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書店里分類陳列的圖書1.圖書館里有許許多多的書籍,為什么你很快就找到你需要的書?2.超市里有成千上萬種商品,為什么你能夠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東西?超市里分類擺放的商品第一節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課時1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1.通過對化學物質的分類研究,了解樹狀分類法及交叉分類法的特點,進而認識分類對化學研究的意義。2.了解分散系的含義,知道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和鑒別方法。知識點一:物質的分類1.物質分類標準對物質進行分類,首先要確定分類的標準(分類的依據),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對下列化合物進行分類:①NaCl ②HCl ③CaCl2 ④CuO ⑤H2O ⑥Fe2O3(1)依據通常狀況下物質的存在狀態為標準,可分為固體: 、液體: 、氣體: 。(2)依據物質的元素組成為標準,可分為氯化物: 、氧化物: 。①③④⑥⑤②①②③④⑤⑥指出左圖中序號所示物質的分類標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是否由同種物質組成按是否由同種元素組成按元素性質按是否含有碳元素按化合物性質物質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非金屬單質氧化物金屬單質酸堿鹽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①②③④⑤樹狀分類法2.樹狀分類法分類標準唯一特點:相互獨立不交叉;是并列與從屬關系。是按照一定標準對同類事物進行再分類,這種分類方法邏輯性很強,有利于從整體上認識問題。特點:所涉及物質類別之間是并列與交叉關系,不能相互包含。是按照不同的標準對于同一事物進行分類,這種分類方法有利于獲得更多的信息。例如:3.交叉分類法分類標準不唯一Na2CO3鈉鹽Na2SO4鉀鹽K2SO4硫酸鹽K2CO3碳酸鹽除了物質的組成,物質的性質也是對物質進行分類常用的依據。例如:CO2、SO3等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這類氧化物稱為酸性氧化物。(1)多數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與水化合生成酸。(2)大多數非金屬氧化物屬于酸性氧化物。例如:CaO、Fe2O3等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這類氧化物稱為堿性氧化物。(3)大多數金屬氧化物屬于堿性氧化物。概念辨析(2)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嗎?(1)單質一定是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嗎?不一定,如O2和O3,它們由同種元素組成,屬于混合物。不一定如H2,屬于純凈物,但不是化合物。由同一種元素形成的幾種性質不同的單質,叫做這種元素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石墨、C60(3)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嗎?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嗎?(4)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嗎?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嗎?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Mn2O7。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知識點二:分散系及其分類1.分散系的概念分散系:一種(或多種)物質以粒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質: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質叫做分散質。分散劑:起容納分散質作用的物質叫做分散劑。硫酸銅溶液分散系:分散質:分散劑:硫酸銅溶液硫酸銅水分散系 分散質 分散劑煙霧碘酒食鹽水2.常見分散系微小塵埃(固)微小水滴(液)碘(固)食鹽(固)空氣(氣)空氣(氣)酒精(液)水(液)(1)按分散質和分散劑的狀態不同,共有____種分散系。(2)根據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分散系可分為三類:溶液濁液膠體9氣液固氣液固分散質分散系分散質粒子直徑小于1 nm分散質粒子直徑大于100 nm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 nm之間3.分散系的分類及其依據知識點三:膠體的制備與性質2.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觀看【實驗1-1】演示視頻,請描述實驗現象并寫出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化學方程式。1.膠體的種類:液溶膠[如Fe(OH)3膠體]、氣溶膠(如云、霧)和固溶膠(如有色玻璃)。分類依據是什么?實驗原理:FeCl3+3H2O Fe(OH)3(膠體)+3HCl操作要領:在沸水中逐滴滴加飽和的FeCl3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即停止加熱。注意事項:實驗過程不能用玻璃棒攪拌,否則溶液出現渾濁。視頻3.膠體的性質丁達爾現象:可見光束通過膠體時,會出現一條光亮的“通路”的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成因:膠體中分散質微粒對可見光產生散射。應用:可用于鑒別膠體和溶液。視頻深度思考(1)想一想,是否可以用NaOH與FeCl3溶液反應獲得氫氧化鐵膠體?說一說你的理由。(2)若實驗過程中,不小心在膠體中混入了泥沙,能否用過濾的方法除去泥沙,說一說你的理由。不可以,因為氯化鐵和氫氧化鈉會劇烈反應,直接生成氫氧化鐵固體,不能形成膠體。可以,因為膠體可以透過濾紙而泥沙不能。生活中的丁達爾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