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應用舉例【學習目標】1.學會把實際問題轉化為解直角三角形問題,從而會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來解決。2.逐步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理解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的觀點,培養用數學的意識。。【學習重點】善于將某些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歸結為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間的關系,從而利用所學知識把實際問題解決。【學習難點】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學習過程】一、復習與回顧。(1)在Rt△ABC中正弦,余弦,正切的表達式。(2)30°、45°、6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3)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過程。2.如圖,在Rt△ABC中,∠C=90°AC=6,∠BAC的平分線,解這個直角三角形。二、課堂探究。探究1。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當飛船完成變軌后,就在離地球表面350km的圓形軌道上運行。如圖,當飛船運行到地球表面上P點的正上方時,從飛船上最遠能直接看到地球上的點在什么位置?這樣的最遠點與P點的距離是多少?(地球半徑約為6400km,結果精確到0.1km)探究2。熱氣球的探測器顯示,從熱氣球看一棟高樓頂部的仰角為30°,看這棟高樓底部的俯角為60°,熱氣球與高樓的水平距離為120m,這棟高樓有多高?(結果保留一位小數)探究3。如圖所示,一艘海輪位于燈塔P的北偏東65°方向,距離燈塔80nmile的A處,它沿正南黨項航行一段時間后。到達位于燈塔P的南偏東34°方向上的B處,這是,B處距離燈塔P有多遠?(結果取整數)歸納:(1)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畫出平面圖形,轉化為解直角三角形的問題);(2)根據問題中的條件,適當用銳角三角函數等解直角三角形;(3)得到數學問題的答案;(4)得到實際問題的答案。三、嘗試應用。1.如圖,甲樓AB的高度為123m,自甲樓樓頂A處,測得乙樓頂端C處的仰角為45°,測得乙樓底部D處的俯角為30°,求乙樓CD的高度。(結果精確到0.1m,取1.73)2.建筑物BC上有一旗桿AB,由距BC40m的D處觀察旗桿頂部A的仰角為60°,觀察底部B的仰角為45°求旗桿的高度。(精確到0.1m)四、補償提高。黃巖島是我國南海上的一個島嶼,其平面圖如圖甲所示,小明據此構造出該島的一個數學模型如圖乙所示,其中∠A=∠D=90°,AB=BC=15千米,CD=千米,請據此解答如下問題:(1)求該島的周長和面積。(結果保留整數)(參考數據≈1.414,≈1.732,≈2.45)(2)求∠ACD的余弦值。五、學后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5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