礬礦石在《唐本草》中有記載:“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瑠璃……燒之赤色……”。明末學者方以智所著《物理小識》中說:“青礬廠氣熏人,衣服當之易爛,栽木不茂?!庇嘘P說法正確的是(  )
A.青礬礦石主要成分是CuSO4·5H2O
B.燒之赤色,是發生了分解反應生成Cu2O的緣故
C.青礬應密封保存,主要目的是防止風化
D.熏人的“廠氣”是SO2、SO3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青礬礦石的描述為“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瑠璃……燒之赤色……”,說明“青礬”的顏色為綠色,其主要成分應為FeSO4·7H2O,A錯誤;“燒之赤色”說明經煅燒后,分解成顆粒度非常細而活性又很強的Fe2O3,同時生成SO2,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FeSO4·7H2O ══ Fe2O3+SO2↑+SO3↑+14H2O,B錯誤;青礬含Fe2+易被氧化,故需密封保存防氧化,C錯誤;根據上述分析可知,熏人的“廠氣”是SO2、SO3,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3·北京東城區二模)風暴瓶(如圖)又稱“天氣瓶”。瓶中裝有由樟腦(C10H16O)、硝酸鉀、氯化銨、蒸餾水和乙醇組成的溶液。當外界溫度降低時,樟腦結晶析出,其晶體形態會隨條件的變化而發生改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樟腦是有機化合物
B.樟腦的晶體屬于離子晶體
C.樟腦在體系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D.“天氣瓶”不能準確預示天氣變化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樟腦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是有機化合物,A正確;構成樟腦晶體的微粒是分子,微粒間作用力為分子間作用力,屬于分子晶體,B錯誤;當外界溫度降低時,樟腦結晶析出,故樟腦在體系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C正確;當外界溫度降低時,樟腦結晶析出,其晶體形態會隨條件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只能夠預測溫度的變化,其他天氣問題無法預測,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b=13
B.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XC.XF3與YF3中X與Y的雜化方式相同
D.單質的沸點:X>Y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基態X原子核外電子s能級電子數是p能級電子數的4倍,則X的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1,則X為B元素;由2+5=c,則Y的質子數為7,Y為N元素;X和Y分別為B和N,則a=5,由質量守恒4+2×5=b+1,解得b=13,A正確;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非金屬性增強,則非金屬性:BN2,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廣東大灣區二模)某實驗小組利用微型實驗裝置進行氯氣的制備和性質探究,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KClO3與濃鹽酸反應,HCl只體現還原性
B.浸有淀粉KI溶液的脫脂棉變藍,說明氧化性Cl2>I2
C.新鮮花瓣褪色是因為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
D.浸有NaOH溶液的脫脂棉可吸收過量氯氣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KClO3與濃鹽酸反應生成氯氣、KCl、水,HCl體現還原性和酸性,A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湖南雅禮中學三模)陳述Ⅰ和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的
是(  )
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
A NH4Cl溶液可用于除銹 NH4Cl易溶于水
B 往苯酚懸濁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溶液變澄清
C H2O2常用于殺菌消毒 H2O2受熱易分解
D 乙醇與濃硫酸共熱產生的氣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乙醇可發生取代反應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氯化銨溶液可用于除銹是因為氯化銨在溶液中水解生成的氫離子與鐵銹中的氧化鐵反應,A錯誤;往苯酚懸濁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溶液變澄清說明苯酚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苯酚鈉和碳酸氫鈉,證明苯酚的酸性強于碳酸氫根離子,B正確;過氧化氫常用于殺菌消毒是因為過氧化氫溶液具有強氧化性,C錯誤;乙醇與濃硫酸共熱產生的氣體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是因為濃硫酸作用下乙醇共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了乙烯和水,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3·湖南懷化三模)羥基茜草素具有止血、化瘀、通經絡等功效,其結構簡式如圖。下列關于羥基茜草素說法錯誤的是(  )
A.能發生氧化反應和消去反應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苯環上的氫原子被4個氯原子取代的結構有5種
D.1 mol羥基茜草素最多能與8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A
解析 羥基茜草素不能發生消去反應,A錯誤;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是sp2雜化,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確;苯環上有五個不同化學環境的H原子,苯環上的H原子被4個Cl原子取代和被1個Cl原子取代的結構數目相同,均為5種,C正確;一定條件下,苯環和羰基均能與H2發生加成反應,所以1 mol羥基茜草素最多能與8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3·廣東汕頭二模)某實驗小組模擬并改進侯氏制堿法制備NaHCO3,下列有關連接方式正確的是(  )
A.a→d→e→b→c→f→g B.a→b→c→d→e→f→g
C.a→c→b→d→e→g→f D.a→f→g→c→b→d→e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制備NaHCO3的具體過程為先制備CO2,再除去雜質HCl,然后將純凈的CO2通入飽和氨鹽水中制得NaHCO3,最后用NaOH溶液處理多余的CO2,所以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d→e→b→c→f→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3·河北秦皇島二模)我國科研人員研究發現,金屬有機多孔材料(MOFA)對CO2具有超高吸附能力,并能催化CO2與環氧丙烷反應,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b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2和sp3雜化
B.物質a為醚類有機物,與環氧乙烷互為同系物
C.1 mol b最多可與2 mol NaOH反應
D.a轉化為b發生取代反應,并有非極性共價鍵的形成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b分子中存在單鍵碳,采用sp3雜化,羰基中的C原子采用sp2雜化,A正確;物質a為醚類有機物,與環氧乙烷結構相似,且組成上相差1個CH2,兩者互為同系物,B正確;由b的結構簡式可知1 mol b中等同于含有2 mol酯基,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C正確;a轉化為b發生加成反應,由斷鍵過程可知該轉化過程中只形成了極性鍵,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2·重慶卷)工業上用N2和H2合成NH3,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消耗14 g N2生成NH3分子數為2NA
B.消耗1 mol H2,生成N—H鍵數為2NA
C.生成標準狀況下22.4 L NH3,電子轉移數為2NA
D.氧化1 mol NH3生成NO,需O2分子數為2N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山東臨沂三模)下列各組實驗,所選實驗玻璃儀器和試劑(不考慮存放試劑的容器)均符合題意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玻璃儀器 選擇試劑
A 檢驗某涂改液中是否存在含氯有機化合物 膠頭滴管、試管 涂改液、濃硝酸、AgNO3溶液
B 檢驗某補鐵口服液中鐵元素的價態 膠頭滴管、試管 某補鐵口服液、KSCN溶液
C 測定鹽酸濃度 堿式滴定管、錐形瓶、燒杯、膠頭滴管 標準NaOH溶液、待測鹽酸、酚酞試劑
D 檢驗乙酰水楊酸粉末中是否含有水楊酸 試管、膠頭滴管 乙酰水楊酸粉末、蒸餾水、FeCl3溶液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檢驗某涂改液中是否存在含氯有機化合物,氯元素一般為氯原子,故無法用硝酸和硝酸銀溶液直接檢驗,A錯誤;取一支干凈的試管,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注入口服液少許,再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變紅,則證明含有Fe3+,若溶液不變紅,則證明不含有Fe3+,但無法證明里面的鐵元素的價態情況,溶液可能既含有Fe2+又含有Fe3+,B錯誤;用標準氫氧化鈉溶液滴定法測定鹽酸濃度,酚酞做指示劑,所需的玻璃儀器為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量取一定體積鹽酸)、堿式滴定管、錐形瓶、膠頭滴管等,C錯誤;乙酰水楊酸不含有酚羥基,水楊酸含有酚羥基,將乙酰水楊酸粉末加入盛有蒸餾水的試管,振蕩搖勻后,加入1~2滴FeCl3溶液,若變紫色,證明有水楊酸,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3·河北名校聯盟4月聯考)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的最高正化合價和最低負化合價之和等于0,Y的單質存在于火山噴口處,它的一種單質分子的結構如圖所示,R位于第四周期且其d能級上的電子數比s能級上的電子總數多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ZB.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強酸
C.Y2Z2分子中每個原子價層都達到8電子結構
D.常溫下,單質R與單質Y反應的產物為RY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的最高正化合價和最低負化合價之和等于0,則X為C或者Si,Y的單質存在于火山噴口處,它的一種單質分子的結構如題圖所示,則Y為S,則Z為Cl,R位于第四周期且其d能級上的電子數比s能級上的電子總數多3,則R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R為29號元素Cu。非金屬性越強氫化物越穩定,Cl的非金屬性大于S的,則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HCl>H2S,A錯誤;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越強,X為C或者Si,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酸為碳酸和H2SiO3都是弱酸,B錯誤;Y2Z2分子為S2Cl2,其結構式為
Cl—S—S—Cl,每個原子價層都達到8電子結構,C正確;常溫下,Cu和S不反應,加熱生成硫化亞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3·廣東深圳二模)恒溫、恒壓下,向密閉容
器中充入少量正丁烷,可同時發生以下反應:
A.ΔH1<0,ΔH2<0
B.穩定性:反-2-丁烯>順-2-丁烯
C.a為反應3中ln K隨 的變化曲線
D.再向平衡體系中充入少量Ar,反應3的平衡常數增大
已知:ln K= +C,其中R、C均為常數。
反應1和反應2的ln K隨 變化關系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湖北大學附中二模)CdSe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其晶體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已知m的坐標參數為 ,晶胞參數為a p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3·河南名校聯盟聯考)已知常溫下HF酸性強于HCN,分別向1 L 1 mol·L-1的HF和HCN溶液中加NaOH固體調節pH(忽略溫度和溶液體積變化),溶液中 (X表示F或者CN)隨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直線Ⅰ對應的是
B.Ⅰ中a點到b點的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逐漸增大
C.c點溶液中:c(Na+)>c(X-)=c(HX)>c(OH-)>c(H+)
D.b點溶液和d點溶液相比:cb(N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2·河北衡水二模)工業氫氧化鋰在重結晶提純時,采取了下述辦法,巧妙地分離出雜質 。工藝流程如下:
t/℃ 0 20 40 60 80 100
12.7 12.8 13 13.8 15.3 17.5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LiOH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變化不大
B.操作Ⅰ為過濾,除去 等形成的難溶物
C.操作Ⅱ得到LiOH晶體應采用降溫結晶
D.操作Ⅲ為趁熱過濾,分離含 的可溶性雜質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34張PPT)
選擇題專項練(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023·天津東麗區一模)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油脂是一種沒有固定熔沸點的有機高分子混合物
B.燃煤取暖,燃燒過程是將化學能轉化成熱能
C.冰的密度比水小,是因為水分子間存在氫鍵
D.我國古代的青銅器是由含銅合金制成的
A
解析 油脂屬于混合物,沒有固定的熔沸點,是小分子,不屬于有機高分子混合物,A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2·廣東汕頭潮陽黃圖盛中學一模)有機物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淀粉、纖維素和蔗糖水解的最終產物完全相同
B.油脂、蛋白質和聚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苯乙烯和乙醇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石油的分餾、裂化、裂解發生變化的本質相同
C
解析 淀粉、纖維素水解的最終產物都是葡萄糖,蔗糖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錯誤;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錯誤;苯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乙醇分子中有—CH2OH,都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C正確;石油的分餾是利用石油中各組分沸點不同而分離的一種方法,是物理過程,裂化、裂解發生了化學反應,是化學變化,所以本質不同,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廣東湛江二模)“烏銅走銀”是我國傳統銅制工藝品。它以銅為胎,在胎上雕刻各種花紋圖案,然后將熔化的銀水填入花紋圖案中,冷卻后打磨光滑處理,時間久了底銅自然變為烏黑,透出銀紋圖案,呈現出黑白分明的裝飾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別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烏銅走銀”發生的是物理變化
B.銅和銀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形成原電池
C.銅表面變黑是由于生成了Cu2(OH)2CO3
D.銅和銀在元素周期表中均位于長周期
D
解析 “烏銅走銀”過程中,銅本身為光亮紅色,時間久了底銅變為黑色,是生成了CuO,該過程是化學變化,A錯誤;銅比銀活潑,用銅、銀和硝酸銀溶液可以形成原電池,銅為負極,銀為正極,B錯誤;Cu2(OH)2CO3是綠色的,銅表面變黑是由于生成了氧化銅,C錯誤;銅在第四周期,銀在第五周期,均屬于長周期元素,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遼寧丹東五校聯考)下列有關物質的分離與提純的做法正確的
是(  )
A.用NaOH溶液除去鎂粉中含有的少量鋁粉
B.加熱蒸發結晶操作中,至晶體全部析出時,停止加熱
C.苯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層為含碘的苯溶液
D.SO2中混有HCl可采用Na2SO3飽和溶液除去
A
解析 Mg不能和NaOH反應而Al可以和NaOH反應生成NaAlO2,可用氫氧化鈉除去鎂粉中的少量鋁粉,A正確;加熱蒸發結晶時,不能至晶體全部析出再停止加熱,出現大量固體時即可停止加熱,B錯誤;苯的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則苯萃取碘水中的碘,上層為含碘的苯溶液,C錯誤;SO2、HCl都能與Na2SO3反應,不能用Na2SO3飽和溶液除雜,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遼寧錦州4月質檢)向碘水、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AgNO3溶液,藍色褪去。為探究褪色原因,實驗過程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過程①后溶液pH明顯變小
B.過程③中加入NaCl溶液的目的是除去Ag+
C.過程④中氧化I-的物質不只有O2
D.綜合上述實驗,過程①中藍色褪去的原因是Ag+氧化了I2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過程①后,溶液的主要成分為HIO、HNO3及未反應的AgNO3,所以pH明顯變小,A正確;過程③中加入NaCl溶液,可與Ag+反應生成AgCl沉淀,排除Ag+可能對后續實驗產生的干擾,目的是除去Ag+,B正確;過程④中,加入KI,發生HIO、H+、I-的氧化還原反應,同時發生反應4H++4I-+O2 ══ 2H2O+2I2,故氧化I-的物質不只有O2,C正確;過程①中藍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Ag+氧化了I2,也可能是Ag+促進了I2與H2O的反應,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3·天津河東區一模)血紅蛋白結合O2后的結構如圖所示,Fe2+與周圍的6個原子均以配位鍵結合。CO也可與血紅蛋白配位,它與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約為O2的230~270倍。二者與血紅蛋白(Hb)結合的反應可表示為①Hb+O2 Hb(O2)  K1;②Hb+CO Hb(CO) K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Fe2+形成配位鍵時提供空軌道
B.電負性:O>C,故CO中與Fe2+配位的是O
C.由題意可得結論:相同溫度下,K2>K1
D.CO中毒患者進入高壓氧艙治療,
平衡①②移動的方向相反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Fe2+存在空軌道,形成配位鍵時提供空軌道,A正確;電負性:O>C,O在成鍵時不易給出孤電子對,故CO中與Fe2+配位的是C,B錯誤;CO可與血紅蛋白配位,它與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約為O2的230~270倍,可知反應②正向進行程度比①大,故相同溫度下,K2>K1,C正確;CO中毒患者進入高壓氧艙治療,氧氣濃度增大,反應①平衡正向移動,Hb濃度減小,反應②平衡逆向移動,二者平衡移動的方向相反,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3·北京海淀區二模)某種超分子聚合物網絡生物電極的制備原料CB和PDMA的結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PDMA
A.CB中核磁共振氫譜有兩組峰
B.PDMA單體的分子式為C10H20N2O2
C.CB與PDMA均為高分子化合物
D.CB與PDMA都具有良好的耐酸堿性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根據等效氫原理可知,CB分子中有2種氫原子,故核磁共振氫譜有兩
組峰,A正確;PDMA單體為 ,則其分子式為C5H9NO,B錯
誤;高分子是指相對分子質量成千上萬的物質,C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 328,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錯誤;CB與PDMA中都含有酰胺鍵,在酸性和堿性條件下均能發生水解,故CB與PDMA都不耐酸堿性,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3·廣東潮州二模)硫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體現了化學變化之美。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1 L 1 mol·L-1 H2S水溶液中粒子關系存在:N(HS-)+N(S2-)=NA
B.標準狀況下,22.4 L Y的分子數目為NA
C.工業上用NaClO3和X制備1 mol ClO2時,消耗X分子數為0.5NA
D.“價—類二維圖”中鹽N可由其相應單質直接化合生成
C
解析 由題圖可知,X為二氧化硫、Y為三氧化硫、Z為硫酸、M為硫酸銅、N為硫化銅。1 L 1 mol·L-1氫硫酸溶液中,據元素守恒可得:N(H2S)+N(HS-) +N(S2-)=1 mol·L-1×1 L×NA mol-1=NA,A錯誤;標準狀況下,三氧化硫為固態,無法計算22.4 L三氧化硫的物質的量和含有的分子數目,B錯誤;由得失電子數目守恒可知,氯酸鈉溶液與二氧化硫反應制備1 mol二氧化氯時,反應消耗二氧化硫的分子數為 ×NA mol-1=0.5NA,C正確;銅與硫共熱反應生成硫化亞銅,不能生成硫化銅,則硫化銅不能由相應單質直接化合生成,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廣東韶關二模)近日,我國科研團隊研制設計了一種高性能堿性陰離子交換膜直接氨燃料電池(DAFC),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電極A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B.若交換膜中通過0.3 mol OH-,A電極區消耗2.24 L NH3
C.電極B的電極反應為O2+4e-+2H2O ══ 4OH-
D.電流方向:電極B→燈泡→電極A→電極B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根據圖示,NH3在A電極失電子生成氮氣和水,電極A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A正確;A電極反應為2NH3-6e-+6OH- ══ N2+6H2O,若交換膜中通過0.3 mol OH-,說明外電路中轉移0.3 mol電子,A電極消耗0.1 mol NH3,沒有明確是否為標準狀況,氨氣的體積不一定是2.24 L,B錯誤;B是正極,氧氣在正極得電子生成OH-,電極B的電極反應為O2+4e-+2H2O ══ 4OH-,C正確;NH3在A電極失電子生成氮氣和水,電極A為負極,B為正極,電流方向為電極B→燈泡→電極A→電極B,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2·河北邢臺二模)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以含鐵的銅屑為原料制備Cu(NO3)2·3H2O晶體,并進一步探究用SOCl2制備少量無水Cu(NO3)2。設計的路線如圖: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第②步調pH適合的物質是CuO或Cu(OH)2或Cu2(OH)2CO3
B.第③步操作包括蒸發結晶、過濾等步驟
C.為得到較大顆粒的Cu(NO3)2·3H2O晶體,可采用減慢冷卻結晶速度或冷卻后靜置較長時間的方法
D.第④步中發生的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NO3)2·3H2O+3SOCl2 ══ Cu(NO3)2+3SO2↑+6HC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解析 第②步調pH時,不能引入新的雜質,可加入CuO或Cu(OH)2或Cu2(OH)2CO3等,A正確;第③步操作是從溶液中提取Cu(NO3)2·3H2O晶體,由信息可知,晶體受熱易失去結晶水,易發生水解,所以采取的措施是蒸發濃縮(至液體表面有晶膜出現)、冷卻結晶等,不能直接蒸發結晶,B錯誤;減慢冷卻結晶速度或冷卻后靜置較長時間,可得到較大顆粒的Cu(NO3)2·3H2O晶體,C正確;第④步中,SOCl2與結晶水作用生成SO2和HCl氣體,發生的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NO3)2·3H2O+3SOCl2 ══ Cu(NO3)2+3SO2↑+6HCl↑,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2·浙江1月選考卷,25改編)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有不正確的是( )
選項 目的 方案設計 現象和結論
A 檢驗硫酸廠周邊空氣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 用注射器多次抽取空氣,慢慢注入盛有酸性KMnO4稀溶液的同一試管中,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溶液不變色,說明空氣中不含二氧化硫
B 鑒定某涂改液中是否存在含氯化合物 取涂改液與KOH溶液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取上層清液,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現象 出現白色沉淀,說明涂改液中存在含氯化合物
C 檢驗溶液中FeSO4是否被氧化 取少量待測液,滴加KSCN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溶液未出現紅色,證明FeSO4未被氧化
D 鑒別食鹽與亞硝酸鈉 各取少量固體加水溶解,分別滴加含淀粉的KI溶液,振蕩,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溶液變藍色的為亞硝酸鈉;溶液不變藍的為食鹽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亞硝酸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氧化性,滴加含淀粉的酸性KI溶液,生成了碘單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 +2I-+4H+ ══ 2NO+I2+2H2O,該實驗未進行酸化,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3·湖北武漢4月調研)烯烴與HX發生加成反應時,第一步H+加到雙鍵碳原子上形成碳正離子中間體,第二步碳正離子再結合X-,其歷程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碳正離子的相對穩定性越強,越容易和鹵素離子結合,根據題目給出的碳正離子的相對穩定性可推測,CH2=C(CH3)CH2CH=CH2與足量HCl充
分加成得到的產物中,含量最大的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湖北宜昌4月調研)化合物A的結構如圖所示,其廣泛應用于新材料的生產及電化學研究。其中X、Y、Z、E、Q、W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與Q、E與W分別位于同一主族。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化合物A
A.Y2X2是含有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B.E—E鍵能大于W—W鍵能
C.原子序數為83的元素與Z位于同一主族
D.第一電離能:E>W>Q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X、Y、Z、E、Q、W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根據原子形成共價鍵的數量和所帶電荷數可判斷X為H,Y為C,Z為N。根據原子序數大小,且Z與Q、E與W分別位于同一主族,可知Q為P,E為F,W為Cl。Y2X2為乙炔,是含有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A正確;Cl2比F2更穩定,其原因是F—F鍵能小于Cl—Cl鍵能,B錯誤;原子序數為83的元素為鉍,其位于第六周期第ⅤA族,與N位于同一主族,C正確;第一電離能:F>Cl>P,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3·山東聊城二模)銅催化乙炔選擇性氫化制1,3-丁二烯的反應機理如圖所示(吸附在銅催化劑表面上的物種用*標注)。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Ⅰ的速率大于反應Ⅱ的速率
B.若原料用丙炔,則會有2種分子式為C6H10的有機物生成
C.增大Cu的表面積,可加快反應速率,提高C2H2的平衡轉化率
D. 轉化成C4H6(g)過程中,有非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反應Ⅰ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Ⅱ的活化能,則反應Ⅰ的速率小于反應Ⅱ的速率,A錯誤;若原料用丙炔,則會有
CH3CH=CH—CH=CHCH3、CH2=C(CH3)—C(CH3)=CH2、CH3CH=CH—C(CH3)=CH2共3種分子式為C6H10的有機物生成,B錯誤;增大Cu的表面積,可加快反應速率,催化劑不能使平衡移動,不能提高C2H2的平衡轉化率,C錯誤;根據圖示, 轉化成C4H6(g)過程中,先碳碳雙鍵中有1條鍵斷裂,后又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單鍵的形成,故有非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3·湖北名校聯盟聯考)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二元弱堿,在溶液中的電離類似于氨,且分步電離。25 ℃時,乙二胺溶液中各含氮微粒的分布分數δ(平衡時某含氮微粒的濃度占各含氮微粒濃度之和的分數)隨溶液pOH[pOH=-lg c(OH-)]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H2NCH2CH2NH2在水溶液中第二級電離方程式為
C.向一定濃度的H2NCH2CH2NH2溶液中滴加稀鹽酸,至B點時,溶液中的離子濃度關系:c(Cl-)+c(OH-)=3c([H3NCH2CH2NH3]2+)+c(H+)
D.將0.1 mol·L-1 100 mL [H3NCH2CH2NH3]Cl2與0.1 mol·L-1100 mL H2NCH2CH2NH2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31張PPT)
選擇題專項練(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023·廣東廣州三模)下列關于材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青銅、鋁合金、光導纖維都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B.有機玻璃、天然橡膠是有機高分子材料
C.鋼化玻璃與普通玻璃成分不相同
D.玻璃、水泥、新型陶瓷都屬于硅酸鹽產品
B
解析 青銅、鋁合金屬于合金,不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光導纖維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A錯誤;有機玻璃主要成分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天然橡膠是聚異戊二烯,都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B正確;鋼化玻璃是將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加熱到接近軟化點的700 ℃左右,再進行快速均勻的冷卻而得到的,故鋼化玻璃與普通玻璃成分相同,C錯誤;玻璃、水泥都屬于硅酸鹽產品,新型陶瓷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3·遼寧本溪二模)下列表示正確的是(  )
D.乙酸甲酯的結構簡式:CH3OOCCH3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河北張家口二模)近年來,中國制造的諸多鉻基超耐熱合金、鋁合金基碳化硅等新型材料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提供助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基態Cr原子未成對電子數是基態Al原子的6倍
B.鋁合金的硬度、密度等均小于鋁單質
C.與Al同周期且第一電離能小于Al的只有一種元素
D.碳化硅的熔點低于金剛石
B
解析 Cr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54s1,有6個未成對電子,基態鋁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1,有1個未成對電子,基態Cr原子未成對電子數是基態Al原子的6倍,A正確;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組成的任一種純金屬,則鋁合金的硬度大于鋁單質,B錯誤;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有增大趨勢,與Al同周期且第一電離能小于Al的只有Na這一種元素,C正確;由原子半徑:Si>C,鍵長:C—Si>C—C,鍵長越長鍵能越小,鍵能:C—Si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湖北宜昌4月調研)膽礬CuSO4·5H2O可寫成[Cu(H2O)4]SO4·H2O,其結構示意圖如下: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膽礬是分子晶體
B.通常NH3比H2O更易與銅離子形成配位鍵
C.在上述結構示意圖中,存在的化學鍵有配位鍵、極性鍵、非極性鍵
D.CuSO4·5H2O中,每個Cu2+與5個H2O形成配位鍵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膽礬是五水硫酸銅,膽礬是由水合銅離子及硫酸根離子構成的,屬于離子晶體,A錯誤;往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可生成配離子[Cu(NH3)4]2+,故NH3比H2O更易與銅離子形成配位鍵,B正確;在題述結構示意圖中,存在O→Cu配位鍵,H—O、S—O極性共價鍵和配離子與硫酸根離子之間形成的離子鍵,C錯誤;根據圖示結構,每個Cu2+與4個H2O形成配位鍵,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可以把生成的磷蒸氣通過水中冷卻得白磷固體
B.1 mol P4分子中含有共價鍵數為4NA
C.每生成1 mol P4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0NA
D.SiO2中的Si原子采取sp3雜化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白磷通常用水封保存,把生成的磷蒸氣通過水中可以快速冷凝固化
得到白磷固體,A正確;白磷的結構如圖 ,1 mol P4分子中含有共價
鍵數為6NA,B錯誤;根據總反應2Ca3(PO4)2+6SiO2+10C 6CaSiO3+P4+10CO↑可知,每生成1 mol P4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0NA,C正確;SiO2為硅氧四面體結構,其中Si原子采取sp3雜化,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3·山東德州二模)關于下列實驗裝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可用來制備小蘇打
B.圖乙能保證較長時間觀察到白色沉淀
C.圖丙可實現蒸發Na2CO3溶液得到Na2CO3固體
D.圖丁可以實現石油分餾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向飽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NH3,再向其中通入足量CO2,發生反應NaCl+NH3+H2O+CO2 ══ NaHCO3↓+NH4Cl,由于NaHCO3溶解度較小,反應消耗溶劑水,產生大量NaHCO3,因此裝置甲中會有沉淀NaHCO3析出,A正確;盛有NaOH溶液的膠頭滴管應該伸入硫酸亞鐵溶液中,B錯誤;蒸發溶液時應該在蒸發皿中進行,C錯誤;蒸餾實驗中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該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3·湖南懷化三模)A、B、C、D、E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價電子層中有3個未成對電子;C與D同主族;E的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但次外層有18個電子。五種元素形成的離子化合物可表示為[E(BA3)4(A2C)2]2+[DC4]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第一電離能:B>C
B. 呈三角錐形結構
C.該化合物受熱分解時首先失去的是A2C
D.A與B、C均可形成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化合物
B
解析 A、B、C、D、E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是H元素;B的價電子層中有3個未成對電子,B是N元素;C與D同主族,C與D形成[DC4]2-,則C是O元素、D是S元素;E的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但次外層有18個電子,E是Cu。N原子2p能級半充滿,結構穩定,第一電離能:N>O,A正確; 中N原子價層電子對數為3,無孤電子對,呈平面三角形結構,B錯誤;O原子半徑小于N原子,O與Cu2+形成的配位鍵弱,故[Cu(NH3)4(H2O)2]2+[SO4]2-受熱分解時首先失去的是H2O,C正確;H與N、O均可形成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化合物N2H4、H2O2,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3·河南名校大聯考三模)M、N、P三種有機物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M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M、N、P均能與金屬鈉反應
C.P能發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和氧化反應
D.苯環上含一個取代基且能與碳酸氫鈉反應的N的同分異構體共有5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M中連接羥基的碳原子是飽和碳原子,該碳原子和所連的三個碳原子、一個氧原子構成四面體結構,則M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A錯誤。M和N分子中有羥基,P分子中有羧基,都能與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B正確。P分子中有苯環、碳碳雙鍵和酮羰基,能與氫氣加成;有羧基,能與醇發生取代反應;有碳碳雙鍵,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C正確。苯環上含一個取代基且能與碳酸氫鈉反應,則含有羧基,苯環上連有的取代基可以是
—CH(COOH)CH2CH3、—CH2CH(COOH)CH3、—CH2CH2CH2COOH、
—C(CH3)2COOH、—CH(CH3)CH2COOH,共有5種同分異構體,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山東濰坊二模)純堿在食品加工、制藥等方面有重要應用。實驗室以碳酸氫銨(溫度高于35 ℃分解)和食鹽水為原料模擬純堿的制取,流程如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攪拌、加熱”操作中,應采用水浴加熱,且溫度控制在35 ℃以下
B.NH4HCO3、NaCl、NaHCO3、NH4Cl四種物質中,NaHCO3溶解度最低
C.“洗滌、抽濾”操作中用到的主要儀器有:普通漏斗、燒杯、玻璃棒
D.利用“雙指示劑”法測定碳酸鈉中碳酸氫鈉的含量時,第1指示劑為“酚酞”、第2指示劑為“甲基橙”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為防止溫度高于35 ℃時碳酸氫銨受熱分解,“攪拌、加熱”操作中,應采用水浴加熱,且溫度控制在35 ℃以下,A正確;向飽和食鹽水中加入碳酸氫銨粉末,在攪拌、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得到碳酸氫鈉沉淀說明溶液中碳酸氫銨、氯化鈉、碳酸氫鈉、氯化銨四種物質中碳酸氫鈉的溶解度最低,B正確;“洗滌、抽濾”操作中用到的主要儀器為布氏漏斗、燒杯、玻璃棒,C錯誤;利用“雙指示劑”法測定碳酸鈉中碳酸氫鈉的含量時,第1指示劑為“酚酞”,酚酞作指示劑條件下碳酸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第2指示劑為“甲基橙”,甲基橙作指示劑條件下NaHCO3溶液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山東濟寧二模)實驗室中利用固體KClO3和MnO2進行如圖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氯元素最多參與了2個氧化還原反應
B.a是氧化產物
C.整個過程轉移電子數可能為2.5NA
D.若用足量濃硫酸代替濃鹽酸,b的物質的量不變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KClO3在MnO2的催化下分解產生氧氣,則氣體單質a為O2;固體為MnO2和KCl的混合固體或MnO2、KClO3、KCl的混合固體,加入足量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過程中Cl-被氧化為Cl2,MnO2被還原為MnCl2,單質b為Cl2。氯元素最多參與了3個氧化還原反應,A錯誤。KClO3在MnO2的催化下分解產生氧氣,氣體單質a為O2,O元素化合價上升,O2是氧化產物,B正確。整個過程中發生反應2KClO3 2KCl+3O2↑和4HCl(濃)+MnO2 MnCl2+Cl2↑+2H2O,若第一步反應氯酸鉀無剩余,則消耗0.4 mol KClO3,轉移2.4 mol電子,第二步反應消耗0.1 mol MnO2,轉移0.2 mol電子,兩步反應共轉移2.6 mol電子,若氯酸鉀有剩余,則轉移電子數會更多,C錯誤。若用足量濃硫酸代替濃鹽酸,第一步產生0.4 mol KCl,加入濃硫酸后也可得到濃鹽酸,而MnO2和濃鹽酸反應過程中濃鹽酸會變稀,此時不會再產生氯氣,則MnO2不能完全反應,生成Cl2的物質的量減小,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3·遼寧重點高中聯合體聯考)乙醇和乙酸在酸性條件下生成乙酸乙酯,反應機理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Ⅰ→Ⅱ形成配位鍵,Ⅴ→Ⅵ斷裂配位鍵
B.Ⅱ→Ⅲ的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
C.Ⅲ→Ⅳ質子發生轉移
D.若反應條件為濃硫酸,只能加快反應速率,不能提高乙酸乙酯的平衡產率
D
解析 由流程可知,Ⅰ→Ⅱ中氫離子提供空軌道、氧提供孤電子對形成配位鍵,Ⅴ→Ⅵ形成的配位鍵斷裂,A正確;Ⅱ→Ⅲ的反應中原子全部反應生成一種物質,原子利用率為100%,B正確;Ⅲ→Ⅳ過程中下側的質子轉移到了右側羥基上,發生轉移,C正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生成的水,導致平衡正向移動,能提高乙酸乙酯的平衡產率,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2·廣東卷)恒容密閉容器中,BaSO4(s)+4H2(g) BaS(s)+4H2O(g)在不同溫度下達平衡時,各組分的物質的量(n)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
A.該反應的ΔH<0
B.a為n(H2O)隨溫度的變化曲線
C.向平衡體系中充入惰性氣體,平衡不移動
D.向平衡體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轉化率增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圖示可知,平衡時升高溫度,氫氣的物質的量減少,則平衡正向移動,說明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即ΔH>0,A錯誤;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隨著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水蒸氣的物質的量增加,而a曲線表示的是物質的量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B錯誤;容器容積固定,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氣體,沒有改變各物質的濃度,平衡不移動,C正確;BaSO4是固體,向平衡體系中加入BaSO4,不能改變其濃度,故平衡不移動,氫氣的轉化率不變,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遼寧撫順二模)以對硝基苯甲酸( )為原料,采用電解法合成對氨基苯甲酸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電子由鉛合金經溶液流到金屬陽極DSA
B.陽極的電極反應為2H2O-4e- ══ 4H++O2↑
C.反應結束后陽極區pH減小
D.每轉移2 mol e-時,陽極電解質溶液的質量減少18 g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3·山東菏澤二模)電流滴定法(電壓10~100 mV)是根據電流情況判斷滴定終點,如圖所示,僅I2、I-同時存在時才能產生電流,可用此法來測定Na2S2O3溶液的濃度。已知: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Na2S2O3滴定碘的滴定曲線
A.a為滴定終點
B.ab段電流減小是因為離子濃度降低
C.應選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劑
D.若碘液中含有38.1 g的I2,硫代硫酸鈉溶液的濃度為0.5 mol·L-1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3·湖南懷化二模)已知SrF2屬于強堿弱酸鹽,微溶于水、可溶于酸。常溫下,用HCl調節SrF2濁液的pH,測得在不同pH條件下,體系中-lg c(X)(X為Sr2+或F-)與 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下,Ksp(SrF2)=10-10.2
B.常溫下,氫氟酸的Ka數量級為10-2
C.a點溶液中存在:
2c(Sr2+)+c(H+)=c(F-)+c(OH-)+c(Cl-)
D.c點溶液中存在:c(H+)=c(OH-)-c(F-)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點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2c(Sr2+)+c(H+)=c(F-)+c(OH-)+c(Cl-),C正確;由題圖可知c點處c(Sr2+)=c(F-),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關系2c(Sr2+)+c(H+)=c(F-) +c(Cl-)+c(OH-),則溶液中c(H+)=c(Cl-)+c(OH-)-c(F-),D錯誤。(共29張PPT)
選擇題專項練(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023·河北張家口二模)“胡服騎射”是我國古代史上的一次大變革,被歷代史學家傳為佳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漢服和胡服的主要成分均為天然有機高分子
B.竹制或木制長弓是利用了竹或木的柔韌性和延展性
C.“胡服騎射”是通過改進物質的化學性質,從而增強物質性能
D.弓箭上的箭羽為鷹或鵝的羽毛,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
A
解析 漢服和胡服的主要成分均為天然纖維,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3·山東濟寧二模)下列試劑實驗室中保存方法正確的是(  )
A.水玻璃保存在磨口瓶中
B.硝酸銀溶液保存在無色試劑瓶中
C.濃硫酸保存在橡膠塞試劑瓶中
D.少量液溴保存在棕色細口瓶中,并要加水液封
D
解析 水玻璃具有黏性,能將玻璃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不能保存在磨口瓶中,A錯誤;硝酸銀見光容易分解,所以硝酸銀溶液存放在棕色試劑瓶中,B錯誤;濃硫酸能夠氧化橡膠塞,應該使用玻璃塞的試劑瓶保存,C錯誤;溴水中的次溴酸見光易分解,應用棕色細口瓶,溴單質易揮發,應用水封法保存,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湖南衡陽3月診斷)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
是(  )
A.氧化鐵能與酸反應,可用作紅色顏料
B.次氯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漂白劑
C.銀氨溶液具有弱氧化性,可用于制銀鏡
D.晶體硅熔點高,可用作半導體材料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氧化鐵為紅棕色粉末,常用作紅色顏料,與氧化鐵是否與酸反應無關,A錯誤;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用于有色物質的漂白,B錯誤;銀氨溶液具有弱氧化性,可以和還原性的醛基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被還原為銀,C正確;晶體硅導電性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因此可用作半導體材料,與其熔點高的性質無關,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廣東湛江二模)部分含銅物質的分類與相應銅元素的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d均易溶于水
B.b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C.常溫下,f與單質硫反應生成e
D.向固體c中通入H2S氣體生成e
B
解析 a為CuO,b為Cu2O,c為Cu(OH)2,d為CuS,e為Cu2S,f為Cu。a為CuO,d為CuS,二者均為難溶于水的黑色粉末,A錯誤;b為Cu2O,Cu的化合價為+1價,處于中間價態,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B正確;Cu在常溫下不與S反應,需要加熱才能反應,C錯誤;向固體Cu(OH)2中通入H2S氣體生成CuS,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G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ⅢA族
D.Ga的第一電離能大于K的第一電離能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3·天津十二校聯考)多相催化反應是在催化劑表面通過吸附、解吸過程進行的。我國學者發現T ℃時(各物質均為氣態),CH3OH與水在銅催化劑上的反應機理和能量變化如圖。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CH3OH(g)+H2O(g) ══ CO2(g)+3H2(g) ΔS>0
B.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可降低反應Ⅰ和反應Ⅱ的活化能
C.1 mol CH3OH(g)和1 mol H2O(g)的總能量大于1 mol CO2(g)和3H2(g)的總能量
D.反應Ⅱ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為CO(g)+H2O(g) ══ H2(g)+CO2(g) ΔH<0
C
解析 該反應中消耗2 mol氣體產生了4 mol氣體,氣體量增加為熵增的反應ΔS>0,A正確;催化劑改變反應過程從而降低活化能,所以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可降低反應Ⅰ和反應Ⅱ的活化能,B正確;從能量圖看1 mol CH3OH(g)和1 mol H2O(g)的總能量低于1 mol CO2(g)和3 mol H2(g)的總能量,C錯誤;從催化機理看CO(g)和H2O(g)為該反應的中間產物,從能量圖看CO(g)和H2O(g)的總能量高于H2(g)和CO2(g),則該反應為放熱反應,ΔH<0,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2·遼寧卷)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8 g 18O中含有的中子數為NA
B.28 g C2H4分子中含有的σ鍵數目為4NA
C.標準狀況下,22.4 L HCl氣體中H+數目為NA
D.pH=12的Na2CO3溶液中OH-數目為0.01NA
A
解析 1個18O含有10個中子,1.8 g 18O為0.1 mol,則含有的中子數為NA,A正確;1個C2H4含有4個C—H鍵和1個C=C鍵,單鍵都是σ鍵,雙鍵中含1個σ鍵和1個π鍵,則1個C2H4分子含有5個σ鍵,28 g C2H4為1 mol,則含有σ鍵為5NA,B錯誤;標準狀況下22.4 L HCl為1 mol,未發生電離不含H+,C錯誤;題目未指明pH=12的Na2CO3溶液的體積,不能計算其物質的量及含有OH-的數目,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3·北京西城區二模)我國科學家合成了檢測CN-的熒光探針A,其結構簡式如圖。
下列關于熒光探針A分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B.能形成分子內氫鍵
C.能與飽和溴水發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
D.1 mol探針A最多能與3 mol NaOH反應
D
解析 該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A正確;該分子中存在—OH,可以形成分子內氫鍵,B正確;該分子具有碳碳雙鍵,能與飽和溴水發生加成反應,Br2可以取代酚羥基鄰位或對位的H,發生取代反應,C正確;酚羥基、酯基水解生成的酚羥基都能和NaOH反應,1 mol探針A最多能與4 mol NaOH反應,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北京朝陽區二模)下列實驗(圖中部分夾持裝置略)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苯酚和溴水反應時是苯環上的氫被溴取代,苯不能和溴水發生反應,故該實驗能證明羥基使苯環活化,A正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應為可逆反應,不能用此法除去乙酸,B錯誤;氯化鐵溶液在加熱時促進Fe3+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C正確;銅和濃硫酸加熱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剩余的二氧化硫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北京海淀區二模)利用下列試劑和如圖所示裝置制備氣體并除去其中的非水雜質,能達到目的的是(必要時可加熱,加熱及夾持裝置已略去)
(  )
選項 氣體 試劑Ⅰ 試劑Ⅱ 試劑Ⅲ
A Cl2 濃鹽酸 MnO2 NaOH溶液
B SO2 濃硝酸 Na2SO3 飽和NaHSO3溶液
C CO2 稀鹽酸 CaCO3 飽和NaHCO3溶液
D C2H4 濃硫酸 C2H5OH 酸性KMnO4溶液
C
解析 實驗室中制備的Cl2中含有HCl,除去Cl2中的HCl應該用飽和食鹽水,而不是NaOH溶液,A錯誤;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能將Na2SO3氧化為Na2SO4,故不能用濃硝酸和Na2SO3來制備SO2,而應該用70%H2SO4和Na2SO3來制備SO2,B錯誤;實驗室用稀鹽酸和CaCO3制備CO2,此時CO2中含有少量的雜質HCl,可用飽和NaHCO3溶液來除去CO2中的HCl,C正確;實驗室可以將濃硫酸和無水乙醇的混合液迅速加熱到170 ℃來制備乙烯,這樣制得的乙烯中含有SO2、CO2和乙醇蒸汽等雜質,由于乙烯也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故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來除雜,應該用NaOH溶液來除雜,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3·山東菏澤二模)四氟硼酸鋰(LiBF4)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鋰電池(心臟起搏器電池等)或二次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導電鹽。其制備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不溶顆粒”主要成分為Li2CO3
B.實驗室中模擬工藝流程時反應器3不能選用三頸圓底燒瓶
C.反應器2中反應為LiHCO3+4HF ══ LiF·3HF+H2O+CO2↑
D.粗產品經過負壓下濃縮、冷卻結晶即可得到純凈的四氟硼酸鋰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Li2CO3為微溶物,則“不溶顆?!敝饕煞譃長i2CO3,A正確;反應器3為LiF·3HF與HBO3反應生成LiBF4,HF會腐蝕玻璃,則不能選用三頸圓底燒瓶,B正確;反應器2中反應為LiHCO3+4HF ══ LiF·3HF+H2O+CO2↑,C正確;四氟硼酸鋰(LiBF4)化學性質穩定,不需要經過負壓下濃縮、冷卻結晶,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3·華中師大附中二模)A、B、C、D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已知C、D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和是A、B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和的3倍,且C、D元素是同主族元素。甲、乙、丙、丁、戊五種二元化合物的組成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戊
A、B B、C A、C A、D C、D
物質間存在反應:甲+乙→單質B+丙;丁+戊→單質D(淡黃色固體)+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負性:B>C>D B.分子極性:丙>丁
C.沸點:丙>丁>甲 D.還原性:乙>丙>甲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題給信息推知,A為H元素,B為N元素,C為O元素,D為S元素;甲為NH3,乙為NO2或NO,丙為H2O,丁為H2S,戊為SO3或SO2。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徑減小,電負性增大;同主族從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徑增大,電負性減小,電負性:O>N>S,A錯誤;丙為H2O,丁為H2S,O的非金屬性大于S,H—S的極性遠不及H—O,則H2S的極性遠小于H2O的極性,B正確;丙為H2O,丁為H2S,甲為NH3,水分子和氨氣分子之間可形成氫鍵,沸點均大于H2S,水為液體,沸點大于氨氣,沸點:丙>甲>丁,C錯誤;甲為NH3,乙為NO2或NO,丙為H2O,元素的最低價具有還原性,中間價態具有還原性和氧化性,最高價具有氧化性,根據非金屬性O>N>H,還原性:甲>乙>丙,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遼寧瓦房店一模)下列裝置由甲、乙兩部分組成(如圖所示),甲是將廢水中乙二胺[H2N(CH2)2NH2]氧化為環境友好物質形成的化學電源;乙是利用裝置甲模擬工業電解法來處理含 廢水,電解過程中溶液發生反應: 。當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3·天津紅橋區二模)常溫下,取一定量的PbI2固體配成飽和溶液,t時刻改變某一條件,離子濃度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下,PbI2的Ksp為2×10-6
B.溫度不變,向PbI2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硝酸鉛濃溶液,平衡向左移動,Pb2+的濃度減小
C.溫度不變,t時刻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向溶液中加入了KI固體,PbI2的Ksp增大
D.常溫下,Ksp(PbS)=8×10-28,向PbI2的懸濁液中加入Na2S溶液,反應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2·遼寧名校聯盟聯考)Cu、Au能形成多種組成固定的合金,其中一種晶體的晶胞結構(立方體)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晶體的化學組成可表示為CuAu
B.與1個Cu原子距離最近的Au原子是4個
C.Au填充了與之距離最近的Cu原子構成的正四面體空隙
D.根據圖中信息,銅原子a的分數坐標為(0.5,0.5,0.5)
B
解析 晶胞中位于面心Cu原子的個數為6× =3,位于頂點的Au原子的個數為8× =1,則晶體的化學式為Cu3Au,A錯誤;晶胞中Au原子和距離最近的Cu原子為頂點和面心的位置關系,則與1個Cu原子距離最近的Au原子是4個,B正確;晶胞中Au原子和距離最近的Cu原子為頂點和面心的位置關系,則Au原子沒有填充Cu原子構成的正四面體空隙,C錯誤;晶胞的邊長為1,銅原子a位于晶胞右側面的面心,分數坐標為(1,0.5,0.5),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33張PPT)
選擇題專項練(十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023·廣東廣州二模)我國的科技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是陶制品,由石灰石經高溫燒結而成
B.“嫦娥四號”使用的SiC-Al材料屬于復合材料
C.5G芯片“巴龍5 000”的主要材料是SiO2
D.港珠澳大橋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吊繩,其商品名為“力綸”,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屬于純凈物
B
解析 復合材料是人們運用先進的材料制備技術將不同性質的材料組分優化組合而成的新材料,“嫦娥四號”使用的SiC-Al材料屬于復合材料,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3·北京房山區二模)下列關于第Ⅳ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比較中,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CC.熱穩定性:CH4>SiH4>GeH4 D.酸性:CH3COOH>H2CO3>H2SiO3
B
解析 同主族元素從上往下原子半徑依次增大,則原子半徑CSi>Ge,則熱穩定性CH4>SiH4>GeH4,C正確;酸性:CH3COOH>H2CO3>H2SiO3,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1·遼寧卷)下列化學用語使用正確的是(  )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廣東部分重點校4月聯考)化學創造美好生活,下列活動中涉及的物質或反應與相關解釋不相符的是(  )
選項 物質或反應 相關解釋
A “84”消毒液不能與潔廁靈(主要成分是鹽酸)混合使用 兩種物質混合會放出Cl2
B 做面包時用NaHCO3做膨松劑 NaHCO3受熱易分解
C NaNO2中毒時可用維生素C解毒 利用了維生素C的強還原性
D 用FeCl3溶液刻蝕銅的線路板 FeCl3溶液和Cu發生置換反應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不能與潔廁靈(主要成分是鹽酸)混合使用,因為二者混合發生反應生成有毒氣體氯氣,A正確;NaHCO3受熱易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氣體,故做面包時用NaHCO3做膨松劑,B正確;維生素C有強還原性,故NaNO2中毒時可用維生素C解毒,C正確;FeCl3溶液和Cu發生反應2FeCl3+Cu ══ 2FeCl2+CuCl2,該反應不是置換反應,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安徽安慶二模)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實驗方案正確且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石油分餾時,接收餾出物的錐形瓶不能塞橡膠塞,否則會因氣體體積膨脹導致氣體壓強增大而發生意外事故,A錯誤;帶橡膠管的滴定管不是酸式滴定管,而是堿式滴定管,B錯誤;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脫脂棉燃燒能證明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為放熱反應,C正確;鋅與硫酸銅溶液會發生反應,故左側燒杯中不能選用硫酸銅溶液,應選擇硫酸鋅溶液,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3·廣東汕頭二模)鐵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有關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將鐵片投入稀硝酸中:Fe+2H+ ══ Fe2++H2↑
B.向FeCl3溶液中通入少量H2S:2Fe3++H2S ══ 2Fe2++2H++S↓
C.用鐵氰化鉀溶液檢驗Fe2+:Fe2++K3[Fe(CN)6] ══ KFe[Fe(CN)6]↓+2K+
D.往Fe2(SO4)3溶液中加入過量Zn粉:2Fe3++Zn ══ 2Fe2++Zn2+
B
解析 鐵片與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不生成氫氣,A錯誤;Fe3+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可將H2S還原為硫單質:2Fe3++H2S ══ 2Fe2++2H++S↓,B正確;鐵氰化鉀溶于水可拆為離子的形式,離子方程式為Fe2++[Fe(CN)6]3-+K+ ══ KFe[Fe(CN)6]↓,C錯誤;過量Zn將Fe3+還原為鐵單質,離子方程式為2Fe3++3Zn ══ 2Fe+3Zn2+,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3·廣東深圳二模)甘油酸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可由甘油氧化制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1 mol甘油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生成67.2 L H2(標準狀況下)
B.1 mol甘油酸中含有π鍵的數目約為6.02×1023
C.可用NaHCO3溶液區分甘油和甘油酸
D.甘油和甘油酸均易溶于水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1 mol甘油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生成 ×22.4 L·mol-1=33.6 L H2(標準狀況下),A錯誤;每個甘油酸分子中含有1個π鍵,1 mol甘油酸中含有π鍵的數目約為6.02×1023,B正確;甘油酸能與NaHCO3反應產生氣泡,可用NaHCO3溶液區分甘油和甘油酸,C正確;—OH和—COOH均為親水基,甘油和甘油酸含有親水基,易溶于水,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3·廣東湛江二模)某MOFs多孔材料孔徑大小和形狀恰好將N2O4“固定”,能高選擇性吸附NO2。廢氣中的NO2被吸附后,經處理能全部轉化為HNO3。原理示意圖如下。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河北滄州二模)已知:2-丙醇的沸點為84.6 ℃、丙酮的沸點為56.5 ℃。利用2-丙醇催化氧化制備丙酮,并利用如圖裝置提純丙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采用熱水浴加熱
B.毛細玻璃管與液面接觸的地方能形成汽化中心
C.克氏蒸餾頭能防止液體沖入冷凝管
D.溫度計指示溫度為84.6 ℃
D
解析 2-丙醇和丙酮的沸點都比較低,水浴加熱更容易控制合適的加熱溫度,用酒精燈代替會導致受熱不均,A正確;減壓蒸餾時,空氣由毛細管進入燒瓶,冒出小氣泡,成為沸騰時的汽化中心,可以使液體平穩沸騰,防止暴沸,同時又起一定的攪拌作用,B正確;彎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減壓蒸餾中液體因劇烈沸騰而進入冷凝管,可以避免對收集產物的污染,C正確;2-丙醇的沸點為84.6 ℃、丙酮的沸點為56.5 ℃,為避免2-丙醇蒸出,溫度計指示溫度為高于56.5 ℃,低于84.6 ℃,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23·河北邢臺二模)Fe、Co、Ni是三種重要的金屬元素,均能與Cl2反應,其中Co和Ni均得到二氯化物,三種元素二價氧化物的晶胞類型相同,均為NaCl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每個二價陽離子均處于周圍6個O2-構成的正八面體空隙中
B.FeCl3、CoCl3和Cl2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oCl3>Cl2>FeCl3
C.Co(OH)3與鹽酸反應有黃綠色氣體生成,則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o(OH)3+6H++2Cl- ══ Cl2↑+2Co2++6H2O
D.三種元素二價氧化物熔點由高到低的順序為FeO>CoO>NiO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三種元素二價氧化物的晶胞類型均為NaCl型,每個陽離子(二價)周圍離它最近的O2-有6個,每個陽離子(二價)處于這6個O2-構成的正八面體空隙中,A正確;鐵和氯氣反應生成FeCl3,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則氧化性:Cl2>FeCl3,氯氣與Co反應得到二氯化物說明氯氣的氧化性比CoCl3弱,由此推斷FeCl3、CoCl3和Cl2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oCl3>Cl2>FeCl3,B正確;Co(OH)3與鹽酸反應有黃綠色氣體生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l2、CoCl2、H2O,C正確;三種元素二價氧化物的晶胞類型相同,Fe、Co、N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四周期第Ⅷ族,離子半徑Fe2+>Co2+>Ni2+,NiO、CoO、FeO的離子鍵按NiO、CoO、FeO依次減弱,其熔點由高到低的順序為NiO>CoO>FeO,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3·廣西南寧二模)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探究NaClO溶液的酸堿性 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
B 驗證SO2具有漂白性 SO2緩慢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C 探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向2支各盛有5 mL不同濃度的NaHSO3溶液的試管中同時加入2 mL 5% H2O2溶液,觀察實驗現象
D 證明FeCl3與KI之間是可逆反應 向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2 mL 0.1 mol·L-1 KI溶液,充分反應,滴加幾滴KSCN溶液后變為紅色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3·北京海淀區二模)光解水制氫的關鍵步驟是水的氧化。我國科學家用仿生催化劑[用 表示]實現在NaHCO3溶液中高效催化水的氧化,該過程物質轉化及反應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C.ΔH=ΔH1+ΔH2+ΔH3+ΔH4+ΔH5+ΔH6
D.催化劑參與反應,降低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
答案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湖北名校聯盟聯考)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探究電解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裝置、所得數據結果如圖所示。電解過程中,充分攪拌使溶液均勻,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硝酸銀溶液濃度為0.1 mol·L-1
B.若進行到t2時刻共有0.224 L氣體(標準狀況)產生,則外電路有0.01 mol電子通過
C.若使用甲烷燃料電池為電源,t1時,理論上負極消耗的氣體物質的量為0.001 25 mol
D.電解到t1時刻,加入1.16 g Ag2O可使溶液復原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t1時刻,電路通過電子為0.1×0.1 mol,甲烷燃料電池中甲烷與轉移電子關系:CH4~8e-,燃料電池負極消耗的甲烷的物質的量為0.01× mol=
0.001 25 mol,C正確;電解到t1時刻析出0.01 mol Ag和0.002 5 mol O2,應加入0.005 mol Ag2O可恰好恢復至電解前狀態,即加入1.16 g Ag2O,則能恢復至電解前狀態,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3·華中師大附中二模)某種新型儲氫材料的晶胞如圖,八面體中心為金屬離子鐵,頂點均為NH3配體;四面體中心為硼原子,頂點均為氫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學式為[Fe(NH3)6]4(BH4)8
B.金屬離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6
C.金屬離子與硼原子的配位數之比為2∶1
D.該化合物中存在金屬鍵、離子鍵、極性鍵和配位鍵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黑球位于頂點和面心,共4個,且八面體中心為金屬離子鐵,頂點為NH3配體,即[Fe(NH3)6]x+有4個。白球位于晶胞內,共8個,且四面體中心為硼原子,頂點為氫原子,8個 ,陰、陽離子之比為2∶1。該物質的化學式為[Fe(NH3)6](BH4)2,該物質中Fe為+2價。由上分析,其化學式為[Fe(NH3)6](BH4)2,A錯誤;Fe的電子排布式為[Ar]3d64s2,+2價鐵為[Ar]3d6,其價電子排布為3d6,B正確;鐵的配位數為6,硼的配位數為4,金屬離子與硼原子的配位數的個數比為3∶2,C錯誤;該物質中存在配位鍵、離子鍵、共價鍵,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2023·湖北十一校聯考)常溫下,各種形態五價釩粒子總濃度的對數[lg c總(V)]與pH關系如圖所示。已知(VO2)2SO4是易溶于水的強電解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野县| 宁城县| 晋中市| 敦煌市| 富平县| 五指山市| 合作市| 高要市| 云和县| 乌鲁木齐市| 尚义县| 江口县| 蚌埠市| 长葛市| 渑池县| 青河县| 黎平县| 姚安县| 巴林右旗| 盱眙县| 山丹县| 绵竹市| 邓州市| 如皋市| 会东县| 肃宁县| 合肥市| 平顶山市| 宁陕县| 利川市| 镇坪县| 沙田区| 和田县| 英超| 乡宁县| 独山县| 福建省| 津南区| 德江县| 饶河县| 剑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